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其實,司馬光《資治通鑒》手稿是一份絕色書法!

其實,司馬光《資治通鑒》手稿是一份絕色書法!

其實,司馬光《資治通鑒》手稿是一份絕色書法!

司馬光《資治通鑒》手書殘稿。這是司馬光《資治通鑒》全世界唯一手稿。

手稿為一長卷形狀,共計29行465餘字,記東晉永昌元年事,殘稿改動塗抹處頗多。司馬文正公的字,字體較拙,筆畫內斂,但字體別有一種洒脫的感覺。隱隱感覺,起筆收筆的用筆明顯受顏真卿顏體影響。

其實,司馬光《資治通鑒》手稿是一份絕色書法!

司馬光的書法存世的還有:《天聖帖》,紙本楷書,十七行,151字,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工整的小楷書。《真書寧州帖》, 手札,字體方正,上海博物館藏。

司馬光為人行事都很嚴謹,黃庭堅謂:「余嘗觀溫公《資冶通鑒》草,雖數百卷,顛倒塗抹,迄無一字作草。」近人馬宗霍云:「司馬溫公性端重,《通鑒》書稿,作字方整,未嘗為縱逸之態,故十九年始克成書。」

其實,司馬光《資治通鑒》手稿是一份絕色書法!

司馬光,字君實,世稱涑水先生。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仁宗寶元初(1038)中進士甲科,除奉禮郎。仁宗末(1036),遷天章閣待制兼知諫院。英宗時(1046-1067),進龍圖閣直學士。治平三年,以所撰《通志》八卷進獻,英宗悅之,命置局秘閣續其書,神宗名之曰《資治通鑒》。王安石得政,行新法,以司馬光為代表的舊黨不斷反對新法,迫使王安石辭去宰相職務。哲宗即位,元佑初(1086)拜尚憶左朴射兼門下侍郎 ,遂廢新法,恢夏舊制,是為「元佑更化」。年六十八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

光所著《資治通鑒》凡二百九十四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取材除十七史外,尚有野史、文集諸書凡三百二十二家。光自雲編此書「遍閱舊史,旁及小說,簡牘盈積,浩如煙海。」全書年經事緯,史實系統宗整。此外尚著有《稽古錄》、《涑水紀聞》等,詩文有《司馬文正公集》。

其實,司馬光《資治通鑒》手稿是一份絕色書法!

司馬光留存下來的書法作品不多,他的字瘦勁方正,一筆一畫都寫得十分規矩,即使是長篇大幅,也毫不馬虎。如此端勁的書風,與他忠直嚴謹的個性也是相似的。

司馬光是以正書和隸書為主要書體的,且正多於隸。其正書的特點是:用筆提按分明,結體規整扁平,在橫劃的入筆出鋒處,時常帶有隸意蠶頭鳳尾的意圖和造型,明顯融入了隸書傳統。而隸書的特點則是:淳古不及漢隸,流美不及唐隸,但其用筆方折斬截,筆力力透毫端,筆畫沉澀剛勁,結體多取縱勢。字體雖小而意氣雄厚,轉折之處,鋒棱宛然,剛柔相濟。線條以直弧相參,於樸拙之中帶有十分秀美之態。其隸法之外兼帶楷意,無一般唐隸多見的肥滿之弊,有怒而不威的風致。

其實,司馬光《資治通鑒》手稿是一份絕色書法!

司馬光之書法的成就,主要是由於他具有對書畫和金石的學識與鑒賞之能,並根據個人胸臆,博採眾家之長,融秦篆之圓勁、漢隸之凝重、晉人之蘊藉、唐楷之剛健於一爐,從而形成鮮明的個人面貌和風格,這在宋人書法中無疑是自成一家、獨樹一幟。

其實,司馬光《資治通鑒》手稿是一份絕色書法!

黃庭堅《論書》就曾評價說:「溫公正書不甚善,而隸法極端勁,似其為人,所謂左準繩,右規矩,聲為律、身為度者,觀其書可想見其風采。」黃庭堅是一代大家,最重視作品的氣韻,能得到他的激賞,說明司馬光的書法成就的確過人。宋高宗也稱:「司馬光隸書字真似漢人,近時米芾輩所不可彷彿。朕有光隸書五卷,日夕展玩其字不已。」

其實,司馬光《資治通鑒》手稿是一份絕色書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書法 |

您可能感興趣

資治通鑒殘稿,司馬光唯一手稿,精彩
資治通鑒殘稿,司馬光唯一手稿,精彩!
王國維《人間詞話》手稿,書法也絕了|私享
難得一見!沈尹默《談書法》手稿
廢紙上的茅盾手稿書法
張愛玲《色戒》手稿,罕見字跡曝光!
他只是一名文人,其書法水平卻遠勝書法家,其手稿是至美書法作品
【紋身手稿】法蒂瑪之手
梁漱溟書法手稿見其為學之道,品格精神!
沈尹默小楷《談書法》手稿真跡
《色,戒》、《阮玲玉》珍貴手稿以及製作理念分享
對書法痴迷的鐘繇,雖有絕頂智謀,卻為一卷手稿而不擇手段
國家圖書館藏品:唐代楷書手稿《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書法欣賞
舊稿:莫城紀事——由《母親》插圖手稿說《母親》
明末清初楊光先手稿《辟邪論》
這本「世界最神秘之書」《伏尼契手稿》將被AI破譯?
紋身手稿:精品手稿
徐悲鴻珍貴手稿 牛的畫法
孫劍鳴:司徒越《草書獺祭篇》手稿
李詠的情書手稿曝光,他這樣稱呼哈文,讀來令人淚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