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銀錠鑒定中的貓膩!

銀錠鑒定中的貓膩!

最新業界新聞:


本文素材源自網路,天眷堂特約撰稿人 徐靈岩(金刀客) 老師改編並增加圖片介紹。


目 錄


一、銀錠是什麼?


二、銀錠的變遷

三、銀錠的貨幣價值


四、珍貴明代銀錠鑒賞


五、鑒別方法


一、銀錠是什麼?


銀錠,中國古代貨幣,即熔鑄成錠的白銀。始自漢代,其後各代皆有鑄造,但流通不廣。至明代盛行,但不是國家法定銀錠貨幣。至清,始作為主要貨幣流通。重量不等,因以「兩」為主要重量單位,故又稱銀兩。銀兩是法定通貨,不僅民間交易收藏使用,官府收納地丁捐稅也使用。由此形成銀兩制度。


二、銀錠的變遷


明代:


作為通貨用的白銀,主要是鑄成兩端翹起的船形銀錠(銀元寶)、銀條和碼形的銀錠,小額交易則使用碎銀。元寶銀錠大小不等,大元寶一錠有重至五十兩者,也有重二十兩的。其上有鑄造地點、重量和銀匠姓名等文字。小錠上的文字多少不一。銀錠和碎銀的重量不劃一,成色也各有差異,每次支付時都需秤重和鑒定成色,多有不便。

銀錠鑒定中的貓膩!


明代「涪州稅課 伍拾兩 匠王山」銀錠,重量:1810克,2010年北京誠軒成交價134400元


明代稅課大錠存世甚少,極為珍貴。涪州即今四川涪陵市,稅課是商業稅。明朝建立後,把各府以上的商稅徵收部門統稱稅課司,州縣稱稅課局,同時在商業繁榮的城市、鄉鎮和行商必經之關津、渡口、橋頭還設分司、分局、官店等。明代的商業稅率是三十取一,商人在售貨地點向當地的說課衙門繳納。


——李曉萍著《元寶收藏與鑒賞》第73頁。

銀錠鑒定中的貓膩!



明代「谷銀 五拾兩」銀錠,重量:1816.6克,2009年北京誠軒成交價61600元


谷銀,谷價銀或谷價折銀的簡稱。明英宗正統年後,由實物地租折銀上解,是明代白銀貨幣的重要標誌之一。


清代:


清代實行銀錢平行本位制度,規定製錢一千文准銀一兩。銀兩是法定通貨,不僅民間交易收藏使用,官府收納地丁捐稅也使用。由此形成銀兩制度。


清朝的銀兩多以馬蹄形的元寶出現,故亦稱為寶銀。經過熔鑄,又可分為大錠、中錠、小錠,通稱銀塊或銀錠,此外還有碎銀。由於各地均可自行熔鑄寶銀,寶銀的種類和名稱全國大體一致,但成色與重量並不一律。各地使用不同成色名目的銀兩,相互兌換均有一定的折算比率。

銀兩有實銀和虛銀之分。虛銀是指它作為價值符號或計帳單位。清初法定的紋銀、咸豐年間出現的上海規元銀、漢口的洋例銀以及天津的行化銀,都是作為通行的計算單位的虛銀,但它們可以隨時摺合兌取實在的銀兩。此外,還有作為特定用途從而具有特定衡量標準的虛銀,主要有用作官庫收捐納稅標準的庫平銀(一兩為37.31克)、用作徵收進出口貨物關稅標準的關平銀(一兩約合37.68克)和用作徵收漕糧折色的漕平銀(一兩約為36.66克)。


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後,外國洋銀(銀元)的大量流入和自鑄銀元的流行,並沒有根本改變或取代銀兩制度的地位。


1934年宣布廢兩改元後,銀兩不再使用。


三、銀錠的貨幣價值


因為各朝代銀兩的貨幣價值都有所不同,目前一般推算古幣值都採用一般等價物交換的方式來計算。對中國人來說千年不變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採用太平年間的大米物價記錄為標準,進行一個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銀兩的貨幣價值答案。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宋朝以前白銀總量太少,價值過高,還沒有成為流通貨幣,只存在於朝廷賞賜與會計結算當中。銀兩成為流通貨幣只是明清兩代對外貿易活躍、外國白銀大量湧入以後的事。


唐代:


唐太宗貞觀年間物質文明極大豐富,一斗米只賣5文錢,通常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又稱一貫),就可以買200斗米,10斗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約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價1.75元一斤計算,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4130元的購買力。


唐玄宗開元年間通貨膨脹,米價漲到10文一斗,也是一兩銀子=2065元人民幣。

宋代:


宋朝是以「錢」為流通貨幣的,因為宋朝的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因此貨幣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龐大。而且白銀的產量和進口量都不高,當時也沒有類似銀行這樣的政府宏觀調控管理機構,造成了極為混亂的情況。一般朝代1000個錢為一貫,等於一兩銀子,但是宋朝基本上是2000個以上的銅錢當銀一兩。


而且宋朝「錢法」很亂,有銅錢、鐵錢還有鉛錫錢同時流通,各州都有權自行鑄錢,還存在私人鑄錢的情況,錢的大小不一、成分不一、價值多變,「隨時立制」,非常混亂。


根據《宋史食貨志》和《宋史職官志》的記載,以2000個銅錢折銀一兩計算,太平時期米價是1石600-300錢。1兩基本上可以買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計算,1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近924-1848元(一說宋石為96斤,就相當於1兩銀子672-1344元)。


明代:


史載明朝萬曆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購買一般質量的大米二石。當時的一石約為94.4公斤,一兩銀子就可以買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現在中國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間,以中間價1.75元計算,可以算出明朝一兩銀子=人民幣660.8元。


清代:


清代是中國銀錠鑄造和發展的鼎盛時期,由於地域不同,鑄造工藝流程不同,各地銀錠的器型各異、形式多樣、名稱繁多。


總結:


綜上所述,基本上能夠得出的結論是:

銀錠鑒定中的貓膩!



四、珍貴明代銀錠鑒賞

銀錠鑒定中的貓膩!



明代「永樂六年銀作局」五十兩銀錠,銘文「銀作局永樂陸年十一月內銷鑄 花銀五十兩重 作頭顧阿福 匠人仇士平 陸字一千陸百七十號」。2007年 中國嘉德成交價1568000元


此件銀作局五十兩銀錠製作規範,為永樂六年十一月鑄造的,而且採用了千字文編號。銘文顯示該錠是第一千陸百七十號,說明這種五十兩銀錠在明代宮廷是主要的白銀樣式,是專為國庫鑄造的銀兩。銀作局花銀五十兩發現很少。

銀錠鑒定中的貓膩!



明代「內承運庫花銀」二十五兩銀錠,銘文「內承運庫 花銀二十五兩 徐庄善」(銀匠名),重935g,極罕見,極美品。2007年 中國嘉德成交價560000元

五、鑒別方法


銀錠的顏色


白銀的顏色白潤而沉穩,銀錠氣孔中有金黃色的多彩寶光。銀錠本身色彩為雪白色,老銀錠由於在使用或埋入土中,受人們觸摸、氧化等損傷,自然生成了一層銀銹和包漿,大多為灰色或灰褐色,色澤溫潤。


民間對白銀鑒別銀色有很多口訣,這裡介紹含黃銅和紅銅的兩個口訣。含有黃銅的銀色為「七黑八灰九轉青,九五成時色還清」,含紅銅的銀色口訣為「七黑八紅九帶白,九五成時還原色」。


銀錠的成色(即含銀量)都基本在95%以上,銀錠的顏色除有包漿外,都應是雪白色的發出寶光。


市場上出現的渡銀偽錠,其色澤浮而無光,新的時候色澤還亮麗,但氣孔決無多彩的金黃色寶光,時間一久就會露出銅色。


市場上的銀鉛或銀銅等合金假錠,新時色澤灰暗、久後有時會呈現出紅、黃、黑色,這是銀中大量摻入紅銅、黃銅和鉛等所致,但仍無雪白色的寶光。


市場上低劣的鉛質假錠,新時色澤黯淡無光,久後外表變黑色。


對用真白銀製作的假錠,由於作假銀錠的時間較短,不可能像老銀錠一樣生成天然的包漿,它的色澤看上去像剛出爐,火氣很大,尤其是在底部和側面。制假者都為了掩蓋這一特徵,往往在銀錠身塗上一層化學藥物,使銀錠表面變成帶黑色或其它顏色的花包漿。


銀錠的銘文

銀錠銘文是指鑄造銀錠時鏨刻或鑄造在銀錠上的文字,內容歷代不盡相同,大體包括銀錠鑄造的時間、地點、用途、成色、官員或工匠姓名等。


鏨刻銘文是當時為了保證銀錠的質量,用簽字畫押的方法,表示對經手的銀錠負責。正因為這樣,卻成了我們今天鑒別真假銀錠的重要依據。歷代銘文有其特點,各個歷史時代銀錠上的銘文都與當時的貨幣經濟緊密相聯,與當時政府用銀為貨幣的歷史相一致,如:


漢代銀錠銘文字少;


唐代的銀錠字開始多起來了;


宋金銀錠銘文較以前有了顯著變化,用途也較廣泛,很多銀錠開始註明用途、地點、成色、匠人等銘文;


元代用途進一步擴大,有了稅課銀徭役折銀稅等銘文;


明代的銘文多涉及稅銀內容一般包括地點、時間、用途、重量、工匠、監鑄押運官員等;


清代和民國時期銀錠銘文變化最大。


極具特色的銘文:

銀錠鑒定中的貓膩!


元 「至元十四年 揚州 兩浙運司鹽」背陰文「元寶」五十兩銀鋌,重:1909克,中國嘉德成交價425500元


銘文:「揚州 拾成色 庫官景椿 課和中白銀兩浙運司鹽 至元十四年 伍拾兩 重伍拾兩 鋪子官王琪 廣口庫官 庫官楊師古 提領口義 副使劉 秤驗銀庫子口銀匠許大有 庫子朱遇龍 銀匠侯君用 」。

銀錠鑒定中的貓膩!



元 「至元十四年 兩浙鹽課銀」背陰文「元寶」五十兩銀鋌,重量:1930克,2015年北京嘉德成交價517500元


保存完整,戳記清晰,極罕見,極美品。銘文:「揚州 十成色 省監銷鑄官劉珪 銷銀官王琪 稱驗銀庫子 口口 俞桂 中書省 秤驗 銀匠口天祥 銀匠杜元亮 十成色伍拾兩重 至元十四年月日 兩浙鹽課銀 重伍拾兩 庫官楊雲口口用 庫子周宏 庫官鄭九先」。


銘文大體可分為三類:


一類是有關賦、稅、解、貢方面的銀錠屬官錠類,不管這些銀錠是否官爐所鑄(當時官銀有委託銀樓、銀爐鑄造的情況),都是官錠。


另一類銘文為銀樓、爐戶、公司、銀行吉語等銀錠,屬商銀類。

第三類是以個人的名義,鑄的銀錠為私銀類。目前私銀錠只發現「考試院院長戴傳賢」一人在西康分金爐鑄造的幾種不同規格的銀錠。


銘文的鏨刻、鑄造方法:


目前所見,在模上鑄造銘文的一般在銀錠的底部,屬元代以前的銀錠。這類銀錠銘文目前發現不多,凡有這類銘文的都十分珍貴。


目前見到的大多為鏨刻銘文。鏨刻銘文又分鏨刻陰文和陽文,時間大致以清代雍正時期來劃分,以前的多為陰文,以後的多為陽文。


陰文銘文是在銀錠鑄造好後才用鏨子鏨刻上去的,字呈凹形,字體上看很不規則,多筆少畫的事常有,並有代用字、簡筆字的情況,一般沒有名家書寫,這跟工匠的文化水平、鏨刻技術有關,但卻體現了當時的時代特徵。如果遇到的老銀錠陰文不具有這些特徵,要注意。還要用高倍放大鏡細看陰文是否新鏨刻的,新鏨刻的字會傷字旁的包漿,字的包漿也與整個銀錠的包漿不符。如果看到銀錠整個皮殼包漿被破壞,就要特別小心是後鏨刻的字。


陽文銀錠多數是在銀錠未完全冷卻尚呈硃紅色時,用鋼模打壓上去的,因此銘文字呈凸型。陽文字體工整美觀,內容精練簡潔,字與整個銀錠的皮殼包漿等完全為一體,銀錠背面和側面無打壓痕迹。但在收藏中常常發現一些老銀錠的背面或側面有打壓痕迹,這是因為:


1、在鋼模打壓時銀錠已經冷卻了,鋼模只有用鐵鎚打才能把字打到銀錠上面;


2、有些信譽好的銀錠流到不同的地區後,經當地公估官員檢驗後沒有重新鑄造,而是打上當地的戳記,在當地流通。這類銀錠的背面或側面的打壓痕迹更大,但銀錠參與流通後,被打壓的底部或側面與整個銀錠已顯得很自然。


目前制假者正是利用這種情況在普通錠中加字或改字,使之成為銀錠珍品。鑒別這類假錠要看整個銀錠的皮殼包漿是否一致,正面陽文字體是否一致,陽文字與周圍的包漿是否一致,背或側面被墊打後是否與整個銀錠的磨損一致,打壓的痕迹是否新打(新打的顯雪白色,幾年後仍與周圍不一致)。如果被墊打部分或整個銀錠被塗上了黑色等顏色,極有可能是假錠。


鑒別真偽,需要掌握各個歷史時期銀錠銘文的格式特徵、內容。比如:


唐代的銀錠中,沒有出現過檢驗成色的「行人」之類的職位,直到宋金時期的銘文才出現。


而宋金時期,也各有特點,如:具有「京銷鋌銀」和「出門稅」等字樣的銀錠,肯定是南宋時期的;出現「鹽判」、「店戶」、「使司」等字樣的銀錠,大體上是屬於金代的。


唐代的銀錠銘文與時代的金銀器上的文字一樣,儘管是鏨刻的,但好象是手書上去的。


宋代銀錠有鏨刻和戳記兩種。


金代則以鏨刻為主。


元代早期為戳記,排列無規,背面常鑄陰文;晚期則以鏨刻為主。


明代的銀錠銘文較少發現戳記的。除「金花銀」之外,一般都是鏨刻。文字排列間隔不規範,儘管有序,但依然給人的感覺是雜亂。


清代以前的銀錠銘文到目前為止,除了一件上海博物所藏嘉靖三十一年圓錠外,基本上都是陰文。清代及民國的銀錠都是陽文,或許是在銀錠成型、還未完全冷凝時砸刻上去的,文字一般沒有變化,內容豐富,因地而異。


銀錠造型


中國歷代對銀錠的鑄造及發行都沒有統一的嚴格規定,允許自由鑄造。只要適應當時的流通環境和民間習俗,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銀錠造形無規定。特別是從清代開始,銀錠的器形更加多樣,各省各地各有千秋,異曲同工。


中國銀錠的種類繁多,器型各異:


漢代銀錠的器形為餅狀;


唐代一般是長方形條狀,同時有餅狀和船形;


宋代銀錠的器形以鋌為主,與唐銀相比形態變寬、變厚,正面四角微翹,呈砝碼形,兩頭兩個圓弧成束腰形;


遼、西夏、金的銀錠器形與宋差不多;


元代銀錠的器形與宋出入不大,無銘文錠的區分是周緣翹起,中間內凹,多數元錠沒有銘文;


明代銀錠的器形長度較元代變短,而厚度卻增加,束腰已較小,兩端的弧形消失,周緣增高,特別是兩端更加突出,形成一個雙翅;


清代到民國22年銀錠退出貨幣領域始,銀錠器形之雜,難以統計。但大體可分為元寶形、圓型、長方形、正方形、砝碼形、牌坊形等幾大類。


比較有特色的銀錠造型:

銀錠鑒定中的貓膩!



南宋「鐵線巷 陳二郎 重貳拾伍兩」六排戳銀鋌一枚,重量:931.8克


北京誠軒成交價89700元

銀錠鑒定中的貓膩!



金 「行人 肆拾捌兩玖又半錢」五十兩銀鋌(重:1949克),中國嘉德成交價241500元


此枚為李曉萍著《銀的歷程-從銀兩到銀元》書中原物,上美品刻銘「行人孫偉 高亨秤 王公全 重肆拾捌兩玖又半錢」

銀錠鑒定中的貓膩!



明代早期素麵束腰五十兩銀鋌一枚,重量:1840.8克,造型優美,線條流暢。


2011年北京誠軒成交價230000萬

銀錠鑒定中的貓膩!



明代末期五十兩銀錠一枚,後在流通過程中加蓋『康記』戳印,重量:1854.4克,清代馬蹄錠由此演變而成,存世少見。2008年北京誠軒成交價64960元

銀錠鑒定中的貓膩!



明代崇禎十年湖南衡山縣祿米折色銀伍拾兩螺紋銀錠一枚,銘文:「衡山縣拾年分祿米折色銀伍拾兩 銀匠金陳」,重量:1814.2克,明代財稅史重要實物史料,中國歷史銀錠收藏珍品,甚為珍貴。2007年北京誠軒成交價148960元

銀錠鑒定中的貓膩!



清 天津「津海關 裕豐官銀號 光緒年月日」「匠伍世才」三排戳五十兩銀錠,重:1859克


2016年中國嘉德成交價437000元

銀錠鑒定中的貓膩!



清代江西「豐城縣 乾隆伍拾貳年肆月 匠萬裕 伍拾兩」方寶一枚,重量:1879.1克,底部一處細小驗銀槽,此枚為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的方寶。


2016年北京誠軒成交價391000元

銀錠鑒定中的貓膩!



清代吉林"光緒三十一年 匠高明 寬城同順成"五十兩大翅寶銀錠一枚,另打"丁卯"干支紀年小戳,重量: 1922.6克


2015年北京誠軒172500元

銀錠鑒定中的貓膩!



清 雲南「石膏井」三排戳十兩槽錠(重:386.8克),少見,極美品,2016年 中國嘉德299000元


地處我國西南邊陲的雲南歷來都是重要的食鹽產地,該地區井鹽和岩鹽資源十分豐富。

銀錠鑒定中的貓膩!



清 四川「公心昌」雙排戳十兩銀錠(重:363克)中國嘉德成交價14950元

銀錠鑒定中的貓膩!



清 山西「晉泰銀號 午天」五兩腰錠,重:188克


2016年中國嘉德成交價16100元

銀錠鑒定中的貓膩!



清 安徽「舒大成」雙排戳十兩砝碼錠(重:358克),側面鈐「NO 2555 990」


北京嘉德成交價23000元

銀錠鑒定中的貓膩!



清代雲南「李源鑫號 正月紋銀」五兩牌坊錠一枚,重量:165.7克,雙梁打「公估童看訖」


北京誠軒成交價18400元

銀錠鑒定中的貓膩!



廣西「臨全」單戳一兩小錠一枚,重量:40.6克


北京誠軒成交價4600元

銀錠鑒定中的貓膩!



「三元及第」二兩吉語小圓錠,重量:51克,北京誠軒6900元


銀錠的重量及聲音


銀錠的鑄造重量在清代前無統一規定,但銀兩代表的重量卻不同,如唐代一兩42克,宋為39克、元為36.6克,明為37克。清代一般在34至38克之間,除常見的五兩、十兩、二十五兩、伍拾倆的重量外,還有三十兩、四十兩的銀錠。其中,又有多少錢、多少銖的銘文等。


這是由白銀作為稱量貨幣的性質所決定的,收藏時一定要注意。但清代和民國銀錠在重量上就有了基本統一的規定,通常的是五兩、十兩和五十兩三種銀錠,五兩以下為碎銀,主要限於市場流通,補零等使用。因此目前市場上出現清代銀錠有叄拾兩、肆拾兩、壹佰兩,甚至兩佰兩以上的大錠,都應該是假錠。


據歷料記載,中國鎮庫大錠清代只有湖北鑄有100兩的鎮庫銀,目前不知去向。而明代500兩的鎮庫銀,1900年被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搶去,早已不知去向。


聽銀錠的聲音主要是防包殼假錠,對有疑問的銀錠,拿另一個銀錠敲,若有空心聲或破聲,應是包殼銀錠。


銀錠成型情況


各種銀錠因鑄造工藝不同,成型後的情況也不同。現在制假銀錠,往往工藝與過去不一致,因此成型後的情況也不同。如果不是真銀制假那更不相同了。


如五十兩的雙翅銀錠,成型後雙翅層次分明,寶氣光亮。錠面中心常常有一個小凹,但將型模傾斜固定於一邊的中心無凹狀,這類器型底部和側部一般有蜂窩狀。


又如錠面凸出無絲紋的銀錠器形,主要有兩廣、雲南槽銀、牌坊銀、河南腰錠、山西晉泰錠等。這類銀錠的特點是錠面平滑,呈溢滿狀凸出,四邊是圓弧狀角,側面有重紋,槽銀底部蜂窩狀有的不明顯,甚至沒有,但牌坊錠底部有蜂窩狀。


再比如錠面凹陷無絲紋、中心有奶頭狀的銀錠器形,主要是以四川為代表十兩圓錠型,底部蜂窩狀明顯。


而錠面微凹並有絲紋的器形,這類一般是碎銀,銀的成色達9成色以上就會有絲紋形,9成色以下者銀的層色越低,屬於無絲紋銀。


銀錠的底部和側的蜂窩狀大小、多少、深淺是鑒別真假銀錠的又一重要依據。凡蜂窩較深、較密,洞內圓潤光亮,有回珠,有彩色光澤者必是真銀錠,銀合金錠一般沒能上述特徵。如果蜂窩中灰黑一片,可能是鉛等假錠。蜂窩狀凡是自然形成的必然是口小洞大,深淺不一,人為製造的蜂窩狀正好相反。


識別古銀錠三招


隨著銀錠近年來價格逐漸走高,造假現象也愈演愈烈,投資者需要巧妙鑒別,尤其提防「真材假貨」。


真材假貨,防不勝防


目前市面上銀錠造假的方式五花八門,主要歸類就是減低銀的成色和重量兩種。細分後:


一是用鉛錫,其表面呈青黑色,收藏者還比較容易辨認;


二是澆鑄時將銅塊凝固在銀錠內部,外表鎏銀,體大而輕,手感顯然不同;


三是灌鉛法,在真銀錠底部挖出一個小洞,取出銀後灌入鉛,再封焊洞口,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洞口留有封焊痕迹。


後兩種方式需要投資熟手根據手感來辨識,否則則要藉助精密儀器來鑒別。

銀錠鑒定中的貓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眷堂 的精彩文章:

TAG:天眷堂 |

您可能感興趣

銀錠中的霸者
張獻忠在江中沉銀,為何銀錠必須要裝進木鞘中,原因首次揭秘!
古人為啥喜歡用碎銀子,而不是用銀錠和銅錢?因為找錢太麻煩!
大清庫銀銀錠一枚賞析
精品賞析:大清銀錠
洪順祥銀號——十兩銀錠的價值
老房子坍塌,發現12枚銀錠,特帶一枚銀條鑒寶,專家一看嚴肅了
古代窮人用銅錢,地主用銀錠,貴族和王爺用什麼錢?
老房子坍塌,發現12枚銀錠,特帶一枚銀條鑒寶,專家看到嚴肅了
火星發現「銀錠」,中間有凹槽,專家:絕不會是石塊!
廣東一場大雨衝出10斤銀錠,專家鑒定後大笑,揭開此皇帝寶藏之謎
來看看古代銀錠的模樣
古代銀錠都很大,需要零錢時該怎麼辦?這個方法你一定想不到
賽德精品推薦:光緒年泰谷寶五十量銀錠
宋代銀錠的主流形制和用途
我這個銀錠可是名牌老字號,你的呢?
目前留存至今的吉語銀錠
在上博看白銀「熠熠千年」:「江口沉銀」、南宋銀錠盡皆呈現
一古廟暴雨後衝出銀錠,專家稱不是古墓,究竟有何玄機?
村民撿到銀錠,考古隊趕到之後,盜墓賊:張獻忠金印被白菜價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