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龍虎山道教的主要教義思想

龍虎山道教的主要教義思想

龍虎山道教的主要教義思想



龍虎山道教的思想體系,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與時俱進、兼容並包,隨著歷史發展,不斷改進、充實自己的教理教義。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龍虎山屬於道教正一派,「正一」二字有什麼含義呢?我們的祖師爺有一些經典的解釋,如「正以治邪,一以統萬」,又如「正一者,真一為宗」,又如「道心不二,是為正一」,又如「正者,正其心;一者,通其道」,又如「盟誓外邪,內正一炁,故號正一」等等,其實說的都是一個意思,對「道」的信仰,要至正不偏、純正如一、正心誠意,要不二奉而專一,要不落邪見,才能修道有成,才能正法度人。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說:「虛無自然,道所從出,真一不二,體性湛然,圓明自足,是開立教之源,以為人道之本」。明確地指出「真道」為正一的立教之源。

現在來談一談道教教義思想對當今社會的借鑒意義。


在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文化價值多元化的當代社會,傳承和發揚道教崇尚道德、傳播慈愛、講求奉獻、嚮往和平等傳統核心價值理念,對提升個人境界,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一是「清心寡欲」、「寵辱不驚」的心理調適功能。對於凈化人心方面,道教歷來注重心性修鍊與思想引導,並在長期的修持實踐中形成了一套系統理論與方法。道教認為,人心浮躁不安、偏激失態的原因,在於不能正確對待人生的得失和把握慾望的尺度。如能處理好人生這兩個認識與實踐的問題,人心自然能夠「常清常靜皎如月,坦然應對世事人」。


二是「尊道貴德」、「返樸歸真」的教化作用。道教歷來有「道為體,德為用」的說法。道教「貴德」的核心思想就是循道所思、遵道所為、持道養德、厚德載物,其重要價值在於法自然之道、養浩然正氣、與天地合一、同四時合序、常懷濟世之心,常做利人之行,言行有道,動靜懷德,正己化人、普度眾生。

俗話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道德修養高深的人,與人為善,樂於助人,對於內心是一種安慰,生活得非常充實,問心無愧,心胸坦蕩,自然心平氣和,無憂無慮,所謂「德正則心安,心安則氣順。」相反,假如德行欠佳,心地不純,甚或道德敗壞,損人利己,則是心神不安,難得清靜,往往雜念叢生。


三是「上德不德」、「知止知常」的行為理念。在這個方面,道教一方面以「無為之德」彰顯出人性內在的光輝,同時又從另一個方面對人的行為提出了外在要求,即「知止」、「知常」。知止,就是要把握事物發展的度,做到適可而止、恰到好處,力戒貪心、排除妄為;知常,就是要明了物之本性,堅持順應自然、恪守規律,做到知天理、循人情、順造化。簡單說來,知止要使人明白什麼情況下應該為,什麼情況下不應該為,強調的是為的時機、尺度與火候;知常則重在洞悉作為什麼、為何要作為、如何作為,更加強調為的範疇、目的和方法。如果按照道家「上德不德」「知止知常」「有所為,有所不為」與「為而不爭」的內在修修和外在德行去要求自己,則自然人我清靜、貪念不生,斷除煩惱、萬緣和諧。


四是「虛懷若谷」、「海納百川」的包容思想。這是道教「內以修仙,外包萬象」的重要思想。以山谷比喻人之胸懷,用大海比喻人的涵養。引申而言,虛懷若谷的精髓在於虛無、高遠和含蓄;海納百川的核心則是開放、容納。二者表現在人的修養層面,前者是在尊重和肯定別人的同時肯定自己,顯現出謙虛謹慎、先人後己的氣度;而後者則以包容與接納別人的方式來豐富、完善自己,更多地折射出和合圓融、偕同共進的君子襟懷。


五、「齊同慈愛」、「異骨成親」的濟世主張。「齊同慈愛」、「異骨成親」是道教慈悲濟世、無量度人的核心思想。道祖老子說:「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明確指出這一思想的根本價值就在於「物我無別、天下一家」的大同精神。生活中,不論男女老幼、貧富貴賤、親疏遠近,不論信仰、種族,用相同態度,給予平等相待,不起分別之心、不生嫌棄之念,正是對這種精神的具體實踐。


大力弘揚和踐行齊同慈須、異骨成親的思想傳統,廣泛關注和幫助社會弱勢群體,積極支持慈善事業,以真情大愛溫暖人間,用實際行動給人希望,對維護和推動社會慈愛和同、公平正義、文明發展,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對於保護環境、維持生態,道教的這一思想強調要復歸萬物自然天成的本能,不以人的意志改變其自然本性;指出了人與萬物的關係是一個密不可分的和諧整體,故而人類應該做到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效仿自然、保護自然,進而和大自然合而為一、共生共榮。


七、「和光同塵」、「恭敬一切」的處世方式。道教強調的「和光同塵」的心境,就是清靜自然、無私無欲,和合包容、和而不同的心境;道教倡導的「恭敬一切」的胸懷,就是理解尊重、處下謙卑,誠實守信、柔弱不爭,慈愛和同、彼此依賴的胸懷。這種心境與胸懷概括起來,就是以和為貴、以和為尚的「崇和」之道。道教的「崇和」之道,既是一種尊重認同、人我和諧的精神,也是一種和而不同、為而不爭的氣度,更是一種謙下不欺、慈悲互助的境界。這一「崇和」思想,一方面充分體現了道教在認識世界、處世態度上的核心價值,另一方面也深刻彰顯出其千百年之信仰、追求和實踐的真理所在。


上面所說的七則道教智慧,都是道教比較深入人心、傳播較廣的思想理念,都是所謂「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道祖老子說過:「天地相合,乃降甘露。」當今世界,道教所倡導和奉行的清心寡欲、見素抱樸的生活主張;知足、知止、知常的行為規範;上德不德、上士無爭的精神境界;物我無棄、濟世利人的世間責任;五氣安和、性命雙修的養生之道;和光同塵、萬物一體的處世方式;虛懷若谷、海納百川的包容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環保理念;慈心萬物、上善若水的心性修養等,可以給予這個時代很多的借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虎論道 的精彩文章:

TAG:龍虎論道 |

您可能感興趣

道教教理教義
道教的信仰及教理教義!
淺談道教的信仰及教理教義
國慶佳節,淺談佛教教義中的愛國思想
道教義樞.道德義第一
最不符合佛教義理和儀軌的是什麼?(圖)—道德真源
大乘佛教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教義
意甲今日頭版:恰球王想擊敗尤文 曼奇尼願執教義大利
【聚焦】德國穆斯林領袖:反猶有悖伊斯蘭教義
她用佛教教義,拔出父母離異的「刺」
耶穌對素食和戒殺的教義
盤點我國古代五大道教派系,每一派都有自己獨特的教義
曼奇尼執教義大利國家隊!安切洛蒂、內斯塔本周雙雙出山!
修改天主教教義指南反對執行死刑:傷害人性尊嚴
日本古廟裡,竟然出現了AI僧侶傳授佛教教義!
為何封神中截教有女弟子,闡教卻沒有,原來截教教義還能這樣解釋
倚天中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明教生死關頭,明教義軍為何按兵不動
巴神的春天來了?老帥執教義大利,劍指下屆歐洲杯
曼奇尼執教義大利 大巴黎鎖定杜曹
李炳南居士:佛家的教義,以何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