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坡故事70:蝗蟲肆虐,百姓流離失所,蘇軾挖野菜充饑

東坡故事70:蝗蟲肆虐,百姓流離失所,蘇軾挖野菜充饑



東坡故事70:蝗蟲肆虐,百姓流離失所,蘇軾挖野菜充饑



1074年的十二月初三,蘇軾正式抵達密州任上。密州是一個小州,隸屬於京東東路,轄四個縣,分別是諸城、安丘、莒和高密。

他的搭檔密州通判名叫劉庭式,字得之,山東濟南人。劉庭式未及第前,曾與鄉里一戶人家訂有婚約,後來,劉庭式進士及第,女子因為生病而失明,家裡陷入極度貧困。


於是,就有人勸說劉庭式娶盲女的妹妹,劉庭式笑曰:「吾心已許之矣,豈可負吾初心哉。」堅持與盲女成親,婚後盲女生數子後病逝,劉庭式終身未續娶。


此外,密州有三位府學教授,分別是趙杲卿、章傳和陳開,都是飽學之士,與蘇軾關係良好,他們是蘇軾在密州期間幾位重要的朋友。


相比杭州的富庶,密州的情況可謂天壤之別。剛一到任,蘇軾就發現這裡蝗災極其嚴重,災荒之下,盜賊蜂起,民間糾紛不斷,一片狼藉殘破之象。

不僅老百姓吃不飽,蘇軾身為地方長官,竟也面臨糧食短缺的窘境,為了充饑,只得吃些枸杞、菊花等野菜。白天處理賑災,抽空和劉庭式等人在園子里挖野菜,密州給蘇軾來了一個下馬威。


災荒之下,一些密州百姓不得不拋棄子女,幾天時間,州府就收養了近四十名嬰兒,又讓蘇軾忙得不可開交。


地方上的情況儘管極為糟糕,但是呂惠卿等人為了追求政績,又鼓搗出一個手實法,讓老百姓的生計雪上加霜,這讓蘇軾大為憤怒。


他當即向朝廷連上數表,陳述蝗災、盜賊、手實法、方田均稅等情況,歷陳新法不便,並提出自己的主張。然而,變法派置若罔聞。


工作繁忙,營養不良,終於擊垮了蘇軾。1074年的除夕,蘇軾是在病中度過的,在寫給京東東路提刑段繹的詩中,他這樣寫道:

欲起強持酒,故交雲雨散。


惟有病相尋,空齋為老伴。


蕭條燈火冷,寒夜何時旦。


倦仆觸屏風,飢鼯嗅空案。


強撐著病體想喝幾杯酒,無奈沒有好友作陪,索然無味。除夕之夜,只有老伴陪著自己,鍋里也沒啥可以吃的,只能眼巴巴的盼著天明。疲倦的僕人打著盹,飢餓的老鼠到處嗅聞,妄想找一點吃的。

這是一幅極為凄清的畫面,看來蘇軾的家底也比較一般啊。也就是在一年,蘇軾患上了痔瘡,飽受其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香藝文志 的精彩文章:

TAG:沉香藝文志 |

您可能感興趣

百畝良田幾天被吃完,毀壞莊稼的速度堪比蝗蟲,農民:顆粒無收!
古代蝗災頻繁,糧食顆粒無收,廣東人為何寧願餓死也不吃蝗蟲?
此人起事十四年,中國損失了一億六千萬人口,幾乎與蝗蟲無異
皇帝面對蝗蟲破口大罵,一氣吃了好幾隻蝗蟲,一番話令百姓感動!
癲狂白鸚鵡襲擊小鎮破壞力「堪比蝗蟲」,居民:救救我們
假面騎士01:螳螂騎士吃癟被網友玩壞,帝騎:我只是路過的蝗蟲
假面騎士「零一」蝗蟲形態亮眼,副騎野狼造型太狂野,震驚網友!
國家發蝗災,大臣說:蝗蟲都跳河淹死了,第二天蝗蟲就蹦到龍椅上
百姓遭遇蝗災,宰相卻認為「餓死災民也不能殺蝗蟲」,皇帝猶豫了
古代鬧蝗災無數人餓死,為何百姓寧願啃樹皮也不吃蝗蟲?原因簡單
古代鬧蝗災餓死很多人,農民為何不吃蝗蟲充饑?我們想的太簡單了
幾乎只吃蝗蟲的小鳥號稱「蝗蟲收割機」蝗蟲的天敵之一
古代鬧蝗蟲 老百姓拿去餵豬:二十斤的小豬十天能增重到五十多斤
沒種過一天地的宰相,心疼蝗蟲殺得太多,要求不如餓死百姓
蝗災來襲,大臣:蝗蟲集體自殺了,結果遭遇了猝不及防的一巴掌
13個讓你驚奇冷知識,蝗蟲的翅膀裡面竟然有一道彩虹!
現在嫌棄中東難民的歐洲人 二戰時也如蝗蟲般湧入西奈半島避難
古時候發生蝗災,老百姓為什麼不吃蝗蟲充饑?換你也不願意!
古代發生蝗災時,百姓寧可餓死,為何也不抓蝗蟲吃?這點是關鍵!
鋪天蓋地!100萬蝗蟲群摧毀了撒丁島5000英畝的莊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