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蘋果入局智能音箱,亞馬遜Echo迎來最可怕勁敵

蘋果入局智能音箱,亞馬遜Echo迎來最可怕勁敵

上周在知乎看完豌豆莢的王俊煜寫的關於Google Home與Amazon Echo的使用體驗,今天突然看到KGI分析師郭明琪爆出蘋果今年將在WWDC上發布智能音箱,其搭載的Siri將成為蘋果首款AI智能產品。




自從2014年亞馬遜上線Echo音箱以來,背後依靠著亞馬遜的語音助手Alexa,並開源Echo平台的方式,接入各大App,Echo音箱以語音指令的方式幫助人們開啟了智能家居的大門。




亞馬遜用Android的方式重現了藍牙音箱領域也可以再造一個Android平台,過去的2016年,Echo銷量達650萬,去年Google也發布了自家首款搭載Google Now的Google Home智能家居產品。今年的CES大會上,Echo一枝獨秀,其搭載的Alexa助手也被廣泛引用到其他品牌上,其中就包括國內的聯想與華為。



蘋果Homekit為何只聞其聲,不聞其名?


按道理來說,蘋果早在2014年就布局了智能家居,發布了Homekit系統,在iOS專門分出了一個家庭的App供用戶使用,本以為蘋果仍將延續以往的風格,引領人們走向智能家居時代,卻不曾想蘋果在國內遭遇小米的圍擊,在美國,亞馬遜以另闢蹊徑的方式彎道超車,用Echo音箱徹底打開了人們對智能家居的慾望。








深知蘋果產品理念的用戶都明白,蘋果這一次錯失智能家居的機遇其實一點都不意外。以iPhone為核心打造的蘋果帝國,庫克當時發布Homekit系統之時,就只是單純為了給予iPhone一個更多的使用場景。14年用iPhone控制Apple Watch,用iPhone控制搭載了Homekit的智能家居,一直都特別貼合蘋果的產品理念!在Echo音箱未誕生之時,誰也無法想像音箱搭載語音助手,再加其技能指令,是可以打開人們對智能家居的憧憬。




當蘋果發布Homekit的遠大願景的時候,吸引了小米雷軍的注意力,一直走跟隨蘋果路線的小米,在智能家居這塊領域,雷軍挖到了不一樣的金礦!在2014年,當時的智能家居領域基本上就分為兩派「蘋果派"與"小米派"。




蘋果派的Homekit在筆者看來最大問題是不接地氣,其聯合眾多的電器品牌也只是為蘋果站牌,在Homekit上他們並沒有多發力,就算到目前為止,市場上支持Homekit的智能家居產品仍然屈指可數。鮮有的幾款產品也是價格非常昂貴,比如飛利浦的那款智能燈Hue售價達799元1個。




不同於蘋果,小米的雷軍一直都非常篤信平價產品理念,其1999的性價比更是令小米手機一炮而紅。小米的智能家居米家從小米盒子、到插線板、再到攝像頭以及去年的IH電飯煲,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小米依賴著MIUI系統而搭載的家居智能生態圈,走的比蘋果iPhone更可靠,更貼近群眾路線。




小米多款智能家居產品一經推出,就打爆了市場,成為市場細分領域的領頭羊!簡潔的產品設計+平民的價格,是它能走向用戶家庭的最大原因,相比蘋果Homekit產品的定價,小米的產品簡直是便宜到了爛大街,其產品質量也是有品牌保證。在普及智能家居進入用戶家庭的貢獻里,小米比蘋果更值得尊敬!



蘋果為什麼做智能音箱?




Echo的風靡,引起了蘋果的注意,基於Homekit平台的iOS,急需要一款硬體來支撐起智能家居的場景。在智能家居的這波浪潮風波里,Google下海,亞馬遜引領,蘋果無心再當一個旁觀者。蘋果做智能音箱的最大原因是怕被人工智慧浪潮所取代,蘋果作為移動互聯網最大的贏家,蘋果的帝國生態一切都是圍繞著iPhone展開,蘋果做Homekit的策略沒錯。凱文凱利曾說過顛覆往往來自於行業之外而非行業之內的競爭對手,蘋果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自己會在智能家居領域被做電商的亞馬遜將一軍,並且Echo所突圍的方式是那麼令人匪夷所思。




Echo最可怕的地方在於打破了以前人們使用智能手機App+屏幕+手機的方式,用智能音箱+語音助手+技能指令,全新構建了一個新的人機交互方式。它的核心不再是手機,而是語音助手,人們開始用嘴來操控生活周邊的一切,畢竟用嘴說比用手操控要簡單更懶。語音助手的背後就是互聯網巨頭AI大數據的大比拼,蘋果的Siri發布多年,一直都被用戶詬病雞肋,傻瓜、無法理解人的正常語意,不懂人類的話是Siri也是現在普遍語音助手最大的毛病。




微軟的Cortana,Google的Google Now,蘋果的Siri,亞馬遜的Alexa四大語音助手裡,微軟的Cortana最"聰明",蘋果多年前收購的Siri墊底,基本上淪為一個玩物。蘋果在AI語音方面的技術積累,明顯落後於其他三家。






所以這也就不難解釋,蘋果為什麼要發大力做智能音箱,別說是AI語音,就算是當下的人們VR,蘋果也沒辦法錯過,因為基於iPhone所打造的蘋果生態,最清楚自己的命脈在哪裡?當人們有一天不再需要iPhone,那麼整個龐大的蘋果帝國也將坍塌!




蘋果做智能音箱有哪些優勢?



蘋果的用戶體驗仍然將是它的「法寶」。和市場上已經有的一些智能家居系統相比,蘋果基於HomeKit組件和「家庭」App打造的這套系統在技術本質上並沒有太多的區別,都是通過智能家電設備上的WiFi模塊進行遠程管理。




但在用戶體驗方面,相比Google Home以及Echo來說,蘋果還是極具優勢的。首先其上手難度很小,而且統一在「家庭」App這個用戶界面上,並且可以通過Siri在iPhone、iPad甚至Apple Watch等眾多類型的設備上進行語音操作,科技感提升了不少。




在安全性方面,蘋果也相當出眾,在目前的管理模式下,用戶的個人隱私信息都將存儲在作為智能家庭控制中樞的本地iPad或者Apple TV等設備上,不會上傳到雲端,這樣一來就能夠有效杜絕被黑客遠程侵害的風險;再者在於第三方智能設備的配對方面,只要是通過了蘋果HomeKit認證的第三方外設都可以很方便地通過掃描或者手工輸入8位數的配對碼的方式進行輕鬆添加,相當地方便。




另外,蘋果在iOS 10中推出的「家庭」App也相當易用,其內置了設備、場景、房間和自動化四個模塊,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對已經添加的智能設備進行科學高效的管理。其中自動化模塊更是可以讓用戶通過一些預設的條件來進行多個智能設備的場景性管理。因此,這些因素依然可以值得人們期待。



蘋果硬體入局,是否推動智能家居的發展?



蘋果在以往的硬體領域中,一直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從ipod開始,一個小的變化,把人們從MP3時代帶進了ipod時代,改變了人們傳統的聽歌方式,再到後來的ipad,掀起了一股平板電腦的熱潮;如今的Apple Watch也成為智能手錶領域中的潮流風向標。那麼這次將要推出的智能音箱將會怎樣改變人們的生活呢?




據蘋果公開的數據,今年已有超過100款家居自動化產品採用了HomeKit標準,為恆溫器、照明、窗帘、門鎖、攝像頭等產品帶來支持「家庭」 App 的功能。

為了加快HomeKit的發展,蘋果公司在線上或者官網上銷售配件,面對一般的消費者,他們想要嘗試新的智能家居,只要買回相應的產品即可,不用太複雜的進行安裝等,而此次的智能音箱也是為了配合HomeKit的發展。




其實嚴格來說,蘋果只是一個平台的搭建者,硬體並非自己所生產的,而蘋果此次的硬體入局,無疑也是給了把控欲較強的蘋果一個挑戰。




對於蘋果公司自身的影響力來看,蘋果硬體進入智能家居領域,必然會對其領域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前有Google Home後有Echo,想要輕易的得出結論,我們還得看未來蘋果在智能音箱上的表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搞機哥 的精彩文章:

TAG:搞機哥 |

您可能感興趣

亞馬遜或將帶來音質更好的Echo智能音箱
能走的亞馬遜Echo智能音箱,明年到你家!
亞馬遜Echo遭谷歌Home反超 智能音箱的未來在哪裡?
蘋果智能音箱HomePod入華,市場機遇與挑戰並存
可愛馬卡龍:Rokid智能音箱駕到
亞馬遜智能音箱Echo Show,智能家居生活的新寵兒
Google Home正式推出「連續對話」功能,智能音箱更像人了?
亞馬遜把智能音箱變成App Store,也想「仿照」蘋果賺類似的錢
黑五在即,蘋果智能音箱HomePod卻遭外媒diss:貴得離譜,只能吃灰
美國智能音箱使用率,亞馬遜 Echo 穩坐市佔龍頭
可為任何音箱加入Alexa智能助手,亞馬遜推出Echo Input加速市場佔有
Facebook也造智能音箱,其勝算何在?
蘋果音樂服務登陸亞馬遜Echo智能音箱
小度智能音箱Pro發布:拾音能力強,可支持連續對話
Facebook智能音箱可能先在國際市場推出 內置M智能助手
Sonos One對比Echo 智能音箱究竟要音質還是要智能
Facebook 可能會優先在美國以外的市場推出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品牌Sonos準備IPO,可它的處境已經很尷尬
不止是音響,它還是家電「總管」!RokidMe智能音箱初體驗
用來證明你是真果粉的設備:HomePod智能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