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青州北朝佛造像

青州北朝佛造像

紅絲之路


關於藝術,關於生活,關於美...

青州北朝佛造像



北魏 永安二年 韓小華造彌勒像

20世紀60年代以來,山東博興、無棣、諸城、青州、昌邑及惠民等地陸續出土了近千件佛教石造像和百餘件金銅造像。自北魏歷經東魏、北齊、隋、唐至北宋,時間跨度達500餘年,其數量之多,質量之精、風格之鮮明,確立了山東作為中國東部佛教藝術中心的地位。尤為難得的是東魏、北齊時期的作品出土較多,並富有地方特色,彌補了這方面資料的不足。由於青州地區處在佛教發展的南北兩大板塊之間,其風格的演變為研究佛教藝術在中國南北的傳播方式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青州地區地處南北兩大佛教文化板塊之間,卻更多受南朝影響,這和古青州與南朝政治上的淵源有關。東晉十六國後期青州屬南燕,東晉義熙五年劉裕統軍攻南燕,六年後青州入東晉版圖,後繼屬劉宋,至北魏皇興三年,魏攻陷東陽,青州又從南朝歸入北朝。青州由東晉、南朝統治近六十年,在歸屬北魏後不久,又逢孝文帝改制,正欲模仿南朝典章文物,北魏佔有青州後,將那裡的民眾遷到代郡一帶稱「平齊民」,並重用其中名士協助政權改制,在將南朝文化向北傳播的進程中,表現較為突出的有崔光、劉芳、崔休、房景先等。此外北朝官方也與南朝交往頻繁,僅孝文帝太和年間,北方使節就有十餘次南渡,至此,青州地區受南朝文化影響一直沒有間斷過。

青州北朝佛造像



東魏 背屏式佛三尊造像

青州北朝佛造像



東魏 背屏式佛三尊造像 右脅侍

青州北朝佛造像


東魏 背屏式佛三尊造像 主尊像

青州北朝佛造像



北齊 背屏式佛三尊造像

青州北朝佛造像



北齊 背屏式佛三尊造像主尊像

青州北朝佛造像



北齊 背屏式佛三尊造像右脅侍

青州北朝佛造像



北齊 背屏式佛三尊造像左脅侍


青州地區在北朝末年即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造像模式,這種富有地方特色、具有穩定發展屬性的中心區域模式,學界稱為「青州模式」。青州模式的形成,外來因素的影響不容忽視。宿白先生對影響青州造像的可能因素有較全面的分析。從青州地區佛像多為螺發,菩薩頭戴寶冠、寶繒垂肩、身披複雜瓔珞等特徵看,會使人很自然地聯想到建康棲霞山及成都萬佛寺造像,與南朝造像在很多方面如出一轍。學界一般認為,青州模式乃是源自南朝,其風格演變大體始於孝文帝改制以後,與南朝造像有著相似的演變進程,只是南方階段性風格的形成要稍早,青州地區則在後期形成的風格及發展上較四川地區更先進,具備了許多向隋代造像過渡的特徵,其地域風格在北周宣帝、靜帝後得以全面推廣,直接影響到隋唐的造像。

青州北朝佛造像



山東青州龍興寺北齊思維菩薩像

青州北朝佛造像



山東青州龍興寺北齊思維菩薩像背部

青州北朝佛造像



山東青州龍興寺北齊思維菩薩像側面

青州北朝佛造像



山東青州龍興寺北齊思維菩薩像局部

青州北朝佛造像



青州地區出土的佛造像大致呈現下面幾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為北魏末以前,其風格大體與南北朝風行的「秀骨清像」相一致,背屏式造像較多,注重服飾的刻畫,佛衣著裝為右領襟敷搭於左肘的褒衣博帶式,下擺兩側外展。

青州北朝佛造像



山東博興龍華寺北魏蟬冠菩薩像

青州北朝佛造像


青州北朝佛造像


青州北朝佛造像



山東博興龍華寺北魏蟬冠菩薩像局部

青州北朝佛造像



北魏 東魏 菩薩像

青州北朝佛造像


青州北朝佛造像



北魏 東魏 菩薩像局部

青州北朝佛造像


第二階段為東魏時期,圓雕造像增加,佛像形體較大,由注重服飾的刻畫轉為對人體形態的表現,佛衣由北魏的厚重轉為輕薄,著裝方式也發生變化,右領襟由敷搭左肘上升至左肩,仍保留胸前帶飾,佛衣下擺內斂。菩薩瓔珞佩飾逐漸增多。

青州北朝佛造像



東魏 天平三年 邢長振造釋迦像

青州北朝佛造像



東魏 天平三年 邢長振造釋迦像局部

青州北朝佛造像



東魏 貼金彩繪 右脅侍菩薩像

青州北朝佛造像



東魏 貼金彩繪 石雕菩薩像


第三階段,北齊在東魏的基礎上佛像人體表現更加突出,佛衣少刻或不刻,通身施以方格圖案並繪有人中像,佛衣著裝方式由右領襟敷搭左肩並向背後收緊呈小圓領,下擺兩側貼體垂直。佛頭低髻螺發及高寶冠菩薩造型較普遍,菩薩瓔珞佩飾進一步增加。

青州北朝佛造像



北齊 佛立像

青州北朝佛造像



北齊 佛立像局部

青州北朝佛造像



北齊 佛立像

青州北朝佛造像



北齊 佛立像

青州北朝佛造像



北齊 佛立像

青州北朝佛造像



北齊 佛立像


龍興寺位於中國北部山東省的青州市。始建於北魏時期,是一處延續千餘年的著名佛教寺院。1996年10月,在青州一所學校正在修建操場的施工工地上,發現窖藏坑位於寺院遺址的最北部,南北長 8.7米、東西寬6.8米,坑內有規律地埋藏有北魏、東魏、北齊至隋、唐、北宋時期的石灰石、漢白玉、花崗岩、陶、鐵、木及泥塑等各類佛教造像400餘尊。其中最大的高320厘米,最小的僅高20厘米。造像雕刻技巧高超,包括浮雕、鏤雕、線刻、貼金、彩繪等多種技法。


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是迄今中國發現的、數量最多的窖藏佛教造像群。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的發現,為研究中國佛教美術史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的實物資料。青州龍興寺窖藏佛教造像的發掘是近年來中國境內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它代表了自北魏至宋元時期中國佛教藝術的傑出成就,為研究佛教在我國的傳播及雕塑、繪畫藝術的發展提供了珍貴資料。


- END -


紅絲之路 簡介


紅絲之路 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絲之路 的精彩文章:

TAG:紅絲之路 |

您可能感興趣

青州龍興寺窖藏佛教造像揭秘
簡析兩件青州東魏造像
破碎與聚合:青州龍興寺古代佛教造像
青州古城夜色
青州古城 醉美黃花溪
山東青州黃鹿井:踏青好去處--神州仙境,文韻古村
南宋王文統原來是是山東濰坊青州人士
青州黃花溪
青州博物館的石刻造像
青州龍興寺佛像,驚艷世界的美!
探尋青州古驛道
《九州縹緲錄》羽然留在青州守護羽人,青陽大君重病去世
鳶都龍城特色鄉村,青州清風寨旅遊指南
隋朝:《青州舍利塔下銘》
北方古村落,青州井塘村
「講好山東故事」美文「小女人游青州」
青州:八旗武士的末路
青州,臨朐,石門坊,北黃谷村遊記
《九州縹緲錄》開啟青州副本,終將成長的羽然抉擇攪動九州?
青州館藏名窯瓷器十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