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民間故事:討飯秀才成親

民間故事:討飯秀才成親

早先,李家村有個李員外,妻子早亡,身邊只有一個獨養女兒。女兒自小聰敏伶俐,能讀書作詩,員外愛如掌上之珠。及笄之年,李小姐己頗有才名,遠近富家託人來求親的經常不斷。但那些胸無點墨的公子哥 兒,李小姐根本不放在眼裡。後來她感到實在厭煩,乾脆用考試的辦法來擇婿。李父順從女意,貼出了啟事:以才選婿,貧富不問。考試的課題是:

黑白相間,看去不分南北。

李小姐出此聯的用意,暗喻世上青年男子雖多,但魚龍混雜,意中人難找。

當時正是五月天氣,李家園中榴花如火;來應試和看新奇的人,也像盛開的榴花一樣熱鬧。但連續三天,沒一個能對出下聯。

第四天頭上,有個窮秀才路過李家村。他因家遭回祿,是一路乞討到遠地投靠親戚的。窮秀才看了這新鮮事兒,心裡想,這小姐真是特別,我倒要領教領教,於是拿過筆來。當他在硯上隨墨時,忽然肚子里一陣 飢餓,便即景生情,寫一句下聯道:

青黃不接,走來討點東西。

手筆一傳進去,李小姐看了又欣賞又遺憾。欣賞的是字好,對得工巧;遺憾的是一口討飯腔。不過她覺得這秀才確是個有學問的人,自己既然講過不計較貧窮,就不應反悔!於是稟明父親,請進秀才,讓他沐浴 更衣,當日就招了親。

洞房之夜,李小姐決定對窮秀才的志向作進一步考問。這時,有隻小花貓剛從窗邊跳下,落到小姐腳邊,她踢了一腳,就以此出聯道:

踢描三寸足。

因為秀才對剛剛摜掉的討飯棒尚有感情,便脫口而出:

打狗一尺鞭。

李小姐心裡一愣:啊?又是這副腔調!她皺起眉頭想想,立即發現貓可對狗,是自己題目出得欠妥,於是改地下為天上,另出一題道:

雲中唳白鶴。

誰知李小姐的心思,在細微的表情中己被秀才摸到。他想:要我迎合你,不成!今天倒要看看你這富小姐對我窮光蛋有無真心了!於是故意對道:

粗粗一聽,「龍」倒不錯,但仔細一想,糟糕!這青龍是蛇的代稱,蛇入籃中,又是叫花子呀!李小姐心中煩惱:我要往高,他要落低,這事情倒有點尷尬。不過今夜非叫你對出稱心的對子來不可!於是搜索枯腸, 又出了她認為無法再對成乞丐的上聯道:

午朝門外,排兩班文文武武。

然而這秀才才思敏捷,硬是要「討飯到底」。他略一思索後,就對個下聯道:

十字街口,叫一聲太太奶奶。

這下,把李小姐驚呆了,差點哭出來。少頃,她抬頭見秀才在一旁暗暗發笑,才明白他是故意如此。於是一把捉住秀才的袖子生氣地說:「好呀!原來你這秀才也會欺侮人,成心到這裡和我來撐對風船的! 」秀才 這才笑道:「小姐,我並無這存心。事有來龍去脈。既然小姐不嫌貧窮,又何苦再三再四考問我呢?」

一番話說得李小姐無言可答。她到底是喜愛秀才的過人才學的。一場小小的風波便到此結束。

婚後,小兩口志趣相合,感情融洽。轉眼己是深秋季節。這天,二人憑窗而望。李小姐見園中的石榴己果實累累,想起秀才來時,正是榴花盛開,腦中忽然浮現出當時的情景,不覺又好氣又好笑,就指著石榴樹 有意出聯取笑道:

綻破石榴,紅門中都是酸子。

而這次秀才倒並不計較,只指著那邊一株銀杏樹,隨口道:

判出銀杏,白衣里倒有大仁。

原來這是一副含義雙關的對聯。李小姐借石榴發揮,取笑對方當時又窮又倔,是酸溜溜的紅門(黌門)秀才;不料秀才用銀杏為例,說明自己雖白衣(寒門)出身,卻是個正直不阿的人。李小姐想想這一下聯,比喻 比自己巧妙,剖析更為得當,確實是意中人的真實寫照,禁不住嫣然一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內涵有故事 的精彩文章:

TAG:有內涵有故事 |

您可能感興趣

宮女成為皇后,有位礦工前來認親:姐,你走時還為我討飯呢
民間故事:財主因妻不能生子要賣掉她,豈料多年後討飯到妻子門前
做一個有心的乞丐,討飯前,去墳墓轉一圈,討飯成功勢在必得
用一句話證明你家很窮,我先來:老鼠來我家討飯都是含著淚走的!
喬峰作為丐幫幫主,為何從不討飯?知道真相後網友炸鍋了!
關係最好的6對鄰居!陳坤穿大褲衩逛周迅家!她去佟麗亞家討飯
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竟說:朝廷都沒我家富,晚年無家可歸討飯為生
貓咪一家子都來討飯吃了啊,你忍心不讓我們進去嗎?
古董金融要來了:藏家「捧著金飯碗討飯」的苦日子到頭了
非常經典的句子:最窮無非討飯,不死總會出頭
此人是曾國藩女婿,功成名就後定下家訓:後輩寧可討飯不可為官
磐門即將改為「丐幫」?蕭炎化身丐幫幫主,帶領眾弟子集體討飯!
此人是曾國藩女婿,因厭惡官場定下家訓:後輩寧可討飯不可為官
18歲女孩患重病,再婚母親:生死與我無關,婆婆:討飯也要救她
阿衰漫畫:金金「變成乞丐」伸手討飯?啃書求生真搞笑
老乞丐上門討飯三天,妻子告訴住院的丈夫,男子找到老人下跪懺悔
貓開窗闖屋討飯,隔天還帶朋友吃到飽,她收編後才發現有主人
開國中將衣錦還鄉,母親卻不知去向,鄰居面露愧色:她出去討飯了
乞丐討飯受惡婦污辱,成為大將後回來報仇,皇帝:只准殺一箭之地
丈夫月俸全給媽,妻子花錢像「討飯」,丈夫:媽是為了我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