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歷史上首位祭祀孔子的皇帝

中國歷史上首位祭祀孔子的皇帝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一個聞名遐邇的大聖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深受世人敬仰。後世對其祭祀活動也不乏有之,尤其以帝王們的祭孔活動倍受矚目,而且被廣為流傳。那麼,這其中到底誰是中國歷史上首位祭祀孔子的皇帝呢?縱觀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史,可以發現,首位祭祀孔子的皇帝乃西漢開國之君劉邦。



中國歷史上首位祭祀孔子的皇帝


劉邦,原名劉季,沛郡豐邑人(今江蘇豐縣),生於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於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是中國歷史上西漢的開國之君,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卓越的軍事家和指揮家。其在位的12年間,一面平定諸侯王的叛亂,鞏固統一局面,一面建章立制並採用休養生息之寬鬆政策治理天下,迅速恢復生產發展經濟,不僅安撫了人民、凝聚了中華,也促成了漢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可以說劉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國真正的統一起來,而且還逐漸把分崩離析的民心凝集起來。他對漢民族的統一、中國的統一強大,漢文化的保護髮揚有決定性的貢獻。他死後,謚號「高皇帝」,廟號太祖。


公元前195年11月,大漢高祖劉邦經過魯地曲阜(今山東曲阜),用太牢(太牢,即牛、羊、豬)祭祀孔子,並封孔子九世孫世襲為奉祀君,成為中國歷史上帝王拜祭孔子的第一人,孔子的地位由此被官方正式肯定。


據《史記》記載:「高皇帝過魯,以太牢祠孔子。」《漢書》也說:「漢十二年十一月,劉邦行自淮南還。過魯,以大牢祠孔子。」(大牢,即太牢,如上,在當時,這是一種最高規格的祭品。)


自從漢高祖劉邦開了祭祀孔子的先河之後,「祭孔」活動不但在全國引起轟動,而且後世帝王也竟相效仿,成為了他們的招牌動作。

話又說回來了,為什麼漢高祖劉邦經過魯地,要隆重祭祀孔子呢?據筆者推斷應有以下三大原因:


一、劉邦之所以隆重祭祀孔子,這是他的政治手段和作秀。目的是讓天下人看到他是一個有文化、有修養、有內涵的君主。


二、劉邦祭祀孔子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推行儒學,用儒家比較溫和的思想駕馭民眾,便於統治。


三、劉邦好酒色,性格粗野,率真豁直、大大咧咧、行為放蕩。作為一個皇帝來說,劉邦如此形象示人肯定會直接影響到國家的臉面和聲威。他之所以以大牢祠孔子,其目的是向文化靠近,向儒學靠近,以實際行動改變自身形象,獲得認可。


總之,無論這三種原因哪一種更接近事實真相,或者另有其他的解釋,都無法改變漢高祖劉邦祭祀過孔子的事實。(陳令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令申 的精彩文章:

TAG:陳令申 |

您可能感興趣

這位日本首相稱是中國移民後裔,祖上本姓秦,多次來中國祭祀祖先
他是史上最好的皇帝,被國內的大臣欺負,死後被敵國皇帝祭祀
金子修一《中國古代皇帝祭祀研究》(徐璐、張子如譯)出版
百年前河內文廟老照片:中國建築內供奉孔子,越南官員穿漢服祭祀
清代宮中祭祀與「堂子祭」
實拍越南冬至祭天全過程:皇帝身穿中國最高等級冕服,祭祀老天爺
「原創」中國歷代祭祀黃帝之所總結
延續千年的祭祀,屬於中國的「海神」——媽祖
他不是孔子親傳弟子,卻位列孔廟祭祀的十二哲人中,學說傳遍世界
寶雞發現戰國時期大型祭祀遺址 或與祭祀「農神」炎帝有關
民國時越南官員祭天罕見彩照:穿冕服按周禮祭祀,猶如中國的明朝
商王朝用於祭祀的傳世十大國寶之三一四羊方尊,它究竟有何秘密?
飛石遺蹤:舜帝北巡一塊靈石飛墜帝前,帝望石祭祀封為北嶽
一位外國總統,說自己是中國後裔,還回國祭祀祖先,並以此為豪
韓國文化 喪葬祭祀習俗
《山海經》中的青衣女子究竟是誰?還原上古時期的荒蠻祭祀
我國祭祀禮儀中最重要的禮器!
兩漢時期國家宗廟的設置與祭祀
《山海經》記載的中秋節習俗,上古先民的月亮祭祀和成人禮
中元節祭祖 南普陀寺提倡文明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