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花2萬元到日本體檢一切正常!半年後,他查出了胃癌……到底為什麼?

花2萬元到日本體檢一切正常!半年後,他查出了胃癌……到底為什麼?

對於現在的成年人們來說,


每年的體檢都是一次大考,


體檢報告單上到底寫了啥,


遠比學生時代的考試成績單要更讓人在意。

花2萬元到日本體檢一切正常!半年後,他查出了胃癌……到底為什麼? 點擊播放 GIF/643K


最近,到日本體檢越來越熱門,


《去日本體檢、癌症篩查走俏之謎》


《出國體檢 為何更易發現癌》


《赴日醫療,阻擊癌症,就現在!》……


網上一搜,此類標題層出不窮

花2萬元到日本體檢一切正常!半年後,他查出了胃癌……到底為什麼?



到日本做體檢,真的是最好的體檢嗎?


杭州王先生的例子很能說明問題

2萬元的體檢,服務、環境最讓他滿意


今年43歲的王先生在2015年底的時候就到日本做了一次體檢。

花2萬元到日本體檢一切正常!半年後,他查出了胃癌……到底為什麼?



做生意的他家境殷實,每年對於體檢這事兒一直抱著相當重視的態度,幾位朋友在去年時到日本做過一次體檢,這讓他也動起了心思,「要不也到日本做做檢查,順便玩個幾天?」


按照項目表,他的體檢費用在2萬多元人民幣,其他的機票、住宿得另掏。


體檢前,王先生先填一些表格,表格內有一些提問問題。問題包括:你吸煙嗎?喝酒嗎?每星期運動超過30分鐘嗎?與其他人相比,你的用餐速度是?你是否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


寫的都是日文,不過體檢中心配了專門的翻譯,完成這些表格並不成問題。


到了體檢中心,場景讓王先生有些意外,這裡裝修的很溫馨,粗看上去根本就不是醫療中心,而像是一個酒店。


接下來的體檢項目,在王先生看來和國內差不多,有抽血、驗尿、拍CT片……對王先生來說,體檢都還算輕車熟路。

幾天後,他拿到了體檢報告單,上面的項目由翻譯翻成了中文。王先生最關注的,是在報告單上的腫瘤項目檢查,他看到了其中有十幾項結果處於正常範圍內,而有兩個指標稍稍超過了正常值。


體檢中心的醫生也很貼心的告訴王先生,他們判斷這與王先生胃部不適有關,所以指標有些波動,讓他回國後,追蹤一下。


半年後檢查出了胃癌


王先生回國後,對於這次體檢之旅感覺很好,體貼的服務和好看的「成績報告單」讓他心情大好,一點胃部不適根本沒有放在心上。到了去年5月底,也就是日本體檢半年之後,胃部的不舒服開始加劇,吃了幾次胃藥也不見好。


幾個星期之後,胃部反覆疼痛已經折磨得他不能好好工作了,人也消瘦了四五斤,他這才抽空趕到浙江醫院做了檢查,「你這是胃癌啊。」專家的這個答案讓王先生一下子懵了,「怎麼可能,半年前我剛在日本做過檢查,指標都很正常的。」


但胃癌並不能因為半年前的報告單而消失,好在胃癌發現的還算及時,經過及時手術與化療,現在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為什麼日本體檢沒有檢查出他的胃癌?


主要原因有三大方面:


第一是溝通問題:


專家指出,實際上體檢報告的其中幾項腫瘤指標,提示消化道有問題,需要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診斷。即便有翻譯,有些語言溝通的障礙還是無法避免,讓王先生誤以為自己的身體很好,導致病情惡化。

第二是針對性問題:


由於國情不同,日本體檢和國內體檢對於不同的癌症重視程度不一樣。生活水平很高的日本具備發達國家的特徵,乳腺癌、結直腸癌、前列腺癌等癌症的發病率比中國高很多,而肝癌、食管癌、肺癌的發病率,則是中國要大幅領先於日本。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體檢方式問題:


對於體檢很多人都存在不少的誤區,認為普通體檢就能輕鬆預防癌症,真是大錯特錯,在這裡嚴肅的告訴大家,不是所有的體檢都叫防癌體檢


為什麼這麼說呢?


普通體檢和防癌體檢有什麼不同呢?


1、普通體檢不可能將全身各器官的腫瘤都檢查到,很多針對性的檢查(比如腸鏡),會讓人感覺不適或是對身體帶來一定的副作用,不可能人人都做、年年都做,因此有些疾病是會被漏掉的。


2、一些發病率不高的疾病,更不可能動輒就做CT、MRI,要使用容易操作的儀器檢查,比如超聲,但是超聲所能檢查器官有限,有時對於位置比較深的胰腺癌等,超聲不易發現也會被漏掉


3、診斷是複雜的,往往不能依靠單一手段來實現。因此體檢的效率的確有限。難以一次性查多種癌症是普通體檢的「硬傷」,而這正是防癌體檢的優勢所在。


4、癌症發展要經歷分子階段、細胞階段,然後才是常規體檢能發現的組織階段。也就是說,普通體檢是癌症已經成型後的「後知後覺」,而防癌體檢則是癌症萌芽時的「未雨綢繆」!

這就是為什麼往往體檢顯示結果正常,


卻在不久之後被診斷為腫瘤的原因。


但是,我們不必悲觀,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咱們國內也可以享受全面、精準、高效的「防癌體檢」了。


國外幾萬元的體檢,


在國內卻只需花幾分之一的錢


1


哈醫大一院的「DNA甲基化·精準早期癌症篩查」為例,是一種世界上領先的「基因體檢」方式,它僅需要5ml血,就能查出女性全身19個部位,男性全身16個部位是否已經出現病變,或是正在向癌症方向發展,綜合準確率高達90%以上……


它的目的就是通過早期發現基因層面的改變,將重疾惡疾扼殺在「萌芽」中。一旦發現炎症,感染等重疾「苗頭」,通過改變生活習慣,有針對性的調整飲食等,做到有效預防。


專家有話說


日本的體檢技術並不比國內先進多少,只是優質的服務讓人們產生了一種錯覺。不遠萬里地到國外體檢,也許並不是一種精明的選擇。像王先生這樣花2至3萬元赴日本做的「癌症體檢」,在國內照樣可以做,甚至做得更好,更全面。

技術方面:我國同樣擁有同等級甚至是更高級別的高精密儀器,並不存在只有國外的就是最好的這一說。


費用方面:出國體檢也大不划算。就拿王先生的體檢為例,像他這樣的體檢項目,起到類似作用的全套DNA甲基化·精準防癌體檢,國內費用僅5000元左右。


環境方面:人們赴日體檢一般也就是一兩次,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在固定的時間進行周期性體檢,這就造成了數據不能連續,對於健康情況的掌握也造成了一些障礙。而去日本體檢,由於文化差異,也會帶來一些問題。


哪些人群最需要做防癌體檢?


一般建議發病風險高的人群要進行精密的方法篩查。


以下五類人群建議加做防癌體檢:


1、40歲以上中年人群;


2、有惡性腫瘤家族史人群;


3、有癌前病變人群(如胃腸道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等);


4、常與致癌物質接觸的人群(如放射性物質、化學物質、廠礦企業污染物質等);

5、腫瘤高發地區人群。


總的來說,


出國體檢,更多的是一種噱頭,


「打飛的體檢」的結果,


幾個月內就可能發生改變。


與其「越洋體檢」,


不如在國內定期來個防癌體檢。


省時省力省錢省心


關鍵更靠譜!


(本文案例來源:錢江晚報、綜合網路信息,圖片均為網路配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胃癌 的精彩文章:

TAG:胃癌 |

您可能感興趣

50歲男子,半年前體檢正常,半年後查出肺癌離世!體檢有用嗎?
48歲的他幾個月前體檢顯示一切正常,為啥現在就成了肺癌晚期?
年年體檢都顯示正常,可最後查出腫瘤時,卻已經到了晚期
「聽中醫」年年體檢,怎麼一查出癌就是晚期了?
李詠走了,年僅50歲!為什麼體檢正常卻照樣得癌症?問題出在這裡
體檢查出了頸動脈斑塊,一年後複查斑塊消失了,他是如何做到的?
29歲小伙哭訴:我天天鍛煉,年年體檢,為何到最後還是患上癌症?
2月體檢正常,7月查出晚期肺癌!體檢到底有用嗎?
今年,你體檢了嗎?這 4 類人應該每年體檢一次!
40歲男子,體檢腫標正常,半年後查出腸癌,醫生:漏了一項檢查
驚聞:3年前體檢正常,3年後心梗死亡,就因為一道番茄炒蛋?!
體檢結果一切正常,4天後查出癌症晚期,這是為什麼?
驚聞:3年前體檢正常,3年後心梗死亡,就因為一道番茄炒蛋!
三年前體檢正常,三年後心梗死亡!元兇竟是這道家常菜……
年年體檢正常,為何突然查出癌?原來是做錯了體檢,浪費了錢!
55歲男子,1月體檢正常,6月查出肺癌去世!體檢到底有沒有用
年年體檢卻還是查出癌!想早發現癌症,到底要做哪些檢查?
體檢顯示正常,三個月後查出肺癌?看了不再疑惑
年年體檢都正常,為什麼還是得了癌?
為何大病查出來就是晚期?那是體檢沒做對!20歲—50歲最該查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