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弘仁:歸黃山而益奇

弘仁:歸黃山而益奇

清代初年和尚畫家之多,在中國繪畫史上是極其罕見的。除「四僧」之外,著名的和尚畫家還有弘智、自扃、普荷、七處、珂雪、智舷、詮修、超揆、超弘等人。在一個短時期內,湧現這麼多的和尚畫家正是政權鼎革時勢所造成的。「遺民」和「遺民畫家」出現較多的時代,往往是中國周邊少數民族替代中原漢族政權的時代,如金與北宋、蒙元與南宋的相替。滿清替代明王朝亦復如此,所不同的是,除了政權的替代之外,還多了一道衣冠易制,特別是其中嚴厲的剃髮令,這使清初許多知識階層中的人當「遺民」也不可能,只有遁入空門,從而造成了和尚畫家成批的出現。「四僧」就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之下先後削髮為僧的;此後,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的抉擇,都深深影響著這四名僧人畫家的藝術生命。

「四僧」的生活顛沛流離,坎坷多折,故作品多表現不平之氣,個性鮮明;他們也學習古人,但敢於突破古人成法,而取材直接來自自然,貼近生活,故作品中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弘仁:歸黃山而益奇形成了「筆如鋼條,墨如煙海」的氣概和「境界寬闊,筆墨凝重」的獨特風格。

在「四僧」中,只有弘仁於出家之前有畫跡可尋。他最早的作品有明崇禎七年(1634)創作的《秋山幽居圖》扇和明崇禎十二年(1639)創作的《岡陵圖》卷,署款均為「江韜」。《岡陵圖》共由5位新安畫家創作,各自獨立成幅。弘仁之作筆法結構參用倪瓚、黃公望,秀逸可愛。其時,弘仁於5人中年齡最小,只有30歲,由於他畫得過分認真,運筆略顯拘謹文弱。

弘仁性格沉靜堅忍,當民族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明亡後遁跡名山,詩畫寄興,眷懷故國,有許多題畫唱和詩坦露他這方面的思想。他的繪畫初學黃公望,晚法倪瓚,尤其對倪瓚的作品情有獨鍾。國破家亡的影響與弘仁堅貞的個性固然是其偏愛倪瓚作品的主要原因,此外,也與具體的地域背景有密切關係。明代後期,倪瓚的聲譽越來越高,人們爭相購置其作品,以自標清逸。徽商興起,將倪瓚作品帶回家鄉,促成了安徽地區對倪瓚作品的收藏熱,弘仁的仿倪之作也隨之在市場走俏。故周亮工《讀畫錄》記載,弘仁「喜仿雲林,遂臻極境。江南人以有無定雅俗,如昔人之重雲林然,咸謂得漸江足當雲林。」

然而弘仁仿倪,絕不是以追求倪瓚畫法為目的,在繪畫上弘仁主張廣泛吸收前人成果,「凡晉、唐、宋、元真跡所歸,師必謀一見」。師法前賢,卻不為法所縛。「唐宋遺留看筆皴,自傷塗抹亦因循。道林愛馬無妨道,墨汁何當更累人。」晉僧支道林好蓄馬,自雲愛其神駿,弘仁藉以說明學習前人筆法應當取其神意而不應在筆墨跡象間。「敢言天地是吾師,萬壑千岩獨杖藜。夢想富春居士好,並無一段入藩籬。」主張以天地為師,取倪、黃兩家之法,寫眼見景物,抒自己胸臆,這就構成了弘仁山水畫的基本特色。

同時代畫家查士標認為:「漸公畫入武夷而一變,歸黃山而益奇。」石濤則說:「公游黃山最久,故得黃山之真性情也,即一木一石,皆黃山本色。」弘仁的山水畫,無論冊頁小品還是長篇巨制,或實地寫生,或構思取意,黃山為他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弘仁《黃山圖》冊共60幅,畫六十處風景點,將黃山的各處名勝盡收筆底,可以說他是黃山寫生第一人。山水畫之外,弘仁最愛畫松樹、梅花。所畫松糾結盤曲,挺拔雄奇,配以危岩怪石,亦得意於黃山。他曾自號「梅花古衲」,並遺命友人於其墓側多種梅。《松梅圖》卷和《墨梅圖》軸為其畫松與梅的代表作品。其松,落筆凝重,氣勢磅礴;畫梅,枝如屈鐵,暗香流動。松與梅沖寒傲雪,高標獨立的精神正是弘仁人格的自我寫照。

弘仁:歸黃山而益奇

弘仁:歸黃山而益奇

弘仁:歸黃山而益奇

弘仁:歸黃山而益奇

弘仁:歸黃山而益奇

弘仁:歸黃山而益奇

弘仁:歸黃山而益奇

弘仁:歸黃山而益奇

弘仁:歸黃山而益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沃德利成書畫院 的精彩文章:

TAG:沃德利成書畫院 |

您可能感興趣

「黃山派」巨子——弘仁與梅清
溯源弘仁的黃山遊歷和黃山圖作
清·弘仁《黃山圖冊》
弘仁清山水畫欣賞
以古為師|清,弘仁《仿倪山水圖》
弘仁山水畫作
清初四僧——弘仁山水畫精品欣賞
弘仁 《曉江風便圖卷》
了無纖塵——清 弘仁山水作品鑒賞
清-弘仁畫作欣賞
走近弘仁 再品漸江
《中國書法》:「清初四僧」特輯·弘仁
弘仁山水畫作,既尊傳統,又主創新
山水畫能畫出孤獨與憂鬱的情感,明末清初弘仁繪《九谿峰壑圖》
弘仁|閉門千丈雪,寄命一枝燈
了無纖塵:畫僧弘仁的繪畫藝術
清初四僧弘仁《山水冊》 1662年作 廣東省博物館藏
清初四畫僧之一,新安四大家之一——弘仁
清 弘仁——不食人間煙火 畫出古風流韻
弘仁: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