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喪文化:我喪氣地活著,就是不死
在現實生活中,有一部分90後的年輕人,
他們失去目標和希望,
陷入頹廢與絕望的泥沼中難以自拔。
他們喪失理智,沒有情感,沒有意識,沒有約束,
就如麻木生存的行屍走肉一般,蹣跚而行。
本文一共
1951
字,不信你數數
!
一、異軍突起的喪文化
不知從何時起,心靈雞湯開始被人們厭惡,反雞湯式的喪文化在亞文化中異軍突起。
喪文化幾乎是所有典型負能量的集合,拖延症、運勢差、不想學習、不想上班等等。它伴隨著動蕩的外部環境與揮之不去的內心壓力蔓延開來,而且越來越顯著地出現在工作生活中。
喪文化的代表名言:
◤
如果你覺得自己一整天累的跟狗一樣,那你真的是誤會大了,狗都沒你那麼累。
◤
當你覺得自己又丑又窮,一無是處時,別絕望,因為至少你的判斷還是對的。◤
對今天解決不了的事情,也不要著急。因為明天也可能還是解決不了。◤
只要你每天堅持自習,認真刻苦,態度端正,忍受孤獨,最終的勝利肯定是屬於那些考場上發揮好的人。◤
現在銀行卡密碼都不想設了,用六位數去保護個位數的存款,想想都心累。
二、喪文化背後
是不是垮掉的一代?
由度娘我們可以知道,喪文化的流行主要是集中在90後這些群體身上。
當今90後,他們內外統一,特立獨行,樂於做自己,對於成功已有自己的認知。在他們眼中,三好青年不一定是完美形象,頹廢,悲觀,承認自己有缺陷,甚至承認自己一無是處,也不覺得可恥,他們選擇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他們並不是拒絕完美,而是拒絕虛假的完美!
被網路上信息轟炸的年輕90後,面臨更大的生活、工作壓力。工作多掙錢難成為普遍的內心狀態,不是他們不努力不想成功,而是在這個社會,傳統的努力已經難以實現生活上的質變。於是大家開始接受「努力未必會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很輕鬆」的觀念。
因此,喪文化這種帶有負面情緒的載體就迅速走紅,成為年輕人急於宣洩內心不滿的途徑。
他們開始以一種自嘲、娛樂的態度面對生活,如曾經「屌絲」一詞受到眾多網友追捧,不管是「真絲」還是「假絲」,都以自稱屌絲為潮流。
三、我喪我的,但是不影響我奮鬥!
如果有喪文化的最佳真人代言,我想,肯定是憑藉喪文化小有名氣的趙曾良,雖然希望作業自己有尊嚴地去上吊,最後還是做完了作業。
還有剛剛在上海開店的喪茶!
▲
喪茶的菜單,確實有點扎心!
▲
微博上喪茶下的評論,網友很有才!但是如果你以為邊喪邊奮鬥只是一種調侃的話,看看新聞報道吧!
一項調查顯示,72%的大學生擁有1-3個證書,22%的學生擁有4-7個證書,6%的學生擁有7個以上證書。為了將來就業多些選擇,超過60%的學生表示會考與本專業無關的證書。
在就業壓力下,大學生的考證熱情高漲。當然,中國青年不敢真「喪」,也有不得已之處。
工作上更是無需多少,之前空間微博朋友圈那麼多的說走就走的旅行,最後成行了嗎?沒有!
因為不上班的成本太大,日益走高的房價、日益飆升的油價、永不停歇的物價,甚至你的房租都在漲,你的說走就走也只能是說說。
自嘲完了,滾去學習、工作吧!
四、喪文化界的四大天王
喪文化不是一天造就的,其中就有神奇物種早已佔據各類代表代言,他們告訴你,
喪出風格,喪出水平
!懶蛋蛋
:集拖延症、動力不足、起床氣、背運氣於一身。晃晃的流質時刻洋溢著「別理我,讓我躺著就好啦」的慵懶氣息。
馬男波傑克
:一匹50歲「高齡」,中年過氣電視劇明星。每天在家裡喝酒、泡妞、醉生夢死、翻來覆去看自己成名作的「老渣馬」。
佩佩蛙 :
一隻悲傷的青蛙。
癩蛤蟆一輩子也吃不到白天鵝,是失意界的元老級人物,落寞時的寫實表情圖,異常實用。
鹹魚
:一條心塞的鹹魚。
鹹魚一輩子別想翻身,而且即便是翻身了,也還是鹹魚。
失意界的另一個元老級人物——
葛優癱,也算是喪文化的代表,但是使用範圍沒有上面的廣,所以沒有當上天王。
這些喪界紅人,是年輕人的真實寫照,豈會不紅?
五、面對喪文化,萬一負負得正呢?
傳統的雞湯告訴你「生活有許多不如意,但我們還是要追求夢想努力生活」。喪文化的主旨卻永遠都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你也不要太難過,因為每個人的生活都很喪。」
這種升級版的雞湯習慣被稱為馬湯。
雞湯和馬湯是對待同一事物的不同態度,即人生本元氣還是人生本就喪。後者更多帶有一種認清生活本質後的無力感,接受生活和自己的不完美,並嘗試用自嘲來和解。
壓力與負面情緒總要有一個出口,我每天假裝熱愛學習,學習使我快樂已經夠累了,就讓我喪個五分鐘,再自習兩小時。
有人說,喪文化是「垮掉的一代」這種歷史專有名詞,因為喪文化與頹廢消極、不思進取極其相似。
其實,不管喪的姿態如何負能量,它都是困在生活中的一種無奈的自我疏導。畢竟如果你真的超脫了,也就沒有必要喪了。
事實上,只要你仔細觀察這個群體,
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群體的想法普遍是這樣的:
一份既能放肆的玩耍又能開心生活的工作,不能太閑,也不能太忙。
這群天天抱怨著不想上班的年輕人 ,並非完全不想付出勞動。
而是他們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看重個人價值的體現。
他們的喪文化,也只是對這個社會撒了一下嬌而已!
那麼,你覺得,
喪文化到底是一種腐蝕性的無聊文化,
還是一種自嘲的情緒發泄呢?
歡迎移步下面評論區互聊!
-
END
-
投稿郵箱
laigao@10wenhua.cn
?
電商合作
微信號:yyl1885
【 好物推薦 】


TAG:拾文化 |
※喪氣風名片背景:我哪有什麼人生,我就是沒死而已
※今天又是喪氣滿滿的一天,很需要一張喪氣壁紙
※生活不只有那些喪氣的事,還有很多小確幸
※過不去的坎,遭遇打擊就會萎靡不振,灰心喪氣的四個星座
※在這喪氣衝天的操蛋世界,到底怎樣才能活得開心一點?
※即使說了那麼多喪氣的話,也一直在努力生活呀!
※不要垂頭喪氣,顯矮
※狗狗被人丟棄在山坡上,餓得垂頭喪氣,它都不敢睡覺:怕錯過主人
※精品女頭和喪氣情話:你走以後,我對別人表白都再沒有付出真心!
※00後偏愛喪氣頭像:你是我的滿目山河 也是我的可望不可得
※害怕受挫的4個星座,總是灰心喪氣,一蹶不振
※喪氣風手機壁紙:這哪是喪,這是來自地獄的快樂
※雙子座如何生活,才能減少喪氣感
※看了鄰居家狗狗以前的樣子,還真不是天生的喪氣,而是真受了委屈
※向日葵這麼絢爛的花,為什麼我一養就容易垂頭喪氣?
※微喪氣泡「背景圖」火了,紅色感嘆號很扎心,但我喜歡你是真的
※得了濕疹不必灰心喪氣!學會以下治療方法,讓你早日擺脫濕疹!
※國慶後人人垂頭喪氣去上班,而這貓卻躺床上看電視,活得不如貓
※「媽媽,我考零分也沒關係!」孩子的喪氣話里,藏著怎樣的秘密?
※賽後夢淚發文,稱什麼因就是什麼果,喪氣懈怠永遠都贏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