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幾乎同時起步,中國的下西洋為何輸給了西方的大航海?

幾乎同時起步,中國的下西洋為何輸給了西方的大航海?












幾乎同時起步,中國的下西洋為何輸給了西方的大航海?

2017-05-07 寂寞的紅酒


文/寂寞的紅酒


15世紀末16世紀初,歐洲興起了大航海運動,歐洲的探險家和航海者駕駛著小船開始向海洋進軍,掀起了地理大發現和殖民掠奪的序幕。而在遙遠的東方,幾乎和歐洲同步,中國人也掀起了航海的熱潮,這就是著名的下西洋運動。和歐洲大航海相比,中國人的航海運動絲毫不遜色,甚至規模更大、人員更多。但最終中國人的下西洋運動僅僅20多年就戛然而止,而歐洲人的大航海運動則越發展越成功,為歐洲的崛起和殖民擴張奠定了基礎。那麼為何中國人的下西洋運動最終輸給了西方的大航海?

幾乎同時起步,中國的下西洋為何輸給了西方的大航海?


第一,基礎不同。當時的歐洲已經開始了文藝復興,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歐洲資本主義工商業獲得快速發展,由於歐洲資源較少、財富嚴重不足,處於急劇上升中的歐洲迫切的需要向海外尋求資源、財富和市場,因此推動了歐洲的大航海。而古老的中國屬於小農經濟,是自給自足類型,資源和財富也遠比歐洲豐富,他們對對外掠奪和殖民擴張並不感興趣,在中國人眼裡除了中國本土之外都屬於蠻夷之地,沒有任何價值,白給都不願意要。

幾乎同時起步,中國的下西洋為何輸給了西方的大航海?



第二,類型和驅動力不同。西方人的航海多為國家資助的私人冒險活動,富有開拓精神,而且更具有擴張性,他們必須通過冒險和掠奪賺回航行的利潤,需要尋找海外殖民地和市場支撐他們的航海。而中國的下西洋活動屬於官方性質,是國家壟斷的朝貢貿易體系,由於大明政府禁止民間貿易,因此中國人的船隊只需要和平貿易,將國外的商品帶回國內進行壟斷銷售就可以輕鬆賺取高額利潤,所以他們並不熱衷於擴張和侵略。此外,明朝的下西洋活動還具有政治意義,這種宣揚國威的政治作秀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和損耗,使得下西洋活動難以為繼。麥哲倫是餓瘋了出去找食,鄭和是代表富家翁去野外旅遊,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幾乎同時起步,中國的下西洋為何輸給了西方的大航海?



第三,航線不同。中國人下西洋主要是沿著熟悉的近海航道航行,而西方則是開闢新的未知的路線,因此中國人最遠航行到非洲東部就停止了。而歐洲人的船隊則出現在包括新大陸在內的世界各地,他們在世界各地建立貿易站和殖民地,逐漸將他們的勢力擴展到全球。

幾乎同時起步,中國的下西洋為何輸給了西方的大航海?


第四,影響不同。歐洲人通過大航海運動獲得了資本原始積累,帶動了國內的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摧毀了歐洲的封建經濟,促進了資本主義的建立。而中國的對外貿易並未對國內的自給自足經濟帶來多大的衝擊,反倒是由於海商的走私和宣揚國威造成了國家經濟的負擔,最終被迫停止了下西洋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何永樂大帝下西洋的同時也搞海禁?關鍵得看禁的是誰的海上貿易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重大,航海圖的被毀,中國錯過了偉大轉折點
鄭和下西洋後,中國航海為什麼從此就戛然而止了
為什麼「鄭和下西洋」未能開啟中國人的大航海?
鄭和下西洋時打了一場仗,把錫蘭山國王都帶回了明朝
鄭和下西洋時跟一個國家打了一仗,還把國王擄回了明朝
鄭和7下西洋,不愧是中國著名的航海家,為中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大航海時,歐洲水手都得了壞血病,鄭和下西洋時為何船員卻沒有得
明朝鄭和下西洋的船有多大?跟現在的航母一樣!
鄭和下西洋時,跟一個國家打了一仗,大勝而歸還活捉了其國王!
鄭和七下西洋,中國商品每次都被搶購一空,為何大明反而更窮了?
鄭和下西洋時,有一個小國和明朝叫板,結果國王全家被押到京城
鄭和七下西洋只是為了炫富?然而,鄭和七下西洋只為尋找此人
鄭和下西洋的寶船有多大?說出來你都不信,幾乎相當於半艘航母
大明朝有鄭和下西洋的航海壯舉,為何在海外卻沒能開拓領地呢?
小男孩做的海盜玩具船:如何橫跨大西洋 飄了九千多里到達加勒比?背後是一場愛的旅程
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航海家「鄭和」,一起探討他七下西洋之謎!
鄭和下西洋規模龐大,經濟費用高,為何還要下西洋?
跟著環法去旅行:繞了一個大彎其實也沒多遠,還在大西洋海岸
鄭和下西洋之後,明朝實施了海禁,鄭和看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