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閑話春秋之九十八:狄泉之盟,信衰誼缺

閑話春秋之九十八:狄泉之盟,信衰誼缺

為方便閱讀,請點擊「自然自覺自在」,關注此公眾號!


公元前631年,魯僖公二十九年,虎年(庚寅年)。上年國際事件「井噴式」發生,今年終於進入「火山」間歇期,各方都回家休息了,只有魯僖公還奔波於「翟泉之盟」的路上,這可是晉文公交給他的「私事」,體現著「老大」的信任,一定要盡全力辦好!晉文公去年霸業初成,盛況空前,志得意滿,便有了「湯武之心」,一年之中接邊用兵三次,完全忘記了民生之疾苦,特別是以疲憊之兵圍許,無結果而回,在諸侯面前有點丟份兒,從此便開始懈怠政事。西漢劉向《說苑?敬慎》中說,「為狄泉之盟,不親至,信衰誼缺,如羅不補。」意思是,狄泉之盟,晉文公託大,不親自組織,信譽衰減,友誼不修,就象破羅網不知道修補。因此,晉文公的威力剛達到極點,就已經開始下降了,諸侯不朝見周王,鄭國又有叛行,夷狄侵犯中原,衛國遷於商止。所以說,從強大到衰滅的根源,在於得意忘形和輕慢懈怠,總是一點點地慢下來直到滅亡。為政者,為人者,當切實「敬慎」!


「二十九年,春,介葛盧來。公至自圍許。夏六月,會王人、晉人、宋人、齊人、陳人、蔡人、秦人盟於翟泉。秋,大雨雹。冬,介葛盧來。」


孔子老先生用45字記載今年5件事,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魯僖公組織的翟泉之盟,謀劃討伐鄭國。

閑話春秋之九十八:狄泉之盟,信衰誼缺


(一)


二十九年,春,介葛盧來。」


魯僖公二十九年,春季,介國國君葛盧來魯朝見。


介國國君葛盧前來魯國朝見魯僖公,當時魯僖公正在參與諸侯圍許的行動。當時小國國君來朝見,事先也沒有外交協商,一方沒有邀請,一方沒有答應,說來朝見就來,來者都是客!魯國讓葛盧住在昌衍(yǎn,在今山東濟寧市泗水縣南,現在叫昌平山,山下的昌平鄉是孔子的出生地)山上。贈送給他草料、糧食等物,這是合於禮的(「春,葛盧來朝,舍於昌衍之上。公在會,饋之芻米,禮也。」)。


介,國名,可能屬東夷,有人認為位於今山東青島市的膠州市西南,離魯國非常遙遠。《春秋》記錄介國三次,今年春、冬各來一次,明年記載「介人侵蕭」。然後就沒有介國的消息了,難道這個介國是為了侵蕭的事來魯國的?蕭國(今安徽蕭縣城北面)在魯國之南,與介國相距七百里以上,不知道是怎麼辦到侵蕭的?

閑話春秋之九十八:狄泉之盟,信衰誼缺



(二)


公至自圍許。」

魯僖公二十九年,春季,魯僖公從諸侯包圍許國的軍事行動中返回魯國。


魯僖公在國際社會重新「站隊」時,迅速地選擇了晉國,避免了被強大的晉國打擊的災難性結果。去年一年,魯僖公盡跟著晉文公忙乎了,兩次參加諸侯會盟,兩次朝見周襄王,最後又參加了諸侯包圍許國的軍事行動,這麼多大事要事,回來得給魯國的列祖列宗「告」訴一聲吧。「告」於廟了,《春秋》便記載。

閑話春秋之九十八:狄泉之盟,信衰誼缺



(三)


「夏六月,會王人、晉人、宋人、齊人、陳人、蔡人、秦人盟於翟泉。」


魯僖公二十九年,夏季,六月,魯僖公和王人(王子虎)、晉人(狐偃)、宋人(公孫固)、齊人(國歸父)、陳人(轅濤塗)、秦人(小子慭)在翟泉會盟。


這次會盟是「重溫踐土盟約,謀劃討伐鄭國」。晉文公在被周天王策命為諸侯盟主時,鄭文公還以「相」的身份出席任命儀式,「踐土」和「溫」兩次會盟,鄭文公也都參加了,並無叛逆晉文公的情況。不是新仇,便是舊恨。此次國際會議「謀伐鄭」的原因,是晉文公當年流亡到鄭國時,鄭文公沒有加以禮遇,並且在城濮之戰前夕,鄭文公不是支持晉國,而是跑到楚國去了。楚國戰敗後,鄭文公怕鄭國也象衛國、曹國那樣遭到打擊,迫於晉文公的威勢而來會盟,晉文公也以大義接受了鄭文公,但晉文公對這些情況心知肚明,內心早就想教訓這位內心沒有堅守,言行搖擺不定的鄭文公了。現在大局已定,晉文公便把這項給「老大」出氣報仇的工作交給魯僖公,由魯僖公出面與周天子的「王人」和諸侯的「卿士」會盟,謀劃討伐鄭國之事。魯僖公很積極,幹得很賣力,想想前年才派公子遂到楚國搬過救兵(「公子遂如楚乞師」),才僅僅兩年後的今天,卻成為晉國的得力幹將打擊親楚的中原力量鄭國,這位魯僖公的人品,比鄭文公也好不到哪裡去(「夏,公會王子虎、晉狐偃、宋公孫固、齊國歸父、陳轅濤塗、秦小子慭(亦書恝),盟於翟泉,尋踐土之盟,且謀伐鄭也。」)。

閑話春秋之九十八:狄泉之盟,信衰誼缺


西漢劉向《說苑?敬慎》在評價晉文公時說,「文公於是霸功立,期至意得湯武之心,作而忘其眾,一年三用師,且弗休息。遂進而圍許,兵亟弊不能服,罷諸侯而歸,自此而怠政事,為狄泉之盟,不親至,信衰誼缺,如羅不補,威武詘折不信,則諸侯不朝,鄭遂叛,夷狄內侵,衛遷於商止。故曰:衰滅之過,在於得意而怠,浸蹇(jiǎn)浸亡。」這一大段的意思是,晉文公想做湯(商朝的建立者)武(周朝的建立者)一樣的人,但德行不夠,居功自傲,得意懈怠,極盛之時便是衰滅之始。


《春秋》沒有寫明各國參加結盟的卿大夫的名字,這是在譴責他們。這也是《春秋》在會盟中不寫明卿大夫名字的開始。以前,卿大夫參加會盟,寫或不寫名字沒有「褒」和「貶」的意思,此後,參加會盟的卿大夫如果不寫名字而寫成「人」,就是始「貶」的意思了。按照周朝禮制,諸侯的卿大夫不能參加公、侯的會見(此處王子虎作為周卿士,魯僖公親往,算作公侯是會侯會見了),但可以參加伯、子、男的會見(「卿不書,罪之也。在禮,卿不會公、侯,會伯、子、男可也。」)。這種國際禮儀,到2700年後的今天,仍然在約定俗成地運用著。G20、金磚會議、東盟會議都是國家元首出席,如果中間有哪個國家是外長參加,估計這些元首們首先就不願意了,記載此事的人,也會忽略這位「外長」吧。


這次會盟,「無禮」有三處:一是魯僖公違禮盟周天子大夫,二是諸侯大夫違禮盟公侯魯僖公,三是周天子大夫王子虎違禮下盟列國。所以,這裡不說誰與王人、晉人等結盟,而參與會盟者又都被稱為「人」。古人為尊者諱,真的很難啊,但後世的人要讀懂這些意思更難啊!


參加會盟的人中,有位熟悉的陳人叫轅濤塗,是在史書中的最後一次亮相。轅濤塗,轅宣仲,春秋時期陳國大夫,為袁姓得姓始祖。這位在《春秋》中一共出現過四次,其人言行是騙齊桓公、被申侯舉報、設計報復申侯,行事風格比較陰險,不屬於「仁者賢達」之列!


翟(dí)泉,又稱狄泉,在雒(luò洛)邑王城附近,今屬於河南洛陽市孟津縣,位於白馬寺以北,至今還有翟泉村。

閑話春秋之九十八:狄泉之盟,信衰誼缺



(四)


「秋,大雨雹。」


魯僖公二十九年,秋季,魯國發生了大雹災。

魯國有好多年沒有權端惡劣天氣,今年的雹雨成災,所以《春秋》加以記載。當然西漢腐儒劉向把此自然災害與魯僖公寵信公子遂聯繫在一起,明顯有點牽強。

閑話春秋之九十八:狄泉之盟,信衰誼缺



(五)


「冬,介葛盧來。」


魯僖公二十九年,冬季,介國國君葛盧來朝見魯僖公。


冬季,介國葛盧前來,由於春季那次沒有見到僖公,所以再次來朝。這次魯僖公在家,算是見到了真人。這位介國國君葛盧一年兩次來魯國朝見魯僖公,真是夠誠心的。魯僖對這位「鐵杆粉絲」加以特別禮遇,給予燕禮,還有上等禮物。「燕」就是「宴」,宴請加上送禮。這位介國國君還有個特異功能,就是能夠聽懂牛話。這天他聽到牛叫,說:「這頭牛生了三頭小牛,都用來祭祀了,所以它的聲音如此。」魯僖公讓人去詢問,果然是這樣。這位國君有如此特異功能,真是神一般的存在!(《春秋左氏傳》:「冬,介葛盧來,以未見公,故復來朝,禮之,加燕好。介葛盧聞牛鳴,曰:『是生三犧,皆用之矣,其音雲。』問之而信。」)


讀點春秋,知點禮義。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然自覺自在 的精彩文章:

TAG:自然自覺自在 |

您可能感興趣

九十八歲老婦人的采陽補陰之術
劉雨虹老師:三分人事七分天(說老人、說老師、說老話之一百九十八)
柴田豐:即使九十八歲,也還要談戀愛和做夢!
比「三朝元老」更資深的明朝大臣,歷經九位皇帝,活了九十八歲
韓國插畫:可愛的卡通動漫小插畫,一共九十八張哦
太平洋戰爭第五部之喋血瓜達爾卡納爾島(九十八)
九十八年前的老北京,美得簡直不像話!
第九十八期「幸運窩寶」是你嗎?還不快來領獎
唐三藏三個徒弟誰的兵器最值錢?百分之九十八的人會猜錯!
崇尚武力的元朝只有九十八年?時間之短讓人咂舌
南宋與明朝只隔了短短九十八年,為何感覺過了很漫長的一段時間?
二戰瘋狂的猶太牙醫,一人擊斃了九十八個日軍,戰後獲得榮譽勳章
九十八歲,生日快樂
【薩沙講史堂第七百九十八期】鑒真大師曾將幾樣「國寶」帶到日本:它們在中國僅是日用品(歷史系列第334講)
《環球精英YOLO》電子周刊總第九十八期
【薩沙講史堂第五百九十八期】台軍訂購的美製毒刺導彈開始裝備:性能平平(軍事系列第273講)
橫跨亞歐大陸——統治中國九十八年蒙元帝國皇帝總覽
【薩沙講史堂第六百九十八期】人工智慧將最聰明的人類像猴一樣耍?經典科幻大片《升級》(薩沙看電影系列第7集)
摩訶止觀|病急用心,觀病患境(一百九十八)
濟公傳(第九十八集)(音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