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中葉勵精圖治的明君、18歲登基,36歲去世
1470年7月30日,一聲嬰兒的啼哭響徹安樂堂。這個嬰兒便是日後大明的天子,明孝宗朱佑樘。朱佑樘的童年非常地坎坷不幸。他的父親獨寵比他父親大20歲的萬貴妃,萬貴妃多次想毒害朱佑樘,都沒成功,可見其命不該絕。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明憲宗朱見深駕崩。皇太子朱祐樘於九月壬寅日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弘治」,是為明孝宗。然而憲宗留給18歲太子朱佑樘的,是一個朝政紊亂,國力凋敝的江山。
在這個上天有意安排的千瘡百孔的舞台上,孝宗皇帝用自己的寬容與勤奮力挽狂瀾,讓明朝得到了中興。
弘治元年(1488年),他採納大臣的建議,開設大小經筵。這一制度是在正統初年制定的,大經筵,每月逢二、十二、廿二日舉行,主要是一種禮儀;小經筵又稱日講,君臣之間不拘禮節,從容問答,是重要的輔政方式。
大小經筵制度,在憲宗朝時一度廢置。孝宗開始堅持日講,同時,又在早朝之外,另設午朝,每天兩次視朝,接受百官面陳國事。孝宗勤政圖治的做法,與他父親的怠於朝政形成鮮明的對照。
孝宗力求節儉,詔減皇宮的開支與供奉,不大興土木,主張節約費用,緩解人民負擔,又大力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繁榮經濟。這些都十分有利於緩和社會矛盾和社會危機。正統、成化年間,農民起義不斷,有幾次聲勢還相當大,而弘治一朝卻幾乎沒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朱祐樘還重視軍事,極力維護國家的統一。他在位時期,明軍先後三次收復哈密,其中第三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武力收復。
孝宗皇帝的勤政務實終於得到了回報,弘治朝吏治清明,任賢使能,抑制官宦,勤於務政,倡導節約,與民休息,是明朝歷史上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和平時期。被史家稱為「弘治中興」。
公元1505年,即大明弘治18年,一代英主朱祐樘駕崩於乾清宮,年僅36歲。他在彌留之際召劉健、李東陽、謝遷等入乾清宮接受顧命,命傳位於皇太子朱厚照,並叮囑他們說:「太子人很聰明,但是年齡還小,又好逸樂,諸卿要好好輔佐他,使他擔當起大任,朕死也瞑目了。」
劉健、李東陽、謝遷是當時的三賢相,弘治朝有這麼一句話,劉公斷,李公謀,謝公尤侃侃!意思是李東陽比較能出謀劃策,劉健善於決斷,而謝遷善於提意見。最後孝宗給太子朱厚照的最後囑咐是「任用賢臣」。


TAG:宸宸聊歷史 |
※這個遺址將證明中華文明長達5300年!可比肩古埃及
※新明中國2017年凈利同比增長22.8倍至2.42億元
※4000流明中心亮度 松下 X388C投影儀售6498元
※一份報告證明中國實力:2200架戰機,1200枚導彈蓄勢待發
※美國一份報告證明中國實力2200架戰機1200枚導彈蓄勢待發
※喇家考古出土4000年前麵條,證明中國才是麵條鼻祖,義大利認頭了
※三國古墓出土珍寶,證明中國技術領先日本4000年,讓日本專家閉嘴
※上海拉洛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於2018年6月正式入駐中國網《文明中華》頻道
※渝萬聲明中提到:人氣不到四百的主播,他們竟開3000元底薪
※研究表明中國盤古神話對應的真實人類歷史內涵超過300萬年以上!
※個性分明中國風 《山海之痕》3月2日正式上線
※安徽最失敗的4個城市,2個安徽之源,1個大明中都,1個淪為小鎮
※魏公公治理晚明中國700天效果如何
※柳岩70歲老父親平靜離世 願您已放下常駐光明中
※日本17歲少年發現古墳,出土文物證明中國古書記載無誤
※1-7日杭城主打「晴冷」 今明中度到重度霾
※2016卷「特色醫案」-陳錦明中醫師臨床醫案選
※抗美援朝對美國乃至世界影響有多深?10年後約翰遜一句話證明中國
※這個文明遺址的出現,打了世界一耳光,證明中華文明最少6千年!
※歐洲最失敗的2個國家,1個是西方文明發源地,1個是西方文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