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懶得買CD?試試網播吧——先鋒N70A使用報告

懶得買CD?試試網播吧——先鋒N70A使用報告

懶得買CD?試試網播吧——先鋒N70A使用報告

筆者作為一名CD音源的忠實用戶,對於網播(香港那邊稱之為網路數位流播放器)一直有一些執念,一名發燒友,單純的只靠cd碟片這一種聲音載體去滿足大量的音樂需求其成本還是非常可怕的,而且有時候只是一時興起的想聽一些製作相對粗糙的口水歌,為此去特意買張CD碟也是沒啥意義。至於PCFI呢,個人還是沒有信心能夠玩好,PCFI系統為了達成聲音的高純凈度還是需要花大工夫的,而且在客廳使用音箱時,距離較遠,每次跑過去搗鼓電腦顯然是不夠優雅,於是操作基於手機和平板的網播成為了CD音源的完美替補,相信許多選擇網播作為音源的朋友都是這麼想的,極高的便利性和隨意性成為網播的一大優勢。(機器較大,拍攝不方便,本文圖片均來自網路)

說到網播呢,國內的聲韻和享聲兩家都是這方面的老手,英國的LINN可以說是這方面的祖師爺級別的,德國的柏林之聲更是有B111這種HIEND級別的怪物,除去這些老牌的廠商,還有韓國Aurender這種新興廠家,而且價格不菲,日本方面馬蘭士也是做過不少網播類產品,而先鋒也是一直在做,還形成了產品線,從N30,N50,一直到最新一代的N70。在做了大量的功課後,我還是最終選擇了先鋒N-70A作為我的替補流媒體音源。

懶得買CD?試試網播吧——先鋒N70A使用報告

東西到手後,第一感覺是沉,秉承了日系HIFI設備的用料足傻大沉的特點,一個網播也做的個頭那麼大那麼沉,當然了,這也意味著用料足,論開蓋日系設備是從來不虛誰的,可以看見N70內部的格局非常特別,用了三分割結構,意圖也很明顯,是為了最大程度的減少各個模塊之間的干擾,這一點非常重要,為什麼PCFI或者一些流媒體系統的聲音不夠乾淨,讓人感覺聲音很燥很臟,屏蔽功夫沒做到位就是一大原因,先鋒顯然是很清楚屏蔽對於一台高集成度的多功能網播意味著什麼,所以不計用料成本的將三個模塊用隔板徹底隔開,甚至還將電源用銅製的小黑盒進行了密封,就其售價來說,算是將屏蔽功夫做到家了。

說到售價,N-70網播港行現在的售價在6K+,沒有國行,好處是不需要改電壓,壞處是沒有中文系統,在摸索菜單和功能時可能需要個過程,當然對於各位新時代發燒友來說這點點英文菜單不算什麼,美中不足的是機身的彩色屏幕上無法正確的顯示出中文唱片的信息,只能看一看封面了。

懶得買CD?試試網播吧——先鋒N70A使用報告

背部面板的介面,可以說是豐富到變態,如圖,我也就不一一介紹了,反正你想的到的音頻需求基本都可以滿足就是了,另一邊是RCA和XLR輸出,當然,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拿來做流媒體音源的,於是到手後立刻將網線接了上去,另一邊通過XLR接入前級,這樣就成功將N70接入了我的系統了,網線的另一頭則是無線路由,在通過IPAD接入同一台無線路由後,即可進行遙控了。

懶得買CD?試試網播吧——先鋒N70A使用報告

機器自身也是配有遙控器的,當然除了一些特殊功能外,基本是可以靠平板完成所有操作的,這裡說的特殊功能是Up Sampling、Hi-bit32與A.S.R這三種功能,我稱之為三重黑科技,引用一段台灣論壇的描述「「UpSampling」(最多能將數位音訊取樣率提高到384kHz)與「Hi-bit32」(將位元數擴張為32bit).前者能改善音訊的線性與高頻上段響應、且能讓數位雜訊遠離聲頻範圍,後者則能提高聲音強弱之間的對比(動態).在本機播放壓縮音訊時,還能開啟「A.S.R」機能,讓DSP晶片作壓縮音訊的音質優化處理。」

在具體使用過程中,我在ipad上主要應用了兩個功能,一個是N70配套的APP,該APP可以實現待機,音源介面的切換,以及MusicServer和網路電台功能,國內燒友可能對網路音樂電台這種媒介比較陌生,其實在國外免費資源短缺的情況下,網路電台成為許多音樂愛好者首選,而更發燒一點的則會選擇Music Server這種高級玩法。

懶得買CD?試試網播吧——先鋒N70A使用報告

ipad的另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大家熟知的AirPlay功能,通過AirPlay功能,先鋒N70可以實現對所有音樂APP的支持,只要IPAD能播的均可以通過網路傳送至N70里進行解碼和輸出,由於是通過無線路由中轉,所以你可以坐在客廳沙發上點歌,也可以在卧室里操控,只要無線路由覆蓋到的地方,不過由於IPAD僅僅作為一個界面和轉盤,所以是無法控制音量的,音量的控制需要前級來實現。

來說一說聲音,如果單從音質角度來說,售價6K的先鋒N70是完全站得住腳的,絲毫不會遜與同價位的獨立解碼,這也是N70一直被冠以高性價比網播的原因。作為音源可以提供充足的信息量,定位精準,比較明顯的日系調音,聲音細膩且染色不多,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流媒體音源來說,N70的聲音幾乎沒有什麼火氣,聽久不燥,聲底乾淨,這得益於有針性的高水準屏蔽。

懶得買CD?試試網播吧——先鋒N70A使用報告

特別是在將上文中提到的Up Sampling、Hi-bit32與A.S.R三重黑科技全部打開後,出來的聲音形態會產生質變,更加飽滿厚實,更具規模感和立體感,三重黑科技的加成顯而易見,更加的接近了CD音質,基本上抹去了流媒體的那種乾癟感。

在使用了一個月後,我對於網播這種音源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同檔次的系統中,網播的聲音純凈度是優於未優化過的PC系統的,個人理解的聲音純凈度優先順序應該是CD轉盤>數播(網播)轉盤>PC(蘋果>微軟)轉盤,所以如果不願意玩CD碟的朋友,我更建議選擇數播類設備作為轉盤而非PC,PC的優化成本和難度是非常大的,如果硬是要玩,還是需要做好心理準備。

懶得買CD?試試網播吧——先鋒N70A使用報告

第二,網播與同級的CD轉盤到底有什麼差別,據我目前的感受來說,一台優質的網播與同價位的CD差距不大,但依然還是可聞的,首先網播的規模感會小一圈,這是一耳朵的感受,在長時間聆聽後,網播的聲音還是會有一些些發燥,安定性依然未達到CD轉盤的水準,也就是說,同一個系統中,我可能坐在那聽一個下午的CD機,但聽2個小時的網播後我就想起身走了,這就是安定性上的差距,這也是其他媒介與CD直接無法逾越溝塹,這個溝塹在系統總造價遞增的情況下可能會越來越明顯,曾經一位神燒向我吐槽柏林之聲B111播放流媒體時很難聽,當然,這種事我是無法理解的...(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耳機與雜談 的精彩文章:

TAG:耳機與雜談 |

您可能感興趣

試駕/凱旋「SPEED TWIN」試乘報告
SK-II試用報告
「戰地5」Beta測試試玩報告
動態試乘報告KTM「790 DUKE」
讓牙膏回歸性價比?INTEL B360平台測試報告
正面剛銳龍?INTEL I7 9700K測試報告
只有牙膏可以嗎?INTEL I3 8300首發測試報告
非公路在何方?AORUS RTX 2060測試報告
不僅僅是GPU?NV RTX 2080首發測試報告
垃圾佬的大U盤?INTEL S3500測試報告
純白透光PBT!海盜船K70 RGB SE使用報告
你好六啊,GTX 1660TI 6G DDR6測試報告
告別機械時代?WD 藍盤 3D 250G測試報告
M43中長焦鏡頭MTF測試報告
酷睿架構的完全體?INTEL I9 9900K測試報告
實時光線追蹤的門檻?MSI RTX 2070測試報告
你好六啊,GTX 1660TI 6G GDDR6測試報告
它是CD機的接班人:天逸TY-i30媒體播放器試用報告
【UCG試玩】《鬼泣5》全新DEMO流程體驗報告
邁向5G的一小步?INTEL I7 8086K測試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