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不好意思說不,那些好意思為難你的,都不是什麼好人
先講個段子:你知道怎麼區分聖母和聖母婊嗎?
聖母是: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為變法流血者,此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譚嗣同
聖母婊是: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為變法流血者,此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康有為
雖然是段子,但很形象。
誰都知道,不要當慷他人之慨的聖母婊。但你知道嗎,當真正的
聖母
也不是一件好事。生活中總是有這樣的人,把很多事情的優先順序都放在自己前面,甚至對陌生人也有求必應,就是無法拒絕別人。結果,把自己弄崩潰了。
這樣的人生很累對不對?
波叔聽過不少人抱怨:我就是開不了口說不,我也很絕望啊,怎麼辦?
如果你意識到自己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在為不想做的事而煩心時,問題就來了,你已經中了「可愛的詛咒」。
來回答幾個問題:
1.你是否一直把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
2.友善待人是你一直以來的行為準則,可總是為此受盡委屈?
3.為了讓別人接受自己並喜歡自己,你總是按照別人認可的方式來做事?
4.面對強勢的人(父母、老師、上司等),你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和需求?
5.從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與人起爭執?
6.保持低調,不敢做任何會引起他人注意的事情?
7.你是否總是同情他人,並單方面付出?
8.你時常非常擔心拒絕別人後會有不好的後果?
以上8個問題,哪怕有一個回答「是」,都說明你已經中了「可愛的詛咒」。中招之人通常表現為人緣好,受歡迎,就是我們常說的「聖母」,但就是難為了自己。
不是波叔嚇唬你:這是病,得治。
不信?聽聽她是怎麼說的——
雅基?馬森
(Jaqui Marson)馬森是英國一位從業近20年的心理諮詢師,她寫了一本書叫
《可愛的詛咒》
(The curse of lovely)。在這本書里,講了一個她自己的故事:
在一次生日聚會上,馬森在跳舞時摔了一跤,動靜很大,連她自己都聽到了劈裂聲。可當別人關心地問她還好嗎的時候,她卻若無其事爬起來,說著「我沒事我沒事」,裝出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繼續跳。
她帶著傷又跳了三支舞,再開車兩個小時回家。她的胳膊時不時抽動一下,每次換檔都覺得疼。
接下來10天里,她帶著孩子駕車200英里,划船游湖。
等到她終於受不了走進急診室時,醫生髮現她的手臂已經骨折,就這樣耽誤了10天。
做為一個心理諮詢師,職業的敏感讓她忽然意識到,原來自己一直以來都把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怕麻煩別人,不想小題大做。
若再耽誤下去,那條胳膊豈不是要廢了?
比胳膊廢掉更可怕的是,這種「怕麻煩別人」的心理會給她的人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細思極恐。她馬上聯繫了一位心理治療師,有病治病。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她意識到,自己不是特別的個例,像她這樣的「聖母」大有人在。也許就是因為太普遍,一直沒人當回事。
她就遇到過很多這樣的人,比如
傑西卡
。傑西卡第一次聽馬森說起「可愛的詛咒」,就激動地大聲說:「那簡直說的就是我!」
確實是。傑西卡長期被迫加班,卻得不到加班費,幫同事義務幹活,卻得不到認可。她希望自己在別人面前總是笑容滿面、心甘情願付出的天使。但現在,她感到痛苦、被剝削和無助。
我要能夠為自己著想,拒絕他們堆到我面前的所有需要加班的工作,準時下班回家。
可一回頭,她就害怕地說:
不過,這就像讓我穿進8號牛仔褲一樣困難!
你們會不會也出現過這樣的狀況?
波叔相信你們或多或少都有過吃力不討好的經歷。
如果你不敢拒絕、不會說不, 那麼你的效勞只會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直到你成為他們眼中那個「可愛的人」。
為了維護這個形象,讓自己成為一個很nice的人,你總想一手包辦所有的事情,然後試圖做得更好,直到不堪重負。
深受「可愛的詛咒」折磨的人都有個共同點:
順從和犧牲。
這在女性中表現得特別明顯,因為千百年來,那是文化傳統賦予女性的榮譽徽章。但是很不幸,「可愛的詛咒」沒有放過男性。
馬森的一位男客戶
哈米什
是個IT男,所以身邊所有人一有電腦方面的問題,就會來找他,即使那不是他的工作範疇。每個人都愛哈米什,他是大家眼中的好好先生。
可是,在永遠微笑和樂於助人的外表下,他倍受煎熬。
我覺得我完全被困在了牢籠里,生活的各個方面無一例外,每個人都認為我是個好人,當然一部分的我是這樣,我也喜歡這樣的我。但是,我也有陰暗的一面,它暗自躥涌,嘲笑著我和我身邊的人。
他每天都盡量在人前表現得幽默風趣、積極活潑、樂於助人、親切有愛,但其實每個人內心都有憤怒、嫉妒、小氣、沒耐性的時候。「可愛的詛咒」迫使哈米什將陰暗面埋藏起來,用盡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去表現得陽光燦爛。
但這只是掩蓋了真正的問題。一旦那些內心堆積的陰暗情緒爆發,輕則自己受罪,重則禍及旁人。
有時候,一件看似瑣碎的小事兒也會讓我爆發,於是,人們就會帶著震驚和失望遠離我。我並不大喊大叫,更多時候,我會流露出冰冷的憤怒,或用諷刺的方式殘酷地刺傷對方。
這詛咒,就這樣深深地困擾著馬森、傑西卡、哈米什和很多很多人。
那麼,如何解除詛咒?
馬森在書里給出了答案:
1.相信自己有說不的權利,說不也不代表不近人情。
2.面對請求,不要馬上答應,留點時間冷靜思考。
3.拒絕時,保持禮貌,清晰地表達。
4.語言和神情都要堅定,不要猶豫。
5.如果對方不依不饒,就雙腿直立,雙手插腰擺個堅定的姿勢,讓自己更自信。
6.拒絕後有罪惡感,可協商一個解決方案,為自己著想並不自私。
馬森還設計了更多為和她一樣的人量身定製的行為實驗,細微到姿勢、語氣和表情。
比如說,「可愛的人」會被某種恐懼所支配——「如果對別人說『不』,他們會不再喜歡我,我無法承受他們的不喜歡」。為了避免產生恐懼,他們會逃離可能導致這種感覺的情況。
但馬森用她的行為實驗來告訴他們,即使別人真的不再喜歡你,你也能承受這樣的消極結果。
她在自己身上做了這樣的實驗:去商店裡退掉之前買的一條裙子。
我學會了做好心理準備:導購員在聽到我要退貨時可能會變得不冷靜,他們可能會生氣、冷嘲熱諷或羞辱我,但即便如此,我也能處理這件事,那並不是世界末日,我可以挺過來。
她對自己說,很快就會結束,你以後再也不用見到這個人,即便她恨你也沒關係,她不能對你造成任何傷害。
你猜結果怎麼樣?
她有點得意洋洋地拿到了退款,安然無恙地走出了商店,沒有受到任何侮辱。
她成功了。
《可愛的詛咒》便是她從20年的從業經驗和自己的治療過程中,總結出來的「自救手冊」。
該書在亞馬遜的評分是4.4星。
讀者紛紛獻上好評:
這本書之所以受歡迎,並不是僅僅因為雞湯味道好,還因為它實用。
書中講述的問題,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只是我們不承認或不當回事罷了。馬森把問題清晰地放到檯面上,耐心地分析並解答,讓人心服口服,還給出了很具體的自救方案,手把手地教你對付「可愛的詛咒」。
該書去年被引進中國,在豆瓣上獲得8.2分的好評。
有網友還寫了一篇關於自己成長過程中,自己的母親如何被詛咒而不自知的故事。
波叔希望,每個人都能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留給自己。
因為你除了是別人的孩子、別人的丈夫/妻子、別人的父母、別人的親戚朋友,
你還是你自己。
他人的期望是你前進的動力,也是個牢籠。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攬到自己身上,直到崩潰。
你不是非得當聖母不可。
波叔希望這本書能幫助那些深陷「可愛的詛咒」的人,修正自己,調試自己,擁抱新生。
畢竟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想親自讀這本書的,點擊
閱讀原文
即可直接購買。
今日心情 解脫
一輩子當聖母,你不累嗎?
點擊藍字,閱讀更多人物故事
《你也許看過這個女人的第一寸肌膚,有人把她劫走藏了兩年》
《為了美,他去死》
——菠菜說——


TAG:bookface |
※好好說話,不為了得到什麼,而是為了不失去在意的人
※什麼樣的事會讓你覺得愛情也不過如此,沒那麼重要?
※為什麼現在好多人什麼都不缺,可就是不開心呢
※搞笑圖片:最好的友誼是什麼?「是你智障多年,而我卻不離不棄!」
※那些不如你的人,憑什麼過得比你好?
※為什麼有人會不好意思上廁所?
※是什麼讓你就是不清潔也不用跪搓衣板,有它真好
※別緊張,我不是什麼好人,我是來搞笑的
※孫允珠:好想把你擁在懷裡,什麼都不要說,什麼都不要做
※為什麼買了那麼多衣服,你還是穿的不時髦不好看?
※為什麼有些人沒你混得好,但卻比你快樂
※最尷尬的穿幫鏡頭,胡歌這是暴露了什麼?都不好意思看了!
※一個人要是喜歡你,你什麼都不用做
※有什麼食物是你一直不看好,真的吃到卻很驚艷的?
※感冒好了,咳嗽一直不好,是什麼原因
※你說我是不是你最愛的狗,那你為什麼不抱我!
※她們染的頭髮發色那麼好看,為什麼就是不適合我?
※玉到底有什麼用?不好意思,卵用都沒有
※思考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並捨棄那些不必須的!
※關曉彤:不知道為什麼突然之間就很多人罵我,我可能還要再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