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洪秀全毀了多少書?

洪秀全毀了多少書?

洪秀全毀了多少書?



在中國近代史上,曾經出現過的一個巨大的「怪胎」,它對社會的破壞是空前的,是全方位的。它就是洪秀全創立的太平天國。


洪秀全(1814—1864)原名洪仁坤,客家人,生於廣東花縣福源水村。清道光年間屢試科舉不中,遂假託基督教創拜上帝會,撰《原道救世歌》,傳教於兩廣一帶。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與馮雲山、楊秀清等人在金田營盤嶺聚集2萬多會眾起事,建太平天國,旋「登極」稱「天王」並分封諸王。1852年攻桂林,克全州,佔領兩湖,再從武昌沿江東下,攻佔南京。1853年定「都」南京,改稱天京。


人的很多行為都可以從他的個人經歷中找到心理基礎。洪秀全屢受挫折,形成了他扭曲、陰暗的變態心理,加上天性的殘忍、貪婪、陰險、狂妄、淫奢,所以當「心魔」被絕對權勢無限放大,罪惡就會鋪天蓋地地降臨人間。可怕的是,歷史上的這種現象,並非僅有。

洪秀全的「科考」失敗,讓他對儒家文化由愛到恨,恨到深惡痛絕的地步。他的語錄中有這樣的話:「推勘妖魔作怪之由,總究孔丘教人之書多錯。」 「凡一切孔孟諸子百家妖書邪說者盡行焚除,皆不準買賣藏讀也,否則問罪也。」太平軍在這種思想指引下,所到之處,廢偶像、搗孔廟、燒經書,「敢將孔孟橫稱妖,經史文章盡日燒。」在南京,據《賊情彙纂》作者張德堅描述:「搜得藏書論擔挑,行過廁溷隨手拋,拋之不及以火燒,燒之不及用水澆。讀者斬,收者斬,買者賣者一同斬。」讀書人與清廷官吏一併被稱作妖人而遭到清除。甚至只看手中是否有繭便做出判斷:「凡擄之人,每視其人之手,如掌心紅潤,十指無重繭者,恆指為妖,或一見即殺,或問答後殺,或不勝刑掠自承為妖殺,或競捶楚以死。」


太平天國存世14年,盤據了長江下游的大片富庶地區。太平軍肆虐之地遍及十八個省(與當時行政區劃不同,曾國藩說十六省),攻掠城市600餘座。所到之處,孔廟、岳王廟、關帝廟、佛寺大都遭到破壞,大量的官府和私人的藏書樓以及書院更在毀棄之列。其中,南三閣《四庫全書》的被毀尤為令人痛惜。


乾隆四十六年(1781)第一部《四庫全書》完成,除繼續抄寫第二、三、四部,分貯文淵、文溯、文源、文津等四閣珍藏之外,從乾隆四十七年(1782)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又抄三部,分貯江南文宗、文匯、文瀾三閣,即所謂「南三閣」。文宗閣在江蘇鎮江,文匯閣在江蘇揚州,文瀾閣在浙江杭州。與北四閣那樣的深處宮廷相比,南三閣反而為民間學子分享禁臠給予可能。但南三閣全被太平軍毀掉了,文宗、文匯被燒,文瀾散失毀損殆盡。


文宗閣位於江蘇鎮江金山寺。咸豐三年(1853)太平軍放火燒掉文宗閣,閣書一本不剩全部燒掉。


文匯閣位於江蘇揚州天寧寺西園,閣中藏有文匯閣本《四庫全書》和一部《古今圖書集成》。咸豐四年(1854),文匯閣及閣中藏書一併被太平軍燒掉。後同治初年,藏書家莫友芝曾到揚州探訪,希望能找到「借錄未歸」或「拾諸煨燼」的劫後殘留,竟無獲而返。


文瀾閣坐落於浙江杭州西湖孤山。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第一次攻入杭州時並沒顧上去燒,只是將其當作兵營。第二年太平軍再次進入杭州,文瀾閣幾近傾圮,其中的《四庫全書》大量散逸。有的竟成了街頭小販的包裝紙。當地鄉紳丁申和丁丙兄弟冒險收集殘書,得到八千一百四十冊,還不到全書的四分之一。杭州曾經是太平軍禍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與一次屠殺14萬人、7年間人口從372萬驟減至72萬相比,毀掉兩三萬冊圖書算不得什麼。


除了官家藏書,各地書院以及私人藏書樓所遭受的損害同樣「罄竹難書」。下面只能將其中的一部分記述如下。先說書院。


書院是中國古代的地方教育組織,多為民辦,也有官辦或官民合辦。著名的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應天書院、石鼓書院、嵩陽書院等都有千年以上的歷史。書院除了教育功能之外,其藏書與官府藏書、私人藏書、寺院藏書並稱中國古代藏書的四大主體。


南京鐘山書院為江南省省級書院。位於江寧府城錢廠街(今南京太平南路),雍正二年(1724)由兩江總督查弼納創建。有房屋百餘間,為當時全國重點書院之一。書院毀於太平天國戰火。後曾國藩重建。1903年改為江南高等學堂。


南京崇正書院建於明代,位於現在的南京清涼山公園內。咸豐年間太平軍與清軍鏖戰,崇正書院毀於戰火。

華陽書院建於清朝乾隆年間,位於緊鄰南京的句容市。1856和1863年,太平軍兩次攻入句容城,華陽書院遭到焚毀。


杭州崇文書院始建於明萬曆年間,位於西湖跨虹橋西,為徽商所建。初稱「紫陽崇文書院」。康熙南巡時題匾「崇文」,遂更名「崇文書院」。書院毀於太平軍戰火,同治年間又重建。後王國維在此讀過書、講過學。


杭州紫陽書院原名紫陽別墅,始建於康熙年間,由兩浙都轉鹽運使高熊征及鹽商汪鳴瑞等捐資建造,初名「紫陽別墅」,主要招收鹽商子弟。咸豐十一年(1861),院舍毀於太平軍戰火。


杭州詁經精舍為乾嘉大學者、清代名臣阮元所建。阮元曾組織編纂《經籍詁》106 卷,編刻《十三經註疏》416 卷、《皇清經解》1400 余卷。阮元不滿於士人只顧埋頭八股時藝,畢生倡導實學。他提倡的實學不僅包括經史、政事、詩賦等,還包括天文、算學、地理等科學內容,甚至還有一些西方的科技知識。他自己在這些方面也有一定造詣。咸豐年間太平軍兩次攻佔杭州,精舍停辦。


白鷺洲書院位於江西吉安市內贛江江心的白鷺洲,南宋知吉州軍江萬里創建於南宋淳祐元年(1241)。當年文天祥在書院讀書後考中狀元。咸豐六年(1856)太平軍與清兵激戰于吉安,書院被焚毀。


浙江衢州市包山書院原名聽雨軒,宋淳熙元年(1174)時汪觀國建,朱熹、呂祖謙、陸象山、張拭等均曾應汪觀國之請,寓軒講學。清康熙十七年(1678)汪氏後裔集資重建。咸豐十一年(1861)為太平軍所毀。


……


再說私人藏書樓。


私人藏書樓是中國文化的傳承載體,也是中國文化獨特的魅力所在。江浙一帶曾經是藏書樓最密集的地區,有名可稽的私人藏書家曾多達640餘人。建於明嘉靖四十年(1561)的寧波天一閣距今已有四百五十年,絕無爭議的是中國現存年代最為久遠的私人藏書樓,亦是亞洲現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它的建造者范欽,當時官拜兵部右侍郎。


咸豐十一年(1861),太平軍攻打寧波,當地竊賊乘亂搗毀天一閣後牆,竊運大批藏書論斤賣與製紙作坊,讓天一閣遭受重大損失。

歷史上,寧波有私人藏書樓有20家。其中的煙嶼樓是清代方誌學家、藏書家徐時棟的住宅兼藏書樓,與天一閣同在月湖西岸。此次劫難中,煙嶼樓多達六萬卷的藏書或遭竊或遭焚,「所剩無幾」。


寧波還有堪與天一閣媲美的報經摟,為清乾隆年間大藏書家盧址所建。「搜羅三十年,得書數萬卷」。咸豐十一年之災,報經摟藏書損失大半。


寧波梁弄鎮(現屬餘姚市)有五桂樓,建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由縣諸生黃澄量所建。因宋時黃氏家族有兄弟五人同科中舉,故稱「五桂」。五桂樓聚書五萬餘卷,有「浙東第二藏書樓」之稱。咸豐十一年,太平軍東進,梁弄地處要道,五桂樓藏書遭受散失。幸有黃澄量之孫輩搜羅添買,使藏書得以基本恢復。


在杭州,嘉慶四年進士許宗彥所建鑒止水齋,太平軍佔領之下,「書乃損失殆盡」。


曾奮力搶救文瀾閣書的杭州丁申、丁丙兄弟,自家的八千卷樓藏書雖已事先轉移,但八千卷樓本身卻未能免除被太平軍焚毀的厄運。


在海寧硤石,學者、校勘家蔣光煦所築別下齋聚書10萬餘卷,其中名刻善本居半,為海內學者所推重。太平天國時蔣光煦避居鄉間,聞書樓被焚,嘔血而亡。


海寧還有一位大藏書家陳鱣(當代藏書家陳乃乾之先祖),晚年於紫微山麓築向山閣,藏書10萬卷,多宋元名刻善本。所藏盡毀於太平軍戰火。


測海樓位於揚州舊城,曾任浙江寧紹道台的吳引孫所建。吳引孫嘗言:「咸豐癸丑,余家遭兵燹,先世書籍蕩然無存……」


蘇州琳琅密室為胡珽所建。胡珽喜藏書,所購多宋元舊本,不吝值,積至千百卷。咸豐十一年,胡珽「遭亂而歿」,年僅40歲。劫遺之書,斥賣幾盡。


西圃,位於蘇州白塔西路,為道光二十五年進士潘遵祁所建。其祖潘奕雋曾建有三松堂,潘奕雋臨終時將三松堂藏書分與遵祁及其弟希甫各數萬卷。太平天國佔據蘇州,潘氏藏書大部毀損。僅少部另藏於偏遠之地的香雪草堂之書倖存。

江西九江木犀軒,貢生李恕建於道光初年。木犀軒十萬冊藏書毀於太平天國之亂。(李恕乃清末大藏書家李盛鐸祖父)


南京有一座津逮樓,是晚清文人、金石家、藏書家甘熙所建。津逮樓位於甘家大院東南側後花園,始建於道光十二年,仿寧波天一閣樓建造。樓中收藏的典籍善本十分豐富,最為珍貴的是宋版《金石錄》。津逮樓的被毀還有一段傳奇故事:


1842年,甘熙在京任郎中,因其通曉勘輿之術,便被道光皇帝派去為皇陵選址。1852年,他再度奉旨,勘察了魏家峪、平安峪等地。甘熙深知,歷來為皇帝勘察皇陵者,幾乎無一生還。所以當他完成使命,便立即告假回到南京,囑咐家人準備為他辦理後事。在此期間,曾有人目睹七口紅漆楠木棺材被人抬進了甘家大院。民間傳說,甘熙將家中的稀世之寶分裝其中埋於院內地下。


不出所料,甘熙很快便被召入京,並「以微疾三日卒於邸舍」。日後,甘熙的一位密友暗中將甘熙臨終前的情形告訴甘熙家人,說他臨終前說了一句,「千萬不要忘記我那雁足簦」(簦,古食器)。這話什麼意思?甘家無人知曉。有人分析,家中肯定藏有大量寶藏,但要找到寶藏,必須先要找到「雁足簦」。


很長一段時間,甘氏後人以及其他好事者對這句遺言做出了種種猜測,大都將藏寶地點指向了津逮樓的地下。咸豐三年太平軍攻破南京後,很快聽到了甘家的藏寶傳言,於是便到這裡挖掘。但掘遍院中的所有角落,沒有找到什麼雁足簦,也沒找到寶物。一氣之下,太平軍放火燒了津逮樓,大量古籍珍本被焚毀。


……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叫做「紅羊劫」的怪現象。最早發現這一現象的是南宋一位名叫柴望的術士,他寫了一本《丙丁龜鑒》,提出丙午、丁未之年易生災變,因丙、午、丁屬火扣「紅」,未為「羊」,故稱「紅羊」劫。另一位南宋人洪邁,在他的《容齋隨筆》中,曆數從呂后篡權至靖康之變、高宗賓天等一千多年間的十多次變亂,得出「丙午、丁未之歲,中國遇此輟有變故,非禍生於內,則夷狄外侮」這樣的結論。而太平天國舉事雖非丙午、丁未之年,但其首領第一洪秀全,第二楊秀清,因二人姓氏,後人亦以「紅羊劫」稱之。


《山曲道人題壁》詩:「敢將孔孟橫稱妖,經史文章盡日燒,滅絕聖賢心枉用,祖龍前鑒正非遙。」(見《太平天國史料叢編簡輯》第6冊)


《金石錄》為宋人趙明誠所撰。著錄其所見從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的鐘鼎彝器的銘文款識和碑銘墓誌等石刻文字,是中國最早的金石目錄和研究專著之一。其妻李清照為之作後序。令人稱奇的是,《金石錄》竟然劫後遺存,1952年津逮樓殘書處理,有趙世暹撿得此書,後賣與北京圖書館,珍藏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微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深圳微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韓庚牽手盧靖姍,毀了多少少女夢!
文革到底毀了多少字畫?
常青藤毀了多少人?
玩美了吧!手機毀了多少家人?
全毀了!混血神顏美少女胖成球,不但少女感全沒有還老了10歲!
嘉慶大火毀了乾清宮多少文物
網紅明星臉,究竟毀了多少女孩子?
收藏界的「破壞狂」,乾隆到底毀了多少書畫珍品
抖音,你毀了多少寵物!
50歲邱淑貞被罵像大媽:對「少女感」的盲目追求到底毀了多少女孩?
你知道「珍惜」這兩字毀了多少人家庭?
瑜伽,到底毀了多少中國女人
毀了多少人的膝蓋,你還敢這樣跑嗎?
「一場賭氣,毀了多少人的婚姻」
50歲邱淑貞被罵像大媽:對「少女感」的狂熱追求到底毀了多少女孩?
尾田親手毀了多少人設?看到這些「崩」掉的臉,網友:還我女神!
溜肩毀了多少男神!張翰卻圈粉無數!
芸汐抱到底毀了多少男人的腰?網友:我300斤可以了解一下芸汐抱嗎?
這回虧大了,你這5個錯誤會傷害寶寶脊柱!寶寶未來身高全毀了!
這5個謊言毀了多少幸福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