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悶,沒有當年的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還有今天批評中國的朝鮮嗎?
第一軍情軍事評論員:魯源
僅僅用魯莽評價朝鮮近來的行徑似乎並不準確。一個如此國家的官方通訊社一連發表3篇文章或暗或明批評中國,顯然不只是朝中社的意思。在5月5日朝中社全文公布了5月3日曾經摘要發表的《不要再做亂砍朝中關係支柱的貿然言行》之後,我們便會發現,這篇公開點名指責中國的文章,已經到了用詞相當激烈的程度。而朝鮮批評中國的文章發表在美國大軍壓境之際,發表在中國為緩解半島危機四處奔走的時刻,無疑是耐人尋味的。
朝鮮批評中國,明面上是因為中國執行聯合國決議,對它進行制裁,內心深處恐怕還是因為中國不再像過去那樣給予它無私援助。其實,我們足可以向朝方反問,到底是誰在一次次把中國的忠告當作耳旁風,又是誰在一而再再而三地拒不執行聯合國決議,最終惹得天怒人怨、無人同情?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同時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有義務執行聯合國決議。朝鮮要怪,也只能怪它無視聯合國決議。至於中國為何不再像過去那樣對它慷慨援助,箇中原因也只有朝方最為清楚。
當然,也有輿論認為,朝鮮此時此刻批評中國,是在試圖用與中國的反目當作試探美國的投名狀。不錯,美國總統特朗普是說過諸如朝鮮領導人「敢說敢幹,是一個精明的傢伙」、「年紀輕輕就掌管一個國家很不容易」這樣的場面話,也曾表達過「並不排斥與朝方接觸」的願望。但是,如果僅僅憑著這樣的隻言片語就認為特朗普主政後的美國可以敞開胸懷接納如今的朝鮮,那就未免太天真了。特朗普不也同樣表示過「朝鮮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美方將以非常強硬的態度予以應對」嗎?與美國直接對話,一直是朝鮮方面的意願,朝鮮也一直希望拋開中俄,由它與美國來主導半島事務,但是,美國人顯然不會給朝鮮這個面子。朝鮮這些年的所作所為,早已在美國人心中形成了一個半島麻煩製造者的形象。即使特朗普再不按常理出牌,但他能夠不照顧韓國方面的感受嗎?他又能夠說服國內的反對者嗎?顯然不能!這就是特朗普剛剛表示「如果境況適宜,會和金舉行會晤」,白宮發言人馬上就出來更正稱「美朝兩國領導人會面的時機尚不成熟,美方需要看到朝方切實減少挑釁的舉動」的原因。可以說,朝鮮手中的牌還不足以成為半島局勢的主導者。
朝鮮手中究竟有什麼樣的牌,美國人清楚,朝鮮自己更加清楚。朝鮮真正的「王牌」,既不是它自稱的能夠打殘美國航母的導彈——屢試屢敗的導彈還沒有那樣的威力,也不是它吹噓的足以把韓國夷為平地的核武——如果它的核技術已經成熟,還會冒險再做試驗嗎?它的「王牌」是靠近中俄尤其是中國,是有這樣兩個大國作為它的「護身符」。美國忌憚中俄,但決不會忌憚朝鮮的百萬軍隊,至少現在也不會把朝鮮並不成熟的核導技術當回事兒。
現在看來,朝鮮把它的核試驗基地放在緊貼中朝邊境的地方是非常有「遠見」的。它從一開始就在試圖用它的核武來捆綁中國,把它的所謂安全建立在了損害中國安全利益之上。朝中社的文章口口聲聲辯解說前5次核試驗中靠近核試驗點的朝鮮居民「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美國動用了最尖端的探測設備,始終沒有探測到放射性污染」,從而指責中國媒體關於朝鮮核試驗威脅東北三省安全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著名核科學家、美國斯坦福大學國際安全與合作中心主任赫克曾經被朝鮮邀請參觀寧邊核基地8個多小時。赫克後來坦言,「訪問朝鮮後我陷入了巨大的困惑之中:我們是眼看著他們發生嚴重核事故,造成大面積核污染和大量人員死亡袖手旁觀呢,還是施以援手,在技術上幫助他們避免核事故發生?選擇前者,作為科學家良心難安;選擇後者,實際上是幫助他們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後果更為嚴重。現在似乎是哪種選擇都不對。」2013年9月17日,西班牙《阿貝賽報》發表題為《全球最危險的核電站》一文,列出世界最危險的8處核電站及核設施,朝鮮寧邊核設施「榜上有名」。國際相關專家甚至認為,朝鮮核設施比日本核污染後果更加嚴重。
至於朝中社文章宣稱的朝鮮在過去70多年裡「站在了反美鬥爭的第一線」,「保障了中國內陸的和平和安全,中國應坦率承認朝鮮的貢獻,對朝鮮說聲謝謝」云云,可能也太高估自己了。且不說中美關係早實現正常化,就是在中美當年激烈對抗的時候,中國的安全用得著朝鮮來保障嗎?朝鮮又有什麼實力能夠為中國的內陸安全作保障?事實上,如果不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最危難的時刻跨過鴨綠江、血戰三千里江山,還會有今日的朝鮮嗎?就是這些年,朝鮮無視中國關於半島無核化的正確主張,一次又一次進行核導試驗的時候,如果沒有中國這張「護身符」,朝鮮還有今天這份坦然嗎?如今,美韓大軍壓境,戰爭一觸即發,能夠有力量喊出「至於爆發戰爭有多少可能性,百分之一的可能性都不行」的不還是中國嗎?並且,沒有之一。
對於朝鮮,中國已經仁至義盡。如果朝鮮方面不珍惜與中國的這份友情,那只能是它的短視與無知;它選擇更加孤立,別人也攔不住。不過,不管它接下來還有什麼樣的極端言行,有一點是它必須清楚的:中方的目標堅定不移,那就是實現半島無核化。這一點,與中國堅決反對「薩德」入韓一樣,永遠不會改變!
聲明:已發現多家媒體未經授權轉發第一軍情文章。為尊重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微信公眾號轉載請聯繫管理員開白名單。敬請配合!


TAG:第一軍情 |
※跨過鴨綠江,抵達朝鮮的第一頓飯我好像就明白了什麼,還是我國好
※焦灼的等待之後,對他們來說跨過去就是天堂!
※這一天,我見了日落和星辰,也跨過山和大海
※這4屬相只要跨過今年的「八十一難」,明年起每天都是好日子!
※當我跨過沉淪的一切,向著永恆開戰時,你就是我的軍旗
※美軍終於承認:有一種情況會敗給中國,幾十年來不敢跨過紅線
※男人四十,四道坎!跨過去的,說明不僅身體好,還有長壽福呢!
※五十八年前,我們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衝冠一怒為「紅顏」,劉備當年那些坑,司馬懿輕鬆跨過
※人到中年,會有3道「檻」,跨過了就是一輩子!
※第一個跨過鴨綠江的將軍,精確預測了美國的戰略,痛擊美國軍隊
※從朝陽到昌平,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卻沒逃過這肉夾饃的懷
※擺在夫妻間的三道坎,跨過去了就是幸福,很多人敗在最後一個
※一別三月有餘,我跨過初春仲夏,思念軍中的你
※婚姻里,會有這兩道「坎」,跨過去了,就能當一輩子的夫妻!
※半小時調動十萬大軍跨過海峽, 美軍至今不敢相信: 中國是咋做到的
※張雨綺:誰的人生沒有幾個大坑?跨過去就是成長
※華夏民族最難跨過的三個事件,距離滅族最近,每次都有英雄出世
※那個陪你跨過山和大海的人,後來的你們怎麼樣了?
※莫泊桑說:男人的「另類自卑」年輕時都有,跨過去,就變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