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焦墨千毫皴的技法與審美

焦墨千毫皴的技法與審美



焦墨千毫皴的技法與審美



風雲起驚濤拍岸(中國畫)51cm x 98 cm 2011年 中國美術館收藏

畫有中西之分、古今之別,不僅因為畫家所屬國度、民族和時代差異使畫種、畫風迥異,更因為繪畫工具、材質,特別是畫法的不同,令審美效應有別。從這個角度也可以說,工具理性也是審美理性。千百年來,無數畫家篳路藍縷,殫精竭慮,試圖在畫法上有所突破,但真正能夠有所創造、貢獻新質者寥若晨星。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以焦墨作畫,意味著再也不將墨分五色,再不借顏料七彩,更不重水墨濃淡,實際上等於捐棄了國畫技法通衢,走上蹊徑,並且試圖在進入繪畫藝術至境的過程中,與彩墨殊途同歸。從這個角度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中國焦墨畫領域,臻於成功的探索者寥若晨星,蓋因為焦墨不僅難度高到不勝其寒,還因為武庫稀疏,技法不多。


中國焦墨山水畫自程邃以降,黃賓虹、張仃、崔振寬、穆家善諸先生各有建樹。穆家善以「焦墨千毫皴」進入焦墨山水畫領域,獲得邵大箴、范迪安、尚輝等先生一致首肯,使這一畫法所表徵的概念,業已列入中國畫技法武庫。范迪安先生認為:穆氏「在焦墨用筆上探尋到了創造的契機,那就是他自己創立的『千毫皴』――將毛筆揉散開來,運筆之際千毫齊發,隨性恣意,極大地增加了筆線的豐富性和表現性,既可以頓挫柔轉,力透紙背,又可以如若微風拂縷,精緻細密。」[]由此看來,這種以焦墨為介質、筆端千毫綻放、任由畫家自由揮灑以造境表意的方法,已經不是單純的焦墨山水畫技法,它同時是畫家的個性精神,是審美主體在創造客體時本質力量對象化的過程,應當引起學界思索與探討。


墨分五色,是國畫對傳統墨相粗分的產物。久而久之,人們也慣於從五色認知墨性,以「淡輕濃重焦」來界定其色階變化。這種習慣令人憂慮之處,在於它日漸成為「常識」:一是墨色似乎只有五個層次;二是焦墨是墨色中的極致,表達層次感勉為其難。儘管許多有識之士從學理上並不認同這樣的「常識」,但由於實踐層面鮮有個案支撐,以故目前高校國畫專業基礎課程講授墨相色階,基本上仍然沿用上述理念。在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畫墨色理論遭遇了實踐瓶頸,也許並不過分。


但是,焦墨不單是墨色,同時還是技法,是筋骨,是肌理,是畫家對於自然萬象的認知和理解。黃賓虹、張仃、崔振寬、穆家善諸先生,或老草紛披,或焦墨寫實,或化重為輕,或千毫寫意,都做了積極探索。焦墨常見,皴法固有,為什麼「千毫皴」別具意義,有必要溯望穆家善先生藝術生涯的海外背景。穆家善先生旅美17年,是美國亞太藝術研究院院長、蒙哥馬利學院中國畫教授,在美、法、日與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數次舉辦巡迴畫展,作品也呈現了明顯的階段性變化。也許拉開與故國的距離,有異質文化作為參照系,更容易看清中國繪畫傳統質地。他早年曾拜齊白石弟子陳大羽教授為師,是上個世紀「中國新文人畫」領軍人物,前期作品或追老莊,或取禪意,或表心象,或重構成,都曾為方家稱道,引領後儕。中期以表現美國西部大峽谷景象的四條屏為例,堪稱力作,是畫家以傳統技法對線條、設色、構圖和筆墨的一次極致表達,輿論更為關注。但是畫家反而心緒不寧,做下心結,認為即使傳統技法嫻熟,筆有出處,依然備受囿限:那不過是中國傳統意境鑲嵌的異國風光而已,並沒充分表現出令他震撼的美國西部大峽谷的壯闊與神韻。2011年初春,穆家善先生年屆半百,終獲天啟,告別了鬱積日久的心結,以「焦墨千毫皴」「為中國畫添了一法」。

「焦墨千毫皴」是怎樣的「一法」,讓我們在范迪安先生的描述下透析具體作品。《蒼茫化境》之二(水墨紙本,534cm×200cm,2011)為巨幅山水橫卷,畫面構成堪稱驚心動魄:山勢奔涌,亂雲飛渡,江面上滔滔滾滾,湍溪中水落石出,天際間天低雲暗,大自然涵蘊的生命律動,在畫家筆下噴薄而出。這便是穆氏新法「焦墨千毫皴」的表現力量。如何解讀和認知畫家「焦墨千毫皴」的技法價值?《蒼茫化境》之一(水墨紙本,98cm×51cm,2011)和《風去起驚濤拍岸》(水墨紙本,98cm×51cm,2011),可視為詮釋性標本,因為畫家對自己這兩幅作品甚為滿意;它們充分展示了「焦墨千毫皴」的筆法、神韻與魅力:論墨趣,蒼潤兼得,剛柔並濟;論筋骨,筆走龍蛇,力透紙背;論構成,繁簡相應,書畫無間;論氣韻,輕重逆轉,一氣呵成。這兩幅作品的畫面構成,也頗可思謀:畫家入筆伊始,墨極濃重,必然在畫面上留下壯闊筆跡。如以形苛求,可能差強人意;但若以構成而論,反而極俱神采,濃重墨跡在畫面中成為重心甚至焦點,呈現出頗可玩味的書法之美。書耶?畫耶?一如激流注入湖泊,長江而入大洋,早已溶融合和,成為一個整體。


那麼,「焦墨千毫皴」在表現自然萬象時,是否真正具備作為「一法」的功效?將視野中的山巒、河流、植被、風雲等抽象為線,對於穆家善先生而言,是一個寫意的詩化過程。穆氏以中鋒運焦墨,直抵物象肌理,將自然與心象打通,以具體作品彰顯了技法的力量。《化境蒼穹盡蕭瑟》(水墨紙本,98cm×51cm,2011):作雪,如白雪皚皚;作雲,如烏雲沉沉。《原野小夜曲》(水墨紙本,98cm×51cm,2011),焦墨中鋒優勢固在,令你想起雲南元陽層蠻疊嶂間哈尼梯田壁壘蓄水構成的自然線條;《願乘長風破萬里浪》讓你不得不嘆服「千毫皴」表現漣灧水波紋理線條時的形神兼備;《優勝美地頌》(水墨紙本,45cm×135cm,2011)更是將「千毫皴」筆力效應彰顯無遺:以千毫皴擦岩石,質感幾近寫實;揉搓沉沉蒼雲,雲陣似有感應。《浩瀚江河出自小溪》(水墨紙本,98cm×51cm,2011)與《山川無言溪自流》(水墨紙本,98cm×51cm,2011)兩幅作品,山重水輕之間實現了太極圖般的互動,山涌如濤,波瀾壯闊;雲水多情,傍石生根。由此可見,千毫之剛,作山則壁立千仞,為岩則岩石嶙峋;千毫之柔,為雲則雲輕,如白絮馭風輕矧,為水則水柔,如處子梳理髮絲。畫家辛卯歲春變法作畫,筆者曾有幸得見。穆氏創作主體畫面時,執筆揮灑天地,狂放不羈,其勢如虹,如上帝造物,如虎嘯龍吟,人筆一體,物我無間;主體畫面落成後,畫家又細心收拾,或飛鳥,或船帆,遊人如蟻,屋舍儼然……


從審美效應角度看待穆家善先生的「焦墨千毫皴」,更能鑒證這一技法所蘊涵的中國美學精神。《蒼茫化境》(水墨紙本,68cm×1800cm,2011)堪稱鴻篇巨製。那是畫家在中國美術館個展向祖國彙報的扛鼎之作。在長近20米的巨幅紙本上,畫家用如椽巨筆,揮灑出延綿縱橫、波瀾壯闊的中國北方山川。論氣象,橫空出世,大氣磅礴;論氣韻,龍馬奔騰,渾然一體;論墨趣,千毫萬象,筆筆生輝。畫家以「焦墨千毫皴」不僅完成了他認知和表達自然的使命,更讓觀者體會到了猶如上帝造物一般的震撼。畫家在「題識」中說:「造境無難,驅毫為艱。學畫四十三載始知丹青筆能奪造化功。然讀董其昌畫論曰:畫家當以天地為師,其次山川為師,再次者以古人為師。當畫壇或師古不化、或追逐時尚、快槍亂斧揮寫之。自康有為、梁啟超乃至魯迅皆推動中國畫變法應以西方素描參照學習之,我覺此路難。登高峰,應回到中國精神康庄大道也。」畫家這樣的思想,既是在國畫美學上重振「中國精神」的理念直陳,也是在以「焦墨千毫皴」創造了「丹青筆能奪造化功」之後的自信表達,不能不令學界深思。


如果說程邃的「潤含春澤、乾裂秋風」體現了焦墨山水畫的主要審美特徵,那麼橫向比較,穆家善先生的「焦墨千毫皴」,與黑密厚重的「黑賓虹」不同,與尊重自然的張仃不同,與虛實辯證的崔振寬也不同。穆家善先生的焦墨山水,比如新近作品《胸中塊壘千山立》與《高壑清流圖》,「物物而不物於物」,將書法用筆運用到神逸地步,山巒澗壑的生命律動,肌理畢現,以寫實作寫意,令人觀之神往。細察「焦墨千毫皴」,已不是焦墨、「千毫」與皴法的疊加,而是一體化新創,是一種系統性技法;在具體運用中,無論中鋒、側鋒、逆鋒行筆,還是皴、擦、鞭、搓、揉、頓、跺、拂、拖、拉、抹、戧、點、抽……無所不用其極,筆筆姓「穆」,而且有了自己的生命,一種詩性的生命。在《焦墨千毫皴起源》一文中,穆家善先生對於這種系統性技法生成的源頭追溯道:皮影、剪紙、漢畫像磚、瓷陶器繪畫、漆畫、蕪湖鐵畫,塞尚等印象派繪畫、版畫、雕塑、現代裝置藝術,乃至家鄉菜的黑、咸、辣等,都對他的變法構成過切實影響。畫家的夫子自道,既道明了「焦墨千毫皴」的營養坯基,亦涉及了穆氏變法後作品的審美風格。因此,「焦墨千毫皴」對於穆氏本人而言,是其本質力量一次創造性的對象化,具有鉛華洗盡、禮見真佛的意味;對於傳統技法又添新丁而言,必須承認,「焦墨千毫皴」的確有力地豐富了中國畫技法的武庫。


作者:李驚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luo 的精彩文章:

陳洪綬繪畫《畫隱居十六觀》
元四家 王蒙五幅代表作品賞析
西漢竹簡草隸《神烏傅》
蘇軾七大傳世名貼鑒賞
元代趙孟頫行書《煙波疊嶂圖詩》

TAG:藝術luo |

您可能感興趣

10種人物墨法解析:濃墨法、破墨法、沒骨法、焦墨法……
20世紀的「大美術家」張仃和他的焦墨山水畫
張仃:他的焦墨山水畫,獨步美術界
阿新哥焦墨山水的藝術形式
香港美協主席的焦墨畫很多人卻看不懂?點線錯綜複雜宗教韻味濃郁
筆墨生輝:著名畫家梁耘老師的焦墨藝術
玄素渾厚寄鄉情——邵陽焦墨藝術創作異軍突起
蒼穹藝海焦墨情
大家張仃的焦墨山水畫的聞名遐邇,他的人物畫作品同樣精彩無限!
清華美院高研班畫家的焦墨山水全是亂點?沒有濃淡,只有疏密虛實
許之遠論關則開焦墨畫
馬培童,用古老的焦墨將中國石窟藝術鐫刻在世界文化長卷上
焦墨大師-姚伯齊
張仃先生和他的焦墨山水畫
焦墨之魂古樸芳香,梅花之音迷醉心靈,李適中國畫梅花作品欣賞
618米巨幅焦墨山水畫圓滿收筆
他用禿筆焦墨寫草書!
焦墨畫創始人張仃先生
鄭裕新焦墨畫寫松:蒼莽虯勁,俊挺峭拔
王界山焦墨山水:以小寫大,以虛寫實,以枯寫潤,以剛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