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每十天消亡一種方言!汪涵保護方言自掏500萬

每十天消亡一種方言!汪涵保護方言自掏500萬

常常聽到這樣一種說法,只有身在海外才能深切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和魅力,只有背井離鄉才知「月是故鄉明」的意境,在那時,家國情懷油然而生。在遷徙和空巢成為常態的今天,身處異鄉的我們每次聽到身邊傳來熟悉的鄉音,心裡總是會咯噔一下,心裡暖暖的,也許還會攀談幾句,而不用擔心尷尬,因為家鄉永遠是你們的共同話題。正如汪涵所言,「普通話讓你走得更遠,方言讓你記住你的根在哪裡。」

近日,汪涵出資500萬元保護方言的消息一經傳出,便引發了熱議,在他的眼裡,方言不僅承載著鄉愁,更是多元傳統文化的體現。

每十天消亡一種方言

自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化和全球化浪潮迭起,而作為鄉土文化重要載體的方言,其傳承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父母選擇與子女用普通話交流,隨著使用方言的頻率越來越低,「只會聽不會說」的現象越來越常見,小編就是一個這樣的「非典型」邵陽人。

源於熱愛,出於責任感,汪涵對於方言的現狀表示出了深深地擔憂。汪涵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道出了他拿出500萬的初衷:「方言離我們的生活很近,它消亡的速度令我們很驚。」每十天消亡一種方言,與其說消失的是一種方言,不如說是傳統文化,是多少代人的童年記憶。

「古書之多隱,未必昔人故欲難曉,或世異語變,或方言不同。」 晉代葛洪 《抱朴子·鈞世》讓我們看到每一個地方的方言都刻著地域文化和歷史傳承的印記。例如,蘇州話體現了濃濃的古意和一種書卷氣。蘇州人說「不」為「弗」,句子結尾的語氣詞不用「了」而用「哉」。

汪涵舉了幾個有趣的小例子,為我們從更高更廣的視角展示了多彩瑰麗的方言文化。「每一種方言都是一個知識體系。比如小孩,上海人叫「小人」。邵陽話叫「牙牙」,常德人叫「小牙」,四川話叫「娃兒嘞」。又如上海人會說大轉彎,小轉彎,北方話里會直接說往南或往北。還有,上海人叫包子為饅頭,比如生煎饅頭,不會叫生煎包子。」

每十天消亡一種方言!汪涵保護方言自掏500萬

情理之外 意料之中

汪涵出資500萬元保護方言,這樣的舉動可以說是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每十天消亡一種方言!汪涵保護方言自掏500萬

為什麼是在意料之中呢,汪涵一直致力於對方言的保護,發起製作了《多彩中國話》、《十三億分貝》等節目,《天天向上》欄目經常會分主題邀請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嘉賓,很多都是第一次參加電視節目錄製,心情難免緊張,汪涵時不時會蹦出幾句方言,讓觀眾捧腹的同時,緩解了嘉賓的緊張情緒。

相信,看到這則消息會讓我們心裡一驚,方言已經到了需要保護的地步了嗎?方言不就是我們從小就開始接觸並融入血液的語言嗎?保護方言已經需要一位主持人自掏腰包了嗎?可能,這樣意料之外的舉動提醒我們,是時候開始關注包括方言文化在內的很多岌岌可危的傳統文化了。

保護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其實,不僅僅是方言,很多傳統文化都面臨危機,漸漸消失的古村落、半知半解的二十四節氣、被現代工業取代的扎染坊……在南京,5年來,已有180個老地名從南京的地圖上消失。跳五猖、方山大鼓、棲霞龍舞、金陵摺扇等288個「非遺」已消失三分之一。

無論是政府還是民眾,都深切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處境和可能帶來的危機,不少保存方言和地方性文化的項目也陸續啟動。

國家語委啟動了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錄製項目,調查收集當代中國的漢語方言、少數民族語言以及普通話的實態、有聲語料,並進行科學整理、加工和有效保存。廈門市出台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推進閩南方言與文化課程進入中小學。在南方水鄉,一個小夥子堅持跟隨師傅學做龍舟,並通過互聯網發布龍舟的消息,實現了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的雙豐收。

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像行知實踐園、孔廟國子監、漢風耕讀苑、窪里民俗園等文化民俗研學基地越來越受到歡迎,為中小學生提供了研習國學、領略民俗、傳承文化的場所和機會。今年5月,百度聯合國內8家知名博物館打造出百科數字博物館,讓孩子們通過互聯網即可身臨其境般地觀賞文化精品,更便捷地了解歷史文化.

每十天消亡一種方言!汪涵保護方言自掏500萬

目前,包括方言在內的傳統文化岌岌可危,亟待保護,只有通過相關部門、非政府組織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從傳統文化教育、傳統文化搶救、傳統文化傳承等方面著手,才能讓源遠流長、璀璨多彩的傳統文化創造新輝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聚能教育 的精彩文章:

論考生如何睡得少但是睡得更好?
讓孩子不再沉迷電子產品的方法 原來這麼簡單
我國自主研發客機C919首飛 航空相關專業成「香餑餑」
帶你見識更大世界成為更好自己的聚能國際三歲了

TAG:聚能教育 |

您可能感興趣

汪涵:為語保向妻子「無息貸款」500萬元 讓青少年感受方言魅力
淳安有個「百家姓」村 80多戶40餘個姓講10來種方言
中國近代第一語言天才,會說30種方言10多種外語,如今誰能超越?
中國34個省份的方言,看看哪個地方的方言最多
靠說方言走紅的4位明星,第一位最接地氣,第四位混成50億影帝
2018漢語方言十級測試,99%的人卡在了吳江話上…吳江日報·昨天 16:340
靈修《論方言》林前14:13-20
190113 那年今日|薛之謙身體初愈赴汕頭魅力開唱 現場方言表白謙友暖心幽默
中國被「埋沒」的方言,使用人數7000萬,大都在江蘇和安徽!
滿生隨手之20——武漢方言
190525 吳亦凡昨夜更博 妮的方言小能手突然出現
mh370究竟飛往何方,各方言論撲朔迷離
中國方言最多的省份:涵蓋了55個民族,以「塑料普通話」走天下
最愛說方言的5座城市,上海上榜,去第3個地方不會方言很尷尬!
科大訊飛翻譯機2.0發布!支持20多種語言,還能翻方言!
厲害了!4600條南部營山方言通過國家語委驗收
晉北方言:「半年」不等於「六個月」
1歲寶寶能聽懂方言了
中國方言成千上萬種,這三座城市方言最難懂,其中有你家鄉的方言嗎
中國最逆天的小縣,不到35萬人,竟擁有34種方言,出村就聽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