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青銅劍史話——探尋冷兵器的奧秘

青銅劍史話——探尋冷兵器的奧秘

劍是一種單尖兩刃的手持格鬥兵器。西漢訓古學專著《釋名·釋兵》解釋:「劍,檢也,所以防檢非常也。」由此可知,中國古代的劍,首先是一種防範意外——如刺客或猛獸的個人自衛兵器,不一定適用於正面戰場;但必須攜帶方便,取用快捷。青銅劍是人類首先接觸到的金屬劍。現以東周青銅劍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制——實心圓莖劍為例,將中國青銅劍各部位逐一介紹如下:劍的使用部分——有鋒有刃的那一部分就是劍身,這部分狹長如蘭葉,故亦取其形似,名「葉」;前端尖突名「鋒」,兩側利刃又名「鍔」,葉中凸棱名「脊」,脊與鍔之間名「從」,脊與兩從、兩鍔合稱「臘」。劍的握持部分就是劍柄,劍柄的主要器段名「莖」,實心圓莖劍的「莖」呈實心圓柱體,莖上多有凸箍若干,以二箍者居多。莖部或襯上木片並纏以繩索,或直接纏以繩索,纏在莖部的繩索名「緱」。劍柄下方、與劍身相連接、比劍身稍微寬厚的物體名「格」,又名「鐔」;劍柄上端的把頭名「首」。圓莖劍上的「格」、「首」都是與全劍一次鑄成的。

青銅劍史話——探尋冷兵器的奧秘

青銅劍的護套名「鞘」,大多用皮革或髹漆木片製成,間或採用銅蓋木底(或革底)的做法。平時可將整個劍身納入鞘中。劍鞘按懸掛裝置的不同可分成兩大類型:其一,劍鞘兩側有兩個對稱或不對稱的提耳,可藉以將劍鞘穿掛在腰帶上、挎在腰間,西周時期的銅蓋木底劍鞘主要屬於這一類型。其二,劍鞘一面、偏近鞘口處有一橋形懸掛裝置名「璏」,東周列國的髹漆木鞘主要屬於這一類型。佩帶方式是將腰帶或專用的劍帶穿過劍璏的側孔,然後紮上腰帶或劍帶、將劍斜挎在腰間;或直接將劍鞘斜插在腰帶內側,用位於劍鞘外側的劍璏卡住腰帶、制止下滑。鞘末通常還有一個飾件——「摽」。

青銅劍史話——探尋冷兵器的奧秘

中原地區最早的青銅劍見於山東沂水信家莊、河南安陽苗圃北地兩處。信家莊出土的一件通長29.4厘米,窄格,莖部作實心扁條形,橫截面呈棗核形,莖末原有劍首,已殘缺。苗圃北地出土的一件通長26.4厘米,寬格,莖部作空心管狀,橫截面呈橢圓形,無首。年代均為商代晚期。兩件青銅劍的共同特點是葉、莖交界處有格,無紋飾;數量雖少,卻代表一種獨特的形制和風格,開了後世中原地區青銅劍的先河。

周人用劍似乎較商人更普遍一些。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諸侯聯軍攻入商紂王的王宮,罪惡滔天的商紂王自焚而死。武王驅車來到紂王自焚的現場,對準紂王的屍體親自「射之三發,而後下車,以輕劍擊之,以黃鉞斬紂頭……」接著又來到紂王兩個妃子的居所,「二女皆經自殺。武王又射三發,擊以劍,斬以玄鉞……」第二天周武王君臣在商紂王宮中舉行儀式,「周公旦把大鉞、畢公把小鉞以夾武王,散宜生、太顛、閎夭皆執劍以衛。」考古發現的西周青銅劍,數量也比商代晚期有所增長。西周青銅劍的主流是無格的柳葉形扁莖劍,斜肩,莖末有1到2個小圓穿,與劍身中線相對,主要分布在陝甘地區,陝西寶雞茹家莊出土的一件莖部附有朽木劍柄,柄端套有銅首,從前鋒到劍首全長36厘米。與柳葉形扁莖劍相關的有狹長三角形扁莖劍,曾見於甘肅靈台白草坡等處;另一種也是扁莖劍,莖末不一定有穿,但莖側有凸齒,曾見於北京房山琉璃河等處。年代均為西周早、中期。其它形制,比較值得注意的有以下三件:其一為山東臨淄齊故城出土,原名「矛」,通長31厘米,寬格飾捲雲紋,莖部呈束腰八棱筒形,中空,長度足以供單手握持:繼承了苗圃北地青銅劍寬格、空莖的傳統;其二為山東蓬萊村裡集出土,通長32.5厘米,劍莖為實心,橫截面呈橢圓形,莖端有蕈形首,葉、莖交界處有很薄的劍格,繼承了沂水信家莊青銅劍窄格、實莖、有首的傳統;其三為上世紀50年代河南三門峽上村嶺出土,4件,通體一次鑄成,通長29.7—9.1厘米,劍身略呈蘭葉形,兩刃直而微斜,前聚成鋒、葉末收成一對斜肩;葉中起柱脊,上抵前鋒、下與莖部相續;莖部為實心圓柱體,葉、莖交界處無格,莖末有碟形劍首。年代均為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

青銅劍史話——探尋冷兵器的奧秘

商與西周青銅劍通長不超過40厘米,以後人目光觀之,只能稱作「短劍」或者「匕首」,顯然不適用於正面戰場,只能定位於一種「防檢非常」的個人自衛兵器;數量也少,在當時整個青銅兵器體系中只佔很小份額。其中有技術上的原因,更有戰術上的原因:西周時期車戰盛行,青銅劍即使是長劍,在車際格鬥中也沒有用武之地,這就從根本上限制了青銅劍的發展空間。

周室東遷後,諸侯們競相爭霸,北方的戎狄族頻頻南下抄掠,華夏列國內部則篡弒不絕於史。戎狄武士擅長步戰,活躍在複雜地形上;用戰車兵征討戎狄,無異犯了兵家大忌。於是北方的晉國首先成立了建制步兵部隊——行,開始是左、右兩行,後來是「三行」,其任務就是「御狄」。公元前541年晉軍與狄人交戰,晉國將領魏舒「毀車以為行」——把戰車兵改編為步兵,才取得了勝利。步兵的出色表現,為青銅劍日後的發展埋下了伏筆。針對陣營內部可能出現的陰謀,統治者個人「防檢非常」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公元前595年宋國殺了楚國的使臣,楚莊王得訊後氣急敗壞,鞋也忘了穿、劍也忘了帶,飛跑出宮、準備親自討伐宋國,他的隨從急忙捧著這些必須品追上去。這個「劍及履及」的故事,很客觀地反映了青銅劍與上層貴族非同一般的關係。考古資料方面,春秋早期資料尚少,比較重要的有以下兩例。其一為河南洛陽中州路出土,劍身呈蘭葉形,兩刃斜直、前聚成鋒,鋒殘;最寬處接近葉末,兩側呈對稱鋸齒狀,葉末收成圓底;葉中起柱脊,末端伸出葉底、形成短莖,短莖表面有纏繞絲麻的痕迹。存長28厘米。配有精美的象牙劍裝——劍柄和劍鞘,是用整塊象牙雕刻而成的,劍鞘一面有璏式懸掛裝置,柄、鞘全長40.6厘米(圖1);其二為河南省光山縣天鵝墩出土,劍身呈蘭葉形,兩刃基本平行、前聚成鋒;中脊起棱,縱貫劍身;扁莖外包木柄,劍身、劍莖交界處有一字形窄格,莖末有碟形劍首。附黑漆木鞘,劍鞘一面近鞘口處安裝有璏式懸掛裝置。通長41.8厘米(圖2)。

自春秋晚期以降,隨著各國變法的發生與發展,中國的社會形態逐步由奴隸制過渡為封建制,古老的、與奴隸制相適應的戰車兵不斷趨於衰落,新興的、由廣大農民組成的步兵上升為軍隊的主體。劍,這種在車戰中缺乏用武之地、久經冷遇的格鬥兵器,開始受到了軍事家的重視。於是,晉國六卿之一、趙國先祖、著名軍事家趙簡子墓中,出現刃質精良、裝飾豪華的青銅劍多件;魏國考選武卒,標準是「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劍成了這種新型步兵的必備武器。生活在長江中游的楚人似乎更善於用劍:長沙楚墓出土青銅劍總數達508件,超過青銅戈(240件)、青銅矛(196件)的總和。長江下游的吳國更是以青銅劍為主要格鬥兵器,吳王夫差北上黃池爭霸時,「吳師皆文犀長盾,扁諸之劍」。青銅劍的形制基本統一為以下兩型三式:第一型為圓莖劍,可復分為實心圓莖劍、空心圓莖劍兩式。圓莖劍的分布狀況偏重於南方,一般都是一次鑄成的,實心圓莖劍劍格呈倒凹字形,莖作實心柱狀,莖中多起兩箍,劍首呈碟形;空心圓莖劍劍格為一字形薄格,劍莖部分或全部中空、呈管狀,莖中無箍,劍首呈喇叭形。當然也不是絕對的:如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屬實心圓莖劍,但莖上無箍;長沙楚墓出土的少數空心圓莖劍莖上有箍。扁莖劍的分布狀況偏重於中原地區,莖部作扁條體,劍身、劍莖系一次鑄成,劍格、劍首則是分開鑄造,套裝上去的,也可以選用玉格、玉首,做成玉具劍。通長大多在45—60厘米之間,劍身寬4厘米左右。

中國鋼鐵兵器上限很早,戰國時期已發展到一定規模。然而,當時用塊煉滲碳鋼技術生產兵器效率不高,無法滿足戰國晚期的巨大數量需求。青銅兵器生產效率高的優點,使得它必須繼續留在戰場上,並發揮主角的作用。陝西臨潼縣秦兵馬俑坑出土的青銅劍(以下簡稱秦式銅劍),堪稱中國青銅劍的「收山之作」。秦式銅劍均屬狹長型扁莖劍,劍身、劍莖一次鑄成。劍身呈蘭葉形,中脊起棱、刃邊起緣;劍莖為前粗後細的實心扁條體,橫截面呈長方形或橢圓形;劍格呈凹字形或一字形,是通過中間的穿孔、從劍莖末端套裝到劍身、劍莖交界處的;劍首有兩種形制:一為碟形,以其柄部與莖末以以子母口套接,橫貫銅釘固定;一為菱形帽狀,是在給劍莖裝上木柄之後套在柄端的。通長達81—94.8厘米之間。其劍身之長、表面之光潔、質地之緻密、剛硬度之高,均非一般青銅兵器可比;甚至還有一定彈性——已被壓彎的銅劍出土後,一段時間後竟然能自行復原。從文獻記載來看,秦劍的確是很長的:公元前227年荊軻行刺秦王政,秦王政的佩劍太長、一時無法拔出,只好繞著柱子逃避;而一旦秦王政長劍出鞘,立刻變被動為主動、將這個亡命殺手置於死地:證明在劍與劍的對決中,長劍擁有絕對優勢。但是,青銅兵器的強度畢竟是有限的,秦俑坑出土的銅劍殘段、殘劍莖,很直觀地反映了這一問題。入漢後,隨著社會的安定、兵器需求的相對緩和,以及鋼鐵兵器生產技術的提高和發展,秦式銅劍很快就被同樣形制但更堅韌、更鋒利的鋼鐵劍基本取代了。(沈融)

中國史話·制度名物與史事沿革系列:兵器史話

¥11.8
京東
購買


青銅器 陶瓷器 墓葬壁畫/北朝藝術研究院藏品圖錄

¥675.3
京東
購買


中國青銅器全集商2

¥297.5
京東
購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客江湖 的精彩文章:

大大方方承認吧,喜愛刀劍的人都是吃貨
為什麼中國人吃飯用筷子,外國用叉子?
青銅劍鑄造千古之謎

TAG:刀客江湖 |

您可能感興趣

探尋森林裡的歷史奧秘
探尋秦始皇陵的秘密
探尋神秘的紅樹林與雄鷹狩獵之旅
看西夏文字、佛教雕塑及瓷器,探尋絲綢之路上的神秘王國
劍客與寶劍——探尋寶劍之旅、追尋英雄夢
走進西夏王陵,探尋神秘古老的西夏歷史
探尋傳奇的山陽九岔村石馬槽
漆心可見:探尋山西漆器技藝
揭秘┃探尋山城防禦體系
探尋舊州歷史記憶
探尋瑪雅金字塔的秘密
神秘波斯探尋最美寶石的源頭!
探尋抗癌聖地、世界長壽之鄉—「巴馬」的神奇秘訣!
探尋華頭古鎮
探尋埃及法老的神秘世界
體驗純正的江南文化,尋龍門飛瀑登頂杏梅尖,探尋孫權故里
珠寶箱 · 珠寶 | 探尋珠光中的神秘力量 細觀匠心獨運的精美之作
絲路瑰寶——彩陶帶您探尋《山海經》中的遠古圖騰
探尋青州古驛道
周志華:探尋「深度森林」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