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蘋果AirPods藍牙耳機體驗評測:物以稀為「貴」

蘋果AirPods藍牙耳機體驗評測:物以稀為「貴」

是什麼樣的產品能夠上市一年,至今還缺貨?又是什麼樣的藍牙耳機,讓你天天擔心「萬一丟了可咋辦」?今天我們講的,不是別的,正是一直缺貨的蘋果藍牙耳機——AirPods。提起AirPods,很多網友都的第一反應就是「貴」。那這樣一款售價高且銷量高的「雙高」耳機,為何會受到如此多的關注?本期的評測都將為你一一解答你的心中的疑惑。

蘋果AirPods藍牙耳機體驗評測:物以稀為「貴」

外觀:輕盈小巧,科技含量十足

不論是產品還是包裝,蘋果一直以來都在堅持一個原則,那就是輕量化極簡化。包裝盒內部除耳機本身外,只有一個數據線和幾張說明文件,並沒有常見的蘋果貼紙。

蘋果AirPods藍牙耳機體驗評測:物以稀為「貴」

蘋果AirPods藍牙耳機體驗評測:物以稀為「貴」

AirPods的輸入功率居然是5.2V/2.4A規格,但經過轉化後,給耳機的輸出功率依舊是5V/1A,對這麼小的耳機來說已經足夠了。

蘋果AirPods藍牙耳機體驗評測:物以稀為「貴」

從iPhone到Mac,蘋果與整個行業一直都在追求極致輕薄,每隻耳機的重量只有4g,充電盒重38g,算上AirPods的充電盒,不管是尺寸還是重量,日常攜帶相信沒有誰會說「我身上裝不下它」。

蘋果AirPods藍牙耳機體驗評測:物以稀為「貴」

蘋果AirPods藍牙耳機體驗評測:物以稀為「貴」

對於一款上市近一年的產品,相信大家對它的外觀並不陌生,它與iPhone標配的EarPods幾乎如出一轍,但兩者又非常好區分。藍牙耳機自然是沒有線纜,除此之外,由於本身集成了更多功能,所以AirPods外表會略胖一圈。除去最占空間的音頻單元,通話麥克風也被集成在AirPods這個小身軀里,還包括距離感測器、W1定製晶元等等,內部顯然比EarPods複雜得多。

蘋果AirPods藍牙耳機體驗評測:物以稀為「貴」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兩者的區別還是非常明顯。比如額外增加了兩個距離感測器開孔,頂部透氣開孔也更大,同時重量也有略微增加,但僅有4g重。AirPods之所以賣到1288元也是有原因的,要知道裡面可是囊括了麥克風、光學感測器、運動加速計以及W1晶元,當然還有頂部的音響發聲單元,最終落實到產品上卻僅僅是「微胖」,小編我不得不給蘋果點個贊,科技行業需要更多的這種「偏執狂」。

蘋果AirPods藍牙耳機體驗評測:物以稀為「貴」

開啟充電盒,裡面有一顆狀態指示燈。兩個AirPods耳機被底部的磁鐵牢牢收納在裡面,包括盒蓋的開啟方式同樣為吸附式,即使是頭朝下倒立過來也不會掉出。目前很多科技產品的身上都有磁鐵吸附式設計存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簡化產品的結構設計。

蘋果AirPods藍牙耳機體驗評測:物以稀為「貴」

佩戴感覺:自然舒適

AirPods之所以火爆,IT之家小編認為,首先用戶肯定不是沖著它音質好才買。經過小編幾天的使用,並沒有發現它比iPhone附送的耳機好多少,但完全可以滿足日常需求,畢竟蘋果的產品也不會讓你失望,只是同等價位市面上音質優秀的耳機不在少數。畢竟屬於藍牙耳機,再加上這麼較小的身材,顯然音質並不是它的主打賣點。AirPods的隔音效果也與EarPods一致,坐公交、擠地鐵、過馬路的時候很難聽清音樂唱的是什麼。不過佩戴感覺非常舒適,4g的重量再加上沒有線纜,造型也很貼合耳道,佩戴起來幾乎可以忘掉它的存在。一隻耳機4g重是什麼概念?大概相當於兩勺鹽的重量,所以輕巧才算是AirPods的第一賣點。

蘋果AirPods藍牙耳機體驗評測:物以稀為「貴」

蘋果AirPods藍牙耳機體驗評測:物以稀為「貴」

除了佩戴舒適,連接的便利性也是AirPods的一大優勢,得益於iOS的閉環生態,只要是iOS10、watchOS 3和macOS Sierra,都可以通過iCloud自動同步你的AirPods,免去了二次配對連接。設備之間的連接和切換也非常輕鬆,耳機與iPhone保持5厘米,開蓋即連非常人性化,同時還可以看到耳機與充電盒的電量信息。這時你只需要取出耳機,帶上就搞定,當你不想聽的時候,摘下來,音樂會自動暫停。一切都是順其自然,沒有一絲多餘的步驟,真的給小編我一種理所應當的感覺,至少小編我是用了就回不去了,這也是蘋果產品一直以來的特點。

蘋果AirPods藍牙耳機體驗評測:物以稀為「貴」

當然身為藍牙耳機,自然也是自持安卓的,只是在安卓的體驗上,就沒有這麼多iOS的先天優勢了。小編我在這裡並不推薦安卓用戶購買,因為同樣是1288的售價體驗上卻與iOS用戶存在很多不同,而安卓用戶顯然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蘋果AirPods藍牙耳機體驗評測:物以稀為「貴」

另外,在取消線控之後,所有的操作都要交給Siri處理。官方說是輕點兩下召喚Siri,但IT之家小編我敲三下才能呼出,不知道是不是小編我的手不好用。起初小編我是不習慣用Siri的,因為走大街上自言自語的樣子終究是比較怪異,但畢竟還是有沒人的時候。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簡單的歌曲切換、調音量都是比較方便,識別的準確性也非常高,畢竟是Siri這方面還是非常可靠。但成也Siri,敗也Siri,語音助手始終還是存在無法理解和理解出錯的時候,相信大家都懂。至於它能不能取代耳機線控,小編個人認為,只要你能接受Siri,那就是能!

蘋果AirPods藍牙耳機體驗評測:物以稀為「貴」

一旦丟失,可能就是永別

首先小編我佩戴AirPods跟朋友們打了一下午籃球,它並沒有從我的耳朵里掉出來,而且由於AirPods的身材輕盈小巧,運動時沒有感覺到不舒適。個人感覺要比入耳式舒適很多,但代價就是隔音效果沒有入耳式那麼優秀。但只要稍有擦碰,就會從耳朵裡面滑落,如果手慢不能及時接住,在室外尤其是擠地鐵上,甚至存在被踩扁和碾壓的可能。六百多塊錢一隻的耳機,如果真出意外還是比較心疼,如此迷你的耳機,一旦丟失尋找難度比較大。

蘋果AirPods藍牙耳機體驗評測:物以稀為「貴」

此外小編我也測試了AirPods的信號強度,當手機放在籃球架下方的時候,在半場區域內不會出現信號丟失,但再遠就不行了。室內環境中,隔一面承重牆是沒有問題的,兩面牆的話信號會斷斷續續。假如不慎丟失,就只能寄希望於查找iPhone的定位功能了,不知道這個功能有沒有幫你找回你的iPhone?有類似經歷的網友可以在留言區相互交流。不過小編我要說明,要丟就丟一整套,丟失後當對方一旦激活還有找回的可能。如果僅僅是丟了一隻,那就非常困難了。

蘋果AirPods藍牙耳機體驗評測:物以稀為「貴」

電池不夠,充電盒湊

被智能手機續航嚇壞的我們,一天一充成了必然的選擇,一天下來剩40%已是不錯的成績,但終歸是好也一天差也一天,反正是個充。而AirPods的續航真是應了炫邁的那句廣告詞「美味持久,久到離譜」,在充電盒內,15分鐘可以給耳機充電60%左右,大概可以聽3個小時,但由於多數用戶使用習慣是用完放回充電盒,所以充電盒的續航時間按更具參考意義。經過個IT之家小編個人實測,周六前一晚充滿,總共接近4天的使用後,截至發稿充電盒剩餘電量依舊有46%,期間包括小編我運動健身、逛街、約會、菜市場買菜、上下班、甚至是炒菜做飯都帶著AirPods聽歌,可以說使用強度還是比較大,由此推測,一次充電使用一周都是有可能的。

蘋果AirPods藍牙耳機體驗評測:物以稀為「貴」

總結

AirPods是一台非常好評測的產品,因為它的優缺點非明確。優點在於佩戴舒適、易用性強,蘋果的用戶粘性真的非常可怕,如果你身邊有諸多蘋果設備,同時預算比較充足,那AirPods會跟它們相處的非常和諧。但它的缺點同樣十分醒目,比如隔音效果不佳、音質一般、售價過高、發貨周期長等原因。

但俗話說物以稀為貴,既然AirPods市場表現如此火爆,那就說明它確實是一款非常優秀的產品。如果預算不足,或者你是安卓用戶,顯然市場上不乏其他產品可供方選擇,所以,這裡小編我只將它推薦給預算充足的蘋果用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之家 的精彩文章:

小米VR眼鏡PLAY2正式開賣:備貨充足
全球純電動車製造商出貨量排名:特斯拉僅第二
阿里釘釘發布M1智能考勤機:299元

TAG:IT之家 |

您可能感興趣

三星Gear IconX體驗評測:能超越蘋果AirPods嗎?
蘋果AirPods 的實際體驗如何?
奢侈品測評:Chanel香奈兒Classic Flag單肩包,實拍體驗大測評!
三星Gear IconX體驗 蘋果AirPods新對手
魔蛋Crystal晶體機械鍵盤體驗
Bragi The Dash Pro體驗:可能是目前最好的分體藍牙耳機,之一?
真的能輕鬆「吃雞」?5位雙音腔HyperX Cloud Alpha遊戲耳機用戶體驗報告
Divoom Tivoo 像素LED 智能藍牙音箱 體驗
奢侈品測評:Celine思琳Frame系列單肩包,實拍體驗大測評!
奢侈品測評: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Nano Noe,實拍體驗大測評!
又一國情產物?EraClean Fresh 新風機 使用體驗
精緻好玩新物事,Divoom Tivoo像素藍牙音箱體驗
強悍配置暢爽體驗 榮耀MagicBook體驗評測
亞馬遜新一代Echo Plus評測 體驗Alexa的最佳工具
HyperX Alloy Elite RGB機械鍵盤體驗
Pico Neo評測:6DoF創造VR一體機新體驗
遊戲耳機也能玩高保真!賽睿 Arctis Pro耳機深度體驗
初嘗無人機的入門磚:Parrot Mambo無人機體驗評測
Adobe被Gartner評為數字體驗平台領導者
創新改變生活Bose SoundSport Free體驗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