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糖友一定要做的 7 項檢查,你做到了嗎?

糖友一定要做的 7 項檢查,你做到了嗎?

要想控制好糖尿病,除了注意飲食、運動和堅持必要的藥物治療外,科學地監測各種指標也十分重要。糖友如何如何做好自我監測?我們把糖友們每年需要做的檢查,總結了 7 項,供大家參考:

1、檢測血糖

糖友一定要做的 7 項檢查,你做到了嗎?

監測血糖不僅僅指測定手指血糖,還包括檢查糖化血紅蛋白,後者需要去醫院抽取靜脈血檢查。

手指血糖,能反映實時的血糖水平,用來發現高血糖或低血糖,以及飲食、運動、藥物、情緒等對血糖的影響。

糖化血紅蛋白,則能反映近 2~3 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用來評估長期血糖控制狀況。

綜合二者數值,能夠幫助醫生制定更合理的治療方案。

一般來說,2 型糖尿病患者:

  • 空腹血糖宜控制在 4.4~7.0 mmol/L

  • 非空腹血糖宜<10.0 mmol/L

  • 糖化血紅蛋白宜<7%

多久查一次呢?

藥物治療的老友:每周 3 天,每天同一餐的餐前和餐後測 2 次。

胰島素治療的老友,在血糖達標前,每周測 3 次早餐前的空腹血糖,2 周內複診。

等血糖達標後,每周監測 3 次血糖,分別是空腹以及晚餐前後,每月複診 1 次。

糖化血紅蛋白每 3~6 個月做 1 次檢查。

2、監測血壓

糖友一定要做的 7 項檢查,你做到了嗎?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高血壓。

高血壓、高血糖都會損害血管、心臟、腎臟和眼睛,均不能忽視。

一般來說,血壓應該控制在 140 / 80 mmHg 以下,80 歲以上老年人血壓不宜超過 150 / 90 mmHg。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患者,最好每天晨起後、臨睡前各測量血壓 1 次。

家裡最好能備上一個電子血壓計,方便實用。

3、監測血脂

糖友一定要做的 7 項檢查,你做到了嗎?

糖尿病和高血脂也是「一家親」,糖友常合并高血脂。

長期未控制的高血脂,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誘發冠心病、腦梗塞或者引發胰腺炎。

血脂正常者,每年至少檢測 1 次。如果存在血脂高的情況,應 3 個月到半年監測 1 次。

對於糖友來說,理想的血脂水平:

  • 總膽固醇<4.5 mmol/L

  • 甘油三酯<1.5 mmol/L

  • 高密度脂蛋白>1.0 mmol/L(男性)

  • 高密度脂蛋白>1.3 mmol/L(女性)

  • 低密度脂蛋白<2.6 mmol/L

  • 如存在冠心病,低密度脂蛋白更應<1.8 mmol/L

4、監測尿微量白蛋白 / 腎功能

糖尿病是腎臟的殺手之一,防治越早越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是腎臟受損後較早異常的指標,醫生還可通過腎功能進一步評估腎臟健康與否。

前者通過留尿檢查,後者需抽血化驗。

一般來說,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應小於 30 毫克 / 克,腎功能應保持在正常範圍內。

無腎臟病變者,每年至少做 1 次腎臟檢查;有腎臟病變者,每 3~6 個月做 1 次檢查。

5、監測眼底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友致盲的主要原因,未病先防,已病防變是監測的重要意義。

確診 2 型糖尿病後,就應儘快進行首次眼底檢查,排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者 1~2 年行一次複查;輕度病變者每年 1 次,重度病變者每 3~6 個月 1 次。

6、監測下肢動脈

糖友一定要做的 7 項檢查,你做到了嗎?

糖尿病容易促使下肢動脈形成硬化斑塊,引起下肢動脈「塞車」而缺血缺氧,引起下肢乏力、發涼、疼痛、破潰等。

通過下肢動脈超聲可及時確診,並進行積極干預和治療。

50 歲以上或糖尿病病程 5 年以上的糖友,或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血脂異常、高血壓、吸煙者,應該每年至少進行 1 次下肢動脈超聲檢查。

7、監測體重

糖友一定要做的 7 項檢查,你做到了嗎?

超重或肥胖讓血糖變得難以控制,還會與心腦血管疾病、痛風、腎病等其它疾病狼狽為奸。這裡要注意兩個指標,體質指數和腰圍。

體質指數是用體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2),數值在 18.5~24 千克 / 米2。

而男性腰圍應小於 90 厘米,女性腰圍應小於 85 厘米。要注意的是,體質指數正常,腰圍超標,也同樣屬於肥胖。

這一項比較容易檢測,建議至少每個月測量 1 次體重和腰圍,如有增加趨勢,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尋找原因。

這 7 項檢查,能幫助糖友們,及時發現身體的異常信號,並將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

希望健康頭條的提醒,能夠讓大家對這些檢查足夠重視,並切實作到,控制好糖尿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家庭調養 的精彩文章:

醫生專欄|血糖從凌晨開始往上升,這是什麼原因?
糖友美食分享|益糖米蕎紫薯餐包!
得糖12年,感恩糖尿病,收穫滿滿!(附精彩美食圖片)
手工美食分享|益糖米蕎紫薯餐包!(糖友「偷地雷的老婆」製作)
董醫生專線-血糖從凌晨開始往上升,清晨起來血糖高,這是什麼原因?

TAG:糖尿病家庭調養 |

您可能感興趣

拍攝前這六項檢查必須要做,你都做了嗎?
孕前,你真的做了全面檢查了嗎?確定沒有少這一項?
肝功能檢查前 這5點你做到了嗎?
肝功能檢查前這5點你做到了嗎?
NT檢查一定要做嗎?錯過了怎麼辦?
得了宮頸糜爛,這些必做的檢查,你做了嗎?
別急著要二胎,先看看這些檢查你做了嗎?
打算要二胎的媽媽,先把這4項檢查做了,對你和孩子都好
產檢時最痛苦,卻一定要做的檢查,你知道嗎?
做了這項檢查,就可以知道你的那個「她」有幾個前男友?
為什麼產後42天一定要做檢查?看著過來人的經驗不敢疏忽啊!
不想得胃癌,這7類人一定要早做檢查!
做前列腺檢查有哪些項目?你一定要做,不然……
產檢時,這項檢查做不做沒啥意義,很多孕媽被「坑」過!
做了唐氏篩查,為什麼會生出「唐氏兒」?這項檢查你一定要了解!
看到唐篩結果,都不想活了,進一步檢查到底做不做?
生完孩子後42天,為什麼要做產後檢查?這幾大檢查,你都做了嗎
除了不需要憋尿,做四維檢查前,孕婦還要做好這3個準備
患了類風濕,該做哪些檢查呢?四步,你要看好了!
腰痛要做的檢查那麼多,到底哪個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