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遊戲廠商又要在 E3 上畫餅了,這些變化和產品你可以期待

遊戲廠商又要在 E3 上畫餅了,這些變化和產品你可以期待

這是每個遊戲玩家都無比期待的一周。所有人的目光都將聚焦於 E3,這個電子娛樂界的奧林匹克。

每年 6 月初,當遊戲大廠在洛杉磯會展中心用各種預告、試玩、新消息轟炸觀眾時,隔著電腦屏幕,你都能感受到玩家們爆炸式的期待與興奮。在接下來的幾天,E3 將點燃玩家的社交圈,用各種各樣的營銷手段令不計其數的觀眾下決心預購。幾個月甚至一年後,收到成品的他們可能會為自己的衝動後悔,但人人都盼望著下一次狂歡。畢竟,這是個放大了電子遊戲所有美好元素的展會,它很容易讓人上癮。

E3 2015,imgur

今年的 E3 和往年相比有了兩個巨大的變化:首次向公眾開放;多了一系列名為 Coliseum 的座談會。換句話說,它變得更加面向普通玩家而非業內人士了。

這些變化其實並不突然。追溯到它的誕生之初,E3 的發展曲線完全貼合了遊戲市場的發展趨勢。1990 年代,電子遊戲市場經歷了爆炸式增長,全球總收入到了 1995 年已經突破了 80 億美元。

但是遊戲產業依然沒有自己的專業展會,也不受主流社會關注,大多廠商只能參加消費電子展(CES),且被視為異類。1994 年,旨在整合電子娛樂產業的 IDSA(互動數字軟體聯合會,即娛樂軟體聯合會 ESA 的前身)成立,並著手解決這個問題。和運作 CES 的電子消費者協會談崩之後,IDSA 在 1995 年舉辦了自己的遊戲專業展 E3,成為連接遊戲公司、零售商和媒體的平台。

這個只向業內人士開放的展會很直白地表明:零售商,而非單個玩家,是參展廠商當時的頭號關注重點。因為是這些人決定了出貨量,因此在討好玩家前,遊戲廠商得先討好賣家。他們是遊戲公司和大眾之間的橋樑。

但這不是一個永久持續的情況。和其他內容行業一樣,遊戲業也正經歷著實體到數字、線下往線上的轉型。網速提高、主機內存擴大、數字銷售平台的便捷、線上會員優惠,讓越來越多的玩家選擇下載數字版遊戲,直接跳過實體零售商。

廠商也樂見其成。線上銷售大大節省了中間環節,使得數字版的利潤率能夠達到 80%,而實體遊戲則只有 60% 左右。EA、暴雪、育碧、Square Enix……幾乎所有遊戲公司的年報里都出現過「增長迅速且佔據了收入主體的數字銷量彌補了下跌的實體碟銷量」這句話。

這讓實體遊戲賣家覺得日子愈加艱難,無論是面向大眾的百思買,還是更接近核心玩家群的 GameStop,都觀察到了實體盤銷量的疲軟,後者飽受其苦,開始關店。

對於遊戲廠商而言,數字內容的崛起和實體零售的日漸式微,意味著遊戲的命運不再由零售商掌握,而是交還給了玩家本人。參展 E3 也不是那麼有必要了,和付出高昂的場地和設備租金舉辦一場競爭對手扎堆的秀相比,如今能將產品推廣給大眾的方法有很多,效率並不比 E3 低。社交網路、YouTube 上的遊戲播客、Twitch 直播,均能讓廠商和玩家直接對話。近來在廠商間最流行的套路,恐怕就是像《命運 2》和《使命召喚:二戰》一樣,全網直播預告片和試玩片段發布,讓其輕鬆進入「時下流行」吧。

E3 2015

自去年起,包括 EA、動視在內的多個公司都放棄了 E3 的參展機會。為了更貼近消費者,他們棄用了新聞發布會式的展示,自己設立了更加友好、玩家參與度高、互動性更強的體驗活動代替了 E3。

儘管開始被有些廠商視為可有可無,E3 仍然是最受矚目的遊戲盛宴。但是要想保持原先的影響力、留住現在的遊戲廠商,轉型在所難免。眼見著面向消費者的 PAX 遊戲節後來居上,讓傳統展會(德國 Gamescom,日本 Tokyo Game Show 等)有所失色,E3 也意識到了改變的必要性,是時候變得更加親民、用更廣泛的觀眾來維持熱度了。

呼籲 E3 對公眾開放的聲音其實已經持續了好幾年,不過直到 2016 年,ESA 才在洛杉磯的主展廳之外嘗試了 E3 Live 直播,對公眾免費。今年將是 E3 向玩家完全開放的第一年,15000 張售價 250 美元的門票很快售罄(想參加商務晚宴的則需要多花更多的錢),這多少反映出人們對它熱情依舊。

當 E3 轉向「玩家的 E3」 之後,另一個改變接踵而至。今年新增項目 E3 Coliseum,將讓這個往常由發布會組成的展會多了一些深度內容。

Coliseum 是 ESA 與 TGA(年度遊戲獎)製作人 Geoff Keighley 合作的成果。它是一系列座談會,包括動視、Bethesda、Gearbox、微軟、索尼、SE、華納、育碧在內的遊戲發行商將參與其中,向公眾分享已發售和未發售的遊戲開發故事、探討業內趨勢。同時,會有電影、媒體界名人作為特別嘉賓出現,共討跨界議題。「很多遊戲團隊都把這次參加 Coliseum 當成了頭等大事,對於 E3 上的幾乎每一個主要遊戲,我們都有展示活動,」Keighley 說。

E3 力圖變得越來越注重消費者體驗。Coliseum 就給了玩家一個近距離接觸遊戲開發者、了解幕後故事的機會,也讓他們在擠發布會和排長隊體驗遊戲之餘多了些期待。它想讓付費者覺得 250 美元花得很值。

因此,今年的 E3 會更像粉絲實地狂歡的聖地亞哥漫展。多出了 15000 名普通玩家後,爆滿的場館和一個接一個的論壇,大概能讓本次展會在遊戲發布之外獲得額外的熱度,引發更多值得探討的話題。可想而知,這次轉型嘗試是否能成功,對於 E3 來說極為關鍵。Keighley 本人對此信心十足,「我認為這絕對是 E3 應該走的方向。」

漫展式的 E3 到底是什麼樣,入場者會覺得活動值回票價、比待在家裡看在線直播體驗更棒嗎?我們很快就會知道了。

今年 E3 時間為 6 月 11 日到 15 日。以下是會在 E3 期間召開發布會的公司,你可能會對他們即將發布的產品感興趣。排名按時間前後排列,發布會時間已轉換成北京時間。

EA

6 月 11 日星期天凌晨 3 點

這是 EA 第二年不參加 E3 展會,但仍然利用它的熱度期。它的場館遠離洛杉磯市中心,設立在好萊塢的 Palladium 劇院。EA 並不是個喜歡「驚喜」的公司,他們熱衷的是「大而穩」,擅長利用時間展現已確認遊戲的細節。

毫無疑問,《星球大戰:前線 2》和《極品飛車:償還》這兩部 3A 作品會出現在展示環節中。前者將彌補第一部帶給玩家的失望,並賦予遊戲一個真正的故事情節,也許還會展現更多《星戰 8》的內容;後者將接替《戰地》系列的位置,作為 20 多年的老遊戲,這對它來說並不難。在 EA 專長的運動類中,年貨 NFL 18 和 FIFA 18 依然很穩。

《星戰:前線 2》

在之前的報道中,我們提到製作了《質量效應:仙女座》的 EA 旗下 BioWare 工作室,已經開始著手新 IP 的創作。新 IP 的發布已經推到了 2018 年 4 月之後,據悉是因為團隊「正在遊戲的聯網模式上下功夫」。可見,新 IP 會順應「遊戲變長期服務」的業內趨勢,成為《全境封鎖》或《命運》那樣的遊戲。儘管離發布日期很遠,但 EA 說不定會透露一點信息。

微軟

6 月 12 日星期一凌晨 5 點

天蠍主機將成為發布會焦點。在本時代主機的競爭中,Xbox One 已經明顯落後於 PS4:索尼本周公布的數據顯示,PS4 北美區的銷量已經是 Xbox 的兩倍。在獨佔遊戲方面,PS4 也靠《神秘海域》等口碑遊戲勝過微軟一籌。不過,天蠍的出現將很大程度上改變這種局面。

主打 「4K 超高解析度」,它的性能超過 Xbox One/S 的 4.5 倍,超過 PS4 的 3.3 倍,超過 PS4 Pro 的 1.4 倍左右。這台各方面都很強勁的主機還可以兼容 Xbox One 遊戲,並通過在線補丁的方式為其實現更高的解析度和更流暢的幀率。總之,就是想讓你流暢地玩高清遊戲。

在發布會上,更多細節會曝光,比如這台主機的價格。如果它比售價 399 美元的 PS4 Pro 還高,也許會令玩家止步。微軟必須得說服玩家它真的值那麼多錢。

賣主機最終還是為了賣遊戲。確定會在天蠍展示環節出現的是《除暴戰警 3》和多人海盜遊戲《盜賊之海》。《暗影魔多 2》和《古墓麗影》續集,也多半會出現。

另外還有一點還可以確定:今年不會有 Xbox 的 VR 產品。微軟的 Alex Kipman 說,現在公司正在關注 Win 10 PC 上的「混合現實」項目,而不是 Xbox。微軟相信「主機 VR 應該是無線的」。因此短時間內,微軟可能不會涉足主機 VR。

Bethesda

6 月 12 日星期一中午 12 點

B 社在 E3 的表現很少讓人失望。去年我們看到了《Prey》的首款預告,再往前的 2015 年,《羞辱 2》、《輻射 4》都讓玩家陷入狂歡。

今年 B 社的新 IP 可能是傳說中的《Starfield》,傳言稱,這是個開放世界的科幻遊戲,故事會和 B 社已有的某些世界有關。在電影界,「宇宙」的說法已經被用濫,不過移植到遊戲界,這倒算個有趣的新點子。對於這個神秘的新作,一切都是猜測。而且它很有可能跳過今年的 E3,避免長線宣傳導致玩家疲勞。

此外,《輻射》VR 版和 Switch 版《上古捲軸》也值得關注。也許還有一些意外驚喜,這是 B 社所擅長的。

育碧

6 月 13 日星期二凌晨 4 點

預告大廠育碧將帶來更多電影一般美麗震撼的預告,至於信不信它畫的餅,每個玩家心中自有判斷。但你很可能因為那些預告而停不下預購的手。

在大家熟悉的遊戲里,《刺客信條:起源》會在 E3 期間刷屏,一部 CG 預告片是肯定有的,但有沒有試玩片段還很難說。幾周前公布的《孤島驚魂 5》將戰鬥地點轉移到美國國內,保留了高現實度和政治隱喻,同樣值得期待。另有傳言稱,育碧的雷曼兔將和任天堂的超級馬里奧「交叉」,帶來名為「馬里奧+雷曼兔 王國戰爭」的多人遊戲,你可以期待一下它在 Switch 上的表現。

另外會出現的還有《南方公園》、《飈酷車神 2》和《舞力全開 2018》。

育碧會展示新 IP 嗎?在今年的財報會議上,育碧稱,著重提供老遊戲的在線服務緩解了他們開發新 IP 的壓力。不過,新 IP 仍可能作為驚喜出現。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刺客》和《孤島驚魂》,育碧會展示另一部續集,CFO Alain Martinez 暗示稱,「這是一個擁有強大在線任務的多人遊戲」。這種類型並不意外,所有的「在線」功能都是一個目的:希望你持續花錢。

索尼

6 月 13 日星期二上午 9 點

自 PS4 發布以來,索尼年年用獨佔遊戲讓玩家感嘆「大法好」。但是今年微軟佔得先機,天蠍性能強勁、可運行新老遊戲,讓「remaster」(重製)這個詞徹底失去用途。而索尼並沒有新主機與之競爭。唯一的優勢可能在於價格。PS4 Pro 的降價,可能會令高價天蠍失去些吸引力。

還有一個壞消息。小島秀夫備受期待的恐怖遊戲《死亡擱淺》已經確定不會出現在 E3。8 日,他在推特發了這樣一條消息:「向粉絲們說聲抱歉了,Death Stranding 不會上 E3,因為我們都在埋頭開發」。不過小島本人會出席參加 E3 Coliseum 座談會,與《金剛:骷髏島》的導演喬丹·沃格特-羅伯茨出席其中一個會場,後者正在為《合金裝備》的電影項目工作。

另外缺席的還有《莎木 3》。於 2015 年 E3 驚艷亮相、眾籌超過 630 萬美元的這款遊戲已經沉寂了很久,它的發售日期也推遲到了 2018 年下半年,今年仍然會跳過展會。

Days Gone

不過我們仍然有新遊戲值得期待,其中兩部就是 2016 年短暫亮相的末世生存沙盒遊戲《往日不再》以及《戰神》。還有無需贅言的《最後生還者:Part 2》。

索尼發布會一向充滿了振奮人心的驚喜。今年的驚喜可能由《蜘蛛俠》帶頭,也許包含萬眾期待的《血源 2》和一堆有意思的獨立遊戲(話題作《無人深空》的第一步起始於 E3)。要想與今年的微軟並駕齊驅,他們只能繼續依賴獨佔遊戲和意外新聞了,會不會宣布下一個主機呢?那大概會掀翻場館。

任天堂

6 月 14 日星期三 0 點

一直以來,任天堂的一小時展示都和其他公司的新聞發布會模式有所區別。今年的重點顯然是圍繞銷量驚人的 Switch。已經確定出現的 Switch 遊戲有《超級馬里奧:奧德賽》,它將是第一個沙盒式的馬里奧遊戲;《噴射戰士 2》,任天堂應該不會放棄這個最後的安利機會;即將發售的《Arms》,在 Metacritics 上,媒體先期評測給了它 78 分的高分;與育碧合作的《馬里奧+雷曼兔》,還有《火焰紋章》和《異度之刃 2》。

題圖來自:《最後生還者 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摩根大通因為脫歐也要離開倫敦,那裡是摩根家族傳奇故事開始的地方
小說家胡安·戈伊蒂索洛去世,他是西班牙的文學地標
英國大選投票結果公布,即將形成的懸浮議會意味著什麼?
上海電影節金爵獎入圍名單公布,開幕是劉亦菲的《烽火芳菲》

TAG:好奇心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這些時裝品牌出的彩妝產品,你們有必要了解一下!
國產最賺錢手機品牌,這幾家你貢獻了多少,你上了哪一家的產品?
廠商們都在玩屏的時候 努比亞卻搞了這麼一款產品
腦洞一下AI未來的十年,這樣的產品我們更期待
這幾款產品,你一定用的上
蘋果出的就是好的?這些被淘汰蘋果產品,你可能都沒見過!
再過21個小時,蘋果的這些產品就要上市了,有你想買單的嗎?
打著做直播的旗號,我們體驗了這幾款「很穩」的大疆產品!
雖然整容級化妝技術沒有,但是有這些產品就夠了啊!
一般身體乳需要每天使用嗎 這種產品可以用在臉上的嗎
如果你要做印度電商市場,這20款產品可能是「試金石」
小米做的是低價產品,為什麼它就能上市,其它手機廠商就差點?
「消費者在你面前脫衣服了,你的產品還賣不好嗎」
這幾款產品能讓你賺到第一桶金,來看看是你的菜嗎?
黑科技的產品又來了,穿上這T恤,再暴熱的天也涼得像在冰箱里!
產品|喜歡在車上看書的人 可能會需要這個小傢伙
這些蘋果產品現在不要買 買了就吃虧
返校購物季降至,跨境電商要的「爆單」機會來了,這些產品最火……
蘋果產品線要大調整,這幾款設備要停產,你要下手嗎
用上了夢寐以求的鎚子TNT工作站,這真是一款蘋果都想抄襲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