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可怕的不是人工智慧,可怕的是未來已來

可怕的不是人工智慧,可怕的是未來已來

最近有關人工智慧入侵建築行業的議論非常熱鬧,喚起了行業人對於科技威脅的擔憂。

我想說,同志們過慮了。

因為,我們中很多人可能熬不到人工智慧來威脅的那天,就已經下課。

1

終於

地產龍頭也拿自己人薪酬開刀

在今天的地產公司,降薪其實見怪不怪,但這次不一樣:一向重視人力的地產龍頭萬科,也開始結構性縮減員工薪酬,確有不同意義(相關資訊來自公眾號濤哥雜談在上周一篇熱文「情懷總輸給現實,地產黃金時代的終結」)。

年報顯示,萬科在2016年首次實現了超過200億的凈利潤,其市場佔有率也提升到3.1%;可惜增收不增利,凈利潤率由2014年的10.76%,降至2016的8.74%(數據來源於聯商諮詢)。

從這個數據可見,這個行業中的優秀者如萬科,其利潤的增長不是來自行業紅利,而是通過擴大規模實現,利潤率呈下降趨勢;

對於其他相當部分的地產企業,更加高企的融資成本,略遜一籌的管理水平,利潤率跳水的趨勢將更為堪憂。

在此背景下,加上人才供給已嚴重過剩,企業選擇節流,收緊人力成本,心平氣和的說,再正常不過。

而此刻回顧鏈條下游設計院的勞動回報,早就逼近冰點,已經降無可降。

2

當下

白領精英正逐步淪為重資產

之前以為,以白領精英自居的我們,是以四兩撥千斤的輕資產角色參與這個遊戲,賺的是腦力勞動的錢,還頗為傲嬌,但事實是,並非那麼輕:

一個普通員工月薪一萬,公司為此付出的成本大約是三萬;

作為管理者,手下有10個這樣的兵,這個團隊一個月的人力成本就是三十萬;

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同時,精英們會變得越來越「重」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中國正在邁入老齡社會,大約15年後,全國人口撫養比會比現在翻一番,預示著人力成本也會翻一番;在高企的人力成本下,按現在臃腫的人力配置企業根本無法生存,減少對人工的依賴是企業存活的不得已的選擇。

地產如此,設計院更是如此。

船太大,人太多,開不快呀,何況這船還想著要飛起來呢!

濤哥雜談文章中的一句話,可謂是當頭棒喝:

有份工作就不錯了,真以為自己都是精英啊。

3

未來

企業會越來越骨感

地產的分工已經非常細化與成熟,房企的職能構架將變得極其精簡。

除了基礎崗位職能可以外包,含金量高的核心業務也會逐漸被划出企業的邊界之外,這裡面當然包含了設計管理職能--高水準的諮詢公司完全可以涵蓋取代地產設計部的職能。

企業的邊界在哪裡?

底層邏輯上決定於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對比,即,當企業採購某項服務的交易成本低於自己做這件事情的管理成本,那麼這項服務就應該被划出企業邊界之外。

為什麼說未來房企必然會越來越骨感?

一方面是外包帶來的人力成本降低,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互聯網信息科技的迅猛發展,為行業提供了強大的工具,也為形成專業化的外包服務提供了技術支撐。

設計端也做著類似的轉變:

過去兩年內,多家互聯網企業都發布了虛擬設計院平台,其實質之一,就是利用信息化工具,繼續精簡組織構架,由「公司+個人」過渡到「平台+個人」,大幅降低成本。

一句話,

是科技進步,在提高管理集中度;

是新一代生產力,在裁剪著企業的邊界。

4

威脅!

人工智慧入侵設計領域?

人工智慧會威脅甚至取代建築設計的工作么?

個人覺得不會,道理很簡單:

誰願意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慧後,拿著這個大殺器,去做設計這樣一件事情?去掙這點一次性買賣的微薄的設計費???

這無異於為了得到一滴純凈的水,花費了一桶水的代價--做這樣的事情,智能秒變智障。

人工智慧的應用肯定只會選擇有發展潛力,有更為廣泛需求,有持久和豐厚回報的領域。

目前設計領域的這些智能產品, 可以幾秒鐘變出各種建築強排方案,可以一個鍵點下去,就完成了大量的機械繪圖工作,怎麼看都只是一個輔助設計師的工具。

與其擔心人工智慧,不如先關心即將鋪開的全生命周期的BIM應用。

未來的公司都會是數據形公司,地產行業並不例外,而地產或設計企業的數據化,必然始於企業級BIM的應用,例如:

利用BimEx全過程管理雲平台及其配套的人工智慧技術,在項目開發、設計、建造過程,以數字化的業務流程,精準定量優化內部的運營管控,實現跨越量級的提質、增效、降成本;

當逐步延伸到物業的運營維護,將體現其更大的價值,行業中領先者如萬達,已經在大力實踐--至此,原本冰冷的建築終於和萬千的用戶「對話」,在這個交互過程中形成的用戶數據,將是企業最為核心的資產;

不管是用來挖掘商業價值,還是優化前端設計,只有積累了大量數據,以演算法驅動的人工智慧才具備發揮威力的條件。

未來已經兵臨城下

我們如何逐個擊破?

一、用價值,把入場券拽緊在手心

我們每個人都應建立自己獨立的損益表:

如果是一個月薪一萬的普通員工,為公司創造每個月十萬的價值,職位仍舊是穩當的;

如果是手下有10個兵的總監,帶領團隊為公司創造每個月一百萬的價值,那才到60分的及格線!

以創業者心態為公司創造價值,這是我們永遠被需要的根基。

二、用能力,游弋在企業邊界之外

企業的業務會外包,部門會消減,但這些業務永遠都在,永遠都需要人來做,而且永遠是這個行業裡頭的人來做:

過去用什麼知識技能給所在公司服務,就可以用同樣的東西服務於所有甲方。

不同是身份的轉換,由打工者轉變為創業者,對於個人的要求,除了高度專業化的業務能力,還要具備極強的綜合素質。

三、防守--避開「人工智慧」的火力區

此刻開始的成長需要到達這樣的效果:工作三年,就要有三年的有效積累;工作十年,就必須要有十年的經驗技能壁壘;這些技能沉澱不會因為技術突變而一夜間回到解放前。

選擇耕耘的領域必須避開容易被機器自動化狙擊的簡單重複勞動,比如,低技術含量的製圖、建模,容易被標準化的管理技能,等等。

可以考慮這樣一些安全方向:有創造性的工作,與人深度協作的技能,跨界溝通與資源整合能力。

四、進攻--裝備工具變身收割者

再鋒利的大刀,也敵不過最原始的槍炮;我們必須要擁抱變化,學會用工具,而且是武裝最先進的工具:

人工智慧也罷,信息技術也罷,都不外乎是工具,而站在工具背後的,暫時還輪不到AI,是人,而且是這個行業內的人;

有幸坐在這艘巨艦的駕駛艙的倖存者,將所向披靡,變身收割者。

只是可惜,駕駛艙容量極其有限,趕快上船吧。

寫在最後

一場慘烈的攻城略地一觸即發,

有劫後餘生,就有血灑疆場。

還以為對手是科技怪物?

但翻開這「怪物」的盔甲,裡面是血肉之軀。

這哪裡是和未來在交兵?

這分明是人與人的戰爭。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80建築 的精彩文章:

舊改廠房搶眼「谷歌」,照明提升空間質感
不加班就該殺嗎?甲方的混賬邏輯!

TAG:80建築 |

您可能感興趣

鬼不可怕,可怕的是人!
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
人工智慧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會使用而被淘汰!
人工智慧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利用它!
對一個男人來說,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上進心
流言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
可怕的不是人工智慧「黑盒」,而是?
去養老院不可怕,可怕的是沒人探望
不結婚不可怕,可怕的是嫁錯人
無跡可尋的神不可怕,有跡可循的神才是最可怕的
失去的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有不甘
你所有的不理智,對他來說都是壓力,都是可怕
AI也有可怕的未來,你可能還不知道!
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絕望
婚姻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愛情
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已麻木不仁!
回憶不可怕,可怕的是習慣
甲亢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它
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把自己當富人
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夠勤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