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猛士:抗戰時期中國軍隊所有軍車還不及日本幾個師團

中國猛士:抗戰時期中國軍隊所有軍車還不及日本幾個師團

抗戰時期,圍繞交通運輸線和軍事運輸的鬥爭貫穿了戰爭的全過程,並影響和制約著戰爭的進程與結局。實際上,抗戰時期的多場重大會戰和戰役都是為了爭奪運輸線優勢和戰略通道而展開的,本期策劃將和大家一起討論和回顧抗戰時期我軍汽車運輸史績的得與失。

眾所周知,抗日戰爭是一場與中國歷史上任何戰爭都不同的戰爭。戰爭不再只是軍隊的事情,而是需要動員國家全部資源的總體戰。特別是,最大限度地去動員全國所有工業投身抗戰,服務抗戰。中國雖然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但是必須具備同樣級別的工業生產能力才能將這些資源變為戰爭實力。

雖然近代中國也發展了一些工業,但是總體來說,還是一個農業收入佔75%的農業國家,即便是農業也還處於與明朝沒有什麼區別的狀態,而在1935年,日本已經擁有9.6萬台農業拖拉機,要知道,1932年的蘇聯也只擁有12.5萬台拖拉機。而那是大多數中國人甚至沒有見過汽車。

在中國大部分地區,日常物資商品運動,都是靠人力進行搬運,效率非常低。抗戰爆發前,中國年度鋼鐵生產量人均擁有僅日本1.07%,年度發電量人均擁有僅日本0.86%,在近代鋼鐵產量和發電量也就大體上決定了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圖片可以看到,在中國,道路上基本沒有汽車。

這在戰鬥中直接表現為,軍隊哪怕僅經過數十公里短途行軍,也會疲憊不堪。而數量不大的彈藥攜帶量,也只能保證部隊進行1-3天的戰鬥。一支經過行軍,精疲力盡的軍隊,強打精神又在戰場緊急挖掘各種工事,再攜帶少量彈藥隨即進入戰鬥,可想,還能發揮出多少戰鬥力。

日軍一個齊裝滿員的師團就是蹲在哪裡,都可以經受10個中國師的圍攻,原因就在這裡。因為日軍師團有數百輛汽車攜帶物資,可以保持密集火力,同時堅持很多天,而一個中國師打2,3天就沒有力量了,連窩頭都吃光了,只能從後方再調部隊上來。

正是因為這些缺陷,使抗戰中的中國軍隊比較擔心日軍的側翼包圍和縱深迂迴。因為一旦後路被堵,這些沒有任何補給,又用光了自身攜帶給養的部隊就很有可能失去戰鬥力。中國當時曾經估算,如抗戰爆發,進入全面戰爭階段,中國至少需要20萬輛軍用汽車。

而1937年,國民政府對所有軍事機關,軍事學校和部隊車輛進行統計,只有卡車2789輛,摩托車670輛,牽引車111輛,工程車42輛,坦克64輛,指揮車48輛,彈藥車66輛,救護車28輛...最後還有4輛餐車。而作為當時中國軍隊的最高管理機構,軍政部所屬汽車兵團擁有的汽車僅有570輛才與日軍1個師團差不多。

這點車輛很明顯無法保障至少200萬軍隊在面積達上百萬平方公里的戰場作戰。因此當時,軍委會開始統一登記管理調動全國民用車輛參加抗戰。1938年,台兒庄戰役爆發,河南省將全省70多輛長途車全部編入汽車總隊,開赴前線為台兒庄部隊運輸物資和人員。

就作戰部隊而言,一個師的軍械處至少需要一次轉運7噸物資的能力,才能對應戰場轉移,領取彈藥和補充部隊的最低限額需要,而中國軍隊絕大部分步兵師都難以達到這種要求。雖然軍隊也組織老百姓組成手車,大車和運夫大隊參加戰區運輸,但只能短途運輸,在動輒戰線數百里的會戰當中,則很難發揮功效。

不僅僅是軍隊需要汽車,後方工業和貿易運輸同樣需要汽車,中國通過滇緬,中越,西北等公路進口汽油,柴油,兵工材料,通信材料,航空及汽車配件,武器彈藥,藥品和出口各種礦石農產品,全部都要依靠汽車進行,這就成為了汽車和油料消耗大戶。

抗戰前我國的汽車運輸企業非常落後,主要是由地方和私人辦理的汽車運輸公司,規模小、車輛少、且集中沿海一帶,只能維持一般的客貨運輸。抗戰爆發以後不久,日軍相繼佔領了沿海各省、大部分鐵路均被佔領。國民黨政府逐步撤退到西南、西北一帶。此時除了部分鐵路、水運和人畜力運輸外,主要運輸只能依靠公路上的汽車運輸。

抗戰初期,國民政府全線整治了川黔、川湘公路。並開闢了西南、西北公路交通網,與中緬、中印、中蘇等國際公路相通。1940年,重慶市長途汽車商業同業公會成立,當時行使在西南、西北的長途汽車已在2 000輛以上。

這時及時搶修了幾條公路,其中最主要的是滇緬公路,1938年12月1日全線正式修通。接著開始承辦國際運輸。整個工程之艱難、修築速度之快,為世界所驚訝。在1940年9月日軍佔領j匕越後.國際援華物質除部分由蘇聯進口外,主要依靠滇緬公路。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後,滇緬公路成為中國對外的唯一通道。

即便是這樣,進口物資到了國內,也還要經過漫長的旅行,才能發揮作用。例如,兵工材料要先轉運到重慶等地的兵工廠,生產出武器彈藥後再轉運到湖北,湖南,安徽,江西,陝西等各省部隊手中。在大部分路途上,都需要汽車運輸。

為了最大限度上提高運輸的能力,作為現代交通的補充,中國政府在戰時還大力發展了以人力、畜力為主的驛運事業。1940年9月1日,驛運總管理處在重慶成立。1942年初步建成了以重慶為中心的全國驛運網,在交通不便的地方運送軍用及民生物資。

但中國彼時還是一個貧油國家,那時,中國還沒有發現大油田,每年的石油自給量僅有0.2%,1939年,軍政部一共擁有1.24萬輛汽車,但是軍政部交通司的汽油儲備還不夠1個月的使用量。汽油短缺直接影響軍事運輸和戰役策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沒有汽油的軍隊,是沒有大規模進攻能力的。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面臨的石油短缺更為嚴重,日軍徹底封鎖了中國幾乎所有的對外出口。抗戰八年,中國石油產品有98.8%是太平洋戰爭之前進口的,可見太平洋戰爭之後,中國的石油短缺已到何等程度。

到1944年,中國在西南地區發起滇緬大反攻,同時,日軍也在中國發動了大攻勢,中國數千公里戰線上全部爆發大戰,導致燃料短缺已到極限,中國不得不動用了最後的燃料戰略儲備,100萬加侖酒精。並且在攔截後方所有軍民車輛向前線運輸部隊,馬匹,軍品,武器和糧食,前往貴州,廣西等各地阻擊日軍。

抗戰期間中國軍隊的軍事運輸,主要還僅僅存在於,從大後方軍工廠和部隊集結地向前線戰區的遠途運輸。而戰區後勤部門向各個部隊的補給,依然只能依靠人力運輸。我們可以看到,汽車工業對於1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天兵器解讀 的精彩文章:

中國海軍頻繁穿越宮古水道是在演練打美國航母
中國出口艦艇誰能低下 韓國輕鬆戰勝中國讓人臉紅

TAG:天天兵器解讀 |

您可能感興趣

抗戰時國軍士兵拼不過日軍的真相,國軍每日伙食竟比不上日本軍犬
鏡頭下:抗戰時期真實的日本軍工廠,武器讓中國軍人羨慕
中國人最痛恨的日本師團,被這支國軍打殘
讓日本人動容的中國空軍飛行員,生前最後一句話:中國無被俘空軍
此國是中國鄰居,二戰出兵幫日本打中國,殺中國人比日本鬼子還狠
日媒:時隔6年,中國現役軍人或將再赴日本學習
曾被稱為日本海軍軍官的搖籃,二戰時期日本海軍「三大學校」
中國在二戰時期的人口數量是日本的6倍,為什麼軍隊陣容卻沒有日本大?
二戰時,日本最強戰力師團,號稱「鐵軍」的師團是哪個
亞洲一國家,古中國人曾經是他們的先祖,二戰卻幫著日本欺負中國
日軍為何喜歡在中國建炮樓?日本軍官:針對抗日軍隊一弱點
二戰時期日本的皇軍慰問團
美媒:亞洲五大軍事強國排名,日本第三,中國眾望所歸
中國二戰時的人口量是日本的6倍,為什麼軍隊陣容卻沒有日本大?
抗日期間,此國幫日本入侵中國,屠殺中國人比日本還狠
抗日戰爭中,死得最「憋屈」的日本將軍,全部被中國小兵幹掉
中國最霸氣的一款驅逐艦,日本軍隊一聽到名字,整個國家都強烈抗議
此國是中國二戰盟友,暗地裡卻和日本合作,若沒有他中國抗戰能提前三年
日本士兵眼中的中國軍人和美國大兵有哪些區別?看完後美軍甘拜下風!
日本第一個以中國命名的院系,中國通的搖籃,學生都要來中國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