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類首次在琥珀中發現雛鳥 該琥珀價值上千萬元

人類首次在琥珀中發現雛鳥 該琥珀價值上千萬元

中國學者主導研究,標本來自緬甸北部,琥珀距今9900萬年;專家稱標本完整保留羽毛和皮膚

新京報訊 近日,中加美等國古生物學家在北京宣布,他們發現有史以來第一件琥珀中的雛鳥標本。這件標本來自著名的琥珀產區之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康河谷。此地的琥珀距今約9900萬年,屬於白堊紀中期。

該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等學者共同進行。「我們2015年便發現了數個更完整的古鳥類琥珀,儘管骨骼的三維重建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但結果令人非常震撼。」邢立達介紹說,「研究表明,此次發表的標本是一隻較為完整的反鳥類雛鳥,記錄了其生命最初幾周的骨學和羽毛特徵。」

「此次,我們描述的古鳥類琥珀珀體很大,約9厘米長,容納了接近完整的一隻古鳥類的頭部、頸椎、翅膀、腳部和尾部,以及大量相關的軟組織和皮膚結構。」參與研究者、美國洛杉磯自然史博物館恐龍研究院院長路易斯·恰普教授告訴記者,「這些保存下來的軟組織除了各種形態的羽毛之外,還包括了裸露的耳朵、眼瞼,以及跗骨上極具細節的鱗片。」

中國科學院動物所副研究員白明博士和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黎剛博士對記者表示,獲取標本之後,研究團隊開始只是注意到了一對非常精美的鳥足,之後採用顯微CT等無損設備來成像和分析標本之後,才發現了琥珀內部還隱藏著頭骨、脊椎等重要信息,通過對CT數據的重建、分割和融合,最終無損得到了所有骨骼的高清3D形態。

「羽毛形態是本次研究的重點之一。」瑞安·麥凱勒教授說道,「標本保留著迄今最為完整的古鳥幼鳥羽毛和皮膚,這在白堊紀的標本中尚屬首次。」

- 揭秘

雛鳥被包裹時沒有立刻死亡

邢立達介紹稱,雛鳥標本的外觀挺特別的。首先是很大,一般琥珀外觀只有吊墜那麼大,也就三四厘米,但這隻琥珀寬度有9厘米長。普通人打眼一看就是一個爪子在那,但我們在掃描下面一半時,突然發現不對,這裡有一個像嘴巴尖兒的東西,像是翅膀;上面一半一掃描不得了,這是一隻完整的鳥,能看到它的脖子、頭、翅膀,甚至能看到一些花紋。琥珀中的雛鳥不是很完整,腰腹不見了。我們猜想,它被琥珀粘住的時候,腰腹剛好露在琥珀外面了。有一些吃腐食的動物,把它吃掉了,或者腐爛掉了,新的樹脂落下來的時候,腰腹已經沒了。

這塊琥珀的發現者原以為發現了一種「奇怪」蜥蜴的爪子,直到研究者確認它是一隻來自恐龍時代的鳥的爪子。

邢立達介紹,判斷小鳥死前狀態是很頭疼的一個問題。我從沒有看見動物是以這樣一個姿態死去的,這完全是一個捕獵的姿態,完全不是死亡姿態。有一些白色區域,說明它死亡的時候,身體里的水分還很多,標明它被包裹的時候是亞健康的狀態,因為也沒有掙扎的現象。對於是否可以復活雛鳥,邢立達表示,很多人覺得這隻琥珀內容物比較新鮮。其實不是的,有機物已完全被碳化了。所以我們重建非常困難。

這隻鳥的骨骼、皮膚以及軟組織都保存在琥珀中,為科學家提供了關於這種已滅絕鳥類的重要信息。

科學家認為:

「雛鳥琥珀價值可達上千萬元」

研究用緬甸琥珀幾乎全部靠買

1

END

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遠藝站 的精彩文章:

藝術家用蔬果作畫 極致美感如何下口
1983年 5000元可買朱屺瞻、劉海粟等一流大家100幅作品
女藝術家素描畫表達出的肉慾與食慾
藝術小鎮在中國:消費藝術,還是消費旅遊?

TAG:明遠藝站 |

您可能感興趣

人類首次發現蛇琥珀
琥珀中首次發現蛇類標本
人類的第一次!中國人在緬甸的某一琥珀中發現蛇琥珀,可能來是自9900萬年前
約一億年的白堊紀琥珀中首次發現介形類
重大發現:琥珀中首次發現9900萬年前幼蛇!
1億年前琥珀中發現被吃剩的鳥化石 3D復原古鳥長這樣
1億年前琥珀中發現蛙類新物種:「琥珀蛙」體型嬌小
世界首次!琥珀中發現9900萬年前未知的蛇類標本
世界首次!琥珀中發現9900萬年前未知的蛇類物種標本
科學家首次發現蛇琥珀,或為蛇類祖先,具有巨大價值
新發現:1億年前緬甸琥珀中的「怪物蜘蛛」
科學家首次發現蛇類琥珀
緬甸琥珀中首次發現,一億年前白堊紀時期的介形類甲殼動物
首次發現!琥珀除了恐龍,鳥類,現在又多了一種史前動物
琥珀中發現億年「旅行青蛙」
中美科學家發現最古老蛙類琥珀 現億年前新物種
科學家首次在琥珀中發現蛇 揭示全新物種
首次發現蛇類琥珀,這或許是人類沒發現的物種
9900萬年前的蛙!中美科學家發現恐龍時代琥珀蛙
科學家第一次在琥珀里發現一條恐龍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