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和珅下獄後朝廷無人敢審,此漢臣慷慨請命,列出二十款大罪

和珅下獄後朝廷無人敢審,此漢臣慷慨請命,列出二十款大罪

在乾隆、嘉慶兩朝,漢人重臣中人們最能想到的是劉墉和紀曉嵐,這與時下流行的影視作品有關,而在乾隆晚期,能與和珅相抗衡的並非此二人,卻是不為人所熟悉的首輔大臣——王傑。

和珅下獄後朝廷無人敢審,此漢臣慷慨請命,列出二十款大罪

王傑出身貧寒,年輕時為了供養老母曾在江蘇巡撫陳宏謀的門下當幕僚。乾隆年間高中狀元後步入仕途,歷任乾隆、嘉慶兩朝達四十年之久。他先後供職於吏部、兵部、禮部、刑部,因性格耿直,敢於直言,特別是在與和珅的鬥爭中剛正不阿而深受乾隆帝器重,官至軍機大臣、上書房總師傅。嘉慶帝親政後,更是對他禮遇有加,將其擢為首輔。

王傑,雍正三年(1725年)出生於陝西韓城的一個貧寒農家,八歲時父親病逝,一家人靠母親獨立支撐。王傑自幼聰穎敏捷,刻苦好學,師從關中名儒孫景烈。

乾隆十八年(1753年),二十九歲的王傑以學識出眾被薦拔貢生,授職藍田縣教諭,但因薪俸微薄,難以供養老母而辭職。為了生計,他先後在兩江總督尹繼善、江蘇巡撫陳宏謀的門下當過幕僚。王傑在幕府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替兩位封疆大吏寫奏章,他一邊當著師爺,一邊等待時機。

和珅下獄後朝廷無人敢審,此漢臣慷慨請命,列出二十款大罪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王傑以陝西鄉試第一(解元)會試京城,殿試時又以第三名進呈考卷。當時,正值西陲戡定,乾隆想在北方選拔人才,又見王傑字跡眼熟,跟兩江總督尹繼善過去呈遞的奏摺字跡毫無二致,於是欽點其為頭名狀元。

王傑成了清朝開國以來,陝西的第一名陝西狀元。據說山東學士對此很不服氣,曾當面出對聯為難王傑:「孔子聖、孟子賢,自古文章出齊魯。」王傑立即對答:「文王昭、武王穆,而今道統在西秦。」山東舉子由此態度一變,對他十分尊敬。

王傑進入仕途後,初在南書房當值,後經多次升遷,官至內閣學士。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任刑部侍郎後又轉調吏部,其後擢升右都御史。

和珅下獄後朝廷無人敢審,此漢臣慷慨請命,列出二十款大罪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王傑出任軍機大臣,上書房總師傅。他在教當時的皇子、後來的嘉慶帝顒琰讀書時相當嚴厲,皇子不用功,他就罰跪罰站。有一次,乾隆碰見皇子們被罰跪,即令站起,並說:「教者王,不教者王,君君臣臣乎!」王傑見狀答道:「教者堯舜,不教者桀紂,為師之道乎!」乾隆無話可說,令其復跪。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王傑出任東閣大學士。王傑在朝擔任要職十餘年,不僅為官清正,也敢於直言。凡是有關清廷的大政方針,他總能仗義執言,在乾隆中後期,和珅權勢顯赫,舉朝之人敢怒不敢言,只有王傑敢於據理力爭,兩人在朝堂上往往爭得面紅耳赤,由於乾隆深知王傑,經常予以庇護,和珅對他是又恨又怕。

嘉慶元年(1796年),王傑以足疾被免去軍機大臣、上書房總師傅及諸部事務。

和珅下獄後朝廷無人敢審,此漢臣慷慨請命,列出二十款大罪

嘉慶四年(1799年),上皇乾隆駕崩後嘉慶開始親政,於是將王傑擢升為首輔,嘉慶將和珅奪官入獄後,當時因和珅的黨羽遍及朝野,於是無人敢出來審他。王傑慷慨請命,列出和珅二十項罪行,查沒其全部家產。

嘉慶五年(1800年)。七十六歲高齡的王傑以年老體衰乞請解職,嘉慶帝下詔挽留,並特許他拄杖入朝。

嘉慶八年(1803年),王傑獲准退休回籍。臨行前,王傑還專門上書請求解決政治上的腐敗問題,並提出通過吏治整頓堵塞國家財政上的漏洞,嘉慶帝也賜其乾隆御用玉鳩杖、御制詩二章,以表尊敬和器重。

和珅下獄後朝廷無人敢審,此漢臣慷慨請命,列出二十款大罪

嘉慶九年(1804年)十月,王傑與夫人八十歲雙壽,陝西巡撫方維甸帶著嘉慶帝專制的賀詩、題匾和所賜珍寶登門拜賀。十一月,王傑赴京答謝。

嘉慶十年(1805年),王傑去世,享年八十一歲,追贈為太子太師,謚號文端,祀於北京賢良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都御史 的精彩文章:

犯人被腰斬後,活了半個時辰,在地上寫下三個字「望速死」
清朝近三百年,此三個重要衙門,漢臣一律不得染指
朱元璋定下的兩個祖制,後世誰也不敢動,大明亡國是註定的
最後一位怡親王,靠典當祖上珍寶度日,熬到解放前一年死去
此人要奪位無人能敵,但父子三人境界極高,一心擁護皇太極

TAG:左都御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此人給清朝帶來一場浩劫,他死後百姓為其建祠堂,朝廷卻下令拆除
他一心為朝廷辦事,卻被自己的老婆出賣,被腰斬後寫下了七個「慘」字
此人幾次科舉落榜,後一怒之下起兵,推翻朝廷自己稱帝
她本是一婢女,卻翻身為朝廷二把手,忤逆皇帝受刑之後,更顯嫵媚
兩代忠臣被錯殺,朝廷一錯再錯,終釀亡國大禍!第三代成開國太祖
此人背叛朝廷,死後卻被百姓當神仙祭拜,毛主席一句話高度評價
兩位朝廷命官不孝父母,李皋得知後竟做出驚人舉動
此清官為救朝廷得罪皇帝被下令處死,劊子手不忍下手竟自刎謝罪
梁山好漢此前打仗從未損失一人,為何歸順朝廷後死傷不斷?
此人被皇帝捧為朝廷守護者,卻又被下令凌遲處死,連百姓都生吃他的肉!
他是秦朝二世滅亡的罪魁禍首,控制了整個朝廷,最後卻被子嬰斬殺
他曾告誡朝廷要憐憫百姓,當官後自己卻草菅人命,被皇帝剝奪官爵
他們是一群窮苦出身的百姓,卻敢違背聖旨,反抗朝廷
鑒湖女俠秋瑾被斬首後,兩位弟子要為其報仇,後活捉清朝廷巡撫
武將抗倭迎來大捷,朝廷卻將其收監後處死,奸臣反成「抗倭功臣」
他屢戰屢敗懦弱無能,出賣帝國,一手毀了朝廷,為何卻被加官進爵
此人為朝廷平定叛亂,上報朝廷後,結果皇帝反而很不高興,要殺他
一代忠臣卓敬,生前得到重用,為何死後卻遭到朝廷的刻意抹黑
此人位列九卿之首,為救朝廷以身涉險,卻成為漢末首個割據勢力
岳飛被殺時,手下精兵悍將眾多,為何無人敢反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