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生犢牛的飼養管理及新生犢牛死亡的幾種原因

新生犢牛的飼養管理及新生犢牛死亡的幾種原因

新生犢牛的飼養管理

1.出生後的第1個小時

(1)確保小牛呼吸小牛出生後如果不呼吸或呼吸困難,通常與難產有關,必須首先清除口鼻中的黏液,方法是使小牛的頭部低於身體其他部位或倒提幾秒種使黏液流出;然後用人為的方法誘導呼吸,也可用一稻草搔撓小牛鼻孔或冷水灑在小牛頭部以刺激呼吸。

(2)肚臍消毒呼吸正常後,應立即注意肚臍部位是否出血,如有用一乾淨棉花止住。殘留的幾厘米臍帶內的血液擠干後必須用高濃度碘酒(7%)或其他消毒劑浸泡或塗抹在臍帶上。

出生兩天後應檢查小牛是否有感染,正常時應很柔軟,如感染則小牛表現沉鬱,臍帶區紅腫並有觸痛感。如臍帶感染可能很快發展成敗血症(即血液受細菌感染),後者常引起死亡。分娩後應用乾淨的稻草或麻袋擦乾小牛。

(3)小牛登記小牛的出生資料必須登記並永久保存。新生的小牛應打上永久的標記。標記的方法有:在頸環上套上刻有數字的環、金屬或塑料的耳標,蓋印,冷凍烙印,照片。

(4)飼餵初乳初乳含大量的營養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球蛋白、干擾素和溶菌酶),保證生長發育需要和提高抗病力,小牛飼餵初乳非常重要。但飼餵初乳必須注意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初乳的質量是否是優質的?二是初乳的喂量,每次飼餵小牛的初乳量不能超過其體重的5%,即每次飼餵初乳1.25~2.5千克.出生頭24小時應喂3—4次;三是何時喂初乳?犢牛生後4—6小時對初乳中免疫球蛋白(母源抗體)吸收力最強,故生後0.5—1小時喂初乳2千克,第2次飼餵應在出生後6~9小時,持續5~7天;四是如何飼餵初乳?初乳喂前應在水浴中加熱到體溫39℃,同時清洗奶瓶或奶桶。

(5)小牛與母牛隔離開小牛出生後立即從產房內移走並放在乾燥、清潔的環境中,確保小牛及時吃到初乳,最好放在單獨圈養小牛的畜欄,剛出生的小牛對疾病沒有抵抗力,給小牛創造一個乾燥、舒服的環境可減低患病和疾病傳播的可能性;也便於飼養人員監測小牛的採食情況和體況。

附:發酵初乳是剩餘初乳放在桶中放置而成,方法是在新鮮初乳中加1%丙酸可抑制非腐敗菌繁殖,降低pH;喂時加小蘇打0.5千克/噸酸乳,改善適口性。

2.出生後的第1周:

(1)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小牛舍的環境衛生;及時清洗飼餵用具;小牛舍必須空欄3—4周並進行清潔消毒;

(2)疾病觀察營養缺乏和管理不善是犢牛死亡率和發病率高的直接原因,因為健康的小牛經常處於飢餓狀態,食慾缺乏是不健康的第一癥狀,必須注意觀察和及時治療:

(3)小牛去角帶角的奶牛可對其他奶牛或工作人員造成傷害,大部分情況下應進行去角。但去角時飼養員或技術員必須依照一定的技術指導和程序,避免刺激和傷害小牛;

(4)常乳和代乳品母牛產後7天所分泌的乳,食物。也可飼餵代乳品。犢牛7~10月齡能吃干飼料,能滿足犢牛能量、蛋白質和口味需要即可:自由採食優質青乾草,刺激瘤胃發育。

新生犢牛死亡的各類原因

當牧場的產犢高峰期到來時,你或許正在為產犢做最好的準備。產犢期是牧場中一段令人興奮而又緊張的時間,大多肉牛飼養者會預計一個犢牛死亡率,但是犢牛死亡太多會使你的企業遭受巨大損失。

掌握產犢過程的關鍵控制點會幫你度過一個成功的產犢季,根據2008年美國國家動物健康監測中心(NAHMS)和美國農業部(USDA)的一項研究,犢牛死亡的最高峰發生在產後幾天內,而絕大多數死亡發生在犢牛出生後的前3-4周。產死犢數幾乎佔2008年上半年犢牛死亡數的一半(44.5%),另外13.5%的犢牛在出生後24小時內死亡,還有28%的犢牛在出生後1天至3周內死亡,這些數據突顯了分娩期和產後初期的監護工作對犢牛存活的重要性。保證母牛適當的營養水平,及時為難產母牛助產,有效控制傳染疾病的發生會使犢牛死亡數量降到最低。

犢牛死亡的原因有多種,難產是造成產死胎最常見的原因,用易產犢的公牛進行配種是預防死胎的長期方法。另一個導致死胎的原因是母牛分娩中斷,犢牛的蹄部出產道後,分娩母牛才能被轉移位置或中斷分娩。太過頻繁或不合時宜地移動或干擾分娩母牛會導致其停止分娩,可能會使犢牛在子宮內窒息死亡。除了死胎,低體溫症以及諸如犢牛白痢、臍部感染、肺炎等傳染病都會增加犢牛死亡數量。

濕冷環境中出生的犢牛更易患低體溫症,因此,儘快給這些犢牛保溫對其存活非常重要。保溫燈可有效烘乾犢牛體表的水分,但不能長期使用,因為過度使用保溫燈會增加犢牛肺炎的發病率。直腸溫度可反映犢牛冷應激的程度,直腸溫度低於100℉(37.7℃,譯者注)表明犢牛出現冷應激,等於或低於94℉(34.4℃,譯者注),則出現主要器官溫度下降,大腦功能受損。無論何時,當犢牛直腸溫度等於或低於100℉(37.7℃,譯者注)時,都應儘快給犢牛保溫。

一旦犢牛體溫保持正常,就儘快飼餵初乳。初乳可以讓犢牛獲得對之前所提到的傳染病的抵抗力,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使犢牛獲得初次免疫力,並提供能量。隨著日齡增加,犢牛吸收免疫球蛋白的能力會迅速下降,因此,儘快給犢牛飼餵品質良好的初乳是非常重要的。

減少環境應激和及時飼餵初乳對於新生犢牛的健康是極其重要的。出生時補飼初乳有利於為犢牛奠定良好的生長基礎,尤其當母牛是青年母牛或體形消瘦時更是如此。體況評分較低的母牛初乳品質差,會影響犢牛的長期健康。推薦飼餵量:出生後6小時內飼餵2夸脫(約1.9升,譯者注),12小時內再飼餵2夸脫(約1.9升,譯者注)。

產犢季前做足準備,能夠保證有一個良好的生產開端,產犢季就會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管理好產犢過程,防止犢牛低體溫症和儘快給犢牛飼餵品質良好的初乳可以顯著降低犢牛死亡數量,出生後健康的犢牛在秋季斷奶時依然會非常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專註牛羊飼料 的精彩文章:

牛土豆、馬鈴薯中毒的癥狀、診斷及治療

TAG:專註牛羊飼料 |

您可能感興趣

新生兒夜哭的幾種原因和護理!
新生兒母乳餵養五大忌
父母把寵物犬和新生兒「一起養」 結果寶寶慘被咬生命垂危
新生兒母乳餵養的4大好處
新生兒眼屎多的原因
新生兒的餵養與護理小知識
淺談 新生乳豬的護理
新生兒餵養之母乳餵養的程序
新生松獅幼犬的護理和餵養知識
新生犢牛氣喘症
新生兒黃疸的原因與護理知識
新生兒黃疸偏高的原因
新生兒腹脹的原因及表現?
亡靈的穿越與民族的新生
新生兒不吃奶的原因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不是「病」
新生女嬰出現「月經」和「白帶」?幾種新生兒的特殊生理現象
新生兒母乳餵養8大難題
野生動物康復中心的那些萌萌新生兒
蘿蔔寨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