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真正的藝術家有一種孤獨——向死而生!

真正的藝術家有一種孤獨——向死而生!

巴爾扎克說:「在各種孤獨中間,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獨 。」也許,最偉大的藝術家往往都是孤獨的,但如果偉大的行程變成了孤獨者的迷途,那麼背起行囊獨自旅行的散步者又有多幸福呢?死亡的意義是未知的,這種未知不應當有人主動去探尋。

但還是有許多藝術家去探尋了。我們為他們的探尋而悲傷,也為他們的孤獨而悲傷。

馬克-羅斯科:我年輕時藝術是一條孤獨的路

真正的藝術家有一種孤獨——向死而生!

馬克-羅斯科

「我年輕時藝術是一條孤獨的路,沒有藝廊,沒有收藏家,沒有評論家,也沒有錢。但那卻是一個黃金時期,因為我們都一無所有,反而能更肆無忌憚地追求理想。今天情況不同了,這是個累贅、蠢動、消費的年代,至於哪種情況對世界更好,我恐怕沒資格評論。但我知道許多人身不由己地過著這種生活,迫切需要一方寂靜的空間,讓我們紮根、成長。我們得抱著一定能找到的希望活下去。」這是1955年羅斯科在工作室對拜訪者不無憤慨的傾訴,「我可以在一百個地方展出我的畫。可是我一點錢也賺不到。我可以演講。可是他們不付演講費用。有人寫我,我的作品在各地展出,一年連1300元都賺不到。」可見,馬克-羅斯科死後贏得的巨大的聲譽和財富,與生前的困苦、焦慮和掙扎構成強烈反差。

真正的藝術家有一種孤獨——向死而生!

馬克-羅斯科作品

抽象藝術家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的名聲,主要是靠他著名的色域繪畫取得的。這些作品因用色彩喚起了人的情感共鳴而廣受好評。但羅斯科不屑於這樣的評論,他希望自己被當做畫 家而不是塗塗抹抹拼湊色彩的人。他只關心情感表達,而「不關心顏色間的關係,不在意表現形式,也不關注其他任何東西」。

真正的藝術家有一種孤獨——向死而生!

馬克-羅斯科作品

在他人生晚期,他的繪畫風格趨於平淡,透著絕望,似乎是想顛覆自己之前的社會聲名。「黑色主題繪畫」(the Black Paintings)是他最後一組畫作,大部分畫作中都是一塊黑灰畫布,黑灰中間水平分割,畫中還有一塊薄木板。羅斯科自己敘述說,這些畫的主題是「死亡」。他先遭與妻分居之苦,又受嚴重抑鬱症的折磨,1970年羅斯科在自己的紐約畫室割腕自殺。

梵高:不與任何人說話的「瘋子」

真正的藝術家有一種孤獨——向死而生!

梵高自畫像

1888年2月,梵高離開喧囂的都市,隻身來到法國南部的田野。他陶醉於熾烈的陽光和一望無際的田野之中。傳言,在這片原野中,梵高從來不戴帽子,眼睛中放射著熱烈的光芒,從來不與任何相遇的人說話。傍晚的時候,他的眼睛就如燒光了柴的火洞,頭頂被曬的通紅,頭上不多的頭髮都豎立著,腋下夾著一幅顏料還沒有乾的畫布。人們看到他的時候,都在交頭接耳:「這個瘋子又來了!」

梵高作品:麥田群鴉

預示不祥並讓人難忘的畫作《麥田群鴉》總被誤認為是梵高的最後一幅作品。雖然這的確是梵高絕世之作中的一幅,但在研究他寫給別的畫家的信時發現,《麥田群鴉》是1890年7月他死前兩周所完成創作的。這就意味著《杜比尼花園》才可能是真正的最後一幅作品。這幅畫作中描繪著梵高深深敬仰的畫家夏爾-弗朗索瓦-多比尼(Charles-Francois Daubigny)的大花園。陰暗的《麥田鴉群》與田園生活形成鮮明對比,暗示著梵高遭受著精神上的折磨。

1890年7月27日一大早,梵高帶著裝滿子彈的手槍外出去寫生。他朝自己開槍,但卻沒有成功,兩天後死在了哥哥家中,享年37歲。梵高生前從未享受過任何的功名與利祿,最後還是他的母親為悲劇的他料理了大量工作。

康斯坦斯-梅爾:用情人的剃鬚刀結束生命

真正的藝術家有一種孤獨——向死而生!

梅爾作品:《悲慘人家》

康斯坦斯-梅爾(Constance Mayer)和皮埃爾-保羅-普魯東(Pierre-Paul Prud』hon)之間的感情曾轟動藝術圈。普魯東的繪畫風格柔美而感性,是浪漫主義運動到來的預兆,他的主要作品有《心靈的強暴》、《懲治罪惡的正義與復仇》和《約瑟芬皇后的肖像》。

1803年梅爾與普魯東相遇,不過當時普魯東已有妻室,但婚姻很不和諧,他的妻子最終死於精神病醫院。那時普魯東是享譽法國的繪畫家,梅爾是嶄露頭角的年輕藝術家,很快他們便開始合作繪畫,據說外界看不出同一幅畫里有銜接的痕迹。相對於油畫,普魯東更喜歡素描,所以勾勒繪畫大概輪廓總是由他負責,油畫創作部分由梅勒完成。那時普魯東名氣更大(加之他是男性),所以這些畫作常冠他一人之名售賣。有些人為了畫作能賣個好價錢,甚至會把梅爾的名字除去,只留普魯東一個人的名字。

真正的藝術家有一種孤獨——向死而生!

普魯東自畫像

據說,普魯東曾在妻子去世前發誓,不會續娶,這讓康斯坦斯非常憂鬱。也有人說政府徵用康斯坦斯索邦神學院的畫室,讓她處於危險境地。無論如何,1821年5月26日,梅爾選擇用普魯東的剃鬚刀於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普魯東悲痛絕望,於兩年後去世,但未能完成他們最終的合作繪畫——為一個悲慘家庭的畫像。

約翰·明頓:最後的作品關乎死亡

真正的藝術家有一種孤獨——向死而生!

普魯東自畫像

畫家及插圖畫家約翰-明頓於1957年1月自殺身亡,他的最後一個作品仍未完成。這幅畫描繪的是被一群發瘋的旁觀者包圍的身負重傷之人。在明頓死亡前一天, 畫家Ruskin Spear去工作室拜訪他,被告知畫中的垂死者是死於2年前車禍的好萊塢演員詹姆斯迪恩,享年僅24歲。

真正的藝術家有一種孤獨——向死而生!

演員詹姆斯-迪恩

Spear相信 詹姆斯迪恩的死亡代表年輕一代的遭遇,與明頓高度相關。然而,垂死者的真實身份是有爭議的。顯然,繪畫的靈感直接源於明頓在巴塞羅那目擊的一起相似的車 禍,之後認為與迪恩相似。明頓的自殺是由於抽象藝術的興起阻礙了他作品的普及,助長了內心的抑鬱和自信的喪失。作品雖未完成,但跡象表明他並不打算進一步 完成創作。他告訴朋友擔心他的畫會成為另一個約翰尼·明頓的作品。

徐渭: 9次自殺而不死

真正的藝術家有一種孤獨——向死而生!

徐渭

徐渭(1521年—1593年),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曾擔任胡宗憲幕僚,助其擒徐海、誘汪直。胡宗憲被下獄後,徐渭在憂懼發狂之下自殺九次卻不死。後因殺繼妻被下獄論死,被囚七年後,得張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後南遊金陵,北走上谷,縱觀邊塞阨塞,常慷慨悲歌。

徐渭自殺方式聽之令人毛骨悚然,用利斧擊破頭顱,"血流被面,頭骨皆折,揉之有聲",又曾"以利錐錐入兩耳,深入寸許,竟不得死"。

真正的藝術家有一種孤獨——向死而生!

徐渭作品

徐渭出生於官宦之家,自幼天資聰穎,二十歲考取山陰秀才,然而後來八次鄉試都名落孫山,終身不得志於功名。他厭惡與達官顯貴交往,最好的朋友是張元忭。在張元忭死後,他幾乎閉門不出,並且杜門謝客。據說有人來訪,徐渭不願見,便手推柴門大呼:「徐渭不在!」他一生不治產業,錢財隨手散盡,此時只得靠賣字畫度日。但手頭稍為寬裕,便不肯再作。倒是一班門生和晚輩的朋友,或騙或搶,常常得到他的傑作。徐渭似乎特別嗜蟹,許多題畫詩記載了朋友們用活蟹來換他畫蟹的經過。最後幾年,徐渭身患多種疾病,大約畫也不能常作,生活更為貧苦,藏書數千卷被變賣殆盡。

徐渭於萬曆二十一年逝世,享年七十三,死前身邊唯有一狗與之相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浮躁中的頓悟 的精彩文章:

薛之謙演唱會為前妻獻歌感動全場
印小天打女星遭插刀教圍攻?如今損失千萬被妻子騙婚!
《楚喬傳》開播,劉玉翠「暴戾」亮相霸氣回歸!
比起獲獎名單,你更應該關注一個影展的入圍名單!
我國最明目張胆的九大錯別字,還錯的這麼有講究!

TAG:浮躁中的頓悟 |

您可能感興趣

藝術家做出來的獨特的藝術品有一種別樣的美
有趣的誕生:一場藝術家的獨白
孤獨時,藝術家的另一種伴侶
尤洋:一個藝術家的孤獨
藝術家筆下的純真童年,有一種觸動心靈的美!
一個藝術家的成功,一是對藝術和人生的感悟;二是在勤奮中不斷實踐
趙無極:藝術家最好的鏡子是對自己忠實,虛偽是一切藝術最大的天敵
細節中的匠人精神!藝術家對於生活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
藝術家家裡的牆都是這樣的
你選擇做母親,還是一個成功的女藝術家?
如何做一個有錢的藝術家
藝術家把自己跟妻子的日常畫成有趣的漫畫,這就是愛情最美的模樣
她是一位獨一無二的創造性思想家 也是學科的藝術家和思想家
邀請全世界的藝術家把孩子的畫變成真的「怪獸」,那個孩子也太幸福了吧!
藝術家們都有哪些癖好?
三人行必有一個被孤立,老藝術家也玩排擠了
孤獨的藝術家到底在做些什麼?
一生只愛一人,藝術家的忠誠與專一
如此驚艷的藝術形式,這幾位藝術家絕對超乎你的想像
這位女藝術家的作品,改變了全世界對女性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