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團隊里三位龍套,缺一個就不可能有大明朝

朱元璋團隊里三位龍套,缺一個就不可能有大明朝

朱元璋團隊里三位龍套,缺一個就不可能有大明朝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作為中國古代最強草根逆襲奇蹟,朱元璋開創大明朝的輝煌里,有一條後世創業者膜拜的成功經驗:用人。

這位帝王一生歷經考驗,多少次憑著強大文武團隊闖過去。麾下能掐會算的劉伯溫,能征善戰的徐達,更在傳說中神一般強大。後來那位要造反的寧王,就對這用人經驗無比仰慕,玩命搜羅一群土匪文匪,滿以為裡面就有自家的徐達劉伯溫,待到真扯旗開打,撞上了明朝大儒兼聖人王陽明,卻是立刻被揍的稀里嘩啦。用人的學問,不留神就學跑偏!

好多人都感嘆,寧王這是看人眼歪,但比比朱元璋就知道,寧王更跑偏的,是用人理念——所謂會用人,不是打遊戲開外掛,選對一個人才就能大殺四方的事,演義小說里才會有。真正的人才團隊,卻好似鋼鐵戰車,除了惹眼的幾位,任何一個不起眼的環節,卻都是無比重要。正確的人放正確位置,再小的角色也馬虎不得!

就看朱元璋的團隊里,卻也有一些平日沒存在感的龍套角色。可缺了任何一位?留下「治隆唐宋」輝煌的大明朝,別管劉伯溫徐達們如何強到逆天,也妥妥是夢幻泡影。

朱元璋團隊里三位龍套,缺一個就不可能有大明朝

一:種田將軍

第一位龍套,正是大明開國武將,蘄國公康茂才。

其實論身份資歷,康茂才將軍真不低,朱元璋還在要飯時,他就扯旗隊伍造反了。最後更獲封公爵,但放在明朝戰將雲集的武將序列里,比比橫掃沙場的徐達常遇春藍玉郭英們,知名度卻真叫低。照明初好些史料說:不是因為這位康將軍不努力,而是他忒老實。

早在蘄縣老家時,這位康茂才將軍,就以孝順父母知名,後來跟了朱元璋,老實脾氣更從不改,吃苦受累說去就去,立功受獎時能讓則讓。但令他大多數時間默默無聞,卻也為大明開國立下奇功的,卻是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派給他的一個新工作:都水營田使。

朱元璋團隊里三位龍套,缺一個就不可能有大明朝

聽聽名字就知道,這是個多操心的活:總攬朱元璋地界上的軍隊屯田水利事務。從此以後別人扛槍,康茂才扛鋤頭,別人立功殺敵,康茂才彎腰種地。標準吃力不討好。

但朱元璋卻並不是欺負老實人,相反任命的時候,就大倒苦水:今軍務實殷,用度為急。實在點翻譯:朱元璋的隊伍,眼看就吃不上糧食了!

戰爭年代,糧食就是爭天下的頭號大事。可放在此時朱元璋身上,別看正照著「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低調苦幹,但「廣積糧」這條,卻是勤扒苦做也積不住。他當時的地盤,比幾個對手都小的多,隊伍擴編快,年年仗沒完,缺糧缺急了眼,更各種名頭橫徵暴斂。

朱元璋也知道,這麼惡性循環下去,不單敗人品更敗家,沒準爭天下還沒影,內部就要窩裡反。也就放了這大招:屯田!如此生死存亡大事,當然也得專人專管,還必須得是任勞任怨,且辦事認真的老實人。於是康茂才走馬上任!

這以後的幾年裡,朱元璋大軍開疆拓土的滾滾征塵里,康茂才一度就沒了影。待到幾年後,羽翼豐滿的朱元璋開始傲然亮劍,朝著一統天下的目標高歌猛進時,康茂才這才再度踏上沙場。而他留給朱元璋的,卻是滿噹噹的糧倉,無論鄱陽湖上決戰陳友諒,還是二十五萬明軍揮師北伐中原,初生的大明朝一邊輕徭薄賦,廢掉各種橫徵暴斂,一邊卻底氣十足,多少硬仗惡戰卻從沒缺糧。好似加滿油的戰車,隆隆碾平天下!

朱元璋團隊里三位龍套,缺一個就不可能有大明朝

關鍵的加油者,正是幾年裡汗滴子摔八瓣扛鋤頭的康茂才。

如果說歷史如大戲,帝王將相似主角,低調的康茂才,卻是一個靠譜的搭台劇務。任何要干大事的英雄,滿世界尋覓心目中的劉伯溫徐達前,自家團隊的這事,卻要瞧清楚:撐檯子的老實人,到位了嗎?

二:跑路謀士

在朱元璋的用人經驗里,十分重要的一條,就是招攬文士。他的文臣謀士,堪稱各種類型齊全,比如政治家型的李善長,謀略型的劉基,學者型的宋濂。但也有一位不太出名的仁兄,卻兼有這三位牛人的長處——葉兌!

葉兌,浙江台州人,元末明初大儒,他的學問水平有多強?可以問問朱元璋的另一謀士,明初文化教育第一人宋濂。這位宋濂老師一輩子心氣高治學嚴,給朱元璋的兒子做老師時,教學出了矛盾,朱元璋的面子也常不買。可讀了葉兌的文章,卻是分分鐘佩服的五體投地,恭恭敬敬跑來求教。可這麼強的人,為何名聲不顯?聽聽葉兌先生給朱元璋的原話:取榮華富貴,並非所願!

出身南宋名門的葉兌,如果想出名,以其才學水準,恐怕早就名滿天下。可自從南宋覆滅,葉氏家族就三代恪守祖訓,從此閉門謝客做學問,多少高官厚祿送上門也不搭理,一心以教書為業。但在聽說了朱元璋的名號後,葉兌卻不等不靠,突然扔下書本跑來求見!

低調了多年的人,突然高調跑來自我推銷,連朱元璋本人都不敢信,但在看過了葉兌帶來的見面禮後,朱元璋秒信了——《武事一綱三目》。

朱元璋團隊里三位龍套,缺一個就不可能有大明朝

這是多年坐看風雲的葉兌,洋洋洒洒寫成的一篇軍事散文,卻一下戳中朱元璋心事:此時朱元璋坐鎮應天,夾在陳友諒和張士誠之間,北邊還有元朝,等於三面夾板氣。說要低調求發展,可也被夾的扛不住。怎麼扛過去?葉兌這篇文章,輕鬆就指了路:西邊陳友諒兵強?那就先守住,北邊有長江,元朝再凶也難過來,關鍵是南邊張士誠,你要持續對他保持壓力,佔領他的要地。這樣多大壓力,你都是「宜足江東,觀天下之釁」。

更厲害的是,這文不但告訴朱元璋如何渡難關,更連幾年後取天下的難題都想到了:你想直接攻打張士誠的老窩蘇州?那根本不現實,必須先拿下紹興,蘇州只圍不打,遲早是你的。然後也根本不用對南方動大兵,從浙江一支船隊出發,海路拿下福州。東南都是你的!

在朱元璋取天下的謀略里,後人大多津津樂道劉伯溫的《時務十八策》,但要以走路來比喻:《時務十八策》好似一個宏偉藍圖,葉兌的《武事一綱三目》,抓的卻是眼前實實在在的細節:真遇到了坑,怎樣才能爬上來。

當然幫朱元璋爬上來的葉兌,最後也拒絕了朱元璋的賞賜,還是回家做了快樂的教書先生。也因此名聲不顯。但其中的道理,卻是後來好些爭天下的失敗者們無視的:再美好的規劃,看得見的長遠前景,卻都是一步步走出來的。能夠助你翻過眼前坑的人才,永遠不可缺。

朱元璋團隊里三位龍套,缺一個就不可能有大明朝

三:賬房先生

其實如果細讀《明史》,康茂才與葉兌的光輝事迹,都曾經在其中被大書特書。但大明首任戶部尚書楊思義,卻連這個待遇也沒享受到,在大部頭的《明史》里,僅留下了百餘字的傳記。放在幾部朱元璋題材的電視劇里卻更悲催,連名字都給改掉,換成莫名其妙的人物。

但很負責的說,雖然這位楊思義大人,既不能沙場建功,又沒有運籌帷幄的智慧。但在朱元璋的事業里,他同樣是不能缺的一位。甚至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楊思義在《明史》里這一百來字的事迹,橫掃天下的朱元璋,很可能難逃黃巢李自成們過把癮就覆滅的悲劇!

因為他在朱元璋的團隊里,從頭到尾都只抓一件事:錢糧!

朱元璋爭天下的艱辛路上,論最缺的東西,比起缺兵缺地盤來,缺急眼的就是錢糧,康茂才賣力扛鋤頭種地,總算救了開國戰爭時的急。但待到大明開國才明白:大明朝的窮,卻才是更難救,舉國一片廢墟,元朝跑路前,捲走了北方各大府庫金銀,好些曾經幾萬人的城市,竟只剩下二十幾戶人家,全國簡直窮到渣。救不了這個窮,大明朝的江山,很可能就是曇花一現。

朱元璋團隊里三位龍套,缺一個就不可能有大明朝

在「救窮」這事上,後人大書特書的,就是朱元璋別緻的「救」法,這位農民出身的帝王,採取了最別緻的經濟模式,全國生產一把抓,農村每月的生產,都是國家集中發布命令,不惜血本砸錢扶持,一定要把大明朝經濟拽上去!

這個思維很給力,但一個必要條件也很實際:再好的規劃,也要有人執行!

而作為農業老司機的楊思義,就成了最兢兢業業的執行者。他在朱元璋任吳王時,就是他的司農卿,兢兢業業忙活農事。待到大明朝開國後,更就任戶部尚書。史料上沒有說過,他有多麼超遠的戰略眼光,更不曾見他如好些飽讀詩書的文官一樣,有多少閃光的高談闊論。然而數年任上,他卻有一樣救命的品質:精細!

每一條朱元璋拍板的農業政令,哪怕只是簡單一句話,都會被他一絲不苟,做出最詳細的規劃來,而且都是最可操作性的方案。比如朱元璋要全國推廣種棉花,一個簡單的種棉命令,他做出了二十多種種植方案,南北不同地區水土,分片依次推廣。保證沒有一處走樣。於是沒過幾年,棉花,這個元朝時的奢侈品,真箇走入千家萬戶,成為國人的生活必須品。

朱元璋團隊里三位龍套,缺一個就不可能有大明朝

《明史》雖對他寥寥幾句,卻有一句經典評語:雖本帝意,而經畫詳密。輕描淡寫,卻是絕對的高難度,把一個簡單的策劃案,因地制宜做精做細,事半功倍的執行出來,卻是他無與倫比的能力。任何一個團隊,有這樣強大執行力的低調人才,多麼高瞻遠矚的謀劃,都能確保從不跑偏,一步一個腳印踩出江山!

明朝原來是這樣 張嶔

¥17.6
京東
購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個亂世中公認的聖人,為何淪為被唾罵千年的奸人?
鐵腕奇人差點帶兵滅了日本,另一貢獻讓中國人口爆增一億
如果你的領導像這幾位「明君」?趕緊跑吧
三個討人厭的宰相,卻解釋了何為「宰相肚裡能撐船」
明朝皇帝們怎樣修理文官?最後一個辦法最輕鬆,卻把國家鬧亡了

TAG:我們愛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山東新帥評丁彥雨航: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團隊,不是一個人
拖團隊後腿的人,都有這五個特點,你占幾個?
曾經這個團隊差點少一個成員!幸虧有你在才有了今天的七個人
還以為「獨孤天下」是指一個人?你們都錯了!是一個團隊
鄭爽沒有團隊,沒有後台,卻為什麼每次都能演女一號?
傅菁不僅衣品好,光是有這雙腿,在團隊里就是很亮眼的存在!
再次傳來一大捷報,馬偉明團隊再出一位天才人物,美:太不可思議
他們練習生和出道後,定位大不同卻很成功,第三位是頂級女團隊長
這部新番團隊強大,然而沒有人買,原來美女們玩飛機是這個樣子
取經團隊中最不靠譜的人,極有可能是個間諜,他是誰?
生完二胎僅6個月恢復完美身材,大勢女團隊長出身果然不一樣!
一個人就是一個團隊,這獨立遊戲堪比3A
多元團隊有創意,也不乏衝突
蔡徐坤個人工作室成立,有了團隊之後他就能一直紅下去嗎?
秦嵐:公司團隊曾不看好「皇后」這個角色,覺得這個人物太平淡
時尚小吳拍大片,靠眉毛進娛樂圈第一人,誰知背後團隊有多強大?
艾比大秀「囚衣」團隊,帶六位助理出鏡,每一位都是女裝潛力股!
與鞠婧禕一個團隊,憑努力獲得認可後,現身機場穿著太個性!
在非洲叢林里一個人幹掉一個團隊的僱傭軍的小姐姐是會是誰呢?
如來的取經團隊為何是五人?五人名字連起來讀,才發現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