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打破中醫和西醫間的那道「認知牆」?

如何打破中醫和西醫間的那道「認知牆」?

「這一代年輕醫生很聰明,接觸的資訊也比我們那時候多多了,我們不能老怪年輕人不好,也要反思自己培養的問題,要給他們提供更符合現在年輕人特點的工作環境。」

作者 | 燕小六

來源 | 醫學界服務站

人經常因為不了解,所以不喜歡。

比如,在風俗習慣多奇葩的印度,左手擦屁股、右手吃飯,是一個常被外人絮叨的梗。

該圖指導在沒有紙的情況下,如何用水蘸濕PP,然後用左手擦凈。

對於這一習俗,支持和反對的論調都有很多。

假設你得知:解便後,用手指擦屁股,能降低痔瘡發病率,大量節約紙張、有助環保;而用手抓飯吃,能提升觸覺銳度、強化進食的快感,還能提前了解食物溫度、避免燙嘴;更重要的是,這會驅使你注意手衛生——

那麼,你會不會對這個習俗,多一些理解,甚至有點小期待、也想入鄉隨俗一把?

在中醫和西醫之間,似乎也隔著一道「認知牆」。

一方認為,西醫才是經得起推敲的「循證科學」,是對機體生理功能醫藥學的理論、摸索與實踐。在以西醫為主導的現代醫學體制中,這一方佔了大多數。

另一方認為,「中醫最全面、最系統、最具體、最生動地體現了中華文化的核心,中醫不是單純的醫學,它是哲學、心理學、天文氣象、環境科學、動植礦物等的綜合學科」(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先生言)。

大家說得都有道理。

只不過,在2016年12月國務院發表《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之後,中醫藥的發展成為「國策」,上升為國家戰略。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西醫不懂點中醫,行嗎?

「西醫和中醫完全是兩套理論體系。你說懂點就懂點?你先把這段話翻譯咯: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乃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找刺者或許會這麼說。

懂≠精。它是「知其然」,旨在理解異見。

過去的知識分子大多懂一些中醫藥典故。一方面,古籍多有這類記敘。另一方面,中醫藥強調養生,迎合了中國人從古而今的健康思潮。最重要的是,先人的醫藥思想和理念,蘊含著老祖宗的哲學和智慧。讀一讀,就是在提高和傳承傳統文化素養。

更好的情況是,在理解中醫的基礎上,慢慢認可、贊同,甚至去鑽研——多一門知識就是多一門手藝,這是好事。

畢竟,中西、西醫同是研究人體的醫學,同是治病救人。無論在哪個點上發力,都是為了病人好。

中醫藥相關的書籍並非都是「之乎者也」。有些描敘中藥材的,通篇都是引人入勝的故事。

隨便挑一本,《本草——生長在時光的柔波里》,有這麼一段:

古代有一人家,丈夫在外經商。賢惠的妻子見田裡油菜花謝結籽,即將進入收割油菜、搶種水稻的季節,就給丈夫寫了封信:使君子,半夏,當歸。

丈夫接到信後,回了一封,催人趕快送回家。信這樣寫道:紅娘子,明天,茴香。

一來一回兩封信,14個字,提到了6中藥材,當真是妙。

當歸這個梗,在三國時期也被用過。

彼時,魏國天水郡中郎將姜維走投無路,投奔了諸葛大軍。一天,姜維接到一封信,是走散的老母親寫來的,問他要一味叫「當歸」的中藥。

姜維回復其母:良田百傾,不在一畝;但有遠志,不在當歸也。

說完兩個故事,《本草》作者嵇元筆鋒一轉,說:古書中,當歸都和妻子有關……這許是當歸為婦科的要葯、主葯,中醫婦科幾乎到了「十葯九歸」的地步。

《本草》是一本非常「小清新」的書。

一是寫作手法「清新」,沒有文言文的前置、倒裝。不會出現每個字都認識,湊一塊兒讀不懂的尷尬。

二是手繪插圖「別具一格」。青年畫家三淼為出現在術中的每一種本草,都配上了水彩圖。打開書,一股淡淡的葯香拂面。

圖片來源於《本草》一書

但這本書的格局,不止於此。

「希望以該書為起點,幫助各個年齡層和文化知識結構的人群,了解最常用中藥最基本的知識點,引發讀者思考。更重要的是培養讀者興趣,在閱讀中體會中華四千年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心中播下探尋生命世界的火種。」這是創作本書的又一初心。

或許對西醫來說,《本草》是你進入中醫世界的一本「橋樑書」。

好消息來了!

醫學界攜手人民衛生出版社,為您推薦這一本《本草:生長在時光的柔波里》,單本8折低價,正版保證。現在下單,第二天即可發貨(周末除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 的精彩文章:

醫生都是騙人的,賣保健品的小哥才是親人啊
包皮到底要不要割?先搞懂這10個問題!
中國科學家實現「基因編輯剪切無殘留」?
報考醫學的6大原因,你是哪一種?
從專科到全科,一位醫生的蛻變路

TAG:醫學界 |

您可能感興趣

17歲少年故意傷害被判14年 保外就醫間再犯案冒充他人服刑
《塵封檔案》系列——060.中醫間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