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泄密?美國首次動能中段反導試驗大獲成功,中國反導技術疑遭竊密

泄密?美國首次動能中段反導試驗大獲成功,中國反導技術疑遭竊密

第一軍情作者:滄海觀瀾

隸屬於美國國防部的導彈防禦局(MDA)昨天宣布,美國首次攔截洲際彈道導彈試驗取得成功,從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的1枚地基攔截彈,與發射自太平洋中部馬紹爾群島里根測試場的彈道導彈靶標直接碰撞。導彈防禦局長敘林稱,試驗成功是「難以置信的成就」,是該項目的「關鍵里程碑」。

然而,美國媒體對此卻並不買賬。CNN援引民主党參議員亞當·史密斯的話說,「自2002年至今已經花了超過400億美元,從部署第一個陸基反導系統至今已過去13年!導彈防禦局終於做了一次洲際彈道導彈攔截試驗。這實在沒什麼好吹的,同樣的事情中國4年前就搞定了。」

參議員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作風值得稱道,但是拿中國「立flag」這事卻顯得不那麼厚道。事情還要從「星球大戰計劃」說起……

1983年3月,美國時任總統里根提出發展導彈防禦武器系統的「戰略防禦倡議」 (SDI),要求20世紀末之前,在空間或地面部署以定向能武器為主、包括攻擊衛星和截擊導彈的新型反彈道導彈系統,「在蘇聯導彈到達之前就對其進行攔截或摧毀」。

1985年1月,「星球大戰計劃」終於獲得美國政府批准實施。該計劃由「反導計劃」和「反衛星計劃」兩部分組成。其中,「反導」系統將分助推段、末助推段、中段和再入段4層,對地方來襲導彈實施攔截,攔截成功率將達到99.9999%,為美國撐起一把「反導保護傘」。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反導技術的重重難關讓「星球大戰」越來越像是個科幻電影。

1993年5月,美國總統柯林頓宣布終止「星球大戰」計劃,改為集中精力發展「彈道導彈防禦計劃」。該計劃包括兩個部分:用於保護美國海外駐軍及相關盟國免遭導彈威脅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 (Theater Missile Defense system ) 和用於保護美國本土免受導彈襲擊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 (National Missile Defense system)。次年,美國防部成立「彈道導彈防禦體系辦公室」,統籌建設TMD和NMD。

原本,建設NMD這事兒在國會一直阻力重重,但無巧不成書,2001年9月11日,美國本土百年來首次遭到襲擊,布希政府迅速藉機宣布:國家安全防禦刻不容緩!

在9·11之後的輿論氛圍之下,國會無人再敢發表反對意見。儘管大家都清楚,再先進的反導系統也不可能對恐怖分子能產生防禦作用,人們也不相信,伊朗、朝鮮、巴基斯坦的導彈能攻擊到美國本土。

2002年6月13日,布希政府向全世界宣布,美國退出《反導條約》。自此,美國在反導系統發展上一路狂奔,今天在東亞攪得天翻地覆的「薩德」,也正是濫觴於此。

2002年12月17日,美國總統布希宣布,他已經下令軍方著手部署導彈防禦系統,以預防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造成的「災難性破壞」。

根據美國國防部公布的導彈防禦系統計劃,NMD和TMD將融為一體,實現整體布局。其中,本土主要依靠陸基中段防禦(GMD),包括部署在阿拉斯加和加尼福尼亞州的36枚陸基攔截彈(GBI),年底計劃增加至44枚,主要用於攔截洲際彈道導彈。

此外,「標準-3型」(SM-3)海基攔截導彈部署在裝備有宙斯盾系統的軍艦上,「高性能愛國者-3型」(PAC-3)導彈部署在全球海外基地及盟國,主要用於攔截中短程彈道導彈。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近日發布的《導彈防禦2020》報告顯示,自1997年以來,美軍共進行31次陸基攔截彈飛行試驗,其中,共實施17次攔截試驗(其餘14次分別為彈體飛行測試、彈頭殺傷器性能測試或通信指控系統測試等),8次失敗,特別是2010年、2013年,連續試驗失敗。

自2014年起,美軍導彈攔截成功率陡然提升。2014年攔截試驗成功,是美軍5年來第一次攔截成功。2016年GMD成功進行了1次非攔截試驗,測試了殺傷器的姿軌控系統性能。這次動能中段反導再獲成功,難怪導彈防禦局要大吹特吹。

請注意美軍反導攔截試驗接連失敗的這個時間點——2010年、2013年。根據中國國家通訊社發布的消息:

2010年1月11日,中國在境內成功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中國外交部表示,這一試驗是防禦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

2013年1月27日,中國在境內再次進行了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中國國防部表示,這一試驗是防禦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

相同的反導攔截試驗,相同的時間節點,美國連續失敗,中國連續成功。更令人稱奇的是,中國中段反導成功第二年,2014年,美國5年來也首次取得反導攔截試驗成功!

這不能不讓人聯想到美聯社近日發布的一則聳人聽聞的報道。報道稱,從2012年開始,美國中央情報局派駐中國的特工和秘密線人便開始陸續失蹤,甚至有人「在中國政府某部委院內被當場擊斃」!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今天在朝鮮半島對我咄咄逼人的「薩德」,難保裡面沒有來自中國的技術情報。

去年夏,「薩德」入韓在即,中國罕見地公開宣傳了一位反導專家陳德明,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矛和盾的較量總是交替上升發展的。今天的反導技術,攔不住明天的導彈。我們永遠在路上。」

實際上,美國人對此的認識更加清醒。儘管美軍已實質性地構建起多段、多層、分類反導系統,在反導攔截器、殺傷器技術上居於領先地位,在態勢感知系統建設上更是令中俄望塵莫及,但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報告仍然憂心忡忡地稱:

——在戰略方向上,必須「設計一種更加強健的、自適應的本土導彈防禦架構,應對未來不斷增長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威脅」,「重新評估巡航導彈對華盛頓特區以及其他戰略地區的威脅能力,並考慮在美國本土部署岸基宙斯盾系統。」

——在攔截器性能提升上,重點「提高殺傷器、攔截彈生存和修復能力」,「 加速高空無人機機載激光定向能助推段反導武器研發」

——在感測器建設上,「豐富天基感測器層級,實現導彈全過程跟蹤和識別」,「提高地基雷達感測器性能,實現對太平洋上空導彈中段飛行過程全覆蓋」「提高應對中東導彈威脅的跟蹤能力,將SBX雷達機動部署至大西洋」……

與美軍加快推進導彈防禦系統實戰化部署相比,中國的反導仍處技術試驗階段。

中國一貫反對太空軍事化、沒有部署導彈預警衛星,解放軍沒有海外基地、境外地基雷達感測器基本空白,難以有效監視敵國或戰區導彈發射情況;各大軍工集團公司被「看不見的手」牽引,商業資本逐利於「商業航天」「軍援軍貿」等眼前利益,先進技術研究投入不足、難以滿足軍方訂貨需求,導彈防禦武器的數質量堪憂。

自2002年美國宣布退出反導條約,經過布希政府和奧巴馬政府多年苦心經營,美國遍布全球的彈道導彈防禦網越織越密。新上台的特朗普政府更是加緊推動「北約東擴」、「以亞制亞」, 總體構想即是無限擴大美國防禦縱深,確保美國本土永遠無虞,短短100多天,在中國周邊攪起了無數風波,

借用一句中國足球解說常用語——「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不多了」。

當此之際,既不能被美國參議員的表揚「捧殺」,也不要被所謂的「中國威脅論」「棒殺」,腳踏實地建設「同中國國際地位相稱、同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才是正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成功進行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
重磅!中國成功進行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
俄軍應對美國反導系統戰役戰術理論 | 新反導測試?事實是俄已無中段反導能力 只能靠核爆攔截
中國成功進行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有多重要?
喜訊!中國成功進行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
中國宣布反導試驗成功,美媒稱這些能力將成為中國崛起為全球軍事大國的關鍵
國防部:中國成功進行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
中國成功進行中段反導試驗 超越俄羅斯直追美國
中國成功進行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 意義在哪?
這個國家的導彈技術得到美國認證?秘密實驗全部成功,反導系統已無法攔截
我國「中段反導技術」已成功超越美國,可在大氣層外攔截洲際核彈
中國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成功,或將超越美國?真相令億萬國人驕傲
撕毀中導條約後,美國成功進行反導試驗!目標瞄準中俄中程導彈
國防部突然宣布:中國成功進行一次反導試驗
評論:中國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再成功 意義重大
中國反導試驗再次成功 周邊多國已加速建反導系統
深度解讀:中國成功進行陸基中段反導試驗!反導技術難在何處?你絕對想不到
中國成功進行反導試驗,這次又觸動了誰的神經?
到底有多重要?中國成功進行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專家解讀來了
無視美國反導!中國正研製隱形巡航導彈,對陸反艦樣樣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