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面對「共享經濟」,監管政策出台越早越好

面對「共享經濟」,監管政策出台越早越好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張佩】

短短几年內,「共享經濟」在我國異軍突起,大放異彩,特別是共享單車,不僅在我國遍地開花,還已經走出國門,也許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發源於我國、壯大於我國、並迅速走向世界的商業模式創新。共享經濟所展現出的商業活力和創新能力,標誌著中國經濟進入了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也讓人們對中國經濟又增添幾分信心。

然而,共享經濟解決了一些痛點,也帶來了新的爭議和問題:究竟哪些東西適合共享,哪些不適合?打著「共享」旗號就可以挑戰現有法律法規?單車到處亂停、司機騷擾乘客、「租客毀了我家」,應該誰來管?……如果不處理好這些新問題,共享經濟可能只會是曇花一現;而解決這些問題,無疑需要監管政策及時跟進。

根據筆者的經驗,在中國談到「監管」二字,很多朋友立馬就不淡定了:「中國的監管還不夠多嗎?政府權力還不夠大嗎?為什麼不能交給市場?」

但是,抽象的說監管過多還是過少、政府過大還是過小是沒有意義的。對市場來說,科學設計、審慎有效的監管從來就是好事情而不是壞事情,而且可以說沒有監管就沒有現代經濟。我們真正需要關心的是該管什麼、不該管什麼,以及為什麼要管、怎樣來管。共享經濟作為新生事物,監管政策還是空白,這為我們探討政策設計提供了很好的案例,本文將嘗試提出一些監管原則和思路。

首先,共享不是目的,提高社會效率、創造社會價值的共享經濟才是好經濟。對好的共享經濟不僅不能管死,還要鼓勵和推廣;反之,沒有提高社會效率、創造社會價值的業態,哪怕打著「共享」的旗號,哪怕受到資本的追捧,也應保持足夠的警惕。

「共享經濟」的基本思路是通過打破私有產權的局限性來提高閑置資源的利用率,進而提高整個社會的運行效率;但是,任何租賃都有這個功能,「共享」的故事到這裡遠沒有講完,我們不妨看看共享單車的例子。

我國曾經是名副其實的自行車王國,然而近些年自行車在一些特大城市卻在逐漸邊緣化:城市道路交通逐漸演變為以機動車為核心,以至於很多孩子不再學騎車了。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怕丟,二是路遠。公共租賃可以部分解決這兩個問題。

事實上,按規定地點借還的「自行車共享系統」(bicycle-share system)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出現在了歐洲,它脫胎於傳統的租賃,滿足了A點借、B點還的需求。前些年我國一些城市也在由政府推動提供這種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以鼓勵綠色出行、緩解交通擁堵。

然而,公共租賃自行車的痛點也很明顯:借還點太少,覆蓋率太低,甚至遠不如公交車站密集;對於固定路線有意義,對於隨時出現的出行需求作用不大。因此,儘管政府花了很多錢推廣公租自行車,效果卻是很有限的。

共享單車利用衛星定位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直接拋棄了停車樁,做到了A點借、X點還,不僅完美的解決了上述問題,還創造了完全不同的出行場景:早高峰,坐公交車上班,最後兩站地特別堵,瀟洒下車換單車,減少了15分鐘的煩躁等待;工作時,要去1km外的某單位開會,以往是步行15分鐘,現在是騎車5分鐘,來回節約20分鐘;下班了,先騎車避開最堵的1km,同時約好網約車,起步價到家,回家時間從50分鐘減少到20分鐘。

區區3元錢減少了1個小時的出行時間,這當然符合「提高社會效率、創造社會價值」的原則,而且這種效率的提升不僅源於資源利用率的提高,還源於人們行為模式的改變。轉眼之間,騎車出行在大城市復興,公共交通「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這種「好的」共享經濟當然值得鼓勵。

同時,對於某些「蹭熱度」的共享,我們也要冷靜對待。例如,「共享雨傘」的存在價值就很牽強,因為雨傘本來就是只在下雨時才有大量需求,再怎麼共享也是大部分時間閑置,更何況還可以租借回家12小時,所以最終結果一定是平時沒人借,下雨天借不到。

其次,共享不等於免費,能看到盈利前景的共享經濟才是好經濟。既然共享經濟以提高社會效率、創造社會價值為出發點,必然有利潤前景,天生不用補貼。然而,目前很多共享經濟打免費甚至倒貼牌,以傾銷的方式佔領市場,短期如此無可厚非,但是不應成為常態,因為免費的東西最昂貴,一定會造成濫用和浪費。

「限塑令」要求超市塑料購物袋開始收費的時候,很多人質疑這一政策的意義,認為幾毛錢不會改變人們的習慣;然而「限塑令」實施幾年之後,全國超市塑料購物袋年使用量減少了2/3左右,這就是免費和幾毛錢的區別。

能收費、有利潤的商業模式才是好的商業模式,如果一個項目單純靠砸錢免費推廣,一旦開始收費就沒人用了,恐怕就沒有存在價值。有人會說:「企業賺錢賠錢是市場行為,用不著別人操心」。這種說法過於簡單化了。風投賠點錢當然無所謂,但是新業態砸錢補貼必然會影響原有業態,資本方可以關門甩袖子走人,但是原有業態可能已經被摧毀了,背後的社會成本是巨大的。同時,「免費」的羊毛可能出在羊身上,不少企業依靠吸納押金、預存費用維持現金流,這提示有關部門必須加強對客戶押金的監管,防止資金被挪用,否則很可能最後散夥跑路,演變為集資詐騙的鬧劇。

第三,共享不能模糊產權邊界,不能侵佔公共資源,尊重公私產權的共享經濟才是好經濟

共享沒有改變產權邊界。共享經濟的法律關係通常是租賃而不是產權共有。共享住宿只不過是房屋的短期出租;共享單車依然歸企業所有,其經營的是動產租賃業。所以,共享經濟的管理義務也應當主要由經營者承擔,而不能推給社會,推給「公民素質」;更不能以「共享經濟」為擋箭牌,以法不責眾為武器,挑戰現有法律法規的底線。

政府提供了很多公共產品,無論是路邊的空間還是道路交通秩序的維持,最後都是納稅人的錢在投資和維護,這類公共產品理應由納稅人公平的享用,而不能成為少數資本的牟利盛宴。否則,收益歸資本,成本由社會承擔,這和那些污染環境的企業沒有本質區別,最終一定會導致「共享經濟」過度發展,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

我們仍以共享單車為例。車輛亂停亂放,不僅造成擁堵,也影響市容,這和佔道經營有什麼本質區別呢?破壞車輛、據為己有的現象時有發生,經營企業要求警方查處,無疑增加了警力負擔,可是作為產權所有人沒有盡到管理職責,這和滿大街撒錢再求助警察有什麼本質區別呢?由此不難理解,共享單車進入美國、新加坡時,政府立馬評估其對公共路權、公共秩序的影響。

因此,一方面,應當明確共享經濟的經營者要對公共秩序的維護負責;另一方面,經營者在設計產品和服務之初就應當以群體的道德短板為出發點,而不是指望所有人都保持高尚的品行。事實上,由於各家單車企業對人們道德水平的設定不同,其產品對公共秩序的影響程度也是不同的,部分企業通過提高車輛耐用性、嚴格用戶舉報機制、增加人力維護而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果。

最後,共享經濟的監管政策出台越早越有利於行業的長遠發展。可能是出於對新經濟的寬容,生怕背上「扼殺創新」的罪名,監管部門對共享經濟的出手已經太慢了,這種慢動作對消費者和投資人來說叫「政策不確定性」,不是好事情。監管的靴子儘快落地,為行業確立規則明確方向,才能讓共享經濟的積極意義充分發揮,負面影響盡量縮小,獲得長足發展。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這些年你為美容產品交了多少智商稅?
北京二手房價大面積下跌 部分區域跌幅超20%
如果上私塾孩子就等於廢了 那些偉人怎麼辦?
美媒炒作中國可「不戰而屈人之兵」
經濟學家回應地鐵猥褻毆打女乘客:打了她三巴掌

TAG:觀察者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全球對社交媒體的監管越來越嚴,英國和澳大利亞都出台了新法規
共享經濟的法律需求與監管
泰國監管機構正在與越來越受歡迎的代幣銷售進行競賽
未獲中國監管部門批准 東芝討論不再出售半導體業務
多國施壓比特幣 監管政策陸續出台
監管政策今天出了嗎?
《強監管政策紅線不可逾越,抓機遇,照準方向深耕細挖》
比特幣價格回升乏力 各國政策頻出監管趨嚴
層出不窮的安全事件和監管風險,「偽去中心化」的區塊鏈能走多遠?
越來越重視!美國FDA為幹細胞臨床研究發展開闢政策監管通路
平台經濟規範健康發展指導意見出台,哈啰出行擁護創新監管方式
銀保監會明確下階段監管重點 促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美國數字貨幣監管政策呼之欲出,這是在為大機構入場掃清障礙?
加密貨幣說客:正在向監管機構爭取友好政策
美監管部門發出警告,海軍空軍面臨嚴峻挑戰,中國正悄悄靠近美國
多家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無風險退出,我國引領了國際監管權勢
泰國通過備受爭議的網路安全法案 被指是為實現政府監管
銀監會保監會合併,混業監管浮出水面
路透社:由於官員之間存在分歧,韓國國會未發布實質性監管政策
監管叫停網貸備案細則發放 有望出台全國統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