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傳統養魚人到高標準魚塘管理者,他見證了古坊村的完美蛻變

從傳統養魚人到高標準魚塘管理者,他見證了古坊村的完美蛻變

鄒竹林在魚塘邊查看魚的情況。(攝影左卓)

(記者左卓)鄒竹林老爺子今天早上被嚇得不輕。

因為昨夜天氣驟然悶熱起來,他管理的兩塘魚差點都缺氧死掉。虧得老爺子睡到清晨察覺到不對勁,4點鐘爬起來跑到魚塘一看,果然魚兒都浮頭了,他趕緊打開增氧設備,才避免了重大損失。

記者中午路過魚塘時,正看見鄒竹林背著手走在兩口魚塘中間的小道上,憂心忡忡地看著水面。

水中央浮著一條死魚,翻著白肚皮,老人家心疼得不行。據說,那天死了13條魚。

「不能再死了,再死心都痛了。」鄒竹林自言自語道。

他和記者解釋了前因後果,然後說:「今天的魚要餓肚子了。」老人的經驗是遇到缺氧的情況,就要讓魚排空肚子。

「真的是有點害怕了。」他見過有的人養魚,整塘魚浮到水面翻肚子然後死光了,這種情況叫做翻塘。

「今天晚上零點以後,我就要來增氧,」老人說。因為午夜到日出前是魚最易缺氧的時候。

鄒竹林72歲了,是江西省會昌縣古坊村的村民。本該到了頤養天年的歲數,卻加入了村裡的合作社理事會,管理魚塘,每日忙碌不停。

像今早這樣的險情,已不是他第一次遇到。老爺子因此每天都保持著高度警醒的狀態。

他跟記者說起他的養魚經:「養魚就是要勤。」

老人身體力行,告訴我們什麼叫「勤」。他帶著合作社的四個工人一起勞動,每天挑一百多斤的魚草餵魚。老人家說:「看到魚沒有草吃,比我自己餓著還難受。」

他時刻憂心魚的狀況,每天清晨5點就爬起來去看魚,一天至少在魚塘邊上來回走上四五遍,觀察魚有沒有缺氧或生病。

養魚變數多,各種天氣變化都對其有影響,老人家因此沒有睡過多少囫圇覺。有時深夜下暴雨,他也會披上雨衣跑到魚塘,關掉進水口的水,防止魚塘溢水。

源遠流長的養魚史

鄒竹林的養魚經驗是祖上傳下來的。他的父親和爺爺都養魚,算來也有一兩百年的歷史了。

古坊村裡,像鄒竹林家這樣的養魚世家還有很多。

清末民初,古坊人就開始到吉安、九江去買水花(水花,即剛孵出的魚苗,細如髮絲,周身透明,在水中難以分辨,被當地人稱為水花)。彼時只靠步行,山迢水遠,來回要一個月。

老輩們說起舊時挑水花的掌故,都滔滔不絕。

那時挑水花用的是一種兩邊翹起的扁擔,一邊掛一簍魚苗。走起路來,簍子搖晃不停,這樣魚兒才能存活,這叫做搖簍。

即便中途停下吃飯,也要不時地踢一踢腳邊的魚簍,不能讓它們靜下來。「五分鐘不動就會死。」老人們說。

晚上投宿客棧時,就把魚簍浸在魚塘里,用米粉、鴨蛋、鴨血攪成漿糊餵魚苗。

一路走,一路喂,半個月回來時,魚苗就已長至香梗一般粗了。

魚苗的存活率低,通常只能活三成。

而古坊的村民多年來積累下大量經驗,加之村裡水質好,養出的魚苗存活率高,遠近聞名,被縣裡各村爭相購買。

到了1958年,會昌縣農糧局就把魚苗場設在了古坊。那時村民已不再挑水花,而是掌握了整套魚苗孵化技術。養了六七年的老魚,重達20多斤,用來繁殖做種。

祖祖輩輩勤勞養魚的傳統延續至今,如今古坊幾乎家家門前一口魚塘,面積不大,一畝見方,卻能養出肉質最嫩的魚兒。

新時代的高標準有機魚塘

2016年,為了脫貧,村裡建起了合作社,搞起了幾大產業,其中當然有古坊村的特長產業,養魚。

合作社的做法是把各家零散的小魚塘流轉過來,合并了打造高標準有機魚塘。

怎麼個高標準法呢?合作社理事會理事長鄒士榮解釋說,通常農戶家的魚塘只有60到80公分的水位,養殖密度不高。而合作社的魚塘水深是標準的一米五,能實現高密度養殖。

魚塘規格高了,但養魚的那一套經驗還是祖輩傳下來的,只餵魚草,不喂飼料。

鄒士榮說:「這樣養出來的魚才好吃,賣得也貴,我們批發價賣10元一斤,一般飼料餵養的魚只賣7塊左右。」

合作社請鄒竹林來管理魚塘,每月2000元工資,老人家欣然答應。

他以前在糖廠做副廠長,如今退了休,一年有三五萬退休金,孩子們也獨立了,日子過得還算寬裕,並不缺這點工資,但他仍然熱情高漲地加入合作社。

鄒竹林和合作社的工人們一起在魚塘邊勞動,給魚兒餵魚草。(攝影左卓)

記者問他原因,才知道他思想開明,和村裡許多守舊的老人不同,非常擁護集體經濟。

他說:「我一直對合作社很感興趣,覺得農村要發展就只有走這條路。老表家守著那點土地沒用,只靠種地,生活始終富不了。」

在產業發展初期,合作社號召村民流轉土地,碰過不少釘子。鄒竹林就和老表們做思想工作,開導他們不要只顧眼前利益,把目光放長遠些。

經過大夥的不懈努力,合作社最終流轉到了耕地398畝、山地1000多畝、魚塘100畝、大棚100畝。

去年冬天,高標準魚塘挖好了。今年開春,就放下了5000多尾草魚。過一陣,還會再進8000多條魚苗。預計到今年冬天,合作社能收3萬斤魚。

古坊村的產業如今越搞越紅火,鄒竹林忙得停不下來,卻樂此不疲。記者每次路過魚塘時,總能看見他深一腳淺一腳走在魚塘邊,或挑著兩擔魚草,或巡視著水面,身形瘦削卻精神頭十足。

看著他,彷彿就看到過去與現在的傳承,更看到了新農村的希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水產養殖網 的精彩文章:

山東威海水產品市場:休漁期「滿月」 海產品市場波瀾不驚
假期不休 浙江瑞安繼續開展「三戰」執法工作
五月份第四周山東及周邊地區草魚鯉魚主產區價格
浙江推動海洋牧場建設
江西省鄱陽湖區漁政部門持續加大對密眼定置網清理力度

TAG:中國水產養殖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阜陽農民在自家魚塘撒網捕魚 結果逮到一條奇怪的金色大尾巴魚讓他喜笑顏看!
5旬村民魚塘里抓魚 動作嫻熟像變戲法
歪,五月「微喪」背景圖到了,小可愛,我懷疑你是魚塘里養魚的
這條紅色的小魚顏色好鮮艷,為什麼魚塘裡面能釣到這種觀賞魚呢?
渣男的「魚塘」里為何總不缺「魚」?過來人說到了點子上
魚塘抓到的新鮮大魚,妹子用它們來做成美味的特色美食,有吃過嗎
農民承包魚塘卻用來種菜,結果魚菜雙豐收,鄉鄰爭相學習
撩人·愛豆壁紙:我要讓所有人都知道,這個魚塘,被我承包了
一群人來到魚塘這裡釣魚,釣了好久都沒貨,難得中貨就來了條大的
兩小伙來魚塘釣魚,釣到的魚兒都是大傢伙,看著就讓人想來試試
別人的魚塘VS自己的魚塘,本想住進你的新房,沒想到是個富豪區
小伙到魚塘抓魚,不一會兒就撈到了好幾十斤,網友:這些魚賺翻了
最近火的「英雄會」壁紙:入了妹妹魚塘,生是你的魚,死是魚罐頭
魚塘中食人魚泛濫,漁民無奈放入遠古生物,食人魚被遠古生物獵殺
漁民自家魚塘撒網撈魚,一網撈起來都這種魚,漁民心都在滴血!
最近「魚塘已滿」拍照火了!小哥哥:好想進你的魚塘,還是養魚吧
魚塘里養了幾棵「它」,沒想到一段時間後魚塘里就找不到一隻魚了
這個老闆免費讓顧客在他的魚塘釣魚,看似很傻的決定最後卻讓大家都學到了重要的知識
最近「魚塘已滿」颳起了妖風,看完後,網友:小姐姐魚塘還要人嗎
男子經常放魚進魚塘養,可是魚越養越少,罪魁禍首讓人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