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伴隨美,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成長,伴隨美,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策劃 Planner > 姜九月
執行 Executor > 姜九月
文 Article > 王韻
圖 Pictures > 本刊編輯部
> 越南藝術家陳仲武(TRANTRONG VU)的作品《藍色的十四行詩》(THE SONNET IN BLUE)
美學(Aesthetics)一詞來源於希臘語,最初的意思是「對感觀的感受」,從古到今,全球不斷地更新對它的定義,簡單來說,就是一門探討審美藝術的學問。儘管它主觀抽象,卻不影響我們每一個人去體驗和感受美的力量。
在定義美學的同時,藝術家們也不斷普及美學教育。二十世紀西方現代美學最偉大的哲學美學家之一的杜威曾說過 :「教育即生長、即生活、即經驗的不斷改造和重組。」在他看來,要想讓一個人更好地成長與生活,就必須對其進行美的教育,他主張將課堂變成活動、體驗、創造的樂園,把美學教育作為孩子們創造力發展的工具。
然而在今天,尤其是在中國,美的教育僅限於一周 1-2 次的美術課,甚至常常被忽視。美學教育如何從小抓起,又如何影響孩子們的一生?全球的設計師們絞盡腦汁,為孩子創造美的感受與體驗。他們深知,美學教育並非只在學校課堂上,而是源於身邊無所不在的設計。
在每年米蘭國際設計周上的國際親子設計節(Kids Design Week)中,我們都能看到不少為孩子做的設計,不僅僅是產品,甚至包括了兒童友好型城市、兒童教育建築設計、兒童設計教育等等豐富的跨學科、跨行業研究。而今年,他們還聯合米蘭理工大學 Creative Industries Lab 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義大利分部中歐創新中心,發起了一份《世界玩具設計宣言》,通過針對世界範圍內玩具設計領域的深度分析,為兒童玩具設計提供「標準」,協助設計師、品牌、生產機構、銷售渠道,建立全方位的服務體系。發起人 Luca Fois 教授坦言,玩具在兒童生命早期的成長過程中具有關鍵作用,影響兒童大腦神經的發育,並塑造他們隨之產生的個性。他們也希望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與內容,為兒童提供更多的服務,喚起社會對兒童自身權利的關注與重視。
無獨有偶,世界上絕大部分優秀的博物館和美術館,都將兒童設計以及美學教育作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這一點上,美國尤為強大。比如 1899 年成立的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就是世界上第一家專門面向兒童的博物館。而本次特稿中介紹的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在前不久剛舉行了第一屆「兒童雙年展」,邀請了眾多國內外的頂級藝術家為孩子們創作適合他們的藝術項目。
曾經有人說,一個孩子的降臨,為一個家帶來的不僅是改變,而是整體的革新,重新定義一個家的生活方式,對設計來說也是如此。很多設計師是因為有了小孩,才嘗試著為孩子做一些適合他們的設計,比如中國獨立傢具品牌素元的創始人武巍,因為在市場上找不到自己滿意的兒童傢具,於是開始自己設計並製作 ;又比如首飾品牌 JU SMITH 的創始人巨琳,從女兒的畫作得到靈感,開發出了打動很多媽媽的「童趣」系列。
當然,美學教育也不僅僅只針對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中國鄉建院的設計師傅英斌就將目光對準中國近 2000 萬農村留守兒童。他創立「青草樂園計劃」,在貴州北部山區經濟落後、地處偏遠的桐梓縣中關村,為農村留守兒童打造了一個溫暖親切的兒童樂園。
正如傅英斌所認為的,為孩子設計,即是為未來設計。而正是身邊這些點點滴滴的設計,為孩子創造出美的環境,激發他們的想像力,使他們在未來的世界裡具有無可取代的競爭力。最終,他們對美的感受能力,也將反哺設計。


※2017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RCR 建築小組
※瑞傑.道格拉斯:心象的風景
TAG:藝術與設計 |
※事情都存在一定的規律,背叛也是如此,成長最重要!
※蕭炎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人,不是薰兒而是他!
※陪伴與懂得,比愛情更加重要。愛,不是改變對方,而是一起成長
※最棒的事,就是我們在一起成長
※越來越覺得,照顧好自己,不給別人添麻煩,是成長重要的一步
※「門當戶對」真的很重要嗎?倆個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共同去成長
※成長是不是一件好事?
※睡眠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這些事睡前家長一定不要做
※媽媽一定不要忽視了,寶寶抬頭也是成長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動作
※人的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情
※在個人成長過程中,影響最大的一件事是什麼?
※但成長,就是活成兩張皮,至少目前我認為是這樣的,儘管我仍是一個沒有感情的孤僻女孩兒
※有的路,你必須一個人走;這不是孤獨,而是成長!
※這幾件事情很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家長們不要再做了
※在愛情面前,年齡沒有優勢,重要的是共同成長
※一個女人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真的是要學會看透三件事情
※「爸媽,我挺好的,一點都不累「背後隱藏的成長
※最好的愛情,是我們牽手一起成長
※家長在孩子成長中扮演的角色很重要,這三個階段,一定要好好把握
※有時候,成長並不是一個過程,而是在剎那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