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 心是苦樂之源
在這個物質化時代,人們習慣以財富決定一切,並將苦樂維繫於此,一味向外追逐。但隨著條件的不斷改善,痛苦,似乎仍是有增無減;快樂,多半還是曇花一現。原因何在?正是忽略內心所致,不知心在苦樂感受中的重要作用。
煩惱,是人生痛苦之源。煩為擾義,惱為亂義,是擾亂內心的不安定因素。究其根源,則是無明和執著。失戀之痛源於對感情的執著;破產之苦源於對金錢的執著;失敗之恨源於對成功的執著。執著有多深,痛苦就有多大。若心不曾陷入種種執著中,對失戀、破產、失敗乃至生死就能淡然處之了。所謂的「苦」,也就不會輕而易舉地將我們抓個正著,將我們再三折磨。
放下這些苦因,我們就能以從容的心感受自然,品味人生。對於這樣的心,快樂是無處不在的。有道是,世間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同樣,世間不是缺少快樂,而是缺少感受快樂的心。如果說發現美的眼睛須經專業訓練,那麼,感受快樂的心同樣需要經過相應調整,那就是斷除無明,放下執著。


※廈門太平岩寺第五屆青年佛學班招生中
※菩薩和阿羅漢有什麼區別
※不執著於名利就不會被名利所控
※為何越修煩惱反而更重,大德法師這樣說……
※為什麼大家見面都說「阿彌陀佛」
TAG:廈門市太平岩寺 |
※濟群法師:心態健康與否,關係到人生的苦與樂
※濟群法師:四個觀想方法,化解嗔恨心
※濟群法師:菩提心與空性見
※濟群法師:負面情緒的根源在於貪嗔痴
※濟群法師:怎樣從源頭根除煩惱
※濟群法師:一個不會休息的人 心是無法自主的
※濟群法師:心即是佛為何還要學佛
※濟群法師:學佛的核心要領!
※濟群法師:活躍的傀儡
※濟群法師:不忘初心,成佛有餘
※濟群法師帶您體悟《心經》的般若正觀
※濟群法師:慈善和偽善的區別
※濟群法師:圓滿的教育
※濟群法師:休息也是需要能力的
※濟群法師蒞臨香港衛視佛教文化傳播中心
※濟群法師:佛教是如何診斷治療疾病的?
※濟群法師教你治煩惱的三個絕招
※濟群法師:既然「心即是佛」 為何我們還要學佛?
※濟群法師:富足生活極具誘惑力,但財富等同於幸福嗎
※濟群法師蒞臨種德禪寺弘法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