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九十年前的「博士下鄉」

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九十年前的「博士下鄉」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任艷

九十多年前,一大批留洋歸來的博士,諸如瞿菊農(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熊佛西(哈佛戲劇博士)、馮銳(康奈爾大學農業經濟學博士)......放棄名利地位、舒適生活,來到河北省定縣鄉下,投身於平民教育,而這些下鄉博士中的靈魂人物,非晏陽初莫屬。

晏陽初是四川人,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913年去香港深造後轉至美國耶魯大學學習(他與前美國總統的兒子以及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兒子是同學),學業出眾,前途無量。可一件事情,改變了晏陽初的人生軌跡。

從耶魯畢業後的第二天,晏陽初以戰地服務幹事的身份,前往一戰後期的法國戰場,在那裡,有大約20萬挖戰壕、救傷員的華工。華工大多不識字,晏陽初義不容辭擔負起幫他們寫家書的任務。但需要寫信的人太多了,繁忙的同時,晏陽初感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於是索性創辦一個華人識字班。

沒想到,識字班裡的華工進步神速,短短時間就學會了許多漢字的寫法。晏陽初再接再厲,辦了一份《華工周報》,以供華工們學習閱讀。不久後,他收到一封讀者來信,信中寫道,謝謝先生的周報,讓自己知道了天下事。但報紙賣價太低,自己願意捐出3年的積蓄——365法郎來支持周報。這讓晏陽初深深地感動,這些被認為沒有腦筋的人,並不是真的愚昧,只是因為沒人教他們啊!

這個發現,讓晏陽初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拋棄榮華富貴,不做官不發財,回到祖國,教育勞苦大眾。1920年回國之前,有朋友說:「你學識淵博,回國後肯定能當上領導,為中國學士服務。」晏陽初擲地有聲地回答:「不!我的未來將獻身於最貧苦的文盲,為他們服務而不是為文人學士效力!」

晏陽初說到做到,一回國,就開始了平民教育社會調查,先後輾轉19個省。調查結果顯示,當時中國約有85%的人不識字,這巨大的數字讓晏陽初更堅定自己的信念。他以「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為信念,定下「除文盲,作新民」的口號,切實推動平民教育計劃,打響了長沙、煙台等地的識字運動。

1923年,晏陽初倡導創辦中華平民教育促進總會(簡稱平教會),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許多人被吸引加入,包括胡適、梁啟超、蔣夢麟等。隨著工作的深入,晏陽初發現大多數文盲不在城市,而在鄉村,於是平教會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向農村,經過實地調查,河北定縣成了他的「根據地」。

1929年,平教總會遷往定縣,晏陽初也舉家從北京遷至這裡。北京至定縣,不過幾百里的距離,但跨越的卻是幾個世紀的空間。晏先生入鄉隨俗,很快「鄉土化」,著一襲長衫,騎著小毛驢行走在田間,拋開一口流利的英文,用帶著方言的鄉音教鄉親們識字。

除教識字外,他還收集民間文藝資料編寫讀物,設立電台,開展農民戲劇;指導村民修建井蓋與消毒,以減少通過飲用水傳染的疾病;向舊式產婆普及醫學常識,建立保健所,培訓合格醫生;為村民引入優良棉花和蛋雞品種;建立村民自治組織......在他的引領下,許多留洋歸來的博士,攜手而來紮根在定縣,參與各項事務,為村民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定縣為中心的平教活動還輻射全國,山東鄒平、江蘇南京、重慶等地都開展起鄉村教育活動。

晏陽初致力平民教育70多年,他的平民教育理念不僅在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甚至在世界的許多發展中國家都得到推廣。這位與陶行知並稱為「南陶北晏」的「世界平民教育之父」,在河北定縣留下了大量財產,至今仍被那裡的人們懷念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派 的精彩文章:

端午節,你以為就只有粽子和屈原?
少林武功能不能打?這場中日血戰就是全部答案
趙光義稱帝後,為什麼要燒毀自己原來的封地?大火整整燒了三年?
崇禎與朱元璋的三個差距,決定了大明王朝的興與亡
愛因斯坦的危險戀情:曾經愛過美女間諜?

TAG:歷史派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百年教育:看傳教士對中國教育的貢獻
二十年見分曉,李鴻章舌戰日本教育之父
民國老課本:一百年前的兒童教育,足以令我們羞愧
從中國教育的十年、百年、千年看問題
從皇室到平民百姓,世界各國國家安全教育這樣做
《我要看世界》之假期遊學-今年八月,一起來北歐芬蘭親身體驗世界第一的兒童教育吧!
《中醫高等教育的前世和今生》系列上篇:中國古代的醫學教育
世界上最奇葩的教育——中醫
家庭教育淺言之六十八:選擇與祝福
世界上10個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日本和韓國分別排在第二和第四位
《聖賢教育》之孝經-事君章第十七(27)
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神秘巨星》帶來的教育啟示
賢二看世界|心靈的教育
三八婦女節:19世紀波士頓婦女為獲得教育紛紛上夜校 組圖
中國首顆教育共享衛星:飛吧,少年星!
小央美美術教育:清代宮廷十大畫家之一,郎世寧,外國人
福澤諭吉《勸學篇》: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的教誨
劉國梁女兒奪世界冠軍: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世界盃與孩子的教育
天之木鐸 萬世師表-孔子的教育原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