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8歲以下就別看了 80、90的童年遊戲

18歲以下就別看了 80、90的童年遊戲

又到六一兒童節

不知不覺的就和這個日子沒了關聯

常常會想回憶究竟是什麼

不過是腦海中殘存的畫面

那為何又如此珍貴

只因畫面中的人事物再難復回

我的童年,是在一個三線建設時期建立的軍工廠家屬院里度過的。那時候的軍工廠,就是一個小社會。我們有自己的食堂、澡堂、學校、醫院、俱樂部、保衛處甚至還有消防隊。

大概4、5歲的時候,我家還住在廠里的「七棟區」(意思大概是由七排平房組成的居住區,至今我也沒向爸爸考證過它的名字),有的時候媽媽會讓我和姐姐一起去買饅頭,我們就會一起推著媽媽的自行車去。雖然當時還不會騎,但我們總喜歡推著車子到處走,我扶著車頭,姐姐推著車尾,走的很神氣,也很安心。

路上會經過廠里的光榮榜,我們最喜歡乾的事兒就是在上面找爸爸的照片。玻璃櫥窗後面的字,我們基本都不認識,但是每次看見爸爸的模樣,還是會像第一次看到一樣開心。那座高高的水塔,離家不過幾百米,但在那時的我們眼中,確是離家很遠的地方,我們很少到那麼遠的地方去。最喜歡去的,還是物資處後面的「百果園」,依稀記得,院子的大門口立了一道影背牆,牆後是兩棵低矮又粗壯的柏樹。這裡便成了我和姐姐的秘密基地。我們會爬到樹上,摘些柏果,那奇異的味道,至今還能清晰的記起。那片樹蔭,不知伴我們度過了多少夏日的午後,樹蔭里的兩個孩子,熱烈的討論著動畫片里的情節,或是暢想著長大後的事情。

有時,我們的秘密基地會被其他的小朋友佔領,這時我們會簡單評估一下對方的戰鬥力,如果年紀相差太大,我們就會默默地離開,到園裡的桃樹上折幾枝桃花,帶回家去養在瓶子里;可若是年紀相仿或者我們有人數上的優勢,我就會勇敢的衝上去,捍衛自己的「領地」。因此和不少小朋友都發生過衝突,在我們佔了便宜飛奔回家之後的10分鐘內,對方的家長就會帶著那個哭哭啼啼的「失敗者」找上門來,以至於我母親之後再看到我和姐姐歡天喜地的飛奔回家卻又說不出開心的原因時,就會準備好零食,等著給人賠禮。然而,孩子間的友情就是那麼的純粹,上午還打的不可開交,下午就能繼續一起在門前的空地上玩耍。

那時我們的玩具遠沒有現在豐富,但樂趣在於利用簡單的玩具玩兒出各種各樣有趣的遊戲。我鄰居家的雙胞胎哥哥比我們大很多,我很崇拜他們,因為跟著他們一起總能學到時下最流行的遊戲,每個遊戲都足夠我在我自己的朋友圈裡炫耀幾個星期。比如,他們會在土地上畫出一個方格,每個參與者都往格內放入等量的玻璃彈珠,再在格子外畫一條線,在線的後面用自己的彈珠去打,只要是被打出格子的就能拿走。我力氣小,打的也不準,所以每次都會輸,可兩個哥哥從來沒要過我的彈珠,總會在遊戲結束後把我下的注如數歸還。有時候,一些住的離我們比較遠的大孩子會跑到我們區來玩,他們也會和哥哥們打彈珠,我就在一旁觀戰,默默地為哥哥們加油。贏了比自己贏還開心,輸了也比自己輸還心疼。

再後來,「百果園」拆了,我們家也搬進了樓房,失去秘密基地並沒有讓我和姐姐難過多久,因為我們很快就發現工地是個比「百果園」更有趣的地方,一堆沙子、一把石子都能讓我們玩一整個下午。更別提那方方正正的磚頭,好處就更多了。可以豎起來擺成排,當多米諾骨牌玩(雖然當時我還不知道這個名字);可以摔碎了磨成大小均勻的五塊兒,玩「抓子兒」;也可以在雨後積水的地方,和沙子結合,建起一座大壩。總之那時的我們對一切都充滿了興趣。年關將至的時候,建築工人們都回家了,我和姐姐就會跑到工地上,半撿半偷的搞來一些鐵製品,拿到「老劉」那裡去賣,得來的錢就偷偷藏著,過年的時候買炮子或者一些平時媽媽不讓我們吃的零食。

我的學齡前時光,就這麼沒心沒肺的度過,轉眼,我和姐姐都到了讀小學的年紀。入學之後,和市裡的小朋友就有了更多的交流,很快我們的遊戲就在交流融合中趨於統一,沒人在乎是誰先發明的,每個人都樂在其中,這就是孩子的世界,快樂、透明。「可賽牌」曾是課間男生之間最流行的遊戲。一人一摞,兩兩對決,具體的玩兒法有很多,比較流行的是「剩一」,就是一人出兩張牌,疊放在一起,誰先拍翻三張誰就贏。一個課間輸贏不過十幾張,價值不到1毛錢,但就是這樣的遊戲,卻讓每個人都魂牽夢縈。每個男生都有幾張特別珍貴的「老母」牌,不肯輕易示人,只有在輸急了的時候才會拿出來試圖翻本。一旦連「老母」都輸掉,輕則鬱郁而去,重則當場落淚。

每個班級都是一個小江湖,每個男生由於自己「可賽牌」數量的不同和技巧的差異,在這個江湖中都有自己的地位。大家最願意對戰的,都是那些牌新技術差,無論輸了多少都願意繼續玩的「冤大頭」。這類人因為零花錢較多,輸了就再買新的,也就不會刻意磨練自己的技術了。可別小看了這個遊戲,其中涉及的技術動作包含:「拍」、 「扇」、「蹦」、「吸」等不下十種,每一個技術動作都是由大家在常年的對戰中積累下來並口口相傳的,什麼時候該使用哪種技術,則全憑個人的經驗。

到了三年級以後,突然開始流行踢毽子,不是單純的踢,而是要完成各種動作——「跳」、「wu」、「fang」、「ke」、「kun」、「ben」、「xi」、「guai」,我不知道這都是些什麼字,只知道大家都這麼叫著,我也無法描述每一個動作,玩過的人一看便知。

我曾以為,這些遊戲,這些技巧會一代一代的流傳下去,不曾想在現在的校園裡再也見不到它們的身影。

我是大貓,一個土生土長的河南鄧州人

這就是我童年的遊戲。

原創不易,感謝打賞^_^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貓的記憶 的精彩文章:

挑戰你的推理能力!

TAG:貓的記憶 |

您可能感興趣

2018年,看那年18歲
2008~2018,這些日劇已經十年了
2018年的100萬,你猜到了2028年值多少錢?
135到100 我的18歲到20歲
2018年的100萬元,2028年值多少錢?
2018我的電影夢 70、80、90後,你們童年是這樣的嗎?
68年、80年、92年的屬猴人2018年事業運勢
2018年1月30日
71年47歲豬朋友,在2018年里,你攤上「大事件」了
2018年懷孕,2019年喜得千金的生肖人
已經沒時間干別的了 2018年上半年10大必玩PS4遊戲
2018年最好看的5種顏色!
40年前的1萬元,相當於2018年的1447萬元?
2018年驚蟄是哪一天 3月5日星期一23:28:06
2018年1月27日
從1991到2018,它陪伴了我每一個新年
2018年遇正緣,2019年喜結連理的人
獅子座2018年1月28日
2018 年第一個入手的產品:G903
2017年是「吃雞」年,來看看2018年有哪些遊戲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