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婪的資本害了J.Crew?曾經風靡一時的美國時尚品牌為何陷入困境,傳奇CEO黯然下台
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時尚商業媒體
6月5日,美國時尚集團J. Crew Group(以下簡稱 J. Crew)宣布,美國時尚零售界的傳奇人物、Millard Drexler(昵稱 Mickey Drexler )將卸任 CEO 一職,由美國高端家居零售商West Elm 現任總裁 James Brett 繼任。此後 Millard Drexler 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會主席。
現年 73歲的Mickey Drexler 是美國青少年時尚品牌 Gap 在上世紀90年代快速崛起的功臣,自2003年擔任 J.Crew 的 CEO 後,他又幫助這個從目錄郵購起家的大眾品牌成功轉型為美國高端時尚品牌,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從1999年到2015年,Mickey Drexler 還長期擔任蘋果公司董事會成員,助力喬布斯打造了最早的蘋果門店。
上圖:Mickey Drexler
然而,即便是這樣戰功赫赫的零售大咖,在快速迭代的數字時代,依然無法適應線上購物興起、以及消費者口味變化帶來的巨大挑戰。以前,零售商只需要專註於改善門店的購物體驗,而現在「你必須同時專註於產品,社交媒體和數字渠道。」他說道:「這些都已成為了零售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曾經風光無限的 J. Crew 最近的處境極其糟糕,連續10個季度銷售出現下滑,連續兩年虧損。而擺在新任CEO James Brett 面前的最大障礙,則是高達20億美元的債務,其中有 5.67億美元將在2019年到期。除非成功進行債務重組,否則 James Brett 面臨的將是不可完成的任務。
如此巨額的債務,其源頭正是J. Crew的幾位大股東當初激進的資本運作。除了 Mickey Drexler 本人所持有的約 10%股權以外,J. Crew的另外兩個大股東分別是私募基金 TPG Captial 和 Leonard Green & Partners。
TPG Captial 在1997年以5.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J. Crew,並在2003年聘請了Drexler 擔任CEO。後者在加入J. Crew的同時,也對公司進行了1000萬美元的投資。在Drexler 的帶領下,J. Crew 的表現非常出色,三年後便成功進行了IPO, 上市首日股價大漲28%。Drexler 所持有的公司股權價值迅速飆升至1.74億美元,而TPG 則以12億美元的價格售出了最初的股權(在TPG當初投資時這些股權的價值僅為1.89億美元)。
雖然一切看似順風順水,但是在2011年,Drexler、TPG Captial 以及持有25%股權的 Leonard Green Captial 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以槓桿收購的方式,將J. Crew 重新私有化,這一次的收購價格高達 30億美元。
在接下來的兩年里,J. Crew的表現依然非常穩健,而TPG Captial 和 Leonard Green 每年則可以通過分紅和管理費的方式,從 J. Crew 那裡獲得7.5億美元的收入。根據 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分析師 Noel Hebert表示,這一切運作的資金都是通過借貸的方式獲得,也為 J. Crew 日後債台高築埋下了隱患。
之後,J. Crew 的股東們開始以50億美元的價格尋求出售所持有的股權。但是如此高昂的價格嚇走了所有潛在買家。很快,隨著時尚電商的崛起所帶來的激烈挑戰,J. Crew 的業務每況愈下。可以說,除了數字化對零售行業的衝擊以外,Drexler,TPG Captial 和 Leonard Green Captial 的過度「貪婪「,也是J. Crew 落入當前境地的另一重要原因。
目前,J. Crew的情況與另一家美國百貨運營商,Neiman Marcus 非常相似。後者的負債高達 50億美元,一直謀求整體出售。(詳見《華麗志》報道:銷售低迷,債台高築,美國奢侈品百貨 Neiman Marcus 或再度尋求整體出售)Noel Hebert 表示,如果沒有如此龐大的負債,Neiman Marcus 完全可以輕鬆應對目前的零售疲軟。
目前 J. Crew營資金儲備相對充足,債務對他們的日常運營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如果他們能夠在2019年的債務到期之前,達成債務重組,那麼J. Crew 未來也許還有機會打一個翻身仗。
為了減少債務負擔, J. Crew 嘗試將其同名品牌的知識產權(IP)分拆到一家新公司中,以將這筆債券的價值減少至原來的一半以下。但該決定遭到了其他債券持有人的反對。J.Crew公司表示,此後將把這部分失去IP抵押的債券轉換成承接同名品牌 IP 的新公司的債券,並向那些債券持有人提供股權。目前,J. Crew已向紐約最高法院提起訴訟,反對以上貸款方阻撓轉換債券的行為。(詳見《華麗志》報道:美國時尚品牌 J. Crew與債權人對簿公堂,私募基金黑石集團增持其債券助力重組)
J. Crew並不是唯一陷入困境的老牌零售商,對於很多歷史悠久的零售商來說,他們雖然試圖做出改變,但是由於商業模式、企業架構等方面依然沿襲了上個時代的陳舊模式,因此很難在短期內完全適應新的數字化零售時代。Macy』s(梅西百貨)已經關閉或是計劃關閉的門店總數已經達到了100家,裁員人數超過 1萬人,但是2016年,他們的凈利潤和銷售額依然出現了下跌(詳見《華麗志》報道:零售疲軟和大舉關店,梅西百貨 2016財年凈利潤下跌 43%)
在這些傳統零售商中,Walmart (沃爾瑪)的改變力度最為驚人。他們在去年以3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Jet.com, 並讓後者的CEO Marc Lore 負責集團的線上業務。(詳見《華麗志》報道:沃爾瑪 33億美元收購新銳電商公司 Jet,繼續在線上挑戰亞馬遜!)同時,為了利用旗下近5000家超市組成的龐大零售網路所帶來的優勢,Walmart 還推出了線上訂購線下取貨等多種服務。(詳見《華麗志》報道:沃爾瑪推出大型O2O自助提貨亭,對抗亞馬遜)
丨消息來源:綜合彭博社與美國網站Quartz 報道
丨圖片來源:J. Crew官方網站
丨責任編輯:LeZhi
更多相關報道,請移步《華麗志》APP
J. Crew,Pal Zileri 和 Worth 近期人事變動匯總
美國時尚品牌 J. Crew與債權人對簿公堂,私募基金黑石集團增持其債券助力重組
Balmain,J.Crew,Emilio Pucci 近期人事變動匯總
美國網紅4歲小萌妹為J.Crew設計童裝系列
日本優衣庫收購美國 J.Crew ? 且慢!
點擊展開全文


※2017邁阿密房地產市場大觀:城市藝術與設計復興催生新一輪房產熱,海外投資者需求上漲
※在日本,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當 Airbnb 房東了!政府通過私人住宅短租法案
※四季酒店CEO:Airbnb 對傳統酒店業的威脅不可忽視,但他們的服務很難達到我們的水準
※百事公司或出價10億美元收購椰子水領軍品牌 Vita Coco
※從七個美妝品牌運營獨立門店的案例,看全球美妝零售業新浪潮
TAG:華麗志 |
※GUCCI,CK,Versace等奢侈品牌都開始「玩」狗了,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曾經作為美國時尚代表品牌之一的Guess現在怎麼樣了?
※人事動向|眼鏡巨頭 Safilo 的新CEO來自聯合利華;星巴克前高管空降困境中的美國時尚品牌 J. Crew
※眼鏡巨頭 Safilo 的新CEO來自聯合利華;星巴克前高管空降困境中的美國時尚品牌 J.Crew
※我去走了JOYRICH的秀,也重新理解了這個品牌。
※俄羅斯品牌 VOLCHOK 釋出 「REPLICA」 系列 Lookbook 不好意思,背後的塗鴉藝術家更吸引我的注意。
※國貨中的CPB,現在的國產護膚品牌都這麼厲害了!
※短時間在時尚圈取得一席之地!韓國藝術新生代品牌 "ADER error"
※國貨中的CPB,現在的國產護膚品牌都這麼厲害了?!
※GIVENCHY 的前世今生,設計師換血意味著什麼?品牌故事
※入伍前也要時尚,權志龍GD愛品牌Vetements夠帥
※Adidas和Nike爭做時尚圈頭牌,你與品牌時尚化只差七顆龍珠的距離!
※Prada家族凄美的愛情故事,成就了時尚品牌miumiu!
※Oribe | 風靡歐美時尚圈的美髮品牌,全線幾十款實力選手等你Pick!
※TANC Showroom-VOL.1走秀的品牌這裡也看的到
※除了MUJI,國內的MUM IN CHIEF 家居品牌也很不賴
※除了MUJI,國內的MUM IN CHIEF 家居品牌也很不賴.
※Budynok Ihrashok——玩具店的品牌竟然這麼時尚和有趣
※新季時裝品牌Sneakers都那麼美,再貴都想入手一雙!
※首款中大型SUV,為品牌不為銷量!新一代SUV-Aviator確認國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