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麻辣財經:非遺綉品美到爆,留下來更要火起來

麻辣財經:非遺綉品美到爆,留下來更要火起來

中國傳統刺繡文化,絕不僅是外國人眼中的龍、鶴圖騰,更不是能簡單照搬的漂亮圖樣,每一個紋樣都是一個民族的生命故事和美學態度,如同一個文化密碼,必須有專業人士來「翻譯、解碼」,形成跨文化、跨地域都能領悟並使用的資料庫,才能與全球設計師碰撞出時尚火花。

不信,是騾子是馬咱拉出來溜溜?

這幾年,國際時尚界大刮中國風,龍袍、青花、仙鶴裝,不一而足。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當屬2015年的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慈善舞會(Met Ball),中國風主題簡直被女明星演繹成了萬聖節。歌星蕾哈娜金色龍袍加身,被網友吐槽「披了一身雞蛋灌餅」;

影星莎拉·傑西卡·帕克更是成了奧運福娃中的火娃。小夥伴們驚呆了,「弄啥嘞,主題不是『鏡花水月』嗎?咋跟葫蘆娃里的火娃似的!」

看著這些華麗的刺繡,麻辣姐不得不借用爾康的頭像仰天長嘯,「放過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吧,中國風真不是這樣的!」

不過話說回來,這事兒不賴人家歪果仁,也許人家真覺得那樣很好看。只是,下面出場的這一組更好看!

為迎接我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最近恭王府首次聯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推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咱們趕緊洗洗眼睛好好瞧吧。

這是名瑞「中國嫁衣」秀場上的潮綉。潮綉是中國的四大名綉之一,明星劉詩詩與吳奇隆大婚的禮服就是潮綉。

這是NE·TIGER「水墨姑蘇」蘇綉華服大秀上的蘇綉服飾。蘇綉也是中國四大名綉之一,全盛於清,圖案以秀麗見長。

這是「依文·永不遺失的綉夢」高級時裝秀上的布依族刺繡服裝。雖然不屬於四大名綉,不過布依族刺繡也是非遺。

不比不知道,這才是中國刺繡下高級成衣應有的模樣!正所謂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通過互聯網手段和商業運作,使「非遺」從傳統藝術品變成可消費的時尚商品

在依文集團董事長、依文·中國手工坊創始人夏華眼中,中國傳統刺繡文化絕不僅是外國人眼中的龍、鶴圖騰,更不是能簡單照搬的漂亮圖樣,每一個紋樣都是一個民族的生命故事和美學態度,如同一個文化密碼,必須有專業人士來「翻譯、解碼」,形成跨文化、跨地域都能領悟並使用的資料庫,才能與全球設計師碰撞出時尚火花。

「非遺現在有三個致命的弱點,產業化不行,市場化不行,品牌化不行。所以非遺要把產業鏈的兩個方向做好,前半程是發現、保護、傳承,後半程叫做創新、利用、發展。做好這些的關鍵就是把龍頭企業扶持好。」 品牌聯盟專家委員會主席艾豐說。

中國設計協會創始人、工業設計高級工程師宋慰祖認為,應該發揮龍頭企業的牽引作用。政府談保護非遺,往往談的是挖掘,只是把非遺找出來。真正的非遺傳承、保護、發展要實現「三結合」,即科技和文化的結合、傳統和時尚的結合、藝術與實用的結合。「通過互聯網手段和商業運作,使非遺真正從傳統藝術品變成可消費的時尚商品,非遺才不會被遺忘。」

以依文集團為例,其搭建的中國手工坊資料庫擁有5000多位綉娘、3000多個紋樣的中國手工坊資料庫,通過互聯網平台,遠在巴黎、義大利的設計師就可以與大山綉娘「相親」,而手工坊團隊的工作人員就在山裡充當「翻譯」兼「媒婆」。如今,中國手工坊里已有200多名綉娘與國內外企業進行了訂單合作,包括英國B&H創意平台、Lanvin前創意總監Alber Elbaz、「婚紗女王」桂由美、奢侈品女鞋Jimmy Choo的設計師周仰傑等時尚大腕,都成了忠實買家。

「中國手工坊既是中國非遺的基因庫,又是中國手工藝的產業路由器。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我們能夠讓全球的設計訂單匯聚於此,綉娘們無需遠行,喂著雞,抱著娃,綉著花,就能養家。」夏華說。

少數民族綉娘及其傳統手工藝首次成體系地進入國際時尚市場,也讓綉娘的生活發生巨變。71歲的綉娘潘奶奶,滿腹故事又繡得一手好花,第一次出山就登上了北京飯店的秀場,今年9月還要去倫敦走秀;獨臂綉娘梁光美老師,一套百蝶衣驚艷歐洲設計師,已躋身高級定製工藝師行列。據初步統計,以往綉娘的家庭平均月收入在幾百元,現在綉娘家庭月收入一般可約1500元,有的甚至一躍成為萬元戶。

如果傳承發展只停留在技藝層面,而不研究品牌化,我們仍然是人家的「打工仔」

綉娘們賺錢了,設計師們有了新靈感,中國的美學態度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而市場做大了,中國手工坊通過專業服務也分了一杯羹。在夏華看來,共享經濟的模板,讓平台上每一個環節都能心甘情願的付出,心滿意足的得到。

「15年了,我們用公益的心、技術的橋、商業的手、共享經濟的模板,跑通了非遺復興的可複製模型,這個是最重要的。只有商業的手法與市場的能力形成驅動,這種復興才是完整而長久的。」夏華說。

把非遺「供起來」,不代表能「留下來」。「如果我們的傳承,只是原汁原味的保留不動,它固然有歷史感,但不會變成我們現實生活的一部分,很難在現代生活中繼續傳承下去。」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織染服裝藝術設計系副主任副教授吳波說。

非遺要傳承發展,就得「活起來」「火起來」。廣東名瑞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蔡中涵也在從事潮綉復興,他覺得非遺傳承必須要用商業化的手段,找到年輕人的痛點。

「商業並不一定是破壞,而是吸引更多人關注。包括非遺在內的傳統文化,最需要的是年輕人的關注。如果非遺沒能實打實地走進下一代人的生活,讓每個年輕人能用到,喜歡上,那就無法避免只進入博物館、淪為文物的悲劇。」 蔡中涵說。

此外,非遺進入市場和人們生活,也得有中國品牌。艾豐舉了個例子,一套愛馬仕品牌的中國竹編茶杯套,標價4萬元,中國竹編傳統手工藝可能只賺了一個加工費。「如果非遺的傳承發展只停留在技藝層面,而不研究品牌化,我們仍然是給人家打工仔,仍然不能夠得到我們相應的文化附加值的利潤。」(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麻辣財經工作室 陸婭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的精彩文章:

武警部隊鍛造反恐利刃的「奧秘」在哪裡?
老藝人和創意派都拼了!只為振興制瓷工藝
麻辣財經:大城市醫療資源,能「搬」到基層嗎?
從滋水到倒淌河,講述一個女子的傳奇
陝西榆林一起刑事案十年審而未決

TAG: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

您可能感興趣

大陸人榨菜都吃不起!這位台灣財經「磚家」你是來搞笑的么?
有才,來一財!加入我們,成為財經媒體的「頭號玩家」
來啊 財經新聞了解一下
一起來做點事吧,深水財經招人!
熱鏈財經未來的發展需要你
火球財經說自己抄襲新聞,沒想到網友的反應更絕
沸點財經:加密貨幣也沒有未來?
來,讓我們從財經角度看看《偶像練習生》
大額寶財經:為何每次大跌都沒跑出來?
這麼優秀的財經學院,你確定不來嗎?
要多注意時下的財經新聞,對你很有幫助。
新浪財經評價《流浪地球》不及格,後來又責怪自媒體,你怎麼看?
關注財經消息哪裡去?來這裡感受全球財經的脈動
財經專業不會「涼涼」,但走下「神壇」是大勢所趨
精選|這些「雙非」財經大學,考上了也不虧!
爆笑,我們銀行最牛的理財經理,把客戶資產減少一半又嫁給了客戶
財經圈又出性侵醜聞!除了「董事長的酒不能亂喝」,受害者也不要妥協和沉默!
第一財經對不起 因為一個屁引發的悲劇
一遍遍的重複軋題,讓我考上了天津財經大學
盤點:四月,這些財經大事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