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世界傑出華人獎張首晟:先立一個小目標,創造谷歌般的奇蹟

世界傑出華人獎張首晟:先立一個小目標,創造谷歌般的奇蹟

Xtecher【錯別字基金】溫馨提示:如果您在閱讀過程中發現錯別字,請在文章底部留下說明+聯繫方式,我們會立刻發給您5-88元隨機紅包一個,同樣的紅包會發給文末留言點贊最高者。

在2017年4月位於波士頓的哈佛校園裡,Xtecher與張首晟對話。我們聊了聊這位世界級物理學家、跨界風險投資者的獨特思維方式:包括他提出以simplicity(簡單)和universality(普世)為投資「基本法則」;他心中投技術的最佳時間點「把握從實驗室走出來的那一步」;他所提倡的對「正交」領域知識的跨界學習;他在投資決策之前「論文級」的調查過程;他判斷成功率的標準「看有幾個關鍵步驟」;以及他的投資信心「先立一個小目標:創造谷歌般的奇蹟」。

採訪、撰稿|甲小姐

微信公眾號ID|Xtecher

其人

「你們有誰熟悉拓撲絕緣體這個理論?」

美劇《生活大爆炸》上演了謝耳朵代課的經典一幕。他帶著一貫傲嬌的神情,向台下同學問出此題。在他看來,「拓撲絕緣體」是理論物理最精深的課題之一,而這一理論的提出者,正是本篇的主人公、斯坦福大學的華裔科學家張首晟教授。

張首晟的「學術進階史」可謂一路「快准狠」:15歲考上復旦,16歲公派留學德國,20歲赴美師從楊振寧,30歲進入斯坦福大學任教,32歲成為斯坦福校史上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之一。

作為世界級物理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第十五屆世界傑出華人獎」獲得者,張首晟所發現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被《科學》雜誌評為當年的「全球十大重要科學突破」之一。基於他對拓撲絕緣體和量子自旋霍爾效應的開創性研究,他已包攬物理界所有重量級獎項,如首次花落華裔科學家的歐洲物理獎、凝聚態物理領域的最高榮譽Oliver Buckle獎、國際理論物理學最高的狄拉克獎、尤里基礎物理學獎和富蘭克林獎章。2009年,張首晟入選 「千人計劃」,並被清華大學特聘為教授,並於2013年獲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在恩師楊振寧眼中,張首晟的成就「只差一個諾貝爾」,而這「也只是時間問題」。

科學之外,一個「特殊身份」引發了人們對張首晟更多的好奇:風險投資家、丹華資本創始人。

2013年,張首晟與昔日學生谷安佳創辦了丹華資本,意在連接史丹福大學(斯坦福別譯)和中國。成立三年,丹華資本已募三期基金,首期美元基金9200萬美金,二期美元基金3億美金,現正募集人民幣基金約10億人民幣。美元基金主要投資在矽谷和斯坦福的創業項目,人民幣基金主要投資海歸與國內高科技創業項目。

關於投資,張首晟似乎有著自己的訣竅。早年作為個人天使,投資他的鄰居、斯坦福教授羅森博格的VMware讓他獲益頗豐,VMware如今市值已達200億美元。丹華創辦之後,截至2016年12月,已投資約50家企業,主要為人工智慧、大數據、移動互聯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生物醫療等領域的中早期創業公司,每筆投資在幾十萬到500萬美元之間——其中一半項目已進入下一輪融資,某些企業的增長率超過20倍。

「人類的知識是一棵大樹,大樹是有根的。兩個事情你看來好像很沒關聯,但是在根上面他們是統一的。」

「尋根」,即人們常說的「第一性原理」,是他思考問題的方式。「人類是由原子和分子組成的奇妙物種,我們要找到普適於宇宙與人類的第一性原理,必須從最基本的概念出發,那就是能量、信息與時空。一個邁向科學思維的方法是:弄明白某個概念的基本單位是什麼?像我們去買菜,如果你想減肥,你會考慮菜的『能量密度』,比如一磅有多少卡路里。能量密度的單位是能量除以質量,也就是速度的平方。由於宇宙速度的極限是光速,這樣我們也能推斷出能量密度的極限是光速的平方——當你把基本單位和公式想清楚,對於未來就會比較理解,」他同樣以科學思維指導自己的投資,「即便你的產品和理論科學沒有太大關係,我們也可以用科學觀點來分析其成長潛力。」

他相信所有真理的共通點是「大道至簡」,「千年思想,最精華的都是大道至簡,你看宇宙美妙在哪兒?E=MC2這樣一個公式,能夠描寫小到原子,大到宇宙。」

「尋根」思維,讓他習慣在判斷時剔除表面的冗雜信息,一戳到底,以減少時間的消耗。很多人以為科學家需要整日泡在實驗室里,無暇顧及大方向,但他認為浸泡式消耗是重複性的猶豫和掙扎,「絕大部分時候,科學家的成功與否,往往取決於他做選擇的那一刻——你大腦最最大的刺激,最最大的豐富思維的時候。那些偉大的科學家就是在別人沒看見這個方向的時候,看準了這個方向。」

在成立丹華資本後的三年里,張首晟每年都發表約15篇文章。最近他又將在Science雜誌上發表重量級的文章,向世界宣布新的量子粒子的發現——顯然,投資並沒有影響到他對物理學的研究。他開玩笑比喻「真正完美的世界是一個量子的世界,量子的世界是平行的,一個粒子可以百分之百平行做兩件事,我想人生也可以達到這種境界,」他甚至笑稱自己,「100%時間在做教育,100%時間在做科研,100%時間在做投資。」

他視富蘭克林為自己的偶像,「他作為科學家、思想家、企業家、政治家,作為《獨立宣言》起草者之一,做的很多事情看起來毫不相關,其本質卻是相關聯的。」富蘭克林在《獨立宣言》里貢獻的一句話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證自明的)」,是他眼中「治國也要科學性的第一性原理」,「一種普適性的不言而喻的法則」。

在2017年4月位於波士頓的哈佛校園裡,Xtecher與張首晟對話。我們聊了聊這位世界級物理學家、跨界風險投資者的獨特思維方式:包括他提出以simplicity(簡單)和universality(普世)為投資「基本法則」;他心中投技術的最佳時間點「把握從實驗室走出來的那一步」;他所提倡的對「正交」領域知識的跨界學習;他在投資決策之前「論文級」的調查過程;他判斷成功率的標準「看有幾個關鍵步驟」;以及他的投資信心「先立一個小目標:創造谷歌般的奇蹟」。

以下,讓我們走進對話現場。

「投資的妙處就在於所投資的技術發明可能開拓出以前根本想像不到的市場。」從細碎的問答中,或許你可以窺見張首晟將科學思維引向風險投資的妙義:

「用簡單去理解複雜。終極真理一定是簡單的、優美的、普世的。」

對話

把握從實驗室走出來的那一步

Xtecher:您曾在斯坦福大學開設名為《信封背面的科學》一課,您提出了問題:假設世界末日到了,諾亞方舟上可攜帶一個信封以總結人類文明,你會寫下什麼?接著,您向學生分享了自己會寫下的幾行字:

「自然界三大基本常數;

萬物都是由原子構成;

歐幾里得幾何公理;

自然選擇、適者生存;

人人生來平等;

筆勝於劍;

市場隱形之手;

大道至簡。」

現在,以風險投資者的身份重新審視這個問題,對您來講,技術投資是否也有值得寫在信封背面的「基本法則」呢?

張首晟:有。最終能夠得勝的技術一定要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simplicity(簡單),一個是universality(普世)。這個理念不是一個空理念,是真正科學的理念在指導我們,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事情。比如我的學術工作,為什麼能夠把一個那麼抽象的數學拓撲用到一個那麼實用的材料上面?大家本來覺得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但是我看到了裡面的必然規律。所以我們投資,大家很困惑的時候,我們往往是非常清楚的。我覺得現在可以先定一個小目標:創造谷歌般的奇蹟。當年之所以Google能把Yahoo顛覆了,因為Yahoo要人工排序搜索結果,而谷歌能用機器自動排序搜索結果。谷歌的方式既簡單又普世,相比Yahoo人工排序的方式更有可擴展性。今天Google要用激光雷達與高清三維地圖來做自動駕駛,沒有可擴展性,因為它肯定不是簡單的也不是普世的。丹華投的自動駕駛公司AutoX只需要普通攝像頭就能達到接近於人的自動駕駛,這樣的技術方案更有可擴展性,這是第一個例子;第二個例子就是谷歌投了一家AR公司叫Magic Leap,當年我們選擇的是另外一家公司叫Meta。去年夏天之後已經完全體現出來區別了。

Xtecher:看到您之前的報道,早年因為您的科研經費受阻,差點錯過這個拓撲絕緣體?

張首晟:就是政府沒投嘛。因為政府投資必然需要先立項,而真正零到一的項目不可能根據以前的分類法來立項,所以往往會錯過那些最有創意的項目。

Xtecher:那現在您自己作為投資人,看待一些非常科研的項目,您不會擔心資金投入多、回報周期長、風險過高嗎?

張首晟:對,我覺得很多的基礎科研還是應該用國家的經費,或者用private foundation(私人基金會),VC投資還是要看回報的。

Xtecher:所以您基本上還是會看處在轉化邊緣的技術?

張首晟:對,美國也有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DOE(Department of Energy), 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Projects Agency: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可能關注的技術比較早期,但VC投資就是要把握好能夠從實驗室走出來的那一步。往往很多人就把握不好這一點,要不太早,要不太晚——不前不後是最難掌握的一點。我們真正的專業技能就在於這裡。

另外我有一個很重要的理念,有時VC過早投入一個領域,反而對科學發展不利。為什麼呢?一旦VC投了之後,就要爭取回報,所以研究內容一定要保密,不能公開講、公開發表,反而阻礙這個領域的科學發展。如果是私人基金會來投,可以公開發表,這樣不管成功還是失敗,總可以把信息傳給大家,讓大家可以走下一步,對吧?當然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過晚的投資,但過早的投資對這個領域也是不利的。

人比賽道更重要

Xtecher:剛才您說的「不早不晚」就是所謂的right time;您過去提到投資的「第一性原理」解決的是戰略眼光問題,我理解是投 right thing;第三應該就是right person了吧?國內也有投資人說「最怕的是你投對了賽道投錯了人」。

張首晟:對,在某種意義上,人比賽道更重要,因為如果做做發現這個賽道不對,他可以轉。但如果發現人不對的話,那就沒辦法了。

Xtecher:所以您最看重創業者身上的哪種品質?

張首晟:他一定要有創新思想,他的思維方式要非常獨立。有很多創業者來,一聽就是他受別人的影響。比如我們在丹華資本聽項目,一般人總是帶著PPT過來,他說,誒,我這個技術市場多大。我說,你怎麼知道多大?他就完全是把Gartner的報告放上去。我說,那你自己有沒有去推導大約市場多大?他自己根本沒推過。這樣的人他就不是真正對市場了解,不是獨立思想,而是隨大流。這個人是不是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很重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萬一一開始賽道錯了,他做做,等他得到足夠信息的時候,他也馬上能夠轉。

另外一個最重要的quality,也是我的科學家背景使我能夠看到的,就是創業者要有始終不斷學習的精神和能力,因為你周圍的世界一直在改變。這一點我們也在以身作則。我算在這個時代知識面比較廣的了,但是聽一個新的pitch肯定有不懂的地方,我就馬上把專有名詞記下來,晚上就到Youtube上面去找。現代人的好處就是,任何你想學的名詞都有公開課可以上,我馬上就把它的概要學一下。我們不是講有slow thinking和fast thinking嗎?一開始可以把大致概況在當天晚上學一下,但還不夠深入,所以我有一個習慣,我每次上飛機之前,候機的時候總要下載一門課程,然後在飛機上深度地學習——這個課程跟我的現有知識是完全沒關的,我用一個專有名詞形容,跟我的現有知識是「正交」的,比如生物領域。然而實際上當我在物理學取得了一定成績後,我再學其它的東西相對就容易些,這就是網路效應——當你學了N門的學問之後,你再學N+1門的學問就會變得很容易,因為知識都是相互聯繫的。

Xtecher:您會喜歡投一些您之前陌生的「正交」領域嗎?

張首晟:對,我覺得很多機會在那裡。

Xtecher:比如生物醫療領域,您現在特別看中什麼?

張首晟:現在最最明顯的就是用AI來讀圖片。我覺得現在AI投資一定要比較vertical(垂直),你如果domain knowledge(領域知識)不夠,你就做不好。我們投的哈佛那位教授AndyBeck,他就是哈佛pathology(病理學)的教授,他有一個pathology的MD,又有個斯坦福的AI的PHD,這種人才我們就覺得可以放心地投。

Xtecher:您做出一個投資決策,平均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張首晟:有快有慢,但是一般來說都是要有一個像「論文級」的調查過程。這點上可能是我的背景影響了團隊。我會要求團隊,你如果講一個數字,你要講出來這是你自己推出來的還是你引了某個來源,這很不一樣。你引某一個來源時,你不一定知道它是怎麼推出來的,一個數字後面有很多假設,這些你不一定知道。所以我首先要求他們一定要把來源註明,如果數字你是引來的,你要把原始來源引出來,如果是自己推的,你要寫一個附錄,告訴我你是怎麼把它推出來的。

Xtecher:您的投資策略更多是領投還是跟投?

張首晟:一開始以跟投為主,現在我們越來越多領投。我覺得這也是一種謙卑的心態吧,到底我們專業做VC才有四年歷史,一開始總要通過跟投來跟別人學嘛。

矽谷真正看得懂技術的VC並不多

Xtecher:您的投資哲理是「大道至簡」,但真正的投資過程卻堆積著漫長的功課和複雜的決策過程,我這麼說對嗎?

張首晟:對。但我現在真的非常有信心——我覺得矽谷真正看得懂技術的VC沒幾家。你看最簡單的一個案例,就是在我們看AR的時候,當時多可怕,我們剛投了Meta,谷歌卻投了Magic Leap。我當時覺得Magic Leap成功概率是極小的,這裡面又是一個簡單的道理:比如我們假設,一個技術有80%的可能性能成功,比如Meta最終要成功,需要經歷5個關鍵步驟,5個80%乘起來,成功概率還是挺高的;但Magic Leap的成功要100個關鍵步驟,你100步全都自己做,你一步一乘的話,80%乘以100次方,幾乎是等於零嘛,對吧?

Xtecher:您過去在學界一路起點很高,拿了各式各樣的獎,做VC這幾年,從2013年到現在,您有magic moment嗎?最驚喜的地方是什麼?

張首晟:首先是世界級的科技公司都願意來投我們基金嘛,我們覺得一開始就成為一個國家隊了。

Xtecher:應該是世界隊,地球隊。(笑)

張首晟:對,世界隊,然後宇宙隊(笑),在Meta這個案例上,真是給了我們足夠的信心——就是像谷歌這樣的巨人照樣不是可怕的,我們非常有信心可以再創這樣的奇蹟,甚至在某些領域超越它。

Xtecher:從成立丹華到現在,如果滿分100分的話,您給自己打多少分?

張首晟:差不多90分吧。

Xtecher:失去的那10分是什麼?

張首晟:到底還是一個經驗積累的過程。我們才3年,又學了又投了,投和學同時在做,我覺得綜合指標已經很不錯了。我們最終的目的,就想在今後的5到10年內,成為矽谷的TOP5,也是全球的TOP5。

Xtecher:您現在每天的休息時間足夠嗎?

張首晟:足夠,我每天差不多游泳一公里。

Xtecher:怪不得現在那麼精力充沛。

張首晟:大家看我精神狀況還可以是吧?我非常願意跟大家分享,我不太喜歡的風格就是好像我有一個「祖傳秘方」,我希望最可貴的是我這些道理大家不只是聽,也要有人指出來批評,這樣才能進步。

Xtecher:您現在存在什麼困惑嗎?無論是業界還是理論方面?

張首晟:(哈哈笑)我現在非常有信心,因為慢慢地看清了萬物之根。

我是Xtecher甲小姐,如果您有國內外科技行業新鮮資訊或獨到見解,歡迎與我聯繫。

(添加好友請註明公司、職位、事由)

━━━━━

封面設計:王思寧 排版:陳光 校對:米琪

━━━━━

Xtecher官網平台現開通認證作者,

(添加好友請註明公司、職位、事由)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Xtecher 的精彩文章:

芯盾時代:致力於身份認證安全的領軍者
中國首台微波光子雷達誕生;小鵬汽車完成22億元A輪戰略融資
Uber CEO卡拉尼克或將退位;波音計劃明年測試無人駕駛客機
外媒質疑自動駕駛將加重擁堵,車界大咖們怎麼說?
美國總統經常不靠譜,讓人工智慧來當總統行不行?

TAG:Xtecher |

您可能感興趣

先定一個小目標,是智慧
中國一姐再創個人最好紀錄,王薔美網輕鬆完成「小目標」
華為海思麒麟的小目標:超過高通驍龍,成為「世界之光」!
美副總統念起《星際穿越》台詞,立了個小目標:建立月球永久基地
終於拿到中國「綠卡」!這個瑞典人的小目標在龍泉驛實現了!
定個小目標!卡拉斯科世界波完成大連一方小目標
特朗普定了個小目標:想讓全世界的武器都是美國製造?!
普京總統立下一個「小目標」: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先定個小目標,今年當個「小仙女」:把這些小眾品牌收進你的列表裡
剛剛,繼王健林之後,雷軍也定了一個「一千萬」的小目標!
乾隆:我們定個小目標,每年先掙它個一百萬兩白銀
華為剛定下世界第一的小目標,就在英國因為第三方軟體受阻了
今年先定個小目標,比方說我先買它一個江詩丹頓!
精子:先定一個小目標,我先爭取一個億!
彭兢:設定一個小目標,送嫦娥五號上月球
剛剛就任俄羅斯總統的普京,向國民許下了一個六年的小目標
諾基亞:先定個小目標,未來躋身全球前五行列
國奧即將迎來第一仗 先定一個小目標:拿下東南亞三小虎
雷軍的「小目標」:十個季度內,國內市場,重回第一
定個小目標,今年當個「小仙女」:把這些小眾品牌收進你的列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