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美景,我只服故宮攝影師!
每逢春林初盛、夏蟲呢喃、秋色金黃、冬庭飛雪,故宮總會在微博里曬自家美景,讓觀者讚歎連連。好多人對在故宮當攝影師是一種什麼體驗充滿好奇。小編介紹你認識一下故宮新媒體團隊成員之一、攝影師張林,請他給你講講在故宮拍美景的故事吧。
雪景
初入尋美
2014年,張林以北京大學考古研究生畢業,來到故宮。如今,他在新媒體團隊負責微博、微信等的運營,攝影也由一項愛好變成了他工作的主要內容。他從當年一萬多名應聘者中脫穎而出,乾的卻不是專業所學,屈才了嗎?張林坦言:「我覺得,現在的工作內容和我學的東西有很緊密的關係。在故宮這個背景下,無論是做新媒體也好,網站也罷,所有的內容都是與文博相關的。」
早春杏花、玉蘭和榆葉梅;仲春梨花、海棠和丁香;暮春芍藥、凌霄和牡丹。六月,萱草、蜀葵和睡蓮。落英散盡,秋天的美圖變成了豐碩的果實與金黃的樹葉。冬日裡,大雪覆蓋宮殿,片片飛舞的雪花更顯古都的美,故宮的美。那些觸動了中國人心弦的唯美照片,都是張林與另一個攝影師數年如一日堅持找尋的結果。
落英
被問及這麼多照片里最滿意哪張,張林回憶道:「2015年冬天有場大雪下了一夜,第二天天氣放晴又趕巧周一閉館,我們申請拿鑰匙開門,去拍三大殿。只有我們兩個攝影師站在太和門下面,看見銀裝素裹的太和殿廣場,到處是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在陽光的照耀下非常美,簡直動人心魄。」
三大殿 雪景
那年拍攝的雪中紫禁城圖片發布後反響空前。「那兩條微博總共轉發有20多萬,是當時轉發量最高的。所以現在一下雪或者天氣預報未來有雪,就會有很多網友在微博上留言催我們,趕快上照片。」在今年預報有雪的2月某天,張林戲謔地發了一條朋友圈——「已經在拍了,各位不用私信了。」
「其實很想安靜地看一會兒雪,但是幾乎做不到,我必須努力趕在保潔人員清掃宮裡各處的積雪前去拍照。」這樣拍出來的美圖自然「廣告」效應顯著。有次大雪天,剛過中午,故宮的門票就售罄了。
弘義閣
雪景
故宮最早發布的美景照片是另一位攝影師的「二十四節氣」系列,第二年,兩人合作推出了「紫禁城的物候」系列,堪稱節氣升級版。現在,張林更得心應手地根據時令捕捉不同的故宮美景。偌大的故宮,他兜兜轉轉。「像梨花、杏花、海棠和玉蘭這些常見的,我都拍過了,但也許會有遺漏。我也會向其他一線部門詢問,看看哪些院子里還有『遺珠』。」
多數情況下,張林其實無法比遊客看到更多的風景。近期在他鏡頭裡盛放的杏花、梨花與海棠,大都屬於開放區內遊客都可見的春景。對於如何拍出令人讚歎的好照片,張林認為:「有人會說你們拍的照片那麼好,為什麼我拍不出來?主要是因為遊客來故宮參觀,一天要看這麼大的地方,來去匆匆,沒什麼時間仔細觀察體味。但我們在這裡工作,同一個地點可能會來很多次,就有機會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找到更多有趣的視角。」
御花園
碧桃
「這麼多花,其實我原來也分不清,都是後來惡補的花卉知識。」
現在,張林對於故宮裡的花卉已經如數家珍,腦子裡彷彿有一張地圖。「我們辦公室牆後有一株杏樹,花已經謝了。那個是海棠,御花園裡有,潛龍花園裡也有,文華門前有一大片,暫時還沒開。壽康宮和承乾宮的梨花剛開,慈寧花園、寧壽宮、康壽宮裡還有丁香。」
左:內務府舊址 白山桃
右:慈寧花園 菊花
故宮裡花和美景甚多,但並非都易於拍攝。「比如海棠樹那麼高,我正常的鏡頭一舉,背景是藍天白雲,襯著紅花很好看。但是看不出來這是在哪兒拍的,襯不到屋檐或是宮牆,沒有故宮元素就體現不出這裡是故宮。」
類似還有:「乾隆花園裡有一株楸樹,也開花,這株楸樹在乾隆建花園和亭子的時候就已經是古樹了。為了給它讓出空間,乾隆還讓人把要修建的亭子往後挪了一下。楸樹開的花也特別高,我拍的時候連亭子的頂都襯不到,很難拍,所以到現在還沒有成功地拍到過楸花和亭子互相結合的好照片。」
求變守心
面對著已經佇立了近600年的故宮,尋求並拍攝美景的過程不免遇到瓶頸。「這幾年下來,有時候覺得怎麼拍的這些照片跟去年拍的有些像,視角什麼的已經有一些慣性。因為知道哪個角落比較好看,每次都會去拍,拍多了就覺得這幾年到了一個瓶頸。再美的東西,拍了兩年也很難找到新的角度了,所以拍照最大的難度就是如何推陳出新。」
永壽宮
海棠
痛苦的求變並沒有禁錮張林在工作中的腳步,對於壽康宮的兩株梨樹,他不斷地更新拍攝方法。
「原來就是站在一棵樹下拍,今年我試著從這棵樹越過去拍另一棵樹,製造一個前後景交錯的感覺,找一些不一樣的視角。」
相比視角,更加約束拍攝的是故宮裡無處不在的遊客。「在宮裡到處都是遊客的情況下,還是要努力找角度去拍。比如,遊客剛剛走過去,被一個假山擋住了,這個時候就抓緊時間趕快拍一張。」
中正殿
杏花
故宮裡的美景修不修圖?張林說出了這樣的觀點:「後期是對照片的尊重。拍照片修圖,就像姑娘們化妝一樣,你不能說化了妝就不是本來的這個人,修了圖就不是原來的美景。可能有人會覺得,不修才是最高的境界,但事實上,數碼相機成像和膠片是不一樣的,膠片拍出來的照片本身比較鮮艷,數碼相機整體會有一層灰度。所以後期要給它提亮,因為大家普遍喜歡看明艷一些的東西。除非是要追求特別的所謂原生態的效果。」
長期的觀察使張林對故宮的一草一木都帶有欣賞的眼光。他看得見牡丹的雍容、芍藥的妖嬈、海棠的婉約、睡蓮的沉靜。甚至連零落的殘紅在他眼中,亦是風景。「花各有各的味道,拍多了就會找尋不同時期、不同形態的美。有一次下雨,雨過之後,碧桃花瓣都落下來了,下面剛好是一口缸,缸沿上和水裡都飄落著花瓣,很美。這種景緻遊客很難碰到,也許來的時候就被掃掉了。但那天還沒有,我拍的時候邊上都是遊客。」
左:承乾宮 梨花
右:壽康宮 梨花
故宮藉助新媒體的營銷宣傳吸引了大批粉絲,而張林對自身價值的看法非常客觀。「其實就是拍了一些照片,我們顯然不能包攬全部的功勞,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吧。如今『故宮』這個IP確實為更多人所知,但仍然任重道遠。在相當一部分人的印象里,故宮還只是一個旅遊景點。但事實上,故宮是一座博物館,景點並不是它最主要的屬性。我們希望能用『風花雪月』的美圖在第一時間吸引住大家,讓大家慢慢開始關注故宮的其他信息,最終愛上的是『故宮博物院』。」
青年文摘·快點
摘自《大學生》
圖|張林
轉載請聯繫原刊物


※當愛情走到盡頭,聰明的早就預備了下一個……
※幸福只是人生的冰激凌
※判斷一個吃貨談沒談戀愛,看TA的吃相就知道了
※創意十足的手機畫中畫,好玩到飛起來!
※談戀愛的時候吃什麼
TAG:青年文摘 |
※剛拍的故宮最新絕照,美到爆!
※親歷故宮燈會:射燈確實丑,但宮牆上的影子美啊
※攝影講堂:我拍故宮的一點心得
※用故宮太和殿取景拍攝電影,這部電影什麼來頭?其他電影不能取景
※小伙故宮拍照「氣場太強」,吸引眼球,網友:主要衣服太應景!
※日本妹子來到故宮遊玩,看到牆上的照片,拍照歡呼:這就是我啊
※溥儀到故宮遊玩,看到光緒遺照說:他是我爸
※劉亦菲逛故宮路拍圖美翻,為啥一參加活動照片就崩?
※周末養眼 | 攝影師在故宮拍到的皇家貓,果然氣度不凡!
※復刻故宮經典,他讓我們也看到宋徽宗的「青色天空」!
※趙忠祥別墅照片曝光,外看像白宮,裡面像故宮!
※「我在故宮當燈光師」 ,這家隱形冠軍就是這麼牛
※溥儀特赦後重遊故宮,看到光緒帝的畫像,溥儀:掛錯了,那是我爹
※鄧文迪故宮旁豪宅內景曝光:人生贏家的背後是靠心機還是靠才華?
※從高空拍故宮全景圖,發現故宮竟然是歪的,故宮怎麼修斜了?
※溥儀到故宮遊玩,看到光緒遺照說:他是我爸,專家頓時變大紅臉
※史上最強故宮「漢服」拍照法,看一眼少女心炸裂,美到心都化了
※來到故宮,看見時間,融合技術,這款故宮限量款機械手錶讓你感受來自中國的宮廷美學!
※人家都在故宮拍結婚照了!你還在拍爛大街的西式婚紗?
※王艷家陽台正對故宮,錄個節目就像串門一樣,網友:太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