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為什麼國內每個醫學院都有那麼多印度人

為什麼國內每個醫學院都有那麼多印度人

GIF/1.0M

在初夏陽光曝晒下,帶著異國香料味的分子在校園裡迅速擴散,循著這股氣息,你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印度同學在籃球場上赤膊廝殺。

不管你的大學身處廣袤中國的哪個方位,只要有醫學院,在健身房、排球館、宿舍和食堂,你總能看到身穿紗麗的印度女孩和一年四季圾拉著涼拖的印度小哥。他們開口蹦出的咖喱味英語,讓想要練習口語的你望而卻步。

印度留學生來中國留學已經形成一種風潮,人數近年來成指數級暴增。2015年印度在華留學生的總人數達到了16694人,而十年前在華印度學生僅有765人。這其中80%的人都選擇了攻讀醫學本科專業。

濱州、蘇州、鄭州、南寧、宜昌、銀川甚至瀘州的各類醫科大學都能看到印度學生的身影。

跟這些印度留學生搞好關係,對於期末論文考試大潮來臨前的學渣來說非常必要。任何能讓記憶力高度集中的大學生「聰明」處方神葯,只要你拿名號去問醫學院的印度小哥,就沒有什麼是他們搞不到的。在一學期的特定時間段里,印度人被卸下偏見,下凡成拯救分數和成績的肉身佛陀。

他們自己並不太介意這種只是因為利益需求而引來的關注,因為在中國的留學生涯本身在某種程度上講是一種享受。

「我來自印度的小城浦那,來中國的時候,我覺得像是進入了另一個次元。中國的基礎設施讓我彷彿回到了曾經住過的迪拜,比印度不知道強了多少倍。」就讀於武漢醫科大學的Anusree Ravi說。

「中國人是網路世界裡最活躍的人群之一,你們總是『永遠在線』。移動數據服務和Wifi速度好到難以置信,我只用了半天就下載了整個漫威系列電影。」

「天天晚上能聽見對面的留學生樓里飄出來各種禪宗迷幻psy曲,一閉眼全是印度電影里歌舞昇平的畫面,有點精神衰弱的舍友問我他們是不是還在印度時區里。」

樂在其中的醫學院印度小哥問我要不要去他的宿舍感受一番,原本還有點害怕和羞澀,結果他拉著我看了一晚上的新德里城市宣傳片。

「做實驗的時候和班上的印度同學聊天,他說武漢的冬天太可怕了,這種零下的溫度早上起來上課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還有,在宿舍里用電熱毯難道不會增加觸電死亡的幾率嗎?」

來中國學醫的印度學生,跟去美國學金融的中國留學生差不多,數量龐大,前仆後繼,他們都幻想著終有一天錦衣還鄉,搖身一變年入百萬。

在印度,醫生享有崇高的地位,整體收入大概是中國的三倍。能夠成為醫生是一件令整個家族都感到榮耀的事,也為種姓制度森嚴的印度人提供了一種似乎可望又可及的上升出口。

《生活大爆炸》里有一集提到Raj的醫生父母送了他一輛瑪莎拉蒂。Raj一家屬於剎帝利的種姓,在印度,剎帝利們主要從事的是公務員、律師、醫生等職業,身份優越,收入不菲。

但並不是每一個懷揣夢想的人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就像你永遠也不會知道下一秒生活究竟會帶給你什麼。

來自新德里的蒙米特帶著遺憾結束了自己在中國的七年求學生涯。他的第一志願是美國當一名醫生,在哈爾濱學醫期間托朋友買了所有有關美國執業醫師考試的書目,「美國是很多學醫的人深造的首選,但學費太貴了,只能先到別的國家學習,再去考美國醫師資格證。但事實上,能通過的人寥寥無幾。」

蒙米特在中國的七年間,一次印度也沒回去過,「我不知道等我回家以後能做什麼」

一位印度的放射科醫生Neyas說:「留學歐美國家遠比中國昂貴,想要攻讀完美國五年的醫學學位課程,大概要花超過1千萬盧比的費用(約合人民幣100萬)。」而在中國,你只需要花四分之一的價錢就能拿下來,這囊括了學費、食宿、生活等一切開支。

經濟實力仍是印度泛中產階層的軟肋,這讓中國成為很多印度人實現醫生夢的折衷選擇。俄羅斯、烏克蘭、菲律賓和尼泊爾成為緊隨其後的醫學朝聖地。

印度考試委員會NBE的數據顯示,2012年參加考試的14000多名考生中有超過8000個是從中國學成歸來;1700多人從俄羅斯畢業,850多人從烏克蘭回國。圖為遼寧醫學院的印度學生合影。

他們都是被逼出國的人,能在印度本土完成醫學深造,要麼你是像中國各省高考狀元一般的存在,要麼就是不差錢。

印度南部城市韋洛爾的基督醫學院,2015年有近4萬名學生競爭100個入學名額,被錄取的幾率只有0.25%,而你以為遙不可及的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錄取率甚至都有3.5%。

相比擠破頭皮也難摸到門檻的頂尖醫學院,能一次性付清30-40萬盧比(約合人民幣3-4萬)的「贊助費」和大約100萬人民幣學費的富二代們,更願意選擇不知名的私立學校,因為「一天課都不用上你就能畢業。」

印度很多私立學校都是由毫無從醫經驗的政治家或者商人創辦的。有位醫學生曾寫了一封公開信,揭露西印度一家私立醫學院的荒謬。「所謂的教授只存在於文獻中,對於醫學和外科學生來說,根本沒有課上,也沒有診所實習。狗和驢在校園裡亂跑,學生還要通過賄賂才能通過考試。」

印度私立學校「贊助費」的實質就是向校方賄賂,這種hidden cost(隱藏費用)成了私立院校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印度下一代的醫生在他們踏入教室之前就學會了欺騙。」

沒有人頭稅、收費更加透明的中國大學優勢凸顯了出來,「中國政府鼓勵印度學生去學醫,因為外籍學生對高校來說是確保政府資助的關鍵。」一位中國駐新德里大使館的工作人員說。

早在十年前,中國內地各類醫學院的中介廣告就已經深入到了印度縣級地區。

MBBS是「內外全科醫學士」的縮寫,多數印度留學生來中國都是攻讀這個學位。這隻浩浩蕩蕩的求學大軍催生了中介產業鏈,一大部分學生通過中介尋找中國學校,一次性被收取大概2000元人民幣左右的費用,包括報名費、簽證、往返機票預訂等服務。

能躲過影子中介欺詐的印度學生都是幸運的,但他們真正面臨的困難從中國海關蓋上章的那一刻才剛剛開始。

「印度留學生身上的味道都能把我香鍋的味道掩蓋住,吃進去的全是咖喱味。」

「班裡的韓國小哥跟我抱怨說,要是有選擇的餘地就不要和印度人做室友,不然隨時有可能在睡夢中被他們開小灶的食物臭醒或辣醒,衣服上都會染上八十袋香料混雜在一起的味道。」

豆瓣貼吧知乎上滿天飛的歧視意味濃重的討論帖子,其實在他們生存和完成學業目標面前統統不值一提。

很多印度留學生家境並不富裕,父母傾其家產供自己的孩子學醫,以便獲得從醫資格證,但起養家糊口的責任。他們時常要兼職打幾份黑工,「我認識的印度學生一般睡眠時間都不超過6小時。」

當你埋怨活動承辦商隨便雇幾個印度學生跳舞就算是國際文化交流的時候,印度留學生們會因為能多掙幾十元外快而興奮不已

「你試過每天站在自己的廚房裡,拿塊豬肉練習縫合和切刀十幾個小時嗎?有一次上洗手間,我不自覺在裡面坐著看書超過了四個小時,等我再次想站起來的時候,發現腿都不過血了。」最終沒有完成學業的蒙米特還是怪自己不夠努力。

印度留學生雖然在中國能夠享受全英文課程的教育,教學質量也比國內很多學校要高,但中文還是他們的必修課程,這是為了在後期的臨床實踐中與患者的交流暢通。

儘管蒙米特努力學習了一整年中文,在真正實習時「中國病人描述病情用的東北話讓我崩潰,我一個字都聽不懂。」

大多數印度學生在臨床實踐的環節因為語言障礙,只能天天混日子。

就算印度醫學生過五關斬六將,最終通關把BOSS幹掉,拿到一紙文憑回國,也不能順理成章地進入醫療系統,他們還要面臨由印度醫學委員會(MCI)組織的FMGE(外國醫學學歷水平測試)的終極殘酷考驗,而這場考試過濾掉了80%-90%的醫學畢業生。

「所有通不過這場篩選考試的都只能算是個赤腳醫生,上不了檯面。」

FMGE只面向從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學醫歸來的學生,而從英美澳發達國家回國的醫學生則能免受其擾。據《印度時報》報道,2005年到2015年,參加測試的學生人數增加了一倍,但測試通過率卻從50.12%下降到10.7%,2014年6月通過率僅為4.93%,為史上最低,只有293名學生通過。

「FMGE太難了,很多都是碩士研究生才能回答的問題,考試成績不超過一個月根本拿不到。」

印度醫學委員把測試難度加大,主要是為了阻止印度學生出國學醫而選擇在印度私立大學學醫。

馬哈拉施特拉邦留學中介機構的拉德哈說:「中國醫學院極受印度中產階級歡迎,印度的政府官員卻偏愛私立醫學院,他們試圖詆毀中國的醫學院,這一切只是為了讓公眾相信在國內教育比去國外強。」

2009年外國醫學畢業生在新德里靜坐抗議,希望能取消篩選測試來獲得工作

每一個回國參加篩選測試的學生都得支付5500盧比的報名費,有人計算過,如果一個從國外回來的醫學生花兩年的時間準備參加FMGE考試,那至少要花7-8萬盧比的考前培訓費和報名註冊費。

即便如此,所有一切花費加起來還是要比在印度國內上私立醫學院的費用要少。

事實上,每年有80%的畢業生不會參加FMGE,他們能輕易通過PLAB、USMLEs等資格考試,在愛爾蘭、英國、美國、加拿大或者海灣國家找到一份高薪工作並且移民。2011到2015年,印度一共有59000多名醫生移民到國外。剩下20%的人參加FMGE,其中有一半是在等待愛爾蘭皇家協會考試或者等待他們的護照更新,也就是只有10%的畢業生會真正參加並期待通過FMGE。

在這些綜合因素的作用下,即便印度每年產出大批量的醫學生,國內的醫生資源還是極度匱乏。

印度有超過13億的人口,醫療體系覆蓋80%人口意味著至少要45萬個基層醫務室,這還不談鄉鎮衛生所和衛生院,以及地區,縣市的醫院。據印度醫療保健聯合會估算,印度缺醫生近200萬,缺護士400萬。在經濟落後的農村,醫務資源短缺尤為嚴重。

在印度大行其道的,都是無證行醫或者買來假醫學證明的「赤腳醫生」。境內大概有70萬沒有資質的醫生,45%行醫的人沒有接受過正規訓練,他們其中很多人甚至在印度最大的醫院裡診斷、開發處方葯乃至做手術。

Balwant Rai Arora曾在德里偽造過50000份醫學學位證書,直到2011年被警察抓住。每個人只需要支付100美金就能獲得一個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大學畢業證。Arora說「印度的醫生太缺乏了,我只是想要幫助那些有點兒從醫經驗的人得到一份工作,我覺得這樣沒錯。」

為如此混亂不堪的醫療系統買單的人從來都是生活在底層的窮人,不因生計發愁的有錢人只需要憂慮自己的孩子究竟該上一流的印度理工學院還是去歐美讀名校。

Moulshri Mohan是新德里頂尖私立高中里成績非常出色的學生,還沒畢業就陸續收到了美國康奈爾大學、杜克大學、弗吉尼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她的父母還是希望她能考上德里大學醫學系,留在國內。但最終她還是沒能擠過萬馬千軍的獨木橋,被德里大學拒之門外。

「進不了德里大學,她只能去常春藤了,最起碼還能有2萬美元的獎學金。」她的媽媽說。

坐在沙發上的Moulshri Mohan

Avinash Singh是農民的兒子,他2012年就在中國拿到了醫學學位,但回國後考了5次還是沒能通過FMGE考試,135000盧比的輔導費用都打了水漂。「我爸爸今年62歲了,他再也無力支持我學醫深造,只是希望我儘快回到鄉里和他一起種地。」

人類社會的階級壁壘永遠存在,小概率轉機是金字塔下層的救命稻草也可能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但躍躍欲試的總是那些對生活有所期待的人。至於學醫也救不了印度人的論斷,對他們自己來說,抓到那根稻草的一瞬間,都已不再重要。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路商店 的精彩文章:

hao123為何能夠綁架你的瀏覽器主頁10多年之久
留學生是如何拿轉筆震懾老外的
不跳廣場舞的爸媽都在相親角鬥法
你的美好童年只是一個山寨商品展銷會
愛倒裝的山東人到底怎麼了

TAG:公路商店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中國有這麼多韓國留學生
為什麼中國有那麼多人喜歡普京,零下6度浸入冰窟,說四個字
美國人為什麼這麼崇拜這個中國女人?
為什麼那麼多有錢人移民到美國,美國真有那麼好嗎?
當今世界有近30個國家沒有軍隊,那他們靠什麼來保障國家安全呢
三國那麼多美人計,漢獻帝為什麼不用
這些中國歷史名人十八歲時都在做什麼
這幾張圖告訴你為什麼那麼多人想去牛津上大學
都是島國,英國人為什麼沒有日本人那麼愛吃魚?
現在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黑中國移動?
為什麼這麼多人學不會C語言?
中國人為什麼要去留學?
為什麼這三個國家成了美國的軟肋?難怪美國這些年這麼守本分!
中國海軍什麼都有,唯獨這種4萬級大殺器一艘都沒有,美國有9艘
我們為什麼要學國學?
為什麼印度女人嫁人中國少之又少
我國這款導彈的造價到底是多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國家裝備不起?
為什麼現在很多家長一定要孩子學英語,卻很少有人要孩子學《易經》呢?
慈禧一頓飯100多個菜什麼都有就是不吃牛肉為什麼
為什麼有那麼多男人跟周潤發一樣「膚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