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漢代官吏不按規矩乘車降職!就地免職!

漢代官吏不按規矩乘車降職!就地免職!

漢人愛車馬。車馬在漢代由漢初以顯示國力、軍力為目的,到漢中期則成了財富、地位的象徵。出於交通和禮制的需要,已出現不同形制和規格的車輛。

車馬規格

朝廷和官府擁有各種用途的公車,民間則有各種私車。公車供各級官吏、使者和徵辟者出行乘坐,由於官吏職位、身份、使命以及參加活動的具體場合不同,所乘坐的車輛形制、規格亦存在一定的差別。

私車形制則取決於使用者家資豐厚程度。家資豐饒,車輛便華麗;家境窘困,車輛簡陋。貴族官吏出行時,寶馬雕車,簇擁滿道,備具威儀。那時衡量人的身份、地位不是有車無車有馬無馬,而是坐什麼樣的車,騎什麼樣的馬。

車馬出行圖

左單車前行,右為一車隊,依次為前有兩步從,一騎從,一車二騎從,一車一騎從。畫面上方點綴了三隻飛鳥。上方及左右飾有雙層菱形紋和幔紋。

漢代是個注重禮制的等級社會,通過乘輿形制、扈從儀仗以及官員的巾帽服飾等方面來明等級、別貴賤。凡官員出行場面均有導騎、從騎和副車。

官員乘坐的車為主車,隨從乘坐的車為副車,主車往往居於車騎隊列中央,而副車則前面開道後面相從。車馬實際上成了人們出外交際的身份證。

車馬制度

官員出巡、赴任、遷調、致仕以及朝廷察舉、上計、郡國貢送、公車征起等均需用車馬。漢代皇帝為顯示至尊無上的威嚴和維護自身的安全,根據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場合,建立一套不同等第的儀衛制度,稱為鹵簿。

具體地說,鹵簿指車駕出行的等級,分大駕、法駕、小駕。

車馬出行圖

大駕為鹵簿的最高等級,西漢皇帝出行禮天下於甘泉宮所用。

皇帝大駕由公卿奉引,太僕親自駕御,大將軍參乘。綉有鸞鳳的彩旗插在車上。屬車相連八十一乘,皆在後,為三行。屬車皆皂蓋赤里,朱幡,戈矛弩箙,尚書、御史所載。最後一車懸豹尾,豹尾之內為省中。皇帝輦動,左右侍帷幄者稱警,出殿則傳跗,止人清道,以示警戒。

法駕為鹵簿的第二位。皇帝出行祀天南郊所用。屬車三十六乘。

小駕為鹵簿的第三位。皇帝出行祀地、明堂、宗廟所用。

皇帝用的車輅具體說來有金銀車、耕車、戎車、獵車等。

金銀車,用金為飾,坐乘稱安車,立乘稱高車,車上的裝飾極盡豪華之能事,總稱德車。

耕車,有三蓋,皆玄黃色,飾以金玉、翠羽、珠絡、錦繡、茵席等,皇帝親耕所乘。

戎車,又稱立車,用以征伐。飾以金玉、翠羽、珠絡、錦繡、茵席等。車廂上有矛、旌旗、金鼓、羽析、華蓋等。有盛胄、甲、弩之箙。是皇帝出徵用車。

獵車,其飾如安車(詳見後文)。皇帝校獵時乘之。

此外,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皇太子、皇子、公侯、公主、妃嬪、各級官員用車車蓋、裝飾、顏色、隨從、人數均有極其嚴格的規定,充分體現了漢官威儀。

不按規矩乘車要被免職?

官吏出門不按規矩乘車,要就地免職。《漢書·鮑宣傳》記載,一次鮑宣出門,自己隨便坐了一匹馬駕的車,晚上又投宿在鄉亭,因而被免職

車馬出行

又《漢書·韋玄成傳》記載,在去祭祀孝惠廟時,應該一早進廟,由於天下了大雨,路途泥濘,不知一時出於何種考慮,韋玄成沒有按規定乘坐四馬車,而是騎了一匹馬來到廟前,結果受到彈劾

《後漢書·謝夷吾傳》記載,謝夷吾升任鉅鹿太守,也是因為沒有按規定乘車,被冀州刺史彈劾,以「儀序失中,有損國典」被降職為下邳令

這也就是說,漢代官威甚肅,既然為官,就必須維護官家威儀,如果放棄定製,以平民自列,那就是蔑視法令,就必須受到懲罰。

《漢書·高帝紀》和《後漢書·輿服志》嚴格規定商人不得乘車騎馬,這是因為在當時重農抑商的正統觀念看來,商人不耕不織,惟利是圖,不在良民之列。

漢畫像中的車馬

但在現實生活中,在那「山高皇帝遠」的地方,為了追求鮮車怒馬車轔馬嘯的威嚴,有些官吏、富豪大商、大莊園主,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勢、財富,平時常常是借了官員的儀仗招搖過市,抖一抖威風。

車馬出行圖

前有三導騎,中為四馬軒車,後為二馬軺車。按漢代車騎制度,應為王侯或郡守的車隊。

因為漢畫像石大多是要埋入地下的,生前曾經為官者,希望自己到另一個世界照樣風風光光;生前沒有博取官爵的人,則希望死後能夠享受這種待遇,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促使漢畫像中的車馬出行圖盛行一時。

所以漢畫像石上常見榜題「此上人馬皆食太倉」等,反映了十分強烈的功名意識。所以在墓里僭越建造刻畫的大有人在。這也就是說,在漢畫像石上出現的車輛,有時並不能非常確鑿地證實墓主人的身份。

最為壯觀的橫貫三壁的車馬出行圖見於山東孝堂山石祠。

這是一組行列相連的規模極為龐大的出行圖。整個畫面長七米以上,整個行列,共有車輿八輛、騎吏六十二人、步卒十人,駝、象各一,迎接這個出行隊伍的有十人,最前面二人之一,旁邊題榜「相」,知為這個諸侯王的王國之「相」。

車馬出行圖

前有三導騎,中為四馬軒車,後為二馬軺車。按漢代車騎制度,應為王侯或郡守的車隊。

導騎中有二人騎駝,三人騎象,這是出行畫像中少見的,不知是否與佛事有關。在大王車之前是雙馬鼓吹車,鼓吹車後有二騎,最後是大王乘坐的駟馬安車,旁題「大王車」三字,知車主為諸侯王。

西壁上為大王出行隊伍的後從,前為四步卒,後隨兩列十八騎,騎後二車緊跟,最後是二騎殿後。這是諸侯王的鹵簿。孝堂山石祠之主,並不是諸侯王,只是他參加過這個諸侯王的祭祀活動,所以才在他的祠堂中刻出這個鹵簿圖,顯示他生前的殊榮。

輜車:有篷,篷呈圓拱形,只掩頂和兩邊,前後不蔽,多為官家婦女乘坐。

軒車:軺車施帷,四周有屏蔽,並自車蓋而下連接兩側座廂。古代貴族和官吏家的婦女外出,怕人家看見,故加篷遮掩,公主皇妃多乘此車。

斧車:古為戰車,也作為出行時前導之車。是一種輿上無蓋的「輕車」,車上可放置斧、矛、戟等武器以及幡游旗幟等裝飾物。斧車也是公卿之下,縣令之上官吏出行時的前導車。

斧車

軺車:車廂四周敞露,有華蓋,無武器,人坐車上可以四顧瞭望,車廂小,車速快,屬輕便常用之車。

軺車

加幡軺車:即軺車加一對車耳,車廂兩邊可加翻折的擋板,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如二千石的官吏,一對車耳均為紅色,而六百石至千石的官吏,則只在左車耳上塗有紅色。

安車:安車特指坐乘之車。安車常駕四匹馬。諸侯王所乘。此車有「羽蓋華蚤」,而且在車衡上立一鳥,與《後漢書·輿服志》所說「鸞雀立衡」之制正相符合。這是漢畫中見到的最豪華的車子。

鼓吹車:鼓吹車和斧車一樣,也是儀仗用車。

大車:漢畫中的大車一般直轅,無蓋,車箱較大,駕牛。

輀車:這是一種喪車,用於載運棺柩,在漢畫中也不多見。《說文》:「輀,喪車也。」本書收錄的江蘇沛縣龍固漢畫像石《出喪圖》里就有一輛輀車。此車四輪,蓋作鱉甲狀,由牛牽引。

駕車動物

最常見的駕車動物是馬。漢畫中的駕車之馬以一匹為最常見,少有二匹、三匹、四匹者。其他動物也比較少見,其中有牛,一般駕大車;羊和鹿,一般駕小車。滕州市出土的畫像石上至少已有6幅羊車圖像,羊的軀體碩大健壯,雙角盤曲,顯然屬於良種羊。

龍虎車馬圖

畫面居中為一軺車二騎從。前飾白虎後飾青龍。下飾幔紋。畫面布局有對稱美和運動感。

漢代的羊車與馬車、牛車不同,主要用於遊戲場合。有的研究者認為,畫像中的羊車通常與西王母題材相聯繫,反映了當時濃重的仙道信仰和遊仙思想。

山東漢畫像石中便有以鹿駕車圖像,僅滕州市就出土了四塊,畫面中或一鹿駕車,或二鹿駕車,甚至三鹿駕車。

有時用人駕小車。

還有的是龍駕車。

河南南陽畫像石上的雷公車即由虎駕。

海靈和河伯出行時,一般由三條魚駕一車。

車馬出行畫像中,往往分層作畫。畫像最上層通常表現極樂仙境,象徵長生不死的西王母和東王公高高在上,常伴之以仙人、羽人、金烏、玉兔、蟾蜍之屬;下層為車騎馳驅場面,出行目的地顯然是飄渺的仙境。這些畫面雖然分層處理,但彼此互有聯繫,表現了墓主升天遠遊、壽與天保的意願。

車馬出行圖

以車騎場面為例,專家認為漢畫像石包括了仙人鬼三界在內的四種情況,即:一、墓主升仙通往仙界的隊伍,二、墓主生前的出行威儀,三、墓主對冥界豪華生活的渴求,四、墓主前往地上祠堂享受祭品的行列。

編輯 逍遙

王洪震

王洪震,從事專業的漢畫像石收藏和研究30年。曾為沛縣博物館館長,現為「畫說漢朝」博物館館長,蘭闍徐州研學基地首席專家。

目前已出版《漢畫像石》《漢代往事》等漢畫像石、漢文化研究專著十餘種。收藏漢畫像石、漢畫磚、戰漢陶器、高古文物、書畫拓片等藝術品一萬餘件。

福利大禮包在這!

原汁原味車馬出行圖拓片

王老師親筆簽名拓片收藏證書

只要留言回答問題

漢畫中最豪華的車駕幾匹馬?

正確答案點贊第一名

將獲得價值1000元

拓片禮盒一份!

截止日期6月15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蘭闍行游 的精彩文章:

TAG:蘭闍行游 |

您可能感興趣

不愛升職反愛降職,這位不同尋常的司令員竟為降職,四次請求毛主席降職
古代官員乘這種車出門會被降職,因一件事,皇帝說:乘啥車隨便!
警察瀆職事件最終處罰出爐!兩名警官被降職且罰款!
官員太清廉,皇帝:貪一點沒事!官員極力反駁,皇帝卻將其降職
降職,還是去往更需要的地方?普京總統的經濟顧問即將離職
北京36歲副團職軍官轉業:我盼不被降職安置!
政治報復?朴槿惠主審法官被降職!
回顧草帽海賊團成員們的職業變更,很多人是降職入伙的!
李雲龍擊斃坂田被撤職,成天叫屈,為何殺土匪被降職不喊冤
雍正王朝,年羹堯降職看管城門,為何不選擇歸隱呢?
明末一錦衣衛因不肯誣告平民而降職,直言:人命比官職重要
員工績效不理想,降職降薪如何合法有效?
雍正能夠成功繼位,年羹堯功不可沒,最後他犯了什麼錯誤被降職?
究竟因為何事讓北宋兩個宰相同時降職?
公司沒有得到員工同意,強行降職降薪,合法嗎?
戴笠也有拒絕老蔣的時候!聽要殺這人直接拒絕,就算降職也不服從
從冷兵器到儀仗禮器,「鉞」在冷兵器職場上是高升了還是降職了?
他是開國上將,常說自己能力不行要學習要降職,晚年真的被免職
反轉人生!這些降職、落馬官員又逢「第二春」
被降職到農場磨豆腐,突然就被專機接到北京,當回了軍委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