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打造「未來科技孵化器」:深圳強勢崛起,香港欲與其強強聯合

打造「未來科技孵化器」:深圳強勢崛起,香港欲與其強強聯合

本文系商業周刊App付費文章,禁止轉載。

撰文:Natasha Khan、Enda Curran

這個項目是香港此類提議中規模最大的一個,它的定位是建造未來科技巨頭的孵化器

「世界變了,香港必須再次做出改變」

起初,一個鮮為人知的小漁村被賦予了特殊的貿易地位,然後變成全球最有活力的經濟中心之一。

接著,競爭降臨。

就在其上游,一個更加不為人知的小漁村被賦予了特殊的貿易地位,然後很快變成全球最有活力的經濟中心之一。

1900年的香港九龍海濱

第一個漁村是香港——在19世紀中葉成為自由港後迅速崛起,1997年回歸中國時已然成為了經濟發展的範本。這些年來,香港眼睜睜地看著深圳河對岸的深圳冉冉升起。

角色變換

現在,香港官員提出了一項雄心勃勃的方案,想在兩城交界處的沼澤區修建一個科技園,把兩座城市聯繫起來,以重振香港地區低迷的經濟,並助推深圳新興的創業熱潮。

位於香港地區和深圳地區交界處的農田

該項目佔地87公頃,位於落馬洲河套地區,是香港在這類提議中規模最大的一個,定位是未來科技巨頭的孵化器。修建這樣一個科技園的邏輯是:

租戶既能挨著深圳的製造和創新,又能繼續享受香港地區的業務框架,而且兩地之間的往來容易。

這項計劃既體現了香港地區力爭成為科技搖籃的雄心,也體現了兩座城市之間的角色變換。

深圳曾是中國內地製造業崛起的得天獨厚的起跑點,如今,它正轉變為一座高新技術的研發和製造中心。而在另一邊,隨著航運和旅遊業陷入蕭條,香港地區正努力在銀行和房地產等傳統支柱產業以外,尋求多樣化的發展。

香港地區計劃在臨近深圳的位置建立一座科技城

「香港不得不這麼做,」黃克強(Albert Wong)表示,他是香港當前最大的科技園以及創業孵化器的政府機構香港科技園公司(Hong K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Corp.)的行政總裁。「這沒得選。」

黃先生的辦公室位於香港的一片鬱鬱蔥蔥的科學園裡,這裡與邊境和商業中心的距離相當,他坐在辦公室里,向記者描繪了一個不乏野心的願景。他希望在未來5年內,讓香港科技園的研發人員增加一倍以上,突破2萬人。

提振香港

落馬洲河套區則是這一擴張的關鍵。2017年1月,兩地政府簽署了打造科技園的協議。該協議反映了中國一項更廣大的計劃,目的是將香港、澳門與廣東省的多個城市(一片幾乎連續不斷的都市區域,容納了逾6000萬人口)整合起來。這就如同將美國東海岸從波士頓到華盛頓的所有城市與整箇舊金山灣區合為一體一樣。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右一)和深圳市長許勤(左一)監督完成簽署儀式

在黃克強及其他河套區的擁護者看來,未來,在珠三角的新「灣區」里,香港可以成為深圳的矽谷所對應的舊金山。

對於企業家李松而言,這一設想極具吸引力。

李松曾是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股票衍生產品方面的執行董事,他創立了網路相親平台珍愛網(Zhenai.com),該網站號稱擁有逾1.2億名註冊會員。李松雖然在深圳工作,但他更喜歡住在香港,為此,他上下班要花掉兩個半小時。他說如果在河套區設立辦公室,他的通勤時間將縮短一半。

騰訊公司(Tencent)董事長 馬化騰

騰訊是香港交易所市值最高的公司,該公司的董事長馬化騰也支持在珠三角打造一片整合的科技區域。

馬化騰在2017年3月表示,中國「有能力打造一個世界級的科技灣區,引領未來的全球科技革命」,他也表示,建設這樣一個科技園區將有助於保持香港地區的穩定。

香港絕對需要這樣的提振。

自從英國將這片前屬地交還中國後,它作為中國的門戶以及金融中心的地位就不斷弱化。其集裝箱碼頭一度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與新加坡不相上下,而現在,它已經滑落至第5位,接連被上海和深圳趕超。

2014年至2015年全球最繁忙的港口排行TOP20

與2015年前的十年相比,香港的經濟增長率已經下滑了一半以上。市民的儲蓄減少,借貸增加,越來越少的年輕人買得起天價的新公寓,哪怕是如家用小汽車一般大的狹小公寓。香港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Nicholas Yang)說道:

「世界變了,香港必須再次做出改變。」

深圳需要與香港合作嗎?

為了孕育香港的創新,香港特區政府做出了形形色色的努力。

數碼港商務園區於1999年提議建造,但其大部分空間都開發為了公寓,而許多的辦公空間在多年裡均無人問津,該項目因此備受批評。

「問題是,房價太貴,草根創新者承擔不起。」安東尼·達皮蘭(Antony Dapiran)表示,他是一位駐香港的企業律師,也是即將出版的新書《抗議城市:一部近期的香港異見史》(City of Protest: A Recent History of Dissent in Hong Kong)的作者。

香港的數碼港商務園區

深圳的經濟水平正在趕超香港

與深圳進一步整合的設想並不新鮮。

近年來,智庫智經研究中心(Bauhinia Foundation)一直在敦促香港要與廣東更緊密地聯繫起來。與此同時,深圳並未原地踏步,該市清除了多數老式的勞動密集型工廠,並打造出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和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ZTE Corp.)等科技巨頭。

該市的南山區以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SHIP)為中心,孕育出了逾8000家科技公司。創業者們從全球各地蜂擁而來,由此,人們也開始質疑,廣東在創新方面何需與香港地區合作?

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船已經起航,」重視商業的香港立法會議員鍾國斌(Felix Chung)表示。「放在10年前,這項計劃或許不壞,但你看到近來的深圳了嗎?它已經有能力憑藉一己之力達成巨大的成就。」

批評者稱,科技園的建造至少需要7年時間,屆時,深圳或許已經遠遠走在前面了。香港特區政府沒有披露該項目的預計建成時間和花費。

啟明創投(Qiming Venture Partners)的資深醫療投資人、香港科技園的董事會成員梁穎宇(Nisa Leung)表示,香港地區的確有一些優勢,比如較低的所得稅等。鍾國斌表示,香港地區可以在一些增值服務領域發揮專長,比如知識產權保護,以及幫助中國內地企業建立分支等。

而儘管租金高昂,但在許多企業家看來,這座東方之珠在生活方式層面仍極具吸引力。

「我喜歡在這裡可以接觸到來自全球各地的聰明人,這裡通信發達,有很多健身的選擇,你可以親近大自然。」

法國人邦雅曼·若費(Benjamin Joffe)表示,他為一隻投資硬體創業公司的基金工作。搬到香港之前,他曾在深圳和東京住過幾年。

「現在,我一部分時間在香港,一部分時間在深圳,另外一部分時間在世界其他地方。」

編輯:李辰旭稼、王倩

翻譯:程璽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優客工場丨印度改革丨知識付費丨寶萊塢電影

日本用工荒丨專訪雷軍丨千禧一代丨瘋狂音樂節

......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揭開比特幣的神秘面紗,從這六個問題開始
睡眠是金:完美睡眠不僅是你的事業靈藥,而且是科技業的巨大商機
英國大選之後:英股上漲,英鎊下跌
華晨寶馬年度巨作來襲 全新BMW 5系Li開啟預售
時刻掌握世界的變化——清晰又廉價的衛星成像技術迎來了「春天」?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

您可能感興趣

印度欲打造國際金融科技城,比肩新加坡和香港
香港郵票加入AR技術增強互動性和趣味性
駐香港部隊開展高強度綜合戰術演練
亞投行:將繼續加強與香港特區的合作
陳茂波表示 國家不斷加大開放 加強與國際接軌 香港的關鍵角色沒有被淡化
國家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大力扶持香港與內地的合作與交流,為香港演藝界創造更好發展環境
香港重啟創科引擎:助力科技成果走出「象牙塔」
香港:與新加坡相比,其金融市場的廣闊腹地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潛力
印度總理家鄉建設科技城,堪與香港和新加坡媲美
PNAS:香港大學成功建立成熟的呼吸道「類器官」,助力預測新發流感病毒的感染性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為香港帶來新動力
整合快的資源,滴滴加碼香港市場
中央科研資金「過河」已撥付到位內地、香港優勢互補力促科技創新
雷蛇 CEO 陳民亮:香港投資者仍需加強對科技公司了解
香港金融科技的未來
香港「韓」風正吹,體驗韓國文化再添新地標
香港技術創新管理和支撐機構的 治理結構及啟示
這個由香港和美國聯合拍攝的奧特曼,又帥實力又強大卻慘被雪藏
中國智造組團亮相香港環球資源展,智能產業迎來最佳時刻
《紅海行動》點燃香港同胞愛國心 強勢逆襲反殺漫威巨制《黑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