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你的論文充斥著垃圾」:英文科研寫作逆襲之路

「你的論文充斥著垃圾」:英文科研寫作逆襲之路

圖片來源:bigs-neuroscience.de

科研論文的寫作與科研過程一樣,一開始總會遇到不少困難。本文作者總結了自己的英文科研寫作從「慘不忍睹」到屢受好評的逆襲經驗,希望能夠幫助到廣大研究生及年青科研工作者。

撰文 侯沉(密蘇里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你的論文充斥著垃圾」

面對著滿屋子的師生,我的博士委員會中的一位美籍匈牙利教授直言不諱地在我的博士答辯會上說:「沉,我要把你的工作和你的論文分開來評論。

我一頭霧水,什麼意思?我的論文不就是我的工作,我的工作不就是我的論文嗎?

「你的工作不錯,這個這個和那個那個,但是你的論文充斥著垃圾。寫作一塌糊塗,我讀著讀著都想撕了它。」台下的哥們一臉壞笑,台上的我一臉訕笑,滿屋的人哄堂大笑。東歐國家的人好像不講政治正確啊,是什麼就說什麼。

我博士導師從來不發火,唯一一次抱怨就是博士答辯之前:」你看那個阿根廷小妹妹,人家母語也不是英語,比你來美國還晚,人家畢業論文寫的可以直接拿去發表。你,你媳婦兒是說英語的,你也不讓她給你改改,你自己看的懂嗎?「

博士後的老闆在我剛進去時曾經評論:你的寫作是 hopeless。博士後二老板比較客氣一些:我讀你的東西有一些困難。

2009 年,我痛定思痛,知恥後勇,發奮圖強,懸樑刺股,花了一年時間廢寢忘食地提高英語寫作。一年之後,基本上每篇文章,審稿人或編輯都會稱讚寫的不錯,很容易懂(well written, easy to follow),再沒有在寫作上被人質難過。前年寫了一篇長文(我自認是自己最重要的工作),給審稿人很深的一個印象就是「寫的很好」,嘿。

今天就和博士生,博士後,還有青椒們交流一下我的逆襲過程。以我這麼差的底子都可以逆襲(大學四級 68 分,托福慘不忍睹,寫作被所有的老闆批判),那我相信所有的人都可以逆襲。

先聲明一下,本文是交流理工科的初級或中級科研論文寫作的經驗,文藝創作或高級科普寫作不在此列。而且主要是集中在生命科學這種使用自然語言的學科。像物理數學這種使用公式語言比較多的學科,可能用處也不是很大。另外,此文的目的是完完全全功利性的,講的就是你辛辛苦苦學好文武藝後,如何賣與帝王家。

首要問題:把握邏輯

科研寫作最常見的毛病就是沒有邏輯。這一點和語言無關,中國人和美國人沒有區別。我博後老闆經常說,很多美國博士生寫的東西也沒法看。

關於寫作的邏輯,網上已經有很多文章了。比如圖表的取捨,順序的安排等等。最重要的就是要講一個完整的故事,不要把做過的實驗,事無巨細統統寫出來。你自己做的,你覺得重要,但別人不一定這麼想。套句說俗了的話;一定要「捨得」,有舍才有得。我經常給學生說,除非是你奶奶,連你媽都沒有興趣和耐心聽你嘮叨,80% 的讀者看你的文章都是一掠而過,所以一定要言簡意賅。(寫博文,可以稍微話簍子一點兒哈。)

另外,你在做的過程中,可能走過彎路,思路設計等等都有過變化。這些彎彎繞繞就不要寫了。你自己知道就行,別人沒有和你一起走這個過程,也不知道你的心理活動,所以也看不懂。你就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即可。(當然,如果負面結果很重要,那當然要提一下,省得別人也走彎路。這個分寸如何把握,就是考較工夫的時候。把握不好,就去問問前輩)

英文寫作的三大要點

中國學生,能讀到博士這個階段,腦子一般都是清楚的,在敘述的邏輯方面應該沒什麼太大的問題。所以我下面主要交流一下如何提高科研寫作的英文。我就講三個非常簡單的要點,保證你能記得住。

第一,提高科研寫作水平,最最最最重要的重中之重,我最重要的心得,說出來很簡單,就是兩個字:耐心

這個可能和我個人有關。我一氣呵成的文章,人家往往批的我滿地找牙。我精雕細刻,苦苦思索出來的文章,基本上都會得到好評。所以,我個人的經驗就是,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繡花做文章,不能…… 哦,不對,我是要說,科研寫作不是寫詩,不要文不加點,不要李白,科研寫作是繡花,要的是賈島—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一定要慢慢寫,性子要壓住。

而且,寫完了之後,一定要放一兩個星期再投出去。投稿之前一定要再花幾天時間改幾遍。我敢賭一桌滿漢全席——你放幾周之後再看,肯定有你自己看不明白的地方,肯定有你覺得不通的地方。你當初寫的時候,胸中「自有丘壑」,其實很多時候是主觀地自說自話,並沒有客觀的把意思表達出來。很多句子寫出來,靠的是你的意識流,自己寫起來痛快,別人卻不知你什麼意思。你自己在你胸中的「丘壑」里彎彎繞繞,別人不一定能跟上。放個幾周,胸中的激情消失了,意識流也都流光了,就可以比較冷靜客觀地看自己的文章。肯定有諸多需要修改的地方。

我只知道三個人寫作是一氣呵成的。一個是哈佛大學的偉大的生態學家愛德華威爾遜。威爾遜寫作幾乎不用改第二遍,寫完就可以付梓。但是人家能得普利策獎(美國最大的文學獎),你行嗎?你不多改幾遍?還有一個是清華的施一公教授,據他說,他有一次一晚上就把一篇投Nature的文章寫完了。這個我是極其佩服。第三個是中科院的邢老人家,他是江湖有名的快手,寫文章也經常是下筆千言,立馬可待。但是我想,他搞的理論物理,公式是主要內容,描述性的文字是次要的,而且學物理的人自有一套語言和邏輯體系,有別常人,所以我們學不了。 我博後老闆是學物理的英國人,大家都說他寫作極佳,但是他寫一篇生物的Nature/Science也得一個月。

好幾年前看過一個加州大學的大牛講如何寫基金標書的視頻,給我印象很深。此大牛(美國的母語寫作者)多少年來 NIH 的基金沒有斷過,而且經常同時拿兩個(美國的基金基本是看本子,不看人的。我認識兩個院士很多年都拿不到錢)。大牛說,他寫一個本子,要改幾十遍甚至上百遍(你能想像得到嗎)。最後一版和第一版比起來可以面目皆非。所以他建議寫作一定要早早的開始。寫完了之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拿出來改一遍。他說他改寫的稿子能有一尺高。在那個視頻里,我記得他說,then rewrite it, then rewrite it, then rewrite it,一口氣說了能有六七遍強調這個事兒。

我覺得,寫文章和寫標書雖然有不同,但是道理差不多,一定要提早開始,改個幾遍再投

第二,一定要秉持我最「不齒」的西方還原論思維

中國人的思想有時候很深,很複雜,想表達的意思很精妙。所以中國人講存乎一心的哲學,講究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講究盡在不言中。這種哲學思想已經深入到中國人的基因里了。但是,你去給編輯和審稿人「拈花微笑」嗎?人家回過頭來給你一棒子。禪宗有個詞叫棒喝。什麼是棒喝?這就叫棒喝!(此處應該有幅漫畫。)

西方人的思維特點就是「肢解」「還原」。從小學開始,他們就是這樣教育的,一直到生意場的經營管理測略,什麼「和喬布斯學管理」之 類的爛書,都強調先把一個複雜的事物肢解還原成多個簡單的事物,再一一處理。(其實我隱隱覺得,西方很多東西,包括人工智慧,都是對真實世界的還原模擬。東方人用整體的思維方式從上而下的去認識宇宙自然,西方人先還原了之後,自下而上的,通過無限接近的模擬方式去認識事物。所以他們認識到的都是近似的假東西。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比如蘋果手機諸多的實體模擬程序,因為太像了,人們都感覺不出來。)

蘭若寺的燕赤霞大俠說,道可道,非常道。這話可以反過來說,若要道,棄常道。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既然你要發論文,就別故作高深了,一定要繁雜化清淡。你既然想寫論文,那就是要和人交流,要和人交流,那你的思想只要「道」出來,就必然要失真。你要做的就是,通過細細的分割,把失真率降低。

好像說的太玄了哈。高大上的玄談背後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簡單的規則:重寫所有的長句子!

就這麼簡單。

中國人寫英文,喜歡從句套從句,從句再套從句。你把所有三個以上的從句都改成兩個以下,你文章的接受率就大大提高了。

歐洲人我不清楚。美國人,一個句子里若出現三個以上互相有邏輯關係的事物,普通人的耳朵就關上了(沒有統計數據,是我自己的感覺)。科研人員能好一些。但是如果你把一個含兩個關係的句子,分割成兩個各含一個關係的句子,一般的科研人員就會覺得讀起來輕鬆的多。當然,我就是舉這麼個例子,很多時候是不可能分割 開的。但是,宗旨就是把一個複雜的句子分割成多個簡單的句子。這樣做,讀起來會稍微顯得啰嗦一些,但是別人肯定能讀得懂。(這也要有個度,也不能太啰嗦了,從句還是有用的。但是總而言之就是要化繁就簡。)

從操作層面來講,如果一個句子超過了 Word 文件的四行,你就一定要想辦法或者縮減或者分割,三行其實都嫌長了。很多美國人的大腦不足以處理這麼長的信息。(除非你英文特別好,用詞捏拿都很有分寸,那就沒有這個限制了。但是,如果你的英文這麼好,看我這篇博文就是浪費時間了。)

第三,用小詞兒,不用大詞(jargon)。

除了專業辭彙,不要顯示你的辭彙量。馬克吐溫說,要想寫好,很簡單,殺掉所有的形容詞。科研寫作是一樣的,尤其是動詞,能用 use,就不要用 utilize。形容詞,凡是太花的,全部刪掉。平平實實。這不是文學創作,不是寫小說,不需要辭彙量。我博後的大老闆有時候會在討論部分加點兒比較感性一點的詞,不多,兩三個而已。即就是這樣,博後的二老板還是很反對,能刪的都刪。

還有一些細節的技巧,比如動詞不要放在很長的片語後面(美國人讀句子的時候下意識地在找動詞在哪裡 ,如果你放在句子的後半段,他一下子看不到,心裡就會著急)等等。

辭彙量,不重要。你的目標不是諾貝爾文學獎,也不是寫小說。日常的辭彙加專業辭彙足夠了。何況還有我剛才說的第三條。

語法,重要,但是簡單。真的很簡單。其實常見的語法錯誤就是那麼多。找一本新東方的托福的語法書。認真看,認真做所有的練習,兩個星期,保證你能杜絕 90% 的語法錯誤。剩下的 10% 不好解決,但是不會讓審稿人產生厭惡的情緒。到現在,什麼地方加 the,什麼地方不加 the,我還是搞不清楚(其實美國人有些時候對加不加 the 也有爭議),但這些都對你發文章影響不大了。

總結一下:英文的科研寫作的宗旨就是化繁就簡,屈尊俯就讀者,讓人讀著不累。如何才能不累呢:整篇文章要有邏輯;每句話要短,盡量一句話一個意思,不要把複雜的意思擠到一句話里;每個詞要簡單,用小詞兒,不用大詞兒。為了保證這幾點,一定要慢慢的多改幾遍。

最後叮囑一句,怕你們忘了,科研文章,不要李白,不要那高,不要那多雪。

又及:我上面說的完全是八股實用文。而且是初級和中級層次的,單純就是為了博士生青椒們發學術文章而已。而真正的科研論文也可以寫的很有文采,愛德華威爾遜,還有很多有文化底蘊的科學家,都可以寫得很漂亮。 只不過在現代社會(全民民主,什麼事情都是全民參與),做什麼事情的趨勢都是向下看齊,實用即可。所以那種科學家/作家也越來越少。這其中如何做到平衡,如何做到通俗而不低俗,是一件很考較功夫的事情。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研圈 的精彩文章:

上海科技大學物質與技術學院楊楠研究組誠聘博士後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深圳大學聯合招聘博士後
選這個專業,你後悔過嗎?
卷尾猴:學習還是不學習,取決於收益

TAG:科研圈 |

您可能感興趣

大烏龍,文物當垃圾
張藝謀評價「好萊塢大片就是精神垃圾,文學垃圾」背後的原因是?
在NBA噴垃圾話,講藝術更要講資格,哈登說:辣雞別說垃圾話
奧沙利文裝X稱不在最佳狀態 丁俊暉:我打的垃圾
短篇漫畫《變異的垃圾》
漢堡:你才是垃圾食品
世界4大「逆天」文物:圖二非地球之物,最後一件從垃圾堆撿的!
昆西瓊斯為不當言論道歉 曾稱「霉霉的歌很垃圾」
什麼是電腦註冊表?該怎麼去清理註冊表的垃圾文件?
台前「立委」批柯文哲:和他說的「藍綠垃圾」一個樣
中國「洋垃圾」禁令衝擊波:世界凌亂 垃圾出海路斷
電腦系統運行流暢主要是原因垃圾文件,清理垃圾方法
你知道古代皇帝是怎麼處理「垃圾信息」的嗎?
「垃圾食品」何其無辜?關於所謂「垃圾食品」的辯證
古代地痞流氓的七大作惡手段!古今通用,請遠離垃圾人!
洋垃圾「化妝」想入境!皮革邊角料冒充碎牛皮被查
《海賊王》索隆在和之國為什麼必須換刀?因為三代鬼徹太垃圾!
中國論文數超過美國,施一公:「垃圾文章」太多
文在寅:塑料垃圾沒有及時被清理運走 特向國民道歉
尤文取消C羅亮相典禮?球迷怒噴:難為總裁了,意甲真垃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