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告別電影回歸文學,他不再是張藝謀背後的男人

告別電影回歸文學,他不再是張藝謀背後的男人

80年代,各個行業都出現了一批橫空出世的才子。音樂界有瞿小松,譚盾,葉小綱,郭文景這四大才子;文學界有詩人西川、歐陽江河,小說家方方、池莉、格非、蘇童;電影界有張藝謀、陳凱歌等第五代電影人。那個年代真的是一個產生奇蹟的年代,電影從《一個和八個》、《黃土地》、《紅高粱》開始,讓那些從文革中走出的一代人,從中感受到了電影的力量。

電影《紅高粱》

我們都知道張藝謀在電影上創造了許許多多的優秀作品,比如《活著》、《有話好好說》、《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英雄》等,都是國人耳熟能詳的經典電影。然而,在張藝謀背後有這麼一個男人,他們的相交源於一場劇本討論會上眼神的碰撞,就讓彼此印象深刻。

這個男人就是著名編劇王斌,他和張藝謀結緣於電影,兩人並肩邁進中國電影的黃金時代,並且成為十多年的老友。很多人都說王斌時張藝謀的御用編劇,倒不如說是相識多年後這份沉澱的深厚友誼讓彼此十分契合。

王斌 文學編劇、作家

十多年後,王斌不再專註忙於電影編劇,而是選擇留在自己的小書齋。他上午寫作,中午去附近吃寫字樓里的職工食堂,下午繼續閱讀或寫作。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十年。節衣縮食,精神豐盛。

王斌進入演藝圈嚴格說是一次意外,採訪王斌時他就說文學高於電影,文學高於一切。而電影僅僅是一個通過影像投射所呈現出來的低於文學的一種表達。

王斌說走上電影之路的意外和偶然發生在1989年6月的一天,他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劉恆,也就是《菊豆》的編劇,找到王斌。告訴他張藝謀要把自己的小說《伏羲伏羲》改編成電影,希望找幾個有想法的人去談劇本。

正是因為那一次談劇本,王斌結緣了張藝謀。至今還記得張藝謀出現的時候,穿了一條黑色的褲子,很休閑,晃晃蕩盪的,T恤也是晃晃蕩盪的,手中捧了一個巨大的玻璃水杯,就進來了。當時他們兩個人的目光有短暫的對視。這個印象讓王斌特別深,王斌回憶到當時張藝謀的目光中所透出的那種堅定和深邃,讓王斌一下子就覺得,張藝謀能拍出《紅高粱》這種作品是必然的。

這次談論劇本之後,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繫。後來中間又經歷了一些事情,王斌有機會向張藝謀推薦了余華的《活著》,此後王斌和張藝謀開始一部一部的片子合作下來,雖然沒有長期的約定,但是電影之路就這麼走下來了。

電影《活著》

兩人合作很多年,王斌說自己最喜歡的電影是《活著》。如果非要給《活著》下一個定義的話,它是一部民間史詩。這部作品通過一個中國民間最普通的老百姓,展現了他一生的生活和經歷,非常真實而又不失深刻地把共和國的一段非常歷史,經由這麼一種質樸的藝術形式呈獻給了觀眾。

當歷史再過去多少個世紀之後,人們再度回望在中國大地上曾經發生過什麼,所謂的滄桑巨變,所謂的人間慘劇,那麼《活著》一定是最好的教科書。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余華曾說,在美國的一些名牌大學,看《活著》是學生的必修課。原因就在這裡,看《活著》就是了解中國。

關於當下電影圈IP改編盛行這一現狀,其實不值得一說再說。但今天之所以把它當作一個話題,王斌認為是很多有識之士開始忍無可忍了。可以說這是一群沒有才華的混子,機會主義者,他們利用了自己手中的資源,包括投資人和一些完全不稱職的導演和編劇,用他們極其低級、無聊乃至下流的價值觀和故事,嘩眾取寵,利用了當下的年輕人在娛樂化的時代所具有的極其無聊的狂歡心態,拍出了很廉價的甚至不堪入目的電影。

這其中有一點很有意思,網路小說變成電影的運作模式很像超女模式,你今天寫一點讀者就跟一點,不知不覺間,閱讀者自我培養了和作品之間的情感關係,他自己完全不知道這種情感關係其實是一種特彆扭曲的關係,不知道它是一種無聊的關係,甚至不知道追逐的是一種無恥的作品,流露出一種極端無恥的價值觀。

對於商人來說,他只要商機,於是他們把這些改編成了影像製品,電影或電視劇,曾經追隨這些網路作品的讀者,自然也就很順理成章的轉化為電影的觀眾,這就使得中國電影票房在幾年前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票房神話,動則就是上億。

如果把電影故事的情節用信息的概念來說的話,那就是這些作品傳達的信息是有害的。更別說這些IP,其故事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因為它是不合邏輯的、人物嚴格來說是沒有的,不是說他無名無姓,而是這些人物本身是完全概念化的。

但是,就是在這麼一個特殊的畸形文化的現狀下,這些作品成批量的呈現在了讀者和觀眾面前,它確實在一段時間裡造成了一種奇觀。當然,截止到去年的春節,這種現象開始在降溫。這其中的原因,首先是胡編亂造的情節和自我重複讓觀眾視覺疲勞了。第二,有一批曾經盲目的追隨者,隨著他們的成長、成熟,他們已經開始不屑於看這一類電影了。這就使得這一類電影的票房,突然出現了崩塌式的下滑。

王 斌

他是張藝謀18年的老友

資深電影人、作家、文學編劇

中國第五代電影的

親歷者、參與者、目擊者、思考者

王斌先生策劃電影

《活著》、《滿城盡帶黃金甲》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有話好好說》、《一個都不能少》

《我的父親母親》、《幸福時光》

《漂亮媽媽》、《千里走單騎》

《趙先生》等

王斌先生編劇電影

《英雄》、《十面埋伏》

《霍元甲》、《青春愛人事件》

《美人依舊》等

1980年代,他曾是一位馳騁文壇的文學批評家,但他更是一位電影人。

1991—2005年,他作為文學策劃和編劇,與張藝謀風雨同舟地走過了15年的人生旅途。

2006年,王斌突然告別了電影界,以作家身份重新回歸文學。

從2006年至今,王斌創作完成了《遇》、《六六年》等長篇小說、隨筆集,以及長篇紀實文學《活著 ? 張藝謀》。

近日,作家王斌推出最新小說《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先言集 的精彩文章:

TAG:先言集 |

您可能感興趣

最近電影剛上的她,不愧是文藝愛情女神
孫儷坦言因為鄧超才能出演張藝謀的電影,網友:希望這次不是爛片
都是美人為什麼章子怡是電影臉受好萊塢追捧,而劉亦菲卻不上鏡
他們是我的偶像,他們不是什麼歌手和電影明星
杜琪峰的電影里的演技不輸影帝的配角,杜琪峰:我可以沒有影帝加盟,但不能沒有他們!
就算有影帝梁朝偉也救不了這部電影,因為女主是她
金馬獎《一個勺子》電影原著作者胡學文 討論當下人的境遇與可能
電影《妖貓傳》告訴所有女人,有一種男人再愛也要學會放手!
別再被電影忽悠了,這群人根本不是錦衣衛,因為他們有綉春刀!
她連扇章子怡7巴掌,和張藝謀婚外情,卻是中國電影的絕對驕傲
《邪不壓正》定檔了,姜文電影里最美的女人又回來了
霍金:外星人根本就不是人形!不要被科幻電影給騙了
張藝謀與他的電影
張學友最虐心的一部電影,當他唱起歌時讓人淚目
有人說《唐人街探案》惡搞,太俗,應該怎樣的態度欣賞喜劇電影?
她曾為謝娜電影寫歌,本是清純女孩卻因演反派被罵,如今被曝整容整殘了!
宮崎駿的這些電影,帶給我們的不止是回憶!
張藝謀唯一被打過「兒童不宜」標籤的電影,它曾是無數少年的啟蒙
這部電影告訴人們,男女「偷食」是沒有好下場的!
這個電影告訴我們,愛並不是人渣的唯一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