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科技獎勵去行政化回歸學術本質

科技獎勵去行政化回歸學術本質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改革完善國家科技獎勵制度多項舉措引起科技界熱議。

科技獎勵制度實施數十年來,對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了歷史性作用,成為推動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槓桿。但長期以來,科技獎勵名目過多、質量欠高,且行政力量在科技獎勵的過程中佔據主導,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學術浮躁。

在現行國家科技獎勵制度下,大多數科技獎項都要經過行政部門下達推薦指標、科技人員申報、推薦單位篩選推薦、行政部門組織評審的流程。申報一個獎項往往要遞交大量材料,組織複雜的項目「包裝」,耗費課題組大量時間,不少踏實的科研工作者並不願意耗費時間在此類事情上。而有些人卻通過包裝和吹噓主動報獎,無形中助長了學術投機行為。申報單位篩選推薦的過程中也要考慮諸多平衡因素,難免會由於申報數量限制損傷部分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後期評審過程中,不少申報者及其所在單位又通過多方運作,以便提高獲獎概率。這種異化的評獎過程一方面助長了學術浮躁,另一方面也損傷了國家科技獎勵的公信力。

本輪國家科技獎勵改革將用「提名制」代替「申報制」,實行由專家學者、組織機構、相關部門提名的制度,進一步簡化提名程序。這一改變將會直接給踏實貢獻的科研工作者帶來大量機會,降低科研工作者的「非學術性活動」時間成本,大量「學術泡沫」也將被擠出評獎體系。《方案》將建立「定額定標」原則,三大獎數量的調整基礎上的「定額」是減少政府設獎的一個信號,一二等獎項目實行按等級標準提名、獨立評審表決的機制。提名者嚴格依據標準條件提名,說明被提名者的貢獻程度及獎項、等級建議。評審專家嚴格遵照評價標準評審,分別對一等獎、二等獎獨立投票表決,一等獎評審落選項目不再降格參評二等獎。

《方案》最大亮點是,各級專家評審委員會將履行對候選成果(人)的科技評審職責,對評審結果負責,充分發揮同行專家獨立評審的作用。政府部門只負責制定規則、標準和程序,履行對評審活動的組織、服務和監督職能,從強勢的「裁判員」角色中擺脫出來,低調履行規則制定和監管服務的職能。《方案》還強調,要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獎勵監督委員會的作用,全程監督科技獎勵活動。獎勵政策、評審制度、評審流程、指標數量、三大獎候選項目及其提名者將全部實行全程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特別是科技界監督。從整個改革的邏輯來看,國家科技獎勵將從「行政主導」走向「學術主導」的軌道。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國的學術同行評議制度還不成熟,要努力通過必要的監管措施,避免一些原來存在的科技獎勵「行政尋租」現象走向「學術尋租」。

行政獎勵行為和行政處罰行為、行政強制行為等相併列,是被廣泛使用的行政工具之一,其目的在於表彰先進,激勵後進,充分調動和激發人們的創造性與積極性,最終實現促進國家和社會有效治理的目標。正是國家法律和行政的權威性使得各種行政獎勵具有更加強烈的榮譽性。科技行政獎勵具有很強的學術屬性,必然要求整個評獎制度和評審過程按照學術邏輯來組織,本輪國家科技獎勵的「去行政化」改革,必將成為國家宏觀科技管理改革的標誌性事件。

(作者張端鴻,系同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講師、管理學博士)

《中國教育報》2017年06月14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學生展示航天飛船和火箭模型
分層布置數學作業
裝著「堅持」的書包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教育、科研領域需進一步去行政化
社論:協會脫鉤促推去行政化改革
戴著「行政化」腳鐐跳不了「市場化」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