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謀長遠,建立文物消防安全長效機制

謀長遠,建立文物消防安全長效機制

原標題:建立文物消防安全長效機制

在眾多威脅文物安全的因素中,火災一直是最大的危險。一旦發生火災事故,損失無法估量。

現狀

消防安全形勢嚴峻

據統計,2010年至今,已有3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出現火情或發生火災事故。2014年,雲南省香格里拉市獨克宗古城火災,過火面積近百畝,燒毀房屋242棟;2014年,貴州省黔東南州報京大寨火災,燒毀房屋148棟;2015年,雲南省大理州拱辰樓火災,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古迹全被燒毀;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四川省甘孜州五明佛學院連續發生4次火災,多所僧房損毀。

國家文物局《關於2016年度文物行政執法與安全監管工作情況的通報》顯示,文物火災形勢依然嚴峻。2016年,國家文物局共接報文物火災事故14起,比2015年減少了9起,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起,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起,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起。

其中,2016年8月12日,遼寧省北鎮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鎮廟鼓樓因雷擊發生火災,鼓樓一層木結構部分燒毀,二層木結構絕大部分燒毀。據查,北鎮廟管理使用單位長期未按照規定對已安裝的防雷設施有效性進行檢測,致使防雷設施不能有效消除雷擊風險。2016年3月,湖南省南嶽廟因燒香和違規使用電烤爐等問題,一個月內連續發生兩起火災。

原因

電氣隱患、管理鬆懈

國家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電氣火災、管理鬆懈、消防基礎薄弱是當前文物建築消防安全面臨的主要問題。其中,文物建築電氣火災隱患佔比最大,一些地區超過30%。

「一些文物建築電氣線路敷設和電氣設備安裝不規範,電氣火災隱患十分嚴重;部分文物單位消防安全管理鬆懈,責任不落實、制度執行不力等情況不同程度存在,一些文物保護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措施不足;文物單位消防基礎設施短缺現象普遍,消防器材存在長期得不到保養維護,出現老化、過期、無效等現象。」該負責人介紹,還有一些文物建築周邊火災隱患嚴重,其範圍內尚有大量單位和居民,用火用電負荷大,防火任務繁重。

公安部消防局局長於建華介紹:「由於文物建築大多採用木質結構,易燃可燃物多,且建築密度大,缺少防火分隔,一旦起火極易迅速蔓延。部分文物保護單位用火用電不規範,違章動用明火,大量焚香點蠟燭,電氣線路私拉亂接、老化嚴重。從近4年文物火災原因看,電氣佔26.8%,用火不慎佔20.1%。」

於建華表示,多數文物古建築消防水源不足,缺乏必要的報警、噴淋和防雷設施。有些文物建築面積和體量都很大,卻只配備數量極少的滅火器,無法滿足撲救初起火災的需要;很多文物單位沒有建立滅火自救隊伍,已建成的也大多撲救能力不強,而且地處偏遠、路況複雜,公安消防很難及時到達、有效處置。

「存在這些隱患和問題,歸根結底依然是管理問題。」國家文物局督察司相關負責人說,「文物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管理缺位、人員脫崗現象,責任不落實、制度執行不力等情況均不同程度存在。」

遠景

構建消防安全長效機制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介紹,國家文物局將文物消防安全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從完善制度、強化監管、加強督察、加大投入等方面入手,多措並舉,不斷提升文物消防安全的防控能力和管理水平。

2016年,國務院將國家文物局列為對省級政府消防工作考核組成員單位,文物消防安全成為考核必查項目。針對發生重大文物火災事故的地區,國家文物局通過專項約談、調查督辦和現場督察等方式,督促地方政府提高發生事故地區的文物消防管理水平。此外,建立文物單位消防安全明察暗訪制度,通報發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部署文物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不斷降低和消除文物火災風險。

2017年2月,國家文物局和公安部消防局共同印發《關於加強文物建築電氣防火工作的通知》。2014年4月,公安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共同印發《關於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及文物建築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2014年,國家文物局組織實施了「文物消防安全百項工程」,全面提升100處文物保存豐富、消防基礎相對薄弱的古城、古村鎮和古建築群的消防能力,目前已有70處進入實施階段。此外,國家文物局每年還支持100至150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消防設施建設。

「各級公安消防部門要加強與文物部門的溝通配合,建立完善信息互通、定期研判、聯合執法、風險預警等長效機制,形成齊抓共管合力。要對涉及文物改擴建工程消防設計審核和驗收、隱患整改中的疑難問題,為文物部門提供政策諮詢和技術保障。」於建華表示,文物建築的監管不能等同於其他一般場所,標準要更高、要求要更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文化報 的精彩文章:

公共藝術:對「本體藝術」的超越
從「陶瓷之路」看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
提文鳳:我愛我的「吃瓜」觀眾
繪畫不能丟失「可視性」

TAG:中國文化報 |

您可能感興趣

科學保護合理利用 重煥歷史遺迹光彩 ——石建平廳長調研林則徐系列文物保護利用工作
湘潭支隊聯合市文物部門開展文物古建築消防安全檢查;岳塘大隊組織小區業主集中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培訓
全國政協委員陳式海建議加強華僑文物調查保護利用
甘肅省文物安全管理辦法施行 將實行文物安全責任終身追究制
林濤調研全區文物保護與利用工作
國家文物局局長:文物安全永遠是零起點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文物安全永遠是零起點
林徽因不僅才色雙絕,還是為文物保護者,為保護古建築怒剛副市長
羅文利調研我市文物保護和博物館建設等工作
「曾住長干里」宋絲綢文物展
國家文物局:儘早讓各項文物保護利用改革政策舉措落地見效
建平出土「大晟黃鐘」,它是以宋徽宗手指長度為「律」製造的文物
故宮修文物?文物字畫防潮需要浦力適除濕機
耿東升委員:加強文物鑒定人才培養和科技檢測在文物鑒定中的作用
發揮文物旅遊資源的經濟效應——訪司馬遷景區主任董燕茹
古代文物上的勞動者長啥樣?樂觀勤勞 善良可親
《長安春》特展,觸摸文物有感
字畫文物缺損原因揭秘,利用一常見物質,可延長古董字畫保存期限
用中國長城搞民宿 保護文物還是炒作噱頭?
我國文物安全總體來說令人堪憂|長城戰隊